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宰殺豬後,會把豬身上哪些部位的肉留著自己做美食?

Hello李先生


農村宰殺豬後,會把豬身上哪些部位的肉留著自己做美食?



毫無疑問,肯定是留著最好的部位自己吃,一般都留哪些部位呢?

以我老家貴州畢節為例,先說不留的:

一.豬血



殺豬時,至少要請5個人幫忙,這5個人當中,必須有一個是經常殺豬的,就是我們說的殺豬匠。殺豬時,用鍋把豬血接好,和白菜一起煮,我們貴州人管這種菜叫【旺子湯】,城裡人說的殺豬菜。

殺豬匠愛生吃豬血,在清理豬內臟時,用手直接抓殘留在豬胸腔的豬血吃,聽說吃這種豬血能清除肺裡的灰塵。反正我是不敢吃,太嚇人,看他們吃完後滿嘴血紅,像吸血鬼一樣。

二.豬肺



一般人都不會留豬肺,豬肺不好吃,送人都沒人要,直接丟掉餵狗。

三.豬尿包

豬尿包也是丟掉,沒人要的。記得我小時候,用豬尿包當玩具,把豬尿倒掉,往裡面吹氣,像一個氣球一樣,用一根線紮在棍子上,打別的小夥伴的腦袋,一群小屁孩玩的不亦樂乎。

除了以上這些不要的,剩下的都要留著自己吃,下面說說哪些部位分別怎麼吃,每個地方不一樣,還是以我老家貴州畢節為例。

一.豬頭



豬頭肉用來熏製臘肉,保存起來過年的時候吃。我不喜歡吃豬頭肉,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口感不好。

二.豬腿



4只豬腿是精華,熏製成臘肉,過年的時候吃。如果家裡有兒子有對象的,要給丈母孃家送一隻豬腿去拜年,這是規矩。

三.豬小腸



豬小腸用來做臘腸,把肉質稍微差一點的豬肉全部剁碎,塞進豬腸裡,用柴火煙熏製成臘腸。

豬心、肝、豬肚子、豬大腸一般都是先吃掉,不會留很久,豬油用大火熬製成液體裝罈子裡,冷卻後就是我們吃的豬油了。其他豬身肉均勻切塊,柴火煙燻醃製成臘肉。


黔世界榮哥


在四川

四川農村自己養的豬,只有在快過年的時候才殺豬,老農說要立冬才殺豬,豬肉才不會臭,才好放。哪是過去,現在養豬的農戶太少了,想吃鄉豬肉很難買到。

殺豬了首先留下什麼地方的肉做美食


說以前殺豬吧,留下豬頭,用鹽淹上一禮拜,取出來洗好,再用白丫燻起,到年三十煮上,這是開頭菜,三十吃豬頭,年尾正月十五吃豬尾巴,這是四川我哪兒的規矩,還有留下豬頭做的菜系很多種,耳朵是一盤好吃又美味的菜,其次豬衝嘴,也是一盤,豬頭肉裡面的還有兩坨瘦肉,特別好吃,也可以配上盤。


因那時農村來客時拿不出多少像樣的菜來,豬心,豬肝,豬腸子,豬肚子這些在我哪兒都是上等好菜,自己都捨不得吃,燻好招待上賓的。

豬血殺好當時就煮起了,吃刨湯,就是殺豬的人和鄉里鄰里人在一起吃起,喝起走,鮮肉想吃哪就割哪,辦得非常熱鬧。

還有就是四川最出名的香腸,香腸是豬小腸洗好刮好,再把五花肉切好,用調料品拌好,再灌入小腸,放在通風處晾幾天,再燻至而起,好吃,味道極美。



終其豬的一身都是寶,在四川人手裡都可以做起美食,一點也浪費不了。


三農阿萍


我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只有過年才能屠宰豬,基本上每家飼養1-2頭豬,飼餵時間一年後才屠殺,就依小洋農村為例子,看看用豬肉能做出什麼好吃的食物!

