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不為國內的每家手機廠商供應麒麟處理器?或者說國內手機品牌為什麼很少使用麒麟?

創客日記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我國芯片產業相對落後,國內具有移動端芯片研發實力的手機廠商僅有華為這一家。華為芯片又可分為兩個大的類別:一類是移動端的處理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麒麟處理器;一類是5G調製解調芯片,例如巴龍5000基帶芯片。

對於兩類芯片華為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麒麟處理器是華為的非賣品,5G基帶芯片卻可以對外銷售。究竟是何原因導致這樣的差異呢?


華為為何不會出售麒麟處理器芯片

對外出售芯片勢必會給華為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華為也一直在扶持國產硬件製造廠商,為何到了自家的處理器產品上,態度就出現了截然的不同呢?原因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對外出售所帶來的利潤無法與當前持平,並不值得華為這樣去做。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一、品牌形象的塑造

麒麟處理器芯片對於華為手機的品牌塑造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這也是華為手機區別於其他國產手機最顯著的差異,這將會給華為帶來源源不斷的品牌效益。華為手機是唯一配置國產處理器芯片的手機,僅此一條就會給華為手機帶來不俗的銷量。

特別是近年來華為手機加大了國內硬件提供商的扶持力度,例如京東方的屏幕,比亞迪的電池等等,使得華為手機國產配件的比重越來越高。

二、處理器的產能受制於人

雖然華為具備了芯片研發的實力,但是卻沒有製造芯片的能力,麒麟處理器均由臺積電代工生產。美國對華為採取軟硬件封鎖以來,臺積電並未受此影響,依然正常為華為來代工處理器。否則華為將會失去高端處理器芯片,短期內很難與高通處理器抗衡。

臺積電的代工用戶並非僅有華為,還包括蘋果、高通等,華為手機增長呈現爆發狀態,2019年已經銷售出2.4億臺,產能的限制同樣不支持華為對外出售麒麟處理器。

三、避免打亂華為的定價體系

每個手機廠商的發展側重點不同。例如小米更加關注性價比,華為更加關注品質。如果華為輕易出售麒麟處理器芯片,其手機定價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畢竟國產手機利潤率最高的就是華為手機。

那麼,假設華為可以對外出售麒麟處理器芯片,其他廠商是否會選購的問題?

雖說華為麒麟處理器與蘋果A系處理器、高通驍龍處理器尚存差距(CPU性能趨近,GPU還相差較遠),但是並不會影響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的選購。

對於任何一家手機廠商來說,都不希望上游硬件供貨的來源僅為一家。通過使用華為麒麟處理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甚至可以加重手機廠家對於處理器的議價能力。因此,華為只要開放麒麟處理器,並不愁沒有手機廠商使用。


出現突發情況,國內其他手機廠商如何應對

國內手機廠商依然以高通處理器為主,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是否有辦法解決呢?

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高通放棄與我國手機廠商的合作只能夠是自取滅亡。除了高通之外,選擇的空間和餘地還有很大。例如最近與三星合作的vivo X30 Pro手機(三星E980處理器),聯發科最近發佈的天璣1000處理器芯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華為為何不會出售麒麟處理器芯片以及其他手機廠商是否會使用的問題,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為什麼”?是由於華為還沒有對外供應,其他國內手機廠商已得到外部供應。

華為將來會對外供應不?不大可能。

1 全球手機界三大巨頭有五大巧合

(1)現在有四

您發現沒?現在,華為與蘋果和三星有4個“巧合”,都有自研芯片、都用高通芯片、都不賣自研芯片、都有高端機。

1個巧合就夠稀罕的了,4個巧合簡直就匪夷所思了。

(2)未來有一

其實,還有1個近似性的巧合,就是華為和三星都已經基本上可以不用高通芯片了,而蘋果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目的也是為了可以擺脫高通。

現在和將來,如果高通不再供應這三大巨頭芯片的話,哪個巨頭都不怕,說不定不等高通禁供,就主動與高通“脫鉤”了。

過去和現在都用高通芯片,是因為高通芯片好,別家的差一些或者差多了,何況,本來全球化就意味著相互分工,即各家應該是專業化的,分工化和專業化之下,不應該出現誰漫天要價甚至卡誰脖子的情況。然而,總是出現相反的情況。

(3)奧秘唯一

重要的是,為什麼會都有自研芯片、都不賣自研芯片、都努力擺脫高通芯片的巧合?看到三大巨頭都有高端手機之後,就知道了其中的究竟。

全球手機界三大巨頭如此巧合,就是他們都成為了巨頭的奧秘所在。單就都不賣自研芯片而言,大考量之一,一定是為了保持住巨頭的地位,還有超越前面的巨頭,比如華為,一直為超越而努力。

(4)差異剩一

達到這樣程度的巧合,三大巨頭之間是不是已經實力相當了?高端手機是不是已經同質化了?

