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專家,適宜河北中南部種植表現較好的麥種有哪些品種?

mhj780916


說實話,因為當前的小麥品種產量差異不大,甚至十分微小的差距,所以,只要是經過河北省審定的,適合中南部種植的品種,以及黃淮海北片國審,且包括河北省中南部種植的品種,都可以種植。

也許有人問,那為啥在實際種植上,不同的品種之間有幾百斤的差距呢?!

其實,就是同一個小麥品種,不同的人種植,因為不同的科技素質,因為不同的種植管理,就有幾百斤的差距。

甚至的同樣的一畝投入條件下,同樣的品種也有幾百斤的差距。

因為,“技術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品種

第一,小麥底肥的差距。

只要小麥播種前的底肥,同樣的肥料錢,只要使用【磷酸二銨+尿素+氯化鉀】,就可以比用複合肥的一畝地增產200斤以上。而且,下茬夏玉米只用幾十斤尿素,還可以增產300斤左右。

第二,小麥除草劑在播後30天—40天噴施。

如此,可以比在春天噴除草劑增產50斤——150斤。

第三,“春一水”晚澆半個月,增產100斤左右

改返青水為起身拔節水。同時用肥只用尿素,絕對不要用其它肥。

第四,“一噴八防”可以預防各種不良威脅

在小麥抜節前和“揚花前”,用2-3種殺菌劑+2—3種殺蟲劑+多元微肥“藍色晶典”+多抗增產劑“爆發力”+控旺劑+滲透劑,每畝8-10種產品組合【一畝投入約15-20元】,可以預防多種病害,多種蟲害,預防倒伏,預防乾旱,預防凍害,預防倒伏等等不良威脅,穩定增產100——400斤。

以上如此種種,都是在“同樣的品種,同樣的投入”條件下,採用真正的科技實現的!

請記住,你的科技素質,和你的收入成正比!歡迎關注“十星科技”,關注十星,成為精英,實現在當地的“鶴立雞群,名利雙收”。


十星科技


河北中南部一般包括石家莊、保定、邯鄲及其邢臺等地區,屬於黃淮冬小麥種植產區。雖然目前審定通過適宜在河北中南部種植的小麥品種比較多,但是就個人瞭解掌握的信息而言,重點推薦以下幾個高產優質表現較好的品種以供參考使用,其具體主要性狀如下:

龍麥2號:由河北可利爾種業有限公司與2018年選育,屬半冬性中熟品種,生育期240天左右,畝產一般均在1200斤左右。該品種分櫱力較強,葉色深綠,株型緊湊,株高75.8釐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強,抗旱性較好,穗長方形,籽粒白色較飽滿,半硬質,穗粒數34.9個,千粒重41.5克左右,只是抗寒性稍差。不抗赤黴病、白粉病,種植時要做好預防。適宜播期為9月底至10月上旬,畝播量15-20斤,要注意施足基肥,越冬前澆好防凍水,並選擇在肥力水平高田塊種植利於高產。

邢麥18號:2018年由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

半冬性早熟品種,生育期238天左右,畝產一般1200斤左右,株型緊湊,株高76.2釐米。穗紡錘形,籽粒白色較飽滿半硬質。穗粒數33.4個,千粒重42.4克。熟相較好。只是抗倒性不是很好,分櫱力中等,因此種植時要適當加大播量,並做好預防倒伏。同時對赤黴病、鏽病和白粉病抗性差,也要注意預防。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黴病;2015~2016年度高抗條鏽病,高感葉鏽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黴病。其適宜播期為10月8日~18日,畝播量一般20-25斤,要注意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預防倒伏,同時注意澆好返青拔節水,追施拔節孕穗肥,並注意預防赤黴病、蚜蟲、白粉病等病蟲害。

邯麥24邯鄲市農業科學院2019年選育半冬性中熟新品種,生育期239天左右。畝產平均1200斤左右,該品種分櫱力強,抗寒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株高69釐米左右。白粒,半硬質,穗粒數33.1個,不抗赤黴病,對白粉病抗性一般,種植時要重點防治赤黴病、紋枯病和蚜蟲、吸漿蟲等。適播期10月10日~15日,畝播量18-20斤,同時注意澆好拔節和灌漿水,施好拔節肥,利於高產。

蘭德31643

河北蘭德澤農種業有限公司等單位2019年選育半冬性早熟品種,生育期234天左右,畝產1000-1200斤左右。分櫱力強。株型緊湊,株高72釐米左右,抗寒性抗旱性及倒伏性較好,白粒,硬質,飽滿。穗粒數33.9個,千粒重40克左右,對白粉病抗性一般,對赤黴病抗性較好,適宜播期10月5日~12日。畝播量20-25斤左右,畝穗數46~48萬為宜,要注意澆好防凍水,並及時防治好吸漿蟲,蚜蟲等害蟲。尤其適宜在高肥節水田塊種植。

邯農1412河北工程大學等單位2019年選育的半冬性中熟品種,生育期251天左右,畝產一般1000-1100斤左右。分櫱力較強。株高77釐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強,抗寒性好,穗紡錘形,白粒,硬質。穗粒數32.7個,千粒重44.9克左右,對鏽病、白粉病抗性較強,適播期10月5日~15日,一般畝播量15-20斤左右,要科學施肥,重點澆好拔節和揚花水,並及時追施拔節肥,抽穗後重點防治蚜蟲、赤黴病和白粉病等病蟲害。

總之,當前適宜種植的高產優質品種較多,關鍵要根據當地實際、品種特效和土壤肥力等綜合考慮選用,並注意科學施肥澆水,防治好病蟲草害,加強田間管理等,才能確保小麥高產穩產。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19、石麥18、石麥15、石家莊8號、農大399、科農199、冀麥585、觀35、衡6632、衡4444、衡4399、衡136、衡0816、衡0628、河農827、河農7106、河農7069、河農5290、河農6049、邯6172、邯麥12、邯麥13、藁優2018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