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常見的馬齒莧,怎麼做好吃呢?

農友君


馬齒莧,我們當地就叫做馬薺菜,確實在農村裡非常常見,農民房前屋後,莊稼地裡,

河渠溝畔,都有它的身影,特別喜歡略加潮溼的土地,所以在農村菜園中是非常難處理的雜草,怎麼除也除不盡,甚至除草劑也對其無可奈何。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農民鋤地將其連根鋤起,如果不撿到地頭暴曬,放在地裡照樣復活生長,地頭曬也得幾天才能曬死。

不過這種雜草,確實也是一種野菜,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自古有人食用。宋朝文學家、醫學家陶弘景說:“馬莧與莧別是一種,布地生,實至微細,俗呼馬齒莧,亦可食,小酸。 ”可見古人已經知道,其不僅是一哮藥材,也是一種野菜。馬齒莧吃起來口感爽滑,略有酸味兒,李時珍說:“其葉比並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故名。”作為藥材,馬齒莧全草可入藥,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作為野菜,馬齒莧的吃法也大多數野菜一樣,最好先用開水焯一下,去除其異味兒。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單食,也可以配菜,可以涼拌,也可以熱烹,可以用來做湯,也可以用於做沙司、煎餅,

也可以用醋醃泡食用。莖和葉都可以食用,食用最佳時間是未開花時。配菜的品種多樣,取其爽滑之用,做湯類似加了澱粉,口感較好。

馬齒莧葉肥厚,最好的食用方法,還是焯水後用蒜泥涼拌。做法非常簡單,將焯好的馬齒莧加入蒜泥、食鹽、蠔油、香油、味極鮮醬油等調勻即可,吃了起爽滑可口。但由於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藥性寒涼,年老體弱、脾胃虛弱者都不宜多食。其不良作用,主要是拉肚子,小時候貧窮時吃得多,經常出現腹洩現象。俗話說好漢擔不得三泡稀,所以年老體弱者最好不要食用。


齊東晏子


這個我要答!


我在老家經常見過,而且我對它的印象實在是深刻,深刻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其實也有好吃的成分),而是因為每次我被我媽(強迫的)拉到田裡幹活時,我就想到我媽跟我說過有關於這個植物的故事,以至於我對它的唯一印象就是——后羿射日,最後一個太陽為了保命躲在了這個植物的後面!


那時候我年少無知,真的就信了,信我媽說的,為什麼這個植物就算連根拔起也不會被曬的枯萎,那是因為太陽公公知道這個菜是它的救命恩人。

好吧,原諒我的年少無知,現在我們迴歸正題,馬齒莧到底該怎麼吃!

再說做法之前,我特意找了一下馬齒莧的功效,書上是這麼說的,《滇南本草》中記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在我們家那邊,它的名字叫做螞蟻菜,記憶裡吃過好幾次,每次都是我媽做的,有不同的做法,一種是經過太陽釀曬之後,洗洗乾淨和雞蛋炒,加鹽調味很簡單。


當然,也可以搭配其他食物,比如說,肉沫、辣椒之類的。


還有一種就是不釀曬,直接從地裡採摘回來,清洗乾淨後,先把馬齒莧焯水,然後淋上香油、生抽、香醋調好的蒜泥,撒上炒熟的白芝麻即可,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油,也很不錯喔!


這兩種做法,是我媽經常做的,非常的簡單也不費時間,其實炒雞蛋什麼的,也不用特意曬,選擇淖水一樣能去掉馬齒莧的澀味。


我還聽過一種做法就是蒸著吃,跟蒸槐花飯一樣。把洗乾淨的馬齒莧切碎然後撒上面粉,上蒸籠蒸,蒸好後拌上調料,香醋香油,蒜泥,口味重的放生抽和辣椒,灑在蒸好的馬齒莧上,一樣的美味。


我很喜歡加入辣椒油的吃法,因為如果是素吃的話,總感覺馬齒莧的味道怪怪的,但是這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它的保健價值高,那就夠了。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本回答來源於東家Su,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家APP


馬齒莧在我們安徽的長江流域生長的非常的廣泛,一般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這種野生植物。馬齒莧既是一種中藥材,也是一種野菜,具有一定的藥用、食用價值。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馬齒莧可以做涼拌之類的菜式食用,不過老實說,用新鮮的馬齒莧做出來的才味道真的不怎麼樣,因為會有一股很濃重的藥材混合著青草的味道,很不好吃。在我老家哪裡,一般都是把這種野菜做成乾菜來食用,味道非常的棒。

