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陶海亮


如何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孩子才會願意去做一件事,才會喜歡做,也更容易堅持下來,更容易成功。


那麼如何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呢?

1.多觀察孩子

孩子的興趣往往孩子自己都不知道,需要家長們去觀察發掘。如果孩子長期做一件事情,而且做起來很認真,那這件事情就是孩子的興趣之一。家長們可以有意識的把孩子往這方面去培養。


2.多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興趣是需要慢慢發現的,讓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越多,家長們也容易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這是幫孩子擴大興趣範圍。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時,她就會想更多的去了解,去接觸這方面,也會在交談中常把這些掛在耳邊。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的交談,瞭解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3.試探

家長們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判斷。例如: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對畫畫感興趣,可以故意帶孩子去超市畫筆、彩筆、圖畫書區,看孩子的反應,是在那裡否停留很長時間,左看看、右看看、愛不釋手。如果是,那基本可以確定這就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興趣雖然是最好的老師,但各位家長切不可對孩子逼得太緊了,不然孩子的興趣就會變成一鍾壓力。


各位家長,你家孩子有什麼興趣愛好呀,你們又是如何發現的?快來說說把!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無論對於多大年齡的孩子這都是個好問題,包括對於成人和老人也同樣如此。現實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沒有點興趣愛好還真會讓自己的生活生命多麼的了無生趣,特別是當下這種快節奏時代中。

0—6歲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由於具備作為人類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加上本身需要通過由此產生的各種感知覺來完成對於世界的認知和大腦的正常發育。於是我們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任何事情都特別感興趣,不是問是什麼就是問為什麼,總是會把父母問到啞口無言也不罷休。但成人頭疼的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如何用孩子們懂的語言表達清楚。這就需要有穩定的撫養者,並且能夠非常細心記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才能結合孩子腦袋裡有的知識和曾經的經驗,再加上符合該年齡段的語言表達讓孩子明白他所好奇感興趣的。

這個階段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人為性地壓制破壞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否則會影響孩子上學後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同時也不要因為孩子的興趣總變化而焦急,說白了這會孩子還不定性呢,只是在瞭解階段,只要讓孩子的生活環境足夠豐富即可,只有見識過,接觸過,瞭解過才能從中慢慢知道自己的興趣。

中小學階段

由於進入了集體中學習活動,接觸的世界更豐富了,知識方面也更為拓展了,孩子自己會發展出一些相對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孩子會興高采烈津津有味地給父母同伴講一些內容,也會用除學習時間以外的大量時間放在感興趣的事物上,還有很多孩子犯錯背後的真正原因等,都是可以反映孩子興趣點的機會。

同時父母要注意興趣不止是能報班的那種具體行為,還有很多興趣是市面上沒有興趣班的,當發現孩子特殊時,請父母不要嘲笑譏諷,同樣需要耐心熱情地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會理解。切忌嘲諷。

除此之外,這個階段需要讓孩子的興趣開始能夠更深入,也就是成為特長,能夠陪伴孩子一生,能鍛鍊其意志力,也能在長時間探索中領悟到更多。

其實,只要父母不要亂加干涉,尊重他們,一般情況下都會自發出真正的興趣。同時既然是興趣,就不要太功利,父母們也會犯這樣的錯哦!





旮旯裡的神仙洞


興趣是什麼,興趣是對某一方面或領域有天生的吸引力,主動,熱愛,接近他研究他,上升到自身價值觀。那,怎麼發現,各行各業豐富多彩,最基礎的東西和事,最簡單的東西和事,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都能很好的找到,建造到,創造到。儘可能的多,範圍廣,輕鬆有趣,才能讓孩子找到某一方面的最大可能性,家長呢要發現孩子的反應是不是可能性(這要求家長有比較健全的人格)。比如,生下來,家長帶著孩子除了正常的身體成長,還要帶他去,動物園,看動畫片,講故事,各種玩具,兒歌,音樂,繪畫,學習各種圖片,食物,認識更多東西,接觸運動,在家裡開各種無厘頭的玩笑,惡作劇,不著邊際的事情,做各種小遊戲,讓他盡情的胡說瞎說,發揮語言能力,多摸多看多聽,就一個字玩,以上只是非常小的一些,這過程中還有禮貌,行為,做人等無形知識要家長一點一點去說,有一些是無任何理由,有一些是要家長教會他一些邏輯運算推理,促進他自己理解力的建成,以上這些都不要強硬塞,就是自然,父母幫他40%,他自己怎麼搞40%,10%外界刺激,10%任何人都無法掌握的奇蹟。一個成年人,18年裡,學的東西非常多,建立柔和的人格,高素質的人,每一歲,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中國的家長做了什麼?對,這和家庭條件(主要是經濟能力)有一點關係,所以前提是良好的經濟基礎,不然這些都是豆腐渣工程。


綜合分析wx


興趣是成功之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從早發現和引導?

