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時如何頓筆?

南岸青梔LO


頓筆是行筆的過程中停留的意思,但不是說真的就停在那不動了,如果真停在那不動了就會在局部形成一個墨點,這是很難看的。頓筆的時候往往伴隨這提按,需要頓筆的時候稍微用力下按,力透紙背的感覺,然後慢慢再提筆。

練好頓筆首先要寫好“點”

要想寫好頓筆,就把“點”好好練練,找找感覺。

“點”雖小,卻經歷了輕、重、輕的行筆過程,把“點”寫好了再寫其它的就簡單了。

何處應該頓筆呢?

除了點以外,頓筆往往都是在行筆方向需要發生改變的時候,或者某些筆畫起筆或者收筆的時候。所以,頓筆也有一種蓄勢的意思。

  1. 起筆頓筆:如豎、撇、提的起筆,凌空入筆後稍頓筆然後行筆。

  2. 轉折處頓筆:如橫鉤、豎鉤、戈鉤、臥鉤、橫折、橫撇、豎提、豎折等用筆,在轉折處需要稍微頓筆。所有的鉤,在出鉤之前要頓筆蓄勢,然後快速勾出。而折筆的地方,則是頓筆後轉向行筆。在所有頓筆的轉折處形成一個切面,增加了筆畫的裝飾性,讓線條不再單一。

  3. 收筆頓筆:例如“長橫”和“捺”等筆畫,收筆時需要頓筆。但這種頓筆不是停下來了,“橫”的收筆向右下按筆後提起,“捺”畫是向右下按筆後再向右水平方向慢慢提筆。

以上說的可能還不夠詳細,關鍵是自己多練習練習,多臨摹,可以向毛筆小楷字帖取經。很多朋友說,這麼寫多慢啊。確實如此,實際書寫的時候很多時候頓筆就用不上了。但是寫楷書的時候,還是會身不由己就頓筆了。

當把頓筆練成一種條件反射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並不慢。我現在寫楷書的時候,有時候不想頓筆都會身不由己就用上頓筆了,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這個時候寫字其實一點都不慢。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翰墨今香


頓筆,筆鋒下按,力透紙背。

頓,即有停留之意。停不完全不動,是筆停下來了而筆鋒仍然是在轉動的。頓筆和提筆、挫筆、折筆是一連貫的組合。

頓與折、提的組合多用於起筆處。頓與提、挫的組合,用於轉角和鉤、折處。

有頓必有提。筆法是組合起來,才能完成筆畫的書寫。單一的筆法是不能完成書寫的。與頓筆相類似的筆法還有蹲筆和駐筆。

頓筆筆是停留下來的,蹲筆的分寸不及頓筆,不停不留,行筆的速度不可快。在捺畫波磔的最重處及鉤的轉角處、撇、策、啄、橫、豎等筆畫的起筆也用。駐筆的分寸又減於蹲。著紙即行,且按且行,不可急不可緩,留連顧盼。用於筆畫起筆及將近頓、蹲之時。


頓要沉要穩。蹲要澀要緩。駐要順要暢。在書寫時,每種筆法的使用不存在必須要這樣的寫法。他可以用頓挫,我可以用頓折,才會有了千姿百態的風格流派。應用的方法完全可以自己選擇,但是基礎的筆法,必須通過臨帖實踐,在臨帖中吸收他人在筆法組合時的技巧。使筆法的組合順暢的完成。


良工理材,不見斤斧之痕。才子敘事,鋒芒盡藏其間。筆法的應用,在於熟練。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自然能輕鬆隨意的驅使而不離法度。


子衿書法


頓筆,是在書寫點畫的行筆過程中,以腕力重按筆鋒,使筆畫變粗變大的筆法。

頓筆主要用於起筆、折筆、轉筆之後和收筆、出捺腳、出鉤之前。



頓筆需用力沉穩、凝重,並且輕重適度,使頓筆處前後銜接自然協調,不可用力太重,以免形成單獨墨團而與前後用筆脫節。


頓筆常與挫筆配合使用。挫筆一般用在點畫起收處,緊接頓筆,將筆鋒稍稍提起,輕輕向上下或左右圓轉挫動,使頓筆處圓滿豐實。

頓挫用筆是使點畫線條頭尾分明、粗細有別、方圓得適的重要筆法。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毛筆字,起筆為頓筆,中間為行筆,收尾為收筆,撇捺要出峰 頓筆的正確寫法:從左上向右下按,方向基本是在45度角,以橫為例:頓筆――向右行筆――頓筆(回鋒)。前一個頓筆是凌空向右下按(凌空是筆尖在觸紙前已經在空中開始運行了),後一個頓筆是在收筆時直接向右下按。雖然寫頓筆時有一個停頓及下按的動作,但整個筆畫的書寫過程應該的連貫的,看似有三步,實則是一氣呵成寫出來的,熟練後只需一個節拍。同時收筆處的回鋒應該根據下一個筆畫來選擇合適的角度,有時可以忽略不寫。

比如寫“一”字。起筆稍重,開始寫時毛筆按下去很輕的頓下再往右,然後行筆,最後收筆。

行筆由左向右,中間稍輕,這樣“一”字就是從左粗漸細再粗。

收筆略向右按一下再收,整個筆畫呈左低右略高,這樣比較好看。

鋼筆就是平時寫字的握法。

怎樣能字寫漂亮,就是字要有平衡感,結構要好。

規劃好時間,多練就可以了。


詩酒話桑麻


頓筆的頓,有蹲的意思,就是毛筆鋒尖著紙之後,不向下行筆,而是下壓,如人站立下蹲集,就是和蹲鋒筆法近。頓和提按的按不同,按雖然也是下壓,但按有鋪毫的意思,故按筆的結果是線條變粗。頓筆這是為調鋒蓄勢,就是說一蹲即向上提起,借毛筆筆鋒向上提起之勢,挫鋒調鋒使得筆鋒換向,起到調整筆鋒的目的。

頓筆一般用在起筆收筆和折筆的地方,而提按的按筆多在點畫的中段需要線條由細變粗的時候,按是在毛筆筆鋒運動中完成的。



如顏真卿《多寶塔》中的橫畫的起筆和收筆處。在逆鋒入紙起筆和,需要向右下按照一定角度頓筆,然後再略提筆,向右挫鋒調鋒,調正筆鋒後即可向右行你,中段由於先粗後細,再由細漸粗,這時的由細漸粗就是由邊行筆邊按筆完成的,至收筆前毛筆鋪毫至合適粗細,筆不離紙,向上角提筆,然後向右下作頓,由於《多寶塔》的橫畫收筆下垂略長,要稍微向下行筆,略做衄挫,駐鋒,出下角,立即提筆至畫中收筆。

在折肩處也使用頓的筆法橫畫收筆出的方法,大同小異。如“書的兩橫折豎的折肩。只不過由於不同書法家的字和同一書法家的字,由於點畫線條造型的不同,頓筆的幅度有非常大的區別。




翰墨書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2b9b000957a2ede596c9\

白石書法工作室


來幾個名家的示範,可能勝過千言萬語


1.陳忠建


2.田英章


3.康國林


4.孟凡禧


5.盧中南

再補充一個高清的收筆圖:

我是神秘俠客,歡迎大家關注


墨池軒書法


使勁往下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