1.首先是豬血,在農村豬血可是好東西,俗話說:豬血能化灰塵,清洗我們肺,所以爸爸媽媽都會把豬血做成麻辣口味,不能做的太老會口感極差。

2.豬油又稱板油,是豬身上脂肪,主要是油脂成分,每次屠宰豬都要把油炸出來,撒上白糖香酥脆甜,不油膩,是配菜和零食主食,所以在小洋農村,板油可以拿來吃麵條,炒菜。

3.豬大腸是腸類極品,每逢過年家裡人都要把肥腸清洗乾淨,然後放各種調味瓶煮,香味入鼻,撈出涼幹水氣,然後在鍋裡放入少許油,各種調味料煸出香味,到入肥腸擀煸,炒出香味即可出鍋。

4.豬頭肉拿來清燉,家裡人常說,吃腦補腦,一般豬頭和白蘿蔔清燉,味道清香口感回甜是農村宰殺中的極品。

5.通過以上幾點小洋家都會吃,其它肉只能做臘肉留起來過年當天吃,還有正月裡請客,過年和正月裡請客才會有面子,同時也是一年豐收成果,這就是小洋家裡習俗。

以上是小洋家過年屠宰豬時需要吃什麼肉,歡迎大家來交流和學習,看看你家屠宰豬用肉做什麼美食呢,評論區見!





天府農人劉洋


概不放過,通通留下

在我們村裡,一般接近過年的時候才會殺豬,這時叫做殺年豬,平常殺得的豬是賣豬肉的用來賣的。以前自己家裡窮,只有殺豬的時候才能吃個痛快的新鮮肉,平時吃臘肉也是很幸福的事,肉這麼緊缺當然每個地方都不能放過了。通常沒有留下的豬肉都是因為殺豬匠的報酬,他們業內的規矩要帶走小腸這種就被動帶走了。

現在自己家裡不養豬了,但也會買著農戶自家養的豬來做年豬。自己買的,更是得都留下了,現在農戶養的豬很少了,很多都是養殖戶飼料養殖的。

殺年豬的時候在冬天,肉能保存一段時間,我們通常留著一些新鮮肉直到過年,神仙的都熏製成臘肉。豬的內臟一般是吃新鮮的,但是也有熏製成臘肉的,例如臘腸(不是灌了肉的那種,就是腸用來熏製的),臘豬肚。

那時的豬肉渾身是寶,現在土豬就是寶

經過長輩們的智慧,豬的每一個部位都能製作成美味,何況一年殺一次豬,豬身上很多部位一年只能吃一次。

豬腦:一個豬的豬腦就那麼一點,不像外面賣的可以買很多。通常殺豬後的豬腦都是立馬吃得,並且還喜歡給家裡小孩子吃,說是補腦。我當時嫌棄腥味太大不吃,家裡的大人也是樂呵呵的吃完,還要回味。

聯貼(豬的脾):這個東西吃得還要簡單粗暴,直接從豬身體裡取出來後放在火炭上燒,撒上鹽,塗一點佐料就可以吃了。大人也是通常捨不得吃的!

豬腰子:豬腰子吃起來爽口脆啊,搭配上蔥白和自家的泡菜特別得香。現在網上說豬腰子裡面白色的不能吃,是過濾系統,小時候吃的時候都沒有弄出來,吃著還很喜歡那嚼勁。現在倒是不敢那麼吃了,害怕呀,也不是哪個年代餵養的天然豬了。

白菜炒瘦肉:殺豬時這道菜讓我回味無窮,剛殺的豬,肉切下來還是熱的,炒出來也是特別得嫩,加上冬天霜打的白菜,肉的香氣混合著白菜好吃到不能形容。

臘肉:每年大部分的肉都是用來做成臘肉,為了保存,直到下一年殺豬時。臘肉要分類的話也是太多了,臘排骨,臘三線,臘豬蹄,各種各樣的。都是臘肉也都各有風味。


田埂上的那棵草


農村宰殺牲豬後,在出售時,把哪個部位的好肉留給自己做美食?這個問題,首先你要說明在哪個階段或哪個季度?以下分季度和階段性回答:

其一,如果是以創收出售,當然是以消費者選購為主。既能達到購買者的滿意,又能提速銷售。讓快銷新鮮選購自主,你想保留的部位,必須作出自我放棄!

其二,如果是村裡的“紅白”喜事,向你家定購,你說價,他出資。因此,整頭豬肉的部位,首先必須滿足訂定客戶。你必須放棄保守權!

其三,如果是過節日期間,一面創收賣錢,一面自己留用,那就把豬內臟(肝,腰子,口條,心頭,豬血)及前腿夾肉留下,供自己和親友們分享美食!