我的小孫子已經兩歲了,他非常喜歡玩車輛類的玩具,各種車型他都叫得出名稱,什麼轎車、賽車、麵包車、校車、救護車、消防車、吊車、挖掘機、推土機、拖拉機、壓路機等等各種各樣的車輛,他都叫得出名稱,也分辨得出顏色和功用。簡直是個車輛專家,家裡買的玩具大部分都是玩具車,他每天就是玩這些車。

我們大人很早就發現孩子對車類很有興趣,所以,就引著孩子向這方面發展,買玩具、繪本、看視頻都是關於車輛的。這樣,孩子很專注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另外,對其它方面的知識也要發展,比如:音樂、數學、繪畫、語言等等都要培養,這樣,才能全面發展孩子的知識。


蒙承甫1


其實孩子生來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對什麼都感興趣,但是慢慢地有的孩子似乎對很多東西都失去了興趣,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尤其是孩子很小的時候,當他表現出來對很多東西感興趣的時候,不要帶著任何評判,鼓勵他進行嘗試,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想法幼稚,不可能,奇葩,也不要嫌麻煩。。。孩子可以不斷試錯,慢慢知道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所以很小的時候父母做法就是多帶他出去看看,可以去外面多旅遊,多看書。

等到再大一點的時候,因為有了學業,可能不允許那麼多的時間花在這種嘗試上,那麼就可以專攻某一兩個興趣點,深挖下去。

所以家長是要帶著欣賞,去發現孩子的優勢所在,並去保護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而不是扼殺。

Try,Try again!


丫丫媽談育兒


孩子的興趣愛好很多是家庭環境影響塑造的,所以不是簡單的怎樣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首先還是看看自己能夠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那麼家長首先就要有這方面的喜好,如果自己只是嘮叨而沒有實際行動的話,試想如何理直氣壯的教育孩子呢?可以看看楊文的《和兒子一起長大》,相信會有體會的!\n


叮叮噹噹52


第一,父母充分了解孩子

第二,因材施教,從小是看不抬出來的,建議,讀書,音樂,樂器,美術,唱歌,舞蹈,體育,運動類都讓孩子接觸下

第三,在接觸各類可以增加技能的這些裡面,孩子會慢慢的去尋找到自己真正的感興趣的地方,從中發現,然後循序引導其潛能

第四,不能給孩子壓力,和強迫的去逼迫孩子學到最好,一開始就是讓他接觸學習,等他感興趣後,慢慢引導走上正軌


地瓜種子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是爸媽陪著一起長大的,這首先就要看爸媽有沒有即使發現自己孩子的興趣以及愛好,比如看到某個電視節目,看到某個小朋友玩的東西,家長要適應性的提供一些能夠培養孩子興趣的場所,以及一些道具,孩子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對環境有著濃厚興趣的積極探索者。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新奇與神秘,所以孩子的爸媽要及時的發現與溝通。


2017我們在一起


方法非常簡單,仔細觀察孩子,看孩子經常玩什麼,喜歡玩什麼。

如果孩子喜歡車輛,就多方面多角度發展。比如除了買車的玩具,還要買與車相關的繪本,講與車相關的故事,看與車相關的動畫片等等。

孩子小的時候就是要讓他按照自己的興趣玩,慢慢的,他們細分方向,會發現自己的愛好,這是最重要的。

育兒,育人,育己,關注蒙氏育娃,給您專業的育兒方法,謝謝!


蒙氏育娃



想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有兩件事,可以嘗試一下。


1、帶孩子多接觸各種興趣所在。


說白了就是帶著孩子多接觸外在事物。


很多時候,家長會自己買一些比如畫筆、塗色、棋類或者其他興趣類的東西給孩子,試圖通過觀察孩子對這些東西的反應,來判斷孩子是不是對此感興趣。這種方式並不能完全地看出孩子的興趣所在。


孩子剛接觸時,可能會有一些感興趣的表現在裡面,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失去興趣,這種現象跟孩子新接觸任何一種新玩具是一樣的,從新鮮好奇到失去新鮮感。這種方法不但不能判斷出孩子的興趣點,反而過早地讓他失去對該類東西的興趣。畢竟比起玩具,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娛樂性要差很多。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引導出孩子的興趣所在?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興趣的免費體驗班,可以帶著孩子到體驗班中去,在相對專業的環境中,讓孩子真正地看到這些興趣的魅力所在,當他在專業的環境中,感受到了用筆畫出美麗的圖畫,用樂器奏出動聽的聲音,或者跳出優美的舞蹈,同時希望自己也非常想去學習的時候,那麼也許就是他的興趣所在。


2、尊重孩子的興趣點。


我有一個女兒,跟大部分的家長一樣,我希望女兒長大了體形優美,姿態優雅,能歌善舞等等,於是,我很希望她能去學舞蹈。中班的時候,我帶她去參加了一次付費體驗舞蹈課程,可是她並不喜歡,在別的小朋友跟著老師口令做動作的時候,她爬到裝衣服的櫃檯上,怎麼喊都不下來。四節體驗課,勉強上了兩節,就再也不好意思去了。


後來到她上一年級的時候,中間我又試圖讓她去學舞蹈,可是一提起來她就很反對,只好做罷。


一年級下半學期,碰到一家教中國傳統武術的機構到學校門口做宣傳,她跟我說:媽媽,我想學這個。


於是,我帶著她去體驗了一次,特別喜歡,特別配合。在後來學習的過程中不怕吃苦,不怕受罪,練得渾身疼痛也沒有打退堂鼓。由此可見,孩子的興趣點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源。


生活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喜歡勉強孩子的本意去報興趣班,對此,我並不贊同,既然是興趣,就要以孩子的意願為主,除非孩子的想法特別脫離實際,正常情況下,家長本著不強迫原則,多做鼓勵、支持與引導,或許有一天,孩子的興趣會變成他的一技之長。



我是石韋教子,【關注】我,分享更多的兒童健康養育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