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利用職務之便”上前線,他的病房裡三分之一患者已退燒

醫生“利用職務之便”上前線,他的病房裡三分之一患者已退燒

這是在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分院正式開展工作的第五天,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58歲的王雄彪已相當疲累——早上7點到醫院,高負荷工作至少12小時,這名即將退休的醫療“老兵”每天都面臨著體力與精力的雙重考驗。他有些抱歉地對記者說,能不能一小時後再採訪,他想眯一會兒。可沒過多久,他就發來訊息:“現在聊吧,太累反而一時半會兒睡不著。”

按照原定計劃,王雄彪此時應該在上海。這名曾在瑞典皇家醫學院做過博士後研究的“老牌”學霸雙博士,論文最高影響因子達7.219分,還獲得過2項發明專利,現在是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擅長肺結節、肺癌和呼吸疑難疾病的診治。疫情發生後,他作為普陀區專家組成員,主動取消了回家探親的計劃,一直守在臨床第一線。

1月,上海組織了援鄂醫療隊。第二批名單確定後,王雄彪科室裡的羅旭明醫生找到醫院領導“告狀”:“王主任在沒有和我商量的情況下,把我的名字換成了他的名字,懇求領導重新考慮!”原來,當醫療隊名單交給科室主任確認簽字時,王雄彪衡量了工作安排、家庭情況等各方面因素後,決定換下其他醫生,自己前往。“當然應該我去!”王雄彪說,“我從醫30多年,呼吸科臨床經驗更豐富。而且他們家的孩子還小,還是我去最適合。”於是,王雄彪“利用職務之便”自己去了最前線。

在武漢三院,王雄彪主要負責兩個樓面普通病房的患者,大約70多人。說是普通病房,但其中約一半病患都是重症肺炎,而醫護與患者的比例卻又有限。“在不可能有護工、有陪床家屬的情況下,我們普通病房的醫護人員同樣經受著非常重的考驗。”作為這裡的總負責,王雄彪不僅要熟悉每個人的病情,還要為這裡的危重患者制訂診療方案。

“這兩天,病房裡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已經退燒了。”王雄彪說,按照國家標準,如果他們能順利通過兩次核酸測試,就能出院了。令他欣慰的是,這裡大部分病人經過醫療隊的搶救治療,病情都有所好轉,尤其是年輕的、抵抗力好一點的病人,“這兩天查房時,可以看到喜悅的笑臉了。”王雄彪說,按照國家標準,如果他們能順利通過兩次核酸測試,就能出院了。令他欣慰的是,這裡大部分病人經過醫療隊的搶救治療,病情都有所好轉,尤其是年輕的、抵抗力好一點的病人,“這兩天查房時,可以看到喜悅的笑臉了。”

根據收治時間,王雄彪判斷,很多病人可能是在春節前後被感染的。說到這裡,他的語氣有些凝重:“我們對於新冠肺炎還有太多未知,發病源頭、傳播方式、傳播途徑……這些都因為越來越多病例的出現,不斷推翻之前的結論。”在他看來,可能有糞-口傳播,而且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可長可短,傳染力強,絕不能掉以輕心。比如在一些現在發病率並不高的地區,尤其是人口流動大的城市,有些人看上去好好的,但有可能是在潛伏期,接觸了也會有潛在風險。”

王雄彪同樣認為,減少人員流動、減少人員接觸,包括推遲復工、開學等,是阻止疫情進一步發展的最主要手段,“儘管這樣做有很大的壓力乃至損失,但目前沒有更好更有效的手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