小時候,我家是菜農,在家裡的菜地裡經常會看見馬齒莧,每次鋤草的時候也會鋤掉很多這種野菜。為了不浪費,母親會把它們都撿回來,分揀清洗乾淨,用開水淖一下(就是放在開水裡稍微燙兩分鐘,幫助野菜殺菌、脫水),然後就撈起來用簸箕攤開曬乾,等到野菜徹底曬乾以後,就用袋子封裝起來,以便於長久保存。

吃的時候可以抓一點和豬肉一起做紅燒肉吃,這個時候,馬齒莧自身所帶的那股淡淡藥材的香味就會發散出來,混合著紅燒肉的香味,吃起來感覺非常的好。馬齒莧燒紅燒肉,我們家裡人都很喜歡吃,一般都是菜先吃完,肉反而會剩下來。因為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紅燒肉裡,馬齒莧確實比肉好吃。

很多年故去了,現在的我已經步入中年,母親也年齡漸老,曾經的菜地現在已經變成了高尚住宅小區,小區的地面上也都是漂亮的青草坪,已經很難再看見馬齒莧的蹤影。曾經對美食的美好記憶,除了在與母親和兒女的閒談中還能被回憶起來,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


落下m


小時候家裡的菜園子裡馬齒莧特別多,我們去菜地裡拿菜的時候每次都會拔一些馬齒莧回家,我媽都會清洗乾淨以後用大鍋煮,煮好的馬齒莧放在剛從井裡提出來的涼水裡放涼,一部分我們都是用蒜泥醬油醋等調料涼拌著吃。一部分我媽就用來包餃子,特別好吃。





鄉村的小草


馬齒莧這種野菜隨處可見,不光農村的田間地頭,就是我們市裡的馬路邊上偶爾一也會看到。

小的時候在姥姥家,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記得姥姥家不遠處的一片沙地,上面幾乎不長草,但是,馬齒莧卻長了不少,我們幾個小孩天天去挖,天天有,每天都能挖到,回來之後,姥姥用水焯一遍,炸醬,醬拌飯,拌麵條,蘸餅子吃,真的,那時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了。

現在,吃馬齒莧不那麼多了,但我只要有機會去郊區野遊,一定會採回一些馬齒莧來,做醬,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做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現在正是要吃馬齒莧的季節。

原料:豬肉餡、甜麵醬、蔥末、薑末、花椒粉、生抽、白糖,馬齒莧;

做法:馬齒莧用開水燙一下,備用;鍋放油,用蔥、姜、花椒麵爆香,放入豬肉餡,翻炒,肉餡熟了,再放入甜麵醬翻炒,炒出醬香,加水少許,小火燉5分鐘加入馬齒莧,翻炒幾下,使馬齒莧入味,出鍋。

新出鍋的馬齒莧醬再加一碗過水麵條。那就是了絕配。


我是一朵浮雲


可以攤成菜饃,也可以涼調。記得小的時候家,一到炎熱的夏天,奶奶就給我們做菜饃,其實做法很簡單,直接瀝乾水攤在麵糊上邊,麵糊烙的餅熟了以後就可以直接入口,同時夾點蒜汁,味道更佳……時光飛逝,奶奶已經離開我12個年頭!奶奶,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您!《童年的記憶》


李雨鑫


麻籽菜最好吃的兩種做法

馬齒莧,家鄉人都麻籽菜,麻籽菜是一種野生的菜類,麻籽菜的營養豐富,常聽醫生說以含鉀最多。這個野菜的自繁能力特別強盛,在農村的田間地裡,到處可見,是莊稼人平素喜愛常吃的野菜美食,下面給朋友們介紹家鄉人在食麻籽菜時的兩種做法。


①、用麻籽菜做菜盒子,麻籽菜採掐回來後,用水淘洗乾淨,大水分稍控一會兒,放在案板上切碎,然後置入盆子裡,放進食鹽調些常用調料拌均勻,做麻籽菜盒子的餡就備好了。爾後把面合好醒一會,擀麵皮時,每個麵皮呈圓形,大小如碗口一般,把配好餡孑包進去,盒子統一做好後先放在案板上,再開火在鍋裡烙,要掌握好火候,不燒著為原則,要兩面轉換翻著都受鍋烙,盒子面發黃後,火適當稍小蓋上鍋蓋捂數分鐘後即可食用。

②、用麻籽菜做菜團,也叫菜饃、菜疙瘩。麻籽菜採掐回來後,用水淘洗乾淨略控大水氣,放在案板上切碎,少撒點麵粉,揉均勻,然後用手捏成小圓疙瘩放在籠裡上鍋蒸至20分鐘即熟。吃時,要用辣椒麵配製辣椒水水,具體操作,取兩三湯匙辣椒麵放在碗裡,少許鹽,油熟開後潑進辣椒麵上,調均勻後再倒入適當醋、醬油、少量開水攪勻,辣椒水水就算做好了。吃菜團時,用筷子蘸著辣椒水水吃。

