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如果用多個高壓泵把地表水注入地下會不會起到補水的作用?

二手鉗工


華北缺水,主要是深層地下水已經嚴重超採,淺層地下水,水位下降也挺嚴重,而且目前緊迫的是地上河基本也沒水,工業用水,居民用水,很多都采地下水,地下水得不到補充,而且解放以後,華北地區的地下暗河基本也枯竭了,地下水的補充更加不可能,如果我說,華北想解決缺水問題,首先要解決山西太行山脈的植被問題,跟山西缺水的問題,肯定要被人噴,可實際問題是,如果山西缺水,河北不可能不缺水,因為河北的地下水,地下河,地表河的水來源,大部分都是來自太行山脈,而且河北的水資源容納不了這麼多的工業及人口,包括京津冀城市集群,河北的生態容納水平已經嚴重超標,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問題!


蘇木匠板材


題主說:用多個高壓泵把地表水注入地下,會不會起到補水的作用,可以這樣做,本身是沒有錯誤,但您是否知道華北地區超採了多少水?

據權威部門統計:每年華北地區超採55億立方米左右,其中京津冀地區超採34.7億立方米,目前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累計虧空1800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3個黃河的徑流量),超採的面積達到了18萬平方公里。這麼多水我們怎麼能用高壓泵回補地下水,這要補多少水,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最主要一點哪有這麼多地表水?

以石家莊為例:2019年年1~9月份,石家莊地區降水量也僅僅428mm,後三個月是石家莊乾季,降雪量更少,與往年相比,今年河北南部及河南地區,降水量仍不足。四十多年的乾旱,導致河湖水面的萎縮,甚至乾涸,經常能看到有河皆幹、有水皆汙,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這樣的生態環境問題。

上圖,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北地區的用水量大大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地下水開採量由每年200億立方米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363億立方米。大量開採地下水,造成了地表水衰減,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已經嚴重下降,有的已經取了深層的存壓水、高氟水,對人的健康產生了影響,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河流、湖泊水不足,我們只能跨流域引水,南水北調進行生態補水。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南方水多的優勢,加大南水北調,不僅要滿足城水居民用水需要,還要對華北平原進行生態補水,以河北為例,今年4月~6月,我們對河北境內的12條河流生態補水3.51億立方,地下水位最高上升了近8米。如下圖:

誠然,南水北調生態補水3.5億,對華北平原每年超採55億立方還是“杯水車薪”,不僅如此,我們用水成本還是很高,石家莊居民生活用水達5.3元/立方,這相當於我們用這麼好的優質水,這麼高的水價來回補地下水,從經濟上考慮,我們犧牲了很多,雖然生態補水,意義重大,事關政治穩定,我們不能算經濟帳,但我們就水節約用水方面, 我們還要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我們應怎麼做呢?

今年夏季的颱風給了我們啟示。

華北平原地處中緯度,降水變率大,氣候異常的年份,颱風北上的多,往往是一次強颱風或冷渦到來,山洪瀑發,河水瀑漲,今年山東就是如此。我們在旱年多修水庫,興建水利工程,清理河湖區佔用,疏通河道,充分利用周邊地形,低窪地、乾枯的池塘、河流故道,以備洪災來時,儲存超量的大氣降水,

我們不用高壓泵,充分利用枯水井,已經乾涸的水井,利用夏季洪水,回灌枯水井,利用這些廢棄的枯水井,回補地下水,即節省人力,又能自流,補水效率還高。即減少洪水災害,又能補給地下水。

此外還要嚴控開採。對地下水開採實施嚴管政策,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濫采地下水進行灌溉的地區,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進行嚴罰,推動實現採補平衡。


地理縱橫


華北地下水嚴重超採,我是地道的山西人,由於服務三農,去過山西很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是不用懷疑的事實。

