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妾室封了誥命,死後能從正門出喪能入祖墳嗎?為何?

等待千年彼岸花開


當然可以入祖墳。

妾室獲得誥命,一般有兩種渠道:其一是兒子爭氣,成為朝廷大官,所以榮獲誥命;其二是女兒出色,成為皇后或太后,自然也要榮封誥命。

例如,清朝大學士尹繼善的生母徐氏就是他父親尹泰的妾室。尹泰的家法森嚴,即便是尹繼善官至兩江總督,徐氏仍然“青衣侍屏匽”。屏匽者,庰廁也。也就是說,兩江總督的母親還要給人端屎端尿。

尹繼善不願生母受苦,就告到雍正那裡,雍正看他的樣子就知道怎麼回事。當即封徐氏為一品夫人。

尹泰對此不樂意,雍正“擊以杖,墮孔雀翎”,然後派宮女侍奉徐氏穿上誥命夫人的服飾,並羞辱尹泰道:

大學士尹泰,非藉其子繼善之賢,不得入相。非側室徐氏,繼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尹泰先肅謝夫人,再如詔行禮。

意思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皇帝看重你的兒子,根本不會封你做大學士。如果沒有徐氏,你兒子從哪兒生出來的?直接先去給徐氏行禮,再接聖旨吧。

再說說因為女兒尊封誥命的事。

咸豐皇帝的孝貞顯皇后,也就是慈安皇太后,她其實也是妾室所生。

慈安是穆揚阿的女兒,穆揚阿的嫡妻是克勤良郡王慶恆的孫女覺羅氏,而慈安的母親則是穆揚阿的侍妾姜氏。

慈安成為皇后之後,無論是嫡母還是生母,都被朝廷就下令尊封為一品夫人,兩者的地位自此相同。

無論是尹繼善的生母徐氏,還是慈安皇太后的生母姜氏,自打接受誥命開始,她們就不再是侍妾了,而是地位和嫡妻平起平坐的一品夫人。

因此,入祖墳是必須的事情,根本輪不到誰來反對。


HuiNanHistory


先回答,可以。

有正式誥命敕命身份,說明國家政權是承認身份,給予禮遇的。

鳳冠霞帔:

但這很難。

此外,管理家族的嫡支是否同意也是一個問題。比如著名的袁世凱,貴為從一品山東巡撫,但嫡兄只是一個鄉下土財主,也堅持拒絕袁世凱生母從正門出殯。

所謂誥命,就是丈夫兒子當官,女人因此得到朝廷冊封。

不過,妾真的很難得到誥命。

原因很實在:妾爭不過妻。因為官員為家中女性請封誥命需要遵循規則:先嫡後庶。

一般男子當官有三個誥命/敕命名額,分別對應嫡祖母、嫡母、嫡妻。所以妾的兒子哪怕就算是當了宰相,甚至封王公,也不能為生母申請誥命。因為父親的嫡妻就算死了也要佔位的。

明白了嗎?

只有少數幾種情況特殊:

1、正妻拒絕誥命

比如明末清初的名妓顧媚,丈夫龔鼎孳正妻董氏拒絕清朝誥命,顧媚因此領受。

2、高級官爵者的庶子當官

比如紅樓夢中的賈環。

我們假定,賈環當了六品官。

他的嫡祖母,超品國公夫人賈母不能接受六品安人,嫡母王夫人是五品宜人,也不會接受。所以,趙姨娘可得六品安人,賈環嫡妻可得。剩餘一個大多不會申請。

如果賈環當了四品官,嫡母王夫人就會佔位四品恭人。不過因為賈母名額依舊,所以王夫人、趙姨娘、嫡妻都可是恭人。

如果,賈環封王,也就是說庶子獲得超越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官爵,則趙姨娘就會永遠都得不到誥命。以禮,賈環前三代追封王,與自己的嫡妻合計就是四位嫡妻,分別佔位王妃/太妃等。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庶子的生母可能得到低於原配的低等敕命誥命,但不會得到婆家的尊重從正門出殯。

極其特殊的情況是,庶子無法律意義上的嫡母,如父親沒有正式娶妻,只有妾婢。或者這個家族本身是庶子父親分立,沒有其他嫡兄弟或者宗族力量制約。


四川達州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中國古代真的是一夫一妻制,不過這個"一夫一妻"後面還要加上幾個字,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樣的婚配製度實際上就規定了,妾在家庭中毫無地位。

