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有什麼表現?怎樣祛溼?

用戶88274216359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

溼氣重主要包括:

1、由於溼氣阻滯人體正常的氣機運行,容易引起頭暈、頭重、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

2、溼氣重導致大便溏稀不成形,如果溼氣重伴有熱像還會出現大便黏滯、餿臭等症狀。3、四肢沉重乏力,雙腿無力,手腳感覺沉重,難以上抬。

4、溼氣重還會出現皮疹的表現,比如溼疹。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比如黃瓜、白菜、苦瓜、綠豆、紅小豆、薏仁米等這些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那些油炸、辛辣刺激性、大補的食物暫時就不要吃了,吃了之後溼氣會更加嚴重。


中醫李老師


溼氣,所謂十人九溼,萬病源於溼。

第一個問題:溼氣產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當中,產生溼氣的行為習慣,比較多,常見的: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熬夜……

發一個溼氣的症狀表格。

第二個問題:溼氣不調理的危害。

在此分享一個案例:

這是我們青島的一個客戶,本身溼氣非常重,年輕的時候,不注重健康,透支身體,導致經常生病,大量吃藥,而大量的吃藥導致身體溼氣越來越重。

萬病源於溼,隨著身體溼氣淤積在體內的時間越來越長,溼氣逐步內滲,漸漸的滲入五臟六腑,而且隨著溼氣淤積的時間越來越長,溼氣漸化為溼毒,重大疾病就應運而生。

果然在52歲時,患上了重大疾病(不便透露大病名稱),一直靠激素維持著生活,大家都懂得:激素的副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會讓身體產生和淤積大量的溼氣……

人吧,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拿命換錢程,直到年老,才想起來身體才是第一位的,卻驀然發現:錢,在健康面前,顯得蒼白。

處處求醫,天天養生,也沒見到效果,就想著祛溼氣來提升健康指數,後來找到我們松下童子專門做祛溼調理。

當時一看舌頭,就判斷身上極可能有大病,果不其然。現在一直用我們的祛溼茶調理著……






松下童子祛溼研究中心


溼氣纏身的症狀

溼氣纏身的人,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舌苔厚、舌頭邊緣都有齒痕。那是因為脾溼後,舌頭變胖了,卡在牙齒上,時間久了就有了齒痕。

對照下面的症狀


自檢
一下身體裡是否有溼氣在搗蛋

❍ 溼熱症狀:

臉油、頭髮油、苔黃膩、口乾口苦、身重睏倦、易生痤瘡、大便黏滯不暢、小便少又黃、舌頭周圍有齒痕。對梅雨季節及潮溼的環境適應能力差。

符合溼熱症狀中的2條及以上,屬於溼熱體質。

❍ 痰溼症狀:

胖大舌、舌苔厚膩、經常感到四肢沉重、容易睏倦、