運城夏縣,是山西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今年蔬菜生產嚴重收到制約,甚至大量減產,種植戶為了保證水資源,持續在周邊打深水井,部分水井已到200米。夏縣楊村,及周邊的段村和付村,種植蔬菜大棚至少2000畝,每年2月大量種植西紅柿,19年456月,幾乎沒有降雨,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導致多數西紅柿缺水無法灌溉,種植戶採取從別處埋管道引水,地頭挖蓄水池,從家用大水桶拉水灌溉,仍然無法徹底緩解旱情。夏縣四辛莊是另一處蔬菜生產基地,19年的旱情導致多數辣椒在5月提前結束生產。8月下旬定植芹菜時地下水仍未得到有限緩解,種植戶為了澆定植睡和緩苗水,熬夜在地裡排隊。但9月到10月的連續降雨反而反正芹菜泡水爛根。

吉縣隰縣是山西有名的山地水果產業基地之一。山區蘋果種植難題之一是灌溉,為了解決灌溉問題,政府扶持和引導當地種植戶在道路兩旁建設集水池(30--70方),收集道路及兩旁的雨季降雨,在乾旱季節,就近採用施肥槍的方式給果樹補充水肥。

在山西,水資源還是相對短缺的,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農業生產用水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在三者中,農業生產用水缺乏政府科學調度,統一安排,當遇到水資源短缺時,很容易處於弱者地位。農業生產中,種植戶自行解決用水問題,包括水井的建設,溝渠管道的鋪設,效率遠低於城市的生活用水和工廠生產用水。但農業灌溉的方式和方法也應與時俱進啊不斷提升。

山西許多地方的水利設施還是相對較好的,多運城臨猗萬榮永濟等地的引黃灌溉非常好。大道漫漫,水資源利用發展於國於民都是大事,吾輩應從自身做起(低碳生活),也要不斷探索科學的用水方式。


丁常玉


華北地區地下水位下降已經成為該區域重要的生態環境問題,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對地下水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那麼,能不能採用題主所說的用高壓泵回灌的方式進行回補呢?


我國華北地區一般指的是秦嶺-淮河線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區域,在地理學上通常將其劃分為包括四個自然地理單元,分別為東部遼東山東低山丘陵、中部黃淮海平原和遼河下游平原、西部黃土高原和北部冀北山地。該區域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8-13°C,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


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人口的激增和工業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本來每年的降水可以夠農作物的自然生長需要,但為了提高糧食供給,農作物種植由多數的一年一季增加為兩季,無論是從植物生長需求還是灌溉需要出發,自然降水和河流補給都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加之大量工業用水的擠佔,使得華北地區水資源特來越欠缺,人均水資源量還不到以色列的一半,於是開採地下水成為“應急之需”並且一直持續。



長期的過度開採,使得華北地區地下水位每年以0.5米以上的速度下降,今年水利部向社會公佈,目前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已經累計虧空了1800億立方米左右,超採面積達到了18萬平方公里。地下水虧空的嚴重後果就是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極易引發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持續降低、地面水域萎縮、海水倒灌、地下水汙染等一系列地質和環境問題。


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問題已經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對該區域的這個問題實施綜合治理已經擺上了重要日程。之所以要實施綜合治理,說明緊靠一兩個措施是很難解決的,因為華北地區缺水是根源問題,氣候條件我們無法短期進行改變,需要各方面措施的同步實施,才能減緩問題的發展,最後解決這個問題。

今年國家頒佈實施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以京津冀地區為治理重點,核心思路是通過節水、農業結構調整等措施,壓減地下水超採;多渠道增加水源補給,實施河湖地下水回補,提高區域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系統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治理,逐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降低流域和區域水資源開發強度,切實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問題。

所以說,題主提到用高壓泵抽地表水回灌的方式,本身沒有錯誤,也是符合國家方案要求的一項舉措,但不能盲目開展,因為地下水和地表水從水資源的系統看是一個整體,需要根據區域地表水資源數量和分佈情況來定,不能拆東牆補西牆,否則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也無濟於事。

治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問題,我認為關鍵之處在三個方面。

一是節約。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日常生活,都要嚴格實施節水計劃,推動節水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形成全社會節水意識,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二是水利工程。從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實施跨區域調水,加快南水北調步伐,在本地科學修建水庫,增加植被覆蓋率,提高涵養水源能力,以解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燃眉之急。



三是嚴控開採。對地下水開採實施嚴管政策,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濫采地下水進行灌溉的地區,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進行嚴罰,推動實現採補平衡。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應該多搞坑塘,儲存夏季雨水,讓雨水多滲入地下,不要白白通過溝渠江河排到大海!


