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土辦法”在疫情防控中起了“大作用”

——記大興安嶺地區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王開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王開華同志,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調研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他充分認識到疫情的複雜性和嚴峻性,主動退掉往返飛機票,放棄了春節假期返回成都老家探望老母親的計劃,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

為了強化疫情防控,大興安嶺地區在車站、機場、公路等關鍵節點設置了大量人體溫度監測點,但由於大興安嶺地區沒有紅外線人體測溫儀計量檢定(校準)裝置,無法保證現有紅外線人體測溫儀的計量準確性,如果全部送往黑龍江省計量院檢定,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影響疫情監控工作。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王開華一方面安排計量人員將5臺紅外線人體測溫儀送往就近的齊齊哈爾市計量院檢定,一方面安排地區計量所技術人員,利用現有儀器設備,研究計量檢定(校準)方法。

經過3天多的不眠不休,他帶領地區計量所技術團隊,通過查找資料,諮詢專家,利用現有的自動溫度巡檢儀,二等標準溫度計等設備裝置,自制恆溫標準測試模塊,並經過反覆多次測試比對,最終檢測數值達到檢測要求。事實證明,此方法可以應用於實際測量。

這種“土辦法”的應用,臨時解決了大興安嶺地區在用紅外線人體測溫儀的計量校準工作,為大興安嶺地區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供稿: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市場監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