以明代的命婦封誥制度為例:

從上面一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發現,作為配偶,有資格接受封誥的只有提到的"妻",並沒有"妾"。

明代規定,“凡正妻在日 , 所娶側室皆謂之妾 ; 正妻歿 , 諸妾不許再立為妻。”

只要正妻還在,那麼娶來的側室再多,也沒法叫“妻”,只能叫做“妾”。而且妾的身份是不可改變的,即使是正妻去世,妾室也不能像小說中寫的那樣“扶正”轉變為正妻。


即使是“正妻”,也並不一定都有被封誥的資格,洪武年間還規定:“例所封妻 ,不是以禮娶到正室, 或系再醮 、娼優 、婢妾, 並不許申請。”

也就是說,即使是正妻,但是如果不是明媒正娶的,如果是二婚、三婚的,是娼妓從良的,是側室轉正的,也都沒有資格申請封誥。


即使是明媒正娶的,光明正大的娶回家的良家正室,也不一定有資格被封誥。像洪武十六年六月的時候,時任山東都指揮使的王德就向朝廷申請,自己的妻子王氏“溫良恭儉讓”,皇上給封個誥命唄。

結果朱元璋看到王德的申請書後不僅沒有同意,還勃然大怒,大聲罵道:“同姓為婚昔既非禮,今豈得受封耶!”

同姓結婚,也不再封誥資格的考慮範圍內。


有妾被封誥命的嗎?還真有,不過有點慘。

明代隆慶年間,南京掌中軍都督府事、魏國公徐鵬舉的小妾就被封了,什麼情況呢?

原來徐鵬舉的原配夫人張氏死的早,而且沒有留下子嗣,所以徐鵬舉就拿錢賄賂了當朝的權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嚴世蕃使出瞞天過海的手段,讓徐鵬舉的小妾鄭氏被封為魏國夫人。

似乎很順利,但是事情還是敗露,或許是看在徐鵬舉是大功臣徐達後人的面子上,沒有太難為他,只是“鄭氏追奪誥命”,撤了她的封賞。


一盤拉條子


趣談答案:如果說是小妾封了誥命的話,的確可以從正門出喪,而且也能夠入祖墳,但是一般情況下根本不可行。

小妾封誥命的幾大門檻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這個所謂的誥命並不是說想封給誰就封給誰的,也不是說誰想要就能給誰的。

在歷史當中尤其是封建王朝統治時期,誥命分給小妾,只有這以下幾種可能共同具備才行。

1.自己的兒子很爭氣。有一些小妾,她們在家族當中的地位不高,但是他們的兒子非常爭氣,能夠成為朝廷的一等大臣,二等大臣或者成為朝廷的宰相內閣首輔等等。

2.自己的女兒很爭氣。有一些小妾她們生出來的女兒能夠成為嬪妃,貴妃能夠成為皇后,皇太后並且在朝中具有超高影響力,那麼她們也可以擁有這種榮譽。

3.這個家族的嫡長子必須同意。所謂的封誥命,其實就是把這個妾的地位和妻的地位相互混淆。一般情況下,家族當中如果有嫡長子的話是萬萬不願意的,因為如果封了誥命,就意味著自己家族當中的權力將會再次均分,自己手中的利益將會無限度的壓縮。

如果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話,則極有可能從正門而入,並且入祖墳。

封建王朝下的重男輕女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封建帝國時期重男輕女究竟有多麼嚴重。


大家都知道封建帝國時期有一些事情說不清道不明,也沒有辦法去直接去描述。

比如在封建帝國時期,女子的地位一直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她們的地位極低,而且壓根就沒有話語權。

如果是家中的妻子的話,那麼她的話語權相對還高一些,如果是小妾或者說是僕人,那麼她們的地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之下,如果指望著自己的妾被封誥命並且直接入祖墳的話,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這個得嫡長子同不同意了,

一般來說,妾室是不可能封誥命的,除非皇帝下特旨施恩。

中國古代非常講究家族宗法,依照封建嫡庶制度,小妾在家裡是沒有地位的,只能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存在,小妾的孩子當了官,有了功名,也不能接受皇恩受封誥命,因為只有孩子的嫡母才有這個資格。

