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使命開鮮花

在阻擊疫情的重大關頭,在群防群治的緊急時刻,在人民需要的前沿陣地,湧現出一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戰士,他們用最堅決的意志,最真誠的情感,最樸實的行動,恰如其分地闡釋了怎樣不忘初心、如何牢記使命,展示了什麼是道義的楷模、精神的引領、民族的脊樑,他們是真正的戰士,為人民生命安全而戰的英雄。

崗位即是陣地

是陣地就要堅守

鼓樓區鼓樓花園社區黨委書記駱婷,連日奮戰在阻擊疫情一線,丈夫遭遇車禍腦出血手術,她一直守到天亮,擦乾眼淚後,準時出現在社區的崗位上。她說:“這裡的老百姓需要我,需要我帶他們一起開展疫情防控。我愛人有我家人照顧,我心裡雖然掛念,但責任告訴我,我得來!”


豐縣華山鎮統戰委員劉峻,作為包村幹部,得知邢橋村出現一例確診患者後,第一時間趕了過去,完全不顧家人的勸說,兩個幼小的雙胞胎女兒交給家人照顧,他吃住在村、堅守崗位,一邊做好排查,一邊安撫恐慌的群眾。

志願“請戰書”

彰顯使命與擔當

沛縣沛城街道城管中隊的10名年輕的退役士兵,在請戰書中寫道:“我們有在部隊練就的過硬體魄,有部隊賦予的鐵的紀律觀念,有年輕而火熱的青春,雖然我們脫下了綠軍裝,但面對疫情,我們強烈要求黨組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10人成立的應急分隊一直衝在最危險的地方,先後多次完成發熱病人運送任務,同時做好相關線索排查。


泉山區龐莊街道楊廷柱,8年前,11歲的他成了孤兒,社區將他撫養長大。疫情出現後,他毅然參加到了社區抗擊疫情的志願隊伍中連日奮戰在阻擊疫情一線。他說:“是社區的叔叔阿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撫養我長大,現在是我回過頭來保護他們的時候了!”

戰“疫”在哪打響

黨員就在哪上崗

“我是黨員,讓我來吧!”這是隻有1年黨齡的郭瓊堅定的話語。1月25日我市泉山區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其家人先後檢測陽性被帶走隔離,只剩下一個未滿6歲的孩子。社區黨員郭瓊穿上防護服,毅然承擔起護送孩子的任務。

泉山區75歲的退休老黨員張裕庭,自掏腰包為小區內垃圾桶及樓道進行消毒,並主動到社區報名請戰,和其他黨員志願者一起進樓入戶開展防疫宣傳。他說:“我年紀雖然比你們誰都大,但是我不會落後於你們每一個人!”

最美白衣天使

打好疫情阻擊戰

徐州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王志棟,在疫情防控工作打響後,他就向護理部主動請纓,最終“如願”擔任第一批徐州赴武漢醫療隊副隊長。在出徵儀式上,王志棟表示:“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衝在最前線!”


新沂市人民醫院護士劉琳,疫情發生後,第一時刻報名去武漢支援。年初四,劉琳奉命進入新沂市傳染病醫院隔離病區開展護理。為節約珍貴的防護設備,6個小時內穿著成人尿不溼,不吃不喝,不停地為患者抽血、吸痰、尿驗等,她的防護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

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堅守

銅山街道無名山社區的周書珍主任的擴音喇叭裡依然響著她越來越沙啞的聲音;睢寧縣金城街道的王坤還在忙著為武漢返回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雲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達成還穿梭在火車站、留觀點進行防控……他們或為父母,或為子女,他們也有家也有牽掛。但在疫情面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衝向前方。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感覺到了在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的巨大凝聚力,看到了全市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春天和希望。


(市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