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在低氣溫環境下該如何管理?

風淵三農


草莓是一種喜歡溫涼氣候的水果,它的根系生長溫度一般在5-30℃,適溫15-22℃,莖葉生長適溫為20-30℃,有花芽的時期溫度須保持5-15℃,到了結果期4-40℃,需要注意的是,草莓在夏季氣溫高於30℃時,就需要遮蔭。今天來說一下草莓在低氣溫環境下應該如何管理!

一、首先我們要了解,低氣溫環境對草莓的危害:

第一,在草莓花芽分化期如果氣溫偏低,再加上陽光弱,就會使草莓花器官發育不良,使種子與果肉膠狀物形成受阻,它自身製造的營養就少,在夜間生長的時候消耗很大,那麼它的果實生長速度就緩慢。

第二,氣溫低的環境下草莓著色不好。它的著色一般受溫度、光照和土壤條件的影響較大,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其合成。

第三,氣溫低了草莓果實不能膨大。草莓在結果時是喜歡陽光的,光照時間為12~15小時,這樣有利於提高草莓品質。如果光照低於12小時易產生畸形果和僵果。

二、草莓在低氣溫環境下該如何管理:

第一,一定要控制好溫度,改善棚內的光照條件。白天的時候,在掀開草簾不降溫的情況下,一定要掀開草簾,這樣可以讓草莓苗接觸到散光,增加苗對光照的適應能力,有利於增加產果。

第二,可以在夜間補充光照,施點有機肥,這樣可以培育土壤的營養,保水保肥,為草莓苗根系生長髮育提供優良的生長環境,也減少了營養消耗,可以更快的促進它的生長。

第三,我們可以在地面鋪設銀灰膜或反光幕,這樣可以增加光照強度,也可以在草莓棚室內的弱光處的後牆處掛一道反光幕,可以增強棚室的光照,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我們還可以在大棚的前沿增設防水溝,然後在溝底鋪設地膜,讓膜裡面的水流到棚外。及時將棚內溼度控制在84%以下,這樣能有效地控制真菌孢子的發生,就控制了草莓真菌病害的發生。草莓在花期和果實生長期要同時控制好光照、溫度、溼度、養分等條件,在草莓定植後,大棚裡最好全膜覆蓋,封閉棚內地面用來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重施有機肥,適當的加大草莓苗行距,避免遮光現象。

第五,我們可以有效的使用黃腐酸肥料,增施有機肥,以促進養分吸收,同時追施生長調節劑和鉀、鋅、硼等營養元素肥,補充養分。注意在草莓著色期時葉面最好噴黃腐酸類肥料和鉀、鈣、鉬、硼肥,這樣能使草莓的果實著色比較好,還可以防治下部呆子的早衰現象,還可以延長草莓的採收期。


三、草莓在低氣溫環境下管理誤區:

第一,低氣溫環境容易造成棚內溫度低,溼度大,所以我們白天應打開風口,保持良好的通風,避免因捂棚造成棚內空氣溼度過大引起的病害發生。如遇更低氣溫,就靠調節通風口的大小來控制棚內的溫度,注意花期棚內氣溫不要低於五到六度。

第二,低氣溫環境下打藥的話容易造成棚內空氣溼度變大,因此防治白粉病和灰黴病可採用乙醚酚磺酸酯、白粉二號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灰霸嘧黴胺、丁字香芹酚、灰黴二號木黴菌,這樣可以預防噴藥造成溼度大的危害!


農村羊娃


草莓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且有保健功效。原產南美,中國各地及歐洲等地廣為栽培。



草莓全世界有20000多個品種,在我國優良品種很多,國內自己培育及引種的新品種有200-300個。部分品種越冬性、抗寒性、抗霜性較強。



草莓根系生長溫度在5-30攝氏度均能正常生長,適溫15-22攝氏度,莖葉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芽在零下10-15攝氏度發生凍害,注意採取保溫工作,可以採用搭大棚來保溫。


農家藍姐


草莓在低氣溫的環境下可以使用覆蓋方法。

1.覆蓋時間。在覆蓋防寒材料之前先填充防凍水,並確保用水填充。灌溉時間將在凍土期間在土壤中進行,地面覆蓋將在灌溉後一週進行。

2.蓋上材料。可以使用各種農作物秸稈,葉子,軟草,分解馬糞,細碎環脂肪土。如果土壤被寒冷覆蓋,最好少量覆蓋草,然後覆蓋土壤,以避免春季土壤撤離時對草莓幼苗造成損害。覆蓋層的厚度由覆蓋材料的局部氣候條件和隔熱性能決定,厚度通常為3至5釐米。

3.覆蓋方法。覆蓋最好兩次完成。倒入冷凍水後,稍微晾乾,先蓋上部分材料。幾天後,溫度不會再升高,然後再覆蓋。

4.設置擋風板以防止受涼。在積雪覆蓋的密集種植的草莓園中,可以設置防風屏障以防止寒冷而不會覆蓋地面。每10至15米設置一次風障,可以使用高粱秸稈,玉米秸稈和秸稈等材料。屏障高2至2.5米。有條件的防寒布,彩鋼瓦等材料可用於在花園周圍設置防風柵欄,效果也很好。

