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今天是二月三號,正月初十,早上發現家裡的食物儲備不夠了,然後我去了一趟超市,發現街上僅有的行人也面色匆匆,快步走過,頓時感到一股肅殺的氛圍包圍了我,去到超市裡面更是發現每個人都是帶著目的在採購,買夠了就閃人,絕不多耽誤一分鐘,大包小包的相互協作的搬回家……是啊,是個人都知道為了活命而努力,更何況公司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公司的整個節後安排計劃都被打亂了,很多工作都受到了影響,特別是延遲開工對客戶造成的交付影響以及面臨的原材料短缺,因為我們的下級供應商也一樣延期了…… 連普通人都知道,不開工就沒飯吃,這麼大一個工廠,推遲開工就意味著虧損,廠房租金/水電/工人的工資都得照付,什麼都不幹就代表真金白銀的損失,作為一家汽車零部件製造的中小企業,在這個時候迸發出來了滿滿的求生欲,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什麼救世主,不能被動的等別人來救你,而是要積極自救,因為靠得住的始終只有自己。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毛主席他老人家說了," 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沒錯,積極自救就是要依靠整個公司整個團隊的努力,面對困境,想要活下去就得立即開始行動,公司在管理層的帶領下開始了一系列的自救過程。


第一,建立抗擊疫情應急委員會。

俗話說,龍無頭不行,面對疫情,一個高效的指揮部是必不可少的,早在1月21號,疫情初現苗頭的時候,公司管理層就啟動了應急方案,組建了"抗擊疫情委員會",當時公司已經放假了,所以建立了微信群,把各個部門骨幹都拉了進來,群策群力,看看大家有好的意見,達成共識後再統一處理安排。注意哦,這群裡的不僅僅是管理者,更有執行層,特別是安全和行政的同事,可以將指揮部做出的決策和意見立即執行下去,做到政令通暢,我們是民營小公司,沒有類似X會一樣的中間商賺差價,效率自然就高了。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中外合資,外方的老闆也被我們拉入了群裡,雖然他人在國外,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溝通和交流,他在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國內的真實情況傳達到國外,不用經過某些"經過加工" 的外媒,讓他周圍能影響到的人知道中國的真實情況,緩解恐懼和擔憂。在這個群裡,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建議,只要是對公司有利的,經高層研究確認後,就能得到快速的執行,大家還可以發佈一些經過權威公佈的數據和信息,堅決杜絕謠言和未經過證實的信息,相關有幫助的視頻和科普知識也能分享進來,由各個部門負責人負責傳達下去,如果有會議需要還可以發起多人微信語音聊天,快捷方便。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第二,積極籌措相關應對物資。

我們講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從應急委員會成立之初就面臨著很多物資的匱乏,比如醫用口罩和酒精消毒液等,公司本身的資源就不多,還得想方設法從外部獲取資源,公司地處廣東大灣區,疫情爆發後當地的資源都買不到了,所以,我們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省市,這個時候人脈的力量就發揮出來了。採購經理和財務總監通過他們自己在東北的關係網絡,厚著臉皮死磨硬泡的拿到了2.4萬個醫用口罩/24個紅外線測溫計以及一大批酒精和消毒液(1.26號),今天貨物應該已經到公司了,同時,身處國外的總經理也在關心疫情,他承諾可以拿到2000個口罩(已發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他有門路的同事們也在積極發力,截止今天(2月3號),公司已經收到了差不多3萬個口罩以及其他的稀缺資源,公司一共就800人左右,基本夠用了,還可以分一些出去支援廣東的其他集團兄弟公司。


人心齊,泰山移,面對疫情,公司全體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展積極自救,不要什麼都等政府來支援,真要等X會來分發物資,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第三,做好返工人員統計和返工計劃。

首先是人員的統計和管控,作為一家制造業工廠,人數最多的當屬一線生產部門,統計起來也是最為困難的,好在公司在放假之前有先見之明,已經下放了表格要求每一個員工都填寫自己春節假期的安排和目的地,疫情來臨之時更加掌握主動權。1月27號,也就是大年初三,在公司應急委員會的要求下,各部門再次針對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是一共有13人是湖北籍員工(還算少了),其他接觸過湖北或武漢人員的一共有20多個,掌握了人員的情況就能制定相對應措施,公司統一要求這些相關人員上報當地政府並做好自我隔離,隨時配合政府的指令,萬幸的是涉及的人員人並不太多,但還是得做好高度的警惕,因為這是可以人和人之間傳染的。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關於什麼時候開工,公司放假安排正常要求是在2月8號開工,也是根據客戶主機廠的生產進度來安排的計劃,但是基於目前這個狀況,公司管理層已經做出決定,把復工時間推遲到2月13號,以積極響應國家"在家高效辦公" 的號召,值得慶幸的是年前已經多做了庫存,即使客戶工廠2月10號開工,也足夠應付五個工作日的消耗,不得不說做計劃的物流部經理真是有先見之明,在做計劃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種困難的突發狀況。


第四,提前做好復工的準備工作。

如果要開工,人員的就餐/住宿以及消毒防護等工作就是重中之重,因為是製造業,大部分都是流水線生產員工,先不要說吃飯睡覺,就是做本職工作,在流水線上幹活,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人和人之間很多時候是需要互相協助的,這種情況下光帶口罩也無法完全杜絕,先看看吧,希望元宵節能有好轉,我們廣東這邊尚且這樣,武漢那邊的製造業估計就更難了……


關於飯堂就餐的問題,行政部的同事已經進行了佈置,用保鮮膜自制的"屏風"隔離開,當一個人坐下就餐的人時候,旁邊和對面都不能坐人(如下圖),盡一切可能減少傳播的幾率。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同時,已經安排相關人員用酒精和消毒水對全廠所有區域和角落都進行了消毒,特備是宿舍,除了消毒,還特別準備了專門的隔離房間以備不時之需。


第五,員工工資的發放以及租金減少的談判

因為開工時間再次推遲,員工們的工資怎麼發放,以什麼比例發放就成了關注的重點,大家都知道前幾天的事,即使是西貝這種餐飲龍頭,如果繼續給員工發放工資,目前的現金+貸款也只能撐三個月,所以,經過公司管理層的決定,為了保證員工的利益,推遲復工的這一個禮拜,員工工資還是照常計算,即是算作有薪假,老闆也不容易啊,對比其他很多單位,也算是真的有良心了……


關於廠房租金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1月30號廣東省房屋公寓管理協會發布了一份指導意見,我們現在正在和當地高新區管委會商談減免的事宜,目前進展還比較順利,基本答應減免半個月的房租,要知道我們廠房就有25000m²左右,一個月租金按照15元計算都有37萬5,免一半就是18萬8千,不錯了,這還是幾家公司組團去談判的結果,也側面證明了做任何事都是人多力量大……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家中小製造業公司面對疫情的積極自救


最後總結一下,公司自救當然不止上面這幾點,我想說的是值此危難時刻,我們更應該儘可能的自己解決問題,不給國家和政府增加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應付疫情上,再者,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只要團結起來,依靠團隊的力量,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今天上午,剛收到了客戶主機廠要求在家辦公的號召,也是為了響應國家要求,減輕負擔,我們當然是必須配合的,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開工和不開工以及什麼時候開工的難題和困境,要知道每拖一天損失的可都是錢啊,希望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採取自己能想到的辦法開展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