其四,如果是逢春節宰年豬,我們老家封建社會叫吃“全豬”。整頭都是自留。當然先提取春節供應,比如,軟排,心頭,前夾及後腿主要部位作為團聚宴的分享。其它部分作醃製(臘肉)平時零用。

宰豬一頭,最好吃的和最鮮的美食,其實只有一頓,那就是豬肝鮮肺豬血洗淨後,放在大鍋裡混合煮開十分鐘左右後,再將物體提起,乘下全湯時再加粉條共煮。這種鮮美純真的湯名,叫“十樣錦”。唯一在春節之最,方能品嚐到“神奇”美味。


用戶8941249169549熊


說到殺豬,我們農村人都會留一些內臟的多。

當豬開肚了,就開始清理內臟,

把整個內臟取出,把大腸小腸分開,胃,心臟,肝。

一般內臟在市場上賣不上價,農村人都叫這些為下水肉,豬開出來清理完了都會拿一些下水肉下窩,再割一點五花內一起。還有兩塊最好的梅肉。

這些一天是吃有完的,所以都會留下來放冰箱裡保存。

說到這好多人都在想一頭豬那麼多肉怎麼辦。

這些肉嗎就看同村的人有想買的都會賣給他們。不過一頭豬下來戶主都會留下自己不賣的。

就說不賣的有哪些吧。豬頭,豬尾,豬骨頭,豬肚子,豬心臟,豬排肉,豬前甲後甲。

那個豬頭不是整個放冰箱裡的,先把豬頭皮扒開,事把裡面的肉分出來,割成每天能一家人吃得完就行。

豬骨頭分好幾種,也不是全留著的。因為冰箱不大。

豬排肉,前後甲肉都會都放食鹽拿去曬太陽做成臘肉。

農村人殺豬就是這樣處理一頭豬的。


蜂仔遊魂


我小時候家家都養豬,一養就是一年,到快過年了就會找村裡的殺豬匠和幾個幫忙的殺豬,殺完之後,會把豬屁股(我們這叫後鞧)的部位分給親戚每家一塊,之後在坐幾桌親戚朋友一起吃一頓,宰殺豬的脖子部位做成肉腸,剩下的豬肉切成小塊用鹽醃製起來供一年食用,這樣就不會壞掉了,小時候沒有冰箱,農村。


李小胖


我們家鄉殺豬。第一個要留下的。就是豬嘴巴。豬尾巴。這兩樣東西是用的敬神用的。第二個豬油。用來炒菜。第三個。前夾肉,用來殺豬,請客喝酒。第四個。豬大腸。烤著吃最香。能夠吃很長時間。第五。豬肚。豬心。自家人買點海帶,燉著吃。第六。親戚家。每年兩到3斤。殺一頭豬要留下幾十斤。


做自已想做


現在的豬都是拉去屠宰場宰,否則檢疫過不了,不允許賣,所以很少會在家裡殺豬了。

以前小時候家裡養豬,養大了直接約屠夫上門屠殺,左鄰右舍一般都會過來幫忙。屠夫為了能趕早市把豬肉上架售賣,屠宰的時間都很早,天色還是一片漆黑就能聽到殺豬聲,半條村都被吵醒。

宰豬要先放血,我們當地喜歡做豬血腸,血是要盛好在盤裡,不能浪費的。開腸破肚之後就先安排人,去罐血腸,還有炒豬肝、粉腸、瘦肉。幫忙殺豬的人早餐就吃這些,這部分也是東家留下來的部位,屬於比較好吃的美味。當然並不是這些殺豬人把所有的這些美味都吃完,還要留一部分招待親屬。過去殺豬都喜歡把家裡的族人,堂兄弟之類的聚集起來吃一餐,熱熱鬧鬧的。所以基本上豬內臟會被留下很大一部分自己做美味招待客人。

另外,過去的屠夫殺豬,為了能好賣,一般都要求東家把肥油,豬頭之類的難賣部位留下一部分,這部分屠夫就不給東家錢了。東家一般也樂於接受,畢竟平時也要買油,買菜,留下一部分就當自己生活需要吧!比出去買划算一些,就是到手的賣豬錢少一些了,但是對於整頭豬來說,這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就不必要過多計較了,大家都樂意接受。

所以過去殺豬,我們喜歡留下做美食的有豬肝,粉腸,瘦肉,還有排骨這些部位。另外還會被動地留下一些肥油,豬頭骨之類的部位。


小瓶漂流記


豬腸,豬肝,一般拿來煮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