5.刪除保護期。它通常在明年春天進行兩次。平均溫度第一次高於0℃時,解凍蓋子。在冬季過多的雨雪天氣的情況下,必須及時將其除去,以促進下層的融化,這有利於陽光照射,提高地溫。草莓即將發芽的第二次,不要太晚去除冷的材料,以免損壞新的莖幹。

6.蓋上覆蓋物。在用覆蓋物將草莓倒入冷凍水中之後,表面被略微乾燥覆蓋並且表面被脊覆蓋。當覆蓋薄膜時,薄膜應該被拉伸和展平,以使薄膜緊緊地附著在薄膜表面上。用土壓力壓迫薄膜的周圍,在中間覆蓋一個小的土墩以防止風吹過薄膜,然後覆蓋蓋子。或者在有雪的地方,最好用10釐米厚的麥稈,茅草,稻草和其他材料覆蓋草莓以覆蓋塑料薄膜。它比覆蓋覆蓋物然後覆蓋覆蓋物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悟空歸鄉記


1、要儘可能地調控溫度和改善棚內光照條件。連陰天的中午,只要在揭起草簾後不降溫,應堅持揭草簾。這樣可促使植株接受散射光,增加植株對光照的適應能力,利於增產。

2、夜間補充光照,重施有機肥,培肥土壤,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保水保肥,為植株根系生長髮育提供優良的環境,減少營養消耗,使僵果減少。但要注意的是連陰天給草莓加溫千萬不可使溫度過高,尤其是夜溫更不可過高。因為夜溫高則呼吸強,消耗多,而白天即使揭起草簾,所製造的養分也不多,經不起夜間消耗。加溫一般在夜間進行,並在正午前後進行短時間通風。如苗子小,最好在溫室內加小拱棚,這樣,土壤溫度下降少,在放晴之後萎蔫程度可大大減輕。

3、大棚前沿要增設防水溝,在溝底鋪設地膜,將膜裡面流下的水排出棚外或扎孔滲入地下。及時將棚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5%以下,能有效地控制絕大多數真菌孢子的萌發,從而控制草莓真菌病害的發生與侵染。尤其是草莓花期和果實膨大期更要同時調控好養分、光照、溫度、溼度等條件為果實膨大打下良好的基礎。草莓定植後,棚內實行全膜覆蓋,封閉棚內所有地面,儘量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並且在定植期間要施足有機肥,適當加大株行距,減少株間遮光。膜下澆水後,要密閉進水口,防止水分蒸發外漏,位於地表的根莖相接處的地膜孔要用土封嚴。當棚內溼度過大時,可在行間鋪設20~25釐米厚的麥秸或麥糠,既可吸收大棚內多餘的水分,又可在白天吸收熱量,提高夜間棚內溫度。

4、保持棚膜清潔,防止膜面附著水滴和塵物,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或反光幕植株間光照強度;具體操作可在草莓棚室內的北側弱光後牆處掛一道寬1.5米的反光幕,能明顯增強棚室北側的光照,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5、若連陰天草苫接的時間短,一旦天晴,揭草苫後光照很強,溫度驟升,草莓植株水分蒸騰加快,而根系吸收水分慢,這樣葉片就會出現萎蔫。不要立刻將草簾全部揭開,應隔一塊揭開一塊,待下午1時或 2時再把剩下的草簾揭開,從而使棚內溫度緩慢升高,讓草莓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防止草莓病害的發生。如果不採取措施植株就會出現永久的萎蔫。發現萎蔫,要立刻放下草苫,待葉片恢復伸張狀態再捲起來,再次出現萎蔫時再放下來,反覆幾次,葉片就恢復的快,萎蔫的時間短,直到不再萎蔫為止。萎蔫較重時,也可以向葉片噴清水,讓葉片吸取一部分,緩解水分入不敷出狀況,對縮短萎蔫期有良好的效果。

6、有效的使用黃腐酸肥料。增施有機肥提高地溫,以促進養分吸收和體內代謝活動,同時追施生長調節劑和鉀、鋅、硼等營養元素肥嘉美金點、金利,為植株補充充足的養分。著色期葉面噴施黃腐酸類肥料和鉀、鈣、鉬、硼肥如嘉美金點、金利能使西紅柿果實著色良好,並能有效的防止下部葉片早衰,延長採收期。

1、連陰雨造成的棚內溫度低、溼度大,白天應打開風口,保證溫室通風良好,避免因捂棚造成棚內空氣溼度過大,使病害發生。如遇更低氣溫,則靠調節風口大小來控制棚內溫度,花期棚內氣溫不要低於5~6℃,如果溫度更低則開一下風口放出溼氣後再關上。

2、連陰天噴霧打藥容易造成棚室內空氣溼度更大,因此防治白粉病和灰黴病可採用煙劑和硫磺燻蒸,既能防治病害,又可降低棚內空氣溼度。


秦川說幣


搭個大棚控制溫度


醉臥美人膝1471


種草莓氣溫急,可以搭一個大棚,溫度高了草莓可以提前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