上述兩種麻籽菜吃法,在民間深受廣大愛好美食者的青睞。也是農家人平素喜愛常做的便飯之一。麻籽菜從春天一直能吃到秋末,是一個生長季節很長的野菜。



風雨人生3293


馬齒莧可是一種寶貝呀!每年夏天,母親的菜園子裡都會長許多的馬齒莧,母親叫它“長壽菜”!農村人有著許多許多的吃法。



一,涼拌馬齒莧

這個比較簡單,將拔來的馬齒莧洗乾淨切段,開水焯一下,用鹽,醬油,蒜蓉,香油,辣椒等調味就可以了。

二,馬齒莧炒雞蛋

將馬齒莧洗乾淨切小段兒,把雞蛋打碎加入,然後加鹽,再加一點十三香,油鍋加熱炒就可以了。

三,馬齒莧拔爛子

將馬齒莧洗乾淨瀝乾水分切碎,加入適量麵粉,加鹽和13香調料,攪拌均勻上鍋蒸十分鐘,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著吃。

四,馬齒莧熬湯喝

馬齒莧洗乾淨切碎,可以和綠豆熬湯喝解暑,也可以和大米,瘦肉等加調料熬粥喝,還可以直接加瘦肉片熬湯喝,味道十分鮮美。



五,一下子吃不了的馬齒莧還可以曬乾了,切斷,包餃子吃,包包子吃。

鮮的馬齒莧可以直接切碎和雞蛋,炒肉,粉條,豆腐乾這些混合起來當餃子餡兒。

也可以將馬齒莧洗乾淨上鍋蒸五分鐘,然後取出來曬乾,等到冬天拿出來做餡兒包包子,包餃子吃。非常美味!

老人們說,馬齒莧有治百病的稱號,但孕婦不宜,脾胃虛寒者不宜。

祝您吃的開心!對了,還可以燒餅子吃!


村姑說村事


馬齒菜從進入夏天,就可以吃,一直到了天氣轉涼的秋天,只要是嫩葉莖杆,做出來都是一道美味菜餚,馬齒菜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故有“長壽菜”之稱。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曬不死”,可見它的適應性有多少強,馬齒菜全身無毛,莖伏地鋪散,多分枝,葉互生,扁平,肥厚,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者是紫紅色。



1.馬齒菜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涼拌,淘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斷,加糖醋調味,酸甜可口。

2.炒食,與雞蛋同炒,益氣補虛。

3.做湯,和芡實,瘦肉煲湯,可以清熱解毒,祛溼。



馬齒菜淘洗乾淨切段,芡實泡水洗淨,瘦肉切塊,放鍋內,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滾,然後文火煲2小時即可,食用時加精鹽味精,少許就可以食用了。

4.煮粥,馬齒菜粥口感香滑,可治療痢疾便血,溼熱腹瀉。

5.蒸食,我的老家經常這樣吃,就相當於菜團。

出來拌上蒜辣椒。

6.做包子,和粉條拌一起做餡。



7.制菜乾,採收新鮮的馬齒菜曬乾,儲藏為冬菜。

最忘不了的吃法就是小時候用馬齒菜蒸的菜饃饃。

這只是我知道的和做過的,大家還有啥吃法呢?


黃曉紅果果


今天的主角就要上場了,這種菜在農村地裡到處可見,卻又最不起眼。它就是馬齒莧。營養師推薦它: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殺菌、減脂美容的作用,尤其是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老師今天就用它來做一道菜--涼拌馬齒莧。

配料:

馬齒莧370克、醋 3克、精鹽 3克、生抽 5克、白糖 2克、蒜 3瓣、食用油 10克、尖辣椒 6個、熟花生米 8克。

烹飪步驟:

1. 馬齒莧清洗乾淨,蒜瓣切碎,尖辣椒剪碎。

2. 鍋裡放水燒開,水裡放點鹽,再放馬齒莧焯水。

3. 撈出焯水的馬齒莧。

4. 切碎放在碗裡。

5. 放入生抽,醋,料酒,蒜末,辣椒碎,鹽,白糖。

6. 澆上熱油攪拌均勻,再倒入熟花生米攪拌均勻。

馬齒莧常見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涼拌、做餡、烙餅、炒食等。涼拌做法簡單,吃著清爽,口感滑溜,作為下飯菜配粥是不錯的選擇。喜歡美食,就來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來學做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