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十一點,我和家人在距成都幾十公里之外的德陽爺爺奶奶家過年,接到單位發的緊急通知,十二點半上班。我立馬收拾行裝,帶著我一歲三個月的女兒匆匆趕回成都。

自此,我作為一名社區基層工作者,加入了這場“戰役”。我的女兒(希妹兒)、婆婆、老公(柏先生)成為了我最堅強的後盾。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根據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要對轄區居民、群眾進行逐人逐戶排查,我負責的網格小區亦是我所居住的小區。上午十點,在入戶走訪中發現一家三口於26日凌晨5點從武漢返家,我立即將情況上報社區領導。一小時後,因為醫用口罩奇缺,我只好戴著日常用的防霧霾口罩,在沒有其他任何防護的情況下,陪同醫護人員上門監測體溫,要求該戶居家隔離。

“小孫啊,你真行,好勇敢哈”,回來後,社區有人開玩笑式的誇我,有人說我初生牛犢不怕虎,同事都為我豎起了大拇指。其實我心裡是最清楚的,還是害怕的。但是雖然害怕,但比起在醫院工作的最前線的人員,我還是安全的很多。我相信,在基層像我這樣的一名社區工作者,奔走在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不計其數。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社區的紀檢監察工作者,我也必須要衝在前面。

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繼續入戶走訪,排查人員信息。

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晚上六點半,第一輪入戶排查結束。筋疲力盡的我終於可以回家休息,然而,柏先森卻發燒了。我淡定的把他最近十四天之內的行程和接觸人員排查了一遍,沒有“嫌疑”,決定在家吃感冒藥觀察。

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我們開始進行第二輪入戶排查。繁重的工作任務已讓我應接不暇,家裡還有一老一小一病,一歲三個月的希妹兒已開始學步,必須婆婆全天監護,柏先森高燒不退,需要我陪他去醫院。我只能讓他等著,等到我下班,此刻,“舍小家,為大家”這句話變得很嘲諷,小家不保何談“大家”。然而我卻忘記了柏先森還在家等著去醫院的焦急,我依然戴著聊勝於無的口罩,挨家挨戶的上門核查信息,一次又一次的經過位於一樓的家門口花園,幾乎連往裡望一眼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入了。就這樣一直工作到晚上六點半,回家後索性不帶柏先森去醫院了,讓他吃了感冒藥再堅持一晚。心裡想著,若真的感染了肺炎,那麼全家均不能逃過此劫,早去晚去結果都一樣了。

2020年1月30日,大年初六,起床第一時間去給柏先森量了體溫,36.7,有驚無險。於是我放心的出門,開啟新一天的忙碌。時間緊,任務重,社區每一名工作人員都在全力以赴,無論背後有多少心酸,大家都笑著面對。今天依然全員到崗,有一位同事的愛人病危,另一位同事父親病重,但這兩位同事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沮喪,也很震驚,領導重新調整了工作分工,並安排這兩位同事暫停工作,回家陪伴親人。作為同事,我感到很無力,一方面是對強大工作任務量的無力,一方面是當同事面對困難無法伸出援助之手的無力。

2020年1月31日,大年初七。繼續進行第二輪入戶排查工作,同時對轄區返蓉復工企業進行人員核查。

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2020年2月1日,大年初八。連續八天高強度的工作,晚上十點半下班回家,婆婆已給希妹兒洗漱完畢,準備睡覺了。希妹兒見我回家開心得手舞足蹈,我也是十分想念她,我將全身衣服用酒精噴灑之後晾在陽臺,換好家居服,迫不及待的張開雙手抱起了希妹兒。“你怎麼不喊我呀?”我說,她就張開嘴巴“爸…奶奶!”,“你喊錯啦,重新喊”,她先是一愣,然後望著我嚎啕大哭。怎麼辦?我女兒已經不記得該怎麼叫我了。她在我懷裡哭得撕心裂肺,我也是難受極了,安撫了好半天才平靜下來,緩緩的叫了句“媽…媽!”。

此刻的我,寫著今天的日記,心裡是苦的,但我是一名黨員,想著還有那麼居民需要我,我也是欣慰的,我能為這場戰疫貢獻綿薄之力,我也是自豪的。相信災難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很快就會恢復平靜的生活,回到那個老人祥靜、孩子淘氣的歲月靜好。

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成都錦華路街道經天社區紀委書記孫魚“戰疫”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