比如袁宮保,官大不大?權勢滔天吧?他母親是妾室,沒有封誥,他母親死了,他想把墳放入祖墳,他嫡兄死活不同意,他就是沒辦法,

但也有些例外,比如雍正皇帝封尹繼善之母徐氏為一品誥命,賜誥命衣冠。

比如乾隆朝尹繼善,他們家家規極嚴,尹繼善生母徐氏為其小妻,當尹繼善官至總督時,徐氏仍“青衣侍屏偃”。未得誥封。十年(1732)冬。尹繼善因調任雲貴,入覲,雍正問:汝母受封乎?繼善免冠叩首,將有所奏,雍正道:止。朕知汝意,汝庶出也,嫡母封,生母未封,朕即有旨。尹繼善拜謝而出。。。。。乃宣讀曰:大學士尹泰非籍其子繼善之賢,不得入相,非側室徐氏,繼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尹泰先肅謝夫人,再如詔行禮。


南朝居士


在古代大戶人家納妾是件很平常的事,而納妾的目的有二個,一是為了家族能人丁興旺,二是為了個人的生理需求,所以他們對於小妾的身份要求相對也會非常低,不需要門當戶對,也不需要三姑六婆前去說媒,只需要將她們從後門帶進家裡即可!

小妾進門後在家裡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她們生的孩子地位也會相對比較低下,因為在古代嫡庶有別,庶子在家族沒有地位,在遺產繼承方面也沒有優先權,而最可悲的是,當小妾死後是不能從家裡正門出喪,當然她們也是沒有資格入祖墳的,按照迷信說法她們死後只能做個孤魂野鬼!



那麼古時妾室封了誥命,死後能從正門出喪能入祖墳嗎?

先來說說我的答案肯定是能的,接下來說說我的理由。

誥命也就人們常說的誥命夫人,一般都是由朝廷敕封,對於被封為誥命夫人的女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榮耀,而朝廷之所以要封誥命夫人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女子的丈夫官位極高,女子作為妻子被封為誥命!二是女子的兒子對朝廷有重大貢獻,女子作為母親被封為誥命!三是女子的女兒貴為皇后,女子作為母親被封為誥命!



妾室能被封為誥命,只有後面兩種情況了,也就是母憑子貴,她的子女雖是庶出但是已經得到了朝廷的肯定,這一點對於他的整個家族來說都是一種榮耀,所以妾室被封為誥命夫人死後自然能從正門出喪,也自然能入祖墳了!


在古代,作為大戶人家的妾室看似風光,其實命運卻很悲催,能母憑子貴成為誥命夫人的其實少之又少,這也許就是古代女人的命運吧!


唐古看今


在封建社會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妻和妾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妻妾幾乎就是主僕之別,一般扶正妾室或者妾母憑子貴都是很難的,如果妻子亡故,丈夫可以續絃,但是不能扶正妾室,可見妾在家族中真的沒有存在感,地位非常卑微。

古代如果家族中的正妻主母去世後,喪禮一般弄得很排場,從正門出喪,而且和丈夫合葬並且入祖墳,享受後代祭祀和香火。

既然正妻和小妾的區別很大,很多人疑惑,古代妾室如果被封了誥命夫人,死後能從正門出喪入祖墳嗎?

誥命夫人一般都是由皇帝對各朝代高官的母親或者妻子加封的,一般都是和自己的丈夫以及兒子的官職有關,有俸祿,但是沒有實權,但是對於女性也算是無上的榮耀了。

雖然誥命夫人這個稱呼代表著尊寵,但是一般都是正房妻子或者嫡母才有這個待遇,一般小妾生前地位卑微,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環境裡,即便在死後,依然不會得到榮耀。

袁世凱的母親劉氏之前就是袁府中的一個做飯丫頭,被袁世凱的父親看上收入房中,後來生下了袁世凱,因為生下兒子地位稍微提高了一下。

但是在劉氏死後,袁世凱當時已經是清政府的高官,時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世凱要求自己的母親入祖墳,可是卻遭到嫡出的哥哥的反對,另外嫡出的哥哥還要求袁世凱母親出殯那天不可以從正門出喪,更不能入祖墳和父親合葬。

袁世凱萬般無奈,但是他是個大孝子,於是他去請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慈禧太后下旨還賞封袁世凱生母劉氏為正一品誥命夫人,袁世凱捧著慈禧太后的懿旨卻碰到了釘子。

