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門”的奇特景象

 “大前門”煙商標是個老牌號,大凡中國人都知曉。民國初年,1916年英美煙公司在華便開始生產“大前門”香菸;1934年11月註冊建立華商頤中煙公司,繼續生產銷售“大前門”香菸,產品遍及全國,成為知名品牌。抗戰期間老徽州的一些手工捲菸廠也曾打著它的旗號,生產10支裝“前門牌香菸”。建國後1952年,“大前門”捲菸牌名被收歸國有,商標為上海、青島、天津三家菸廠所共有,至今“大前門”香菸延續已近百年。

  觀其商標圖案,“大前門”牌名應源於北京的正陽樓和箭樓。煙標正版圖案“正陽樓”建於明代永樂19年(1421年),位於天安門廣場南側;副版“箭樓”建於明代正統4年(1439年)。“正陽樓”北京人習稱“前門樓子”,或許因正陽門的俊偉雄姿,故取名“大前門”。

  翻開收藏的煙標,就有30餘枚不同規格和產地的“大前門”煙標呈現在眼前。筆者所知,就有不下20多家菸廠曾經生產出品過此牌號。一個註冊商標多家共享,而且都是正牌,這是極少有的現象,堪稱是一個全國性的捲菸品牌。

“大前門”的奇特景象

  回眸建國後各地出品“大前門”香菸的廠家有:中國菸草工業公司、上海捲菸廠、國營青島捲菸廠、國營天津捲菸廠、合肥捲菸廠、蚌埠捲菸廠、蕪湖捲菸廠、瀋陽捲菸廠、營口捲菸廠、國營哈爾濱捲菸廠、太原捲菸廠、重慶捲菸廠、成都捲菸廠、鄭州捲菸廠、開封捲菸廠、中國許昌捲菸廠、南京捲菸廠、徐州捲菸廠、安陽捲菸廠、漯河捲菸廠、臨汝捲菸廠、頤中菸草公司等等。其中有的標有“××捲菸廠出品,上海捲菸廠監製”字樣,如:蚌埠、南京、徐州、重慶、太原、開封、許昌、漯河、臨汝等菸廠。這些“大前門”香菸基本都是烤煙型,包含平頭煙、短支過濾嘴、過濾嘴香菸三大類型。21世紀前基本都系直標,如今改版為橫標和卡標,並標明“吸菸有害健康”。

  尋著歷史的足跡,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中國,經濟開始復甦,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物質需求逐年提升。此間,多數省份捲菸市場供應量雖得到相對平衡,有計劃的半敞開供應和憑票限量供應來調控市場,捲菸市場供應得到緩解,但捲菸供應等級矛盾則開始凸顯,乙級以上捲菸供應完全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上海捲菸廠出品的“大前門”香菸是一個知名品牌,原先上海市每年有計劃地向各地調撥一些上海產捲菸,可隨著消費需求量的加大,上海捲菸廠生產壓力也在增大,“大前門”香菸雖屬乙級香菸,卻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和青睞。上海捲菸廠已完全不能滿足本地市場和省外市場需求,經上海菸廠與外省菸廠磋商並達成協議,實現互惠互利,改善市場供需局面,一些菸廠採取受委託加工的方式生產“大前門”香菸,由受託捲菸廠生產,該省銷售來滿足區域需求。對加工生產所需原料由當地捲菸廠提供,上海捲菸廠提供“大前門”捲菸加工工藝、配方進行生產。如安徽蕪湖捲菸廠1985年、1986年曾各加工3萬箱“大前門”香菸,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2004年,上海菸草又開展新一輪的對外品牌合作,該年4月,安徽阜陽捲菸廠合作生產84mm軟盒“大前門”投放市場,這也是上海菸草貫徹落實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重組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故此,在眾多的“大前門”煙標上會出現不同捲菸廠名稱的奇特景象,這也反映出一個捲菸品牌的市場地位和捲菸歷史階段的特殊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