夢迴牽手美人歸


這個問題就有問題!華北包括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還有內蒙草原等地。

地下水超採的是河北平原!

山西高原早就不存在所謂地下水超採的問題了!現在山西的情況是地下水水位持續快速上升。像太原附近的柳蹠溝瀑布等水系都自然恢復了。晉祠一帶的泉水已經大面積復噴了,而且水量非常大!

現在太原地區已經重新成為北方的水稻產區了!

提問要嚴謹!


解讀新角度


這個問題屬於紙上談兵,更屬於本末倒置,華北地區為什麼會地下水超採嚴重,根本原因就是乾旱,地表水已經不足以支撐農業生產或者工業生產,地表無水去哪裡找水注入地下。
地下水的概念就是存在於地下岩層當中的水資源,來源基本都是地表水經過常年累月的滲透,如果地表水充足,那麼地下水無需人工干預,自然而然會得到很好的補充,並且補充速度很快。我們可以想一下濟南的趵突泉,枯水期地下泉水不再噴出,而一旦濟南片區大範圍降水,趵突泉便會繼續噴湧而出,時間非常快。華北地區的地下水超採嚴重,根源還是華北地區近些年的降水量比較少,且華北地區缺乏大型的蓄水湖泊,農業生產以及工業生產所用到的水源都會從地下抽取。用高壓泵將地表水注入地下的方法僅僅存在於理論,因為地下不會有大型的空間來蓄水,地下水都是存儲在狹小的巖縫當中,使用地下水是彙集萬千細流而得來的。
有多餘的高壓泵資源,不如再考慮下南水北調加大調水資源,畢竟南方地區的降水量非常充足,還經常出現洪澇災害。總之,關心華北乾旱是好的,能關心地下水超採更是難能可貴,但是出方法之時要想一下實際情況。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華北地區地表水不足。因此人們為了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以及工業生產用水才不得不大規模鑽探水井抽采地下水。

也就是說華北地區的地表水並不豐富,根本沒有足夠的地表水能夠用來去填補地下水不足的問題。

有人在想既然華北地區的水資源如此緊張,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已經無法滿足華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求。那麼我們國家主持修建的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東線調水工程和中線調水工程不是已經建成運行!似乎找到了解決華北地區缺水的有效途徑。

因此許多人便建議能不能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把南方地區豐富的水資源多調撥一些到華北地區。進而使得華北地區有足夠的水資源用來滿足當地的生活用水和經濟發展用水,另外再多掉一些水來填補多年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問題。也就是說寄希望於通過南水北調來填補華北地區的歷史舊賬。



首先這樣的行為不可以提倡,也不是緩解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和填補歷史舊賬的有效途徑,因為南水北調工程本身對於水源調出地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犧牲。如果過度的向長江流域水系要水勢必會影響到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平衡!甚至給當地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和影響。


另外一方面南水北調工程本身調水的規模由當初設計的渠道所決定。在不改變現有渠道規模和工程條件的情況下很難大幅度增加調水量。尤其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還需要採取泵站提水才能夠滿足調水的任務,那麼增加調水量勢必意味著帶來更大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問題。

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雖說是採用自流的方式進行調水。但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來水量和蓄水量有限。丹江口水庫下游的漢江生態需水量已經不能再降低,因此也不可能大規模的增加調水量。



而至於通過高壓泵站把地表水壓入地下深層基岩的做法,從理論和技術上其實都可以實現!唯一受到制約的便是華北地區根本沒有充分的地表水用來填補地下水的空缺。其實如果華北地區水資源總量增加,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的現狀自然便可以得到緩解,並不需要高壓泵站將地表水壓入地下深層,地下水也會慢慢的恢復和得到補充。關鍵是水從哪裡來呢?


珞珈山的貓


以前下雨都先灌村裡的池塘大坑,基本不外流,現在下雨都流下水道集中到河裡去了,根本存不住水,大面積下雨還造成河道集中過水容易水災


無名259627004


那點壓力算個啥,至少三百五十兆帕,也就是三千五百個大氣壓,能夠把中等強度的岩石壓裂的水壓力才有希望強行補充地下水,但是也僅僅是小範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