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我和我對象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但是不同部門。


我們在一起九個多月,每天形影不離。


後來他要和我分手,無論我怎麼求他,他都不同意和好,


最後我們達成協議,先分開冷靜一星期。


一星期一過去,我就找他叔叔、他爸爸,希望他們在中間調解下。


沒想到他特別生氣,說絕對不可能再和我在一起。


我慌了,跑到他家樓下,他沒在家。


我給他打電話,起初他還肯接,


我說我在他家樓下等他,他說他不會見我。


後來我再打電話他就不接了,


最後他威脅我說再打電話就把我加入黑名單。


又過了一週,我想他應該消氣了,



可他說什麼都不同意,最後只答應在單位食堂見,


說我們倆已經沒有關係了,沒必要在單位以外的地方見面。


之後我們就沒有再聯繫過,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


但這期間我曾去單位球館打球,後來同事和我說我才知道,


他也去打球了,但是看見我他就走了。


我不明白,我就這麼讓他討厭讓他煩嗎?


我都不聯繫他了,他至於躲著我嗎?


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這是一個女生向我諮詢的問題。


老師的回答是:你就是這麼惹他討厭。


事情為什麼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可能之前兩個人的矛盾還不至於讓他變成這樣,


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觸犯了他的禁忌。


“一星期一過去,我就找他叔叔、


他爸爸,希望他們在中間調解一下”


老師告訴你,你去找他叔叔、他爸爸,


這件事足以讓他暴跳如雷,徹底對你失望。


你可能會覺得委屈:“他都已經徹底不理我了,


我也聯繫不上他,我實在沒辦法才會去找他叔叔、他爸爸求情的。”


但他不會管你什麼原因,


他只知道你去找他叔叔、他爸爸了。


這就是他的禁忌。


你要知道,男人永遠希望——我們兩個人的事,


我們兩個人自己處理,不要搞得周圍人甚至全世界都知道!


分手以後,或者跟男朋友鬧彆扭以後,


你可以去跟身邊的朋友訴說,讓他們幫你出謀劃策,


但絕不要讓他們直接介入你們的關係中。


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你可以向你的閨密傾訴、吐槽,


但一定不要允許你的閨密直接找他問責,


即使她是替你打抱不平,但你如果希望你和男友的關係能夠好轉,


千萬不能讓你的閨密摻和進來。


你也一定不要去找男生的好哥們,請他幫忙說情,


這很可能也會惹得男朋友不高興。


而且,你向他哥們說這些事的時候,


必然是帶著情緒的,你可能說了他的種種不好,


這樣你就成功地讓他在他身邊人的眼中變成了一個壞人、一個渣男。


要想讓一個男人恨你恨得咬牙切齒,


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


即使你沒有跟他朋友說他的不好,


你只是希望他身邊的人幫你求情,


但如果他身邊總有一堆人成天勸他,


那他也挺煩的,逆反情緒上來,別人越勸,他越討厭你。


他會認為,都是因為你,才會有一堆人對他嘰嘰喳喳,


可能還會給他造成很大壓力。


所以,鬧矛盾的時候,


你要在你們兩個人和周圍人之間,


畫一道紅線,千萬不要讓任何第三方介入你們的關係之中。



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另外,還有一個禁忌點,就是單位。



鬧矛盾的時候,男人一定不希望你去他單位找他。


電視劇裡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女人衝到男人的公司裡去吵架,


大家都在看熱鬧,男人說:


“你吵到這裡來,讓單位的人都知道我們的事,好看嗎?


是的,不好看。


一旦你去他公司鬧了,那他在公司裡面也不好做人了。


當然如果你之前真的犯過這樣的禁忌,也不必悔恨。


沒有人天生就會談戀愛,


大家都是這樣在一次次試錯中走過來的。


所以,學習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在不斷的學習中,你才能慢慢知道,在戀愛中,


哪些是正確的事,哪些事千萬不能做。


時間長了,你就能知道男人真正關注什麼,男人到底需要什麼了。


在學習的時候,老師給出幾個建議。


1.不要給自己定製太長遠的目標。


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後慢慢實現,


就算最後那個最終目標沒有完成,


也會給你帶去很大的收穫。


2.在開始之前,給自己建立幾個可行性的方案,


預設不好的結果。


就算其中一個不奏效,你還有下一個,


時刻讓自己保持積極狀態,可以幫助你擁有更多嘗試的勇氣,


加上預期不高,只要有一點成效,足夠維持你的動力。


最後,我們經營一段感情,當然不是為了結束它,


而是為了讓它持續運轉。


吵架不是終點,它只是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件需要去解決的事情。


拒絕溝通是切斷解決的入口,問題始終都得不到正視。


它會成為你們愛情裡的那把達克摩利斯之劍,始終懸掛在你們頭頂。


兩人鬧矛盾的時候,男人最忌諱什麼?








我是傅一,希望能給在感情泥沼中的您帶來一些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