當然都不是。蘋果有自研系統,而華為和三星還在用安卓,都在接受別人的供應,華為倒是有自研系統,卻仍然在備著。

結論是:蘋果目前在核心技術上,有著差異化優勢,更高一籌,僅僅高過這個一籌,就比華為和三星高多了。

2 國內手機界四大強者有一大差異

(1)是差在已做出高端手機

華為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大過米、O、V好多,大過之和,實際上是大在哪兒?

大在有高端機。別看比不過蘋果和三星,居於全球三大巨頭的末尾,距離第一名好遠,在國內卻獨佔一端。

華為高端機的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搭載了自研的芯片,是世界級的中高端芯片。但不是唯一的主要原因,還因為是自研的,為國研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之一,就產生了“溢高效應”,在國人當中的形象和口碑就好多了,何況自家的低端機也搭載著,於是,在國內,高中低端機都賣得好。

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華為手機的技術創新比另外三強多一些、大一些。

華為通信和5G是世界領先的,更高。

(2)不差在沒做出自研芯片

後面的三強,也用不著華為供應麒麟處理器,三強後面的那些家手機廠商也用不著。高通一直在供應著嘛,性能不輸於華為的,多年以來的合作關係了,互相成就了,高通芯片在國內的供應量超90%,覆蓋極廣。

單單就芯片而言,其實,華為與其他國內手機廠商並不存在差異化,自研芯片不過是媲美高通芯片而已,沒有大的差別,也就在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差異化優勢的。既然其他國內手機廠商一直在用高通芯片,就本不需要華為供應了,無論華為是不是願意供應,也不論其他國內手機廠商願不願意接受。

華為的差異化優勢只是存在於高端手機上,中端機略佔優勢。

高通芯片當然好,但其他國內手機廠商暫時還只能用在中低端機上。也就是說,三強雖然得到了同華為芯片不相上下的高通芯片,但沒有做出高端手機,也就不佔優勢。


肇俊武


問題:華為為什麼不為國內的每家手機廠商供應麒麟處理器?或者說國內手機品牌為什麼很少使用麒麟?

回答:不供應是應該的,因為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競爭力。


華為麒麟芯片

華為有海思芯片,其中海思的麒麟系列就是為了給華為手機和平板準備的。

這對於華為來說,這是差異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K3V2時代,真的不好用,甚至可以說是大坑。

但是,在麒麟960的時代,可以說帶到了行業的平均線了;

在麒麟970時代,可以在旗艦芯片行列立足,雖然還是比不上其他;

在麒麟980時代,算是跟主流的旗艦機芯片的水平,跟其他的芯片打時間差;

在麒麟990上,因為它獨佔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雙頻5G,再加上性能足夠,5G上領先,有強勁完善的體驗還有領先的5G,可以說,這是華為差異化的最重要的部件。

為了做差異化,為什麼要給別人芯片?

蘋果有自己的A系列芯片,三星有自己的獵戶座芯片,華為有自己的海思芯片,這三大廠商都有自己的芯片。

有競爭的業務

華為本身也賣手機,如果把自己的芯片賣給別人,那就意味著華為本身手機業務能力會會被削弱。

華為的手機業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核心和基礎,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佔據了集團業務的很大一部分的收入。

出售芯片並不怎麼賺錢,你看看高通的大部分的·收入是來自於專利授權的收入。

所以,華為並沒有必要為了一點芯片的錢,放棄更加高收入的手機業務。


太平洋電腦網


感謝您的閱讀!

我覺得華為現在是非常願意國產手機廠商使用華為麒麟芯片,但是國產手機廠商擔心呢!害怕呢。假如,我們使用了華為芯片,最終被“大魚吃小魚”給同化了怎麼辦呢?

餘承東已經很明確的說過——未來全球市場僅有2~3家手機廠商存活,而中國市場將僅剩下1~2家主流手機廠商。

於是,你可以看到小米不斷地收攏各家手機品牌的負責人,像常程、盧偉冰,王曉雁等等,小米的心思不難理解,想成就一個新的小米,能夠與華為相互抗衡的小米品牌。

實際上,小米手機今年的計劃可能就是為了能夠成為和華為相抗衡的手機品牌。因此,小米也在積極研發澎湃處理器等等。

而vivo和OPPO實際上我更願意將它們看成一體,畢竟都屬於步步高系,而如果華為讓它們使用麒麟處理器,這種優勢很快被同化,對於vivo,OPPO等手機廠商來說是得不償失。

於是,一方面手機廠商不願意使用,畢竟高通,聯發科的優勢也不弱;另一方面,華為也暫時不會將芯片給別家使用,能夠保證華為的特殊性。

至少,目前為止這種情況很難改變!