不論袁世凱怎麼努力,但是妾的喪禮不能從正門出,這個是千百年來的規矩,嫡庶有別,儘管袁世凱拿到了慈禧太后的懿旨,也無可奈何。

沒辦法袁世凱只能自己買了一塊地,將母親安葬,家裡的嫡出的哥哥們真的傷了他的心,作為庶出,他在其中嫡出的哥哥面前沒有尊嚴,因此發誓再也不回老家。

就是這樣,古代妻妾有別,儘管自己的兒子位高權重,在封建禮教面前,也是不能輕易改變的。在古代妾室終究是妾,不被封建宗法所承認,因此一般沒機會得到誥命夫人的機會,死後也不能從正門出喪,更不能入祖墳,妻妾地位懸殊如此之大,也造成很多人家不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男子家做妾。


小聰歷史客棧


在古代嫡庶有別,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樣的,在一個家庭裡面,正室夫人對小妾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小妾再怎樣都是個小妾,在正室夫人面前只能夠低著頭,連死了都還低人一等。

也許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小妾所生的兒子,因為最終寒窗苦讀,成了大官,最終使自己的母親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這些情況一般都是小妾被扶正,成為了正室夫人,有了正室夫人的身份,自然就和以前的小妾不一樣了。正是夫人能從正門出喪葬祖墳,而小妾是萬萬不行的。

最有名的就是滿清末年的袁世凱了,袁世凱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妾,所以連帶著袁世凱也只是個庶子身份。不過袁世凱能力強,本身也非常爭氣,所以最後當上了一品大員,可謂是位極人臣。在袁世凱母親死後,袁世凱就想讓自己的母親像正室夫人一樣風光大葬,但是他的嫡子哥哥卻自始至終都不肯同意。即使慈禧太后下聖旨,讓袁世凱的母親成為了誥命夫人,最終也不管用。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時候,嫡庶之間的差別還是相當大的,即使有皇命也不能夠消除這之間的差別。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唐代開始,歷朝歷代開始對朝堂高官的女眷,一般是母親或者妻子(正妻)進行加封。

誥命

古代授予官員官職的時候,一至五品官職的授予稱誥,相關的文書,稱為誥書;六至九品官職的授予稱敕,相關的文書,便稱為敕書。

而官員女眷被加封的時候,是隨丈夫的品秩的,也就是說,丈夫是幾品,被加封的女眷也就是幾品。

相應的,一至五品的被加封女眷稱為誥命夫人。

六至九品的被加封女眷則被稱為敕命夫人。

那最牛逼的一品誥命夫人,便是一品大員的女眷了,在一些盛大的節日裡,一品誥命夫人還可以上朝覲見皇帝,所以,這個加封還是非常榮耀的。

此外,誥命夫人或者敕命夫人是有俸祿可以領的,只是沒有實權罷了。

身後事

前面說了,被加封的只能是母親或者正妻,小妾是沒有權利的。

被加封為誥命夫人或者敕命夫人,是非常榮耀的,相當於有了政府的背書,如此光耀門楣的事情,當然可以入祖墳了。

不過這裡要指明的是,入的是夫家的祖墳,而不是女方孃家的祖墳。

在古代,女子過了門便是夫家的人,入夫家的族譜,入夫家的祖墳。而女子如果未過門就離世,連自己家的祖墳都沒有資格入。

當然,誥命夫人或者敕命夫人的榮耀,也是屬於夫家的榮耀,因為過門的媳婦就是夫家的人。

能否正門出喪

前面說了,被加封的只能是官員的母親或者正妻,所以,小妾是不可能被加封的。


在古代,正妻出喪,是可以從正門出喪的,但是小妾沒有這個資格,所以誥命夫人是肯定有資格從正門出喪的。

那麼如果官員的母親原先是小妾呢?

這種情況也是可以從正門出喪的,這就叫母以子貴,何況還是誥命夫人,如果連從正門出喪的資格都沒有,國家又怎麼可能給你這個榮耀,要知道,在古代,加封賞賜可都是很講究出身的。

以上就是關於誥命夫人的一些學問了,歡迎見多識廣的朋友在下方評論指正補充。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袁世凱庶出,官至太子少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母親妾室劉氏,被清廷封為誥命,死後依舊不得入祖墳,袁世凱跟兄長袁世敦下跪請求與父親合葬,兄長以“嫡庶之分”令其另闢新塋葬母。所以,就是肚皮爭氣生個牛叉兒子也擋不過禮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