LeoGo科技


這裡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跟華為的業務發展策略有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最近關於“華為跟袁隆平合作”的謠言,1月8日華為官方針對這一謠言最初瞭解釋,其中有一句話就非常符合華為業務發展的邏輯“不會進入不擅長且沒有優勢的行業”,從華為麒麟芯片研發的初衷來講,就是為了服務於手機業務的,而且華為高管也表示過芯片業務不會對外開放,所以講,華為業務穩健的發展邏輯,以及對芯片業務的基本定位,就決定了麒麟芯片不會對外開放。

另外這也跟麒麟芯片的產量有一定的關係,2018年華為手機銷售量已經超越2億部,巨大的手機銷量對芯片產量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據說目前麒麟芯片滿足內需要求產能都已經非常緊張,因此暫時無力為市場提供芯片。但是實話講,產能這一點不是絕對條件,產能是跟需求強相關的,如果市場上確定有麒麟芯片的需求,那產能問題就不是問題。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目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芯片提供商有高通、三星、臺積電,而其中尤其以高通為主要的芯片提供商,蘋果、華為芯片是內產內銷,大家也許會發現,這些主要的芯片供應商都是單純的芯片製造企業,為什麼?這取決於雙方的關係如何,手機商場跟高通合作,雖然飽受專利稅的壓榨,但兩者沒有競爭關係,所以他們放心哪,而假如芯片供應商更改為華為的話,小米、OV他們會放心自己的核心技術存在於競爭者手上嗎?我想這種可能性很小。

最後,我認為市場的供給是有需求決定的,目前無論是由於國際經濟形勢,還是由於高通高額的專利費用,都有可能讓國內手機廠商增選其他供應商,如果最終確實出現了對華為麒麟芯片的市場需求,我相信華為也同樣有可能開放其芯片業務,大家以為呢?

創作不易,希望大家點贊支持下哦,如果喜歡可以添加關注,有任何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木石心志


華為自一腳踏入這個通信領域他自然是雄心勃勃一直想有自已的品牌他也想用上自已生產的芯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華為早在十幾年前就臥薪嚐膽努力潛心研究,先後投資了二千多億美元終於把鯤鵬920研製成功,該芯先是採用7nm製造技術,基於ARM架構授權,是華為自已設計完成的。

權威評分高達930超過同行業標杆25%。

能效比優於業界標杆30%以低的多的能耗支持更強大的數據計算。

鯤鵬920主頻達到了2.6GHz,單芯片可支持64核,內存寬帶超過業界主流46%。

以上數據充分說明這款鯤鵬920芯片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目前華為公司己經制出了我國自已的服務器。現在華為的5G技術己經領先世界。那麼屬於華為的全產業練的手機為期還遠嗎。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華為將麒麟芯片定位為戰略技術,是用來跟友商做差異化競爭用的。

早期麒麟芯片只是一個備份,用來防止哪天高通不給芯片了,還有一個勉強可以用的東西。但是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就這麼追上來了。

雖然麒麟芯片投入很大,但是其實也沒高通那麼巨大,更多是在公版基礎上改進。在現在手機CPU算力過剩的時代,這時魔改的高通芯片就無法吊打麒麟芯片了。

但是GPU還是被吊打,這個華為只能捏鼻子認了,雖然搞出GPU Tubro主要還是軟件算法(或者叫驅動優化)。

坊間傳聞高通是買基帶送CPU,那麼華為的基帶也是獨步天下的,一旦麒麟芯片成熟,那麼高通最大競爭力竟然只剩GPU了。

最後,很多產品自己用很好用,但是放出來時那就不一定了。就像很多內部使用好好的東西拿出來開源,但是很多都翻車了啊!

所以麒麟芯片還不到賣給其他廠商的時候,畢竟華為不差這點收入啊!


heipi雪人


還是麒麟的處理器,手機類的來說就是華為手機在用,但是他有好多芯片也是外賣的,比如說智能電視芯片,其他的芯片也應該有外賣的,但是我不清楚,我現在用的這個電視的芯片就是華為海思的


大風大浪不怎麼樣


一旦供應就意味著誰都有了,人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平臺測試,那華為最後一塊內褲就沒了


您近志遠


華為敢賣,小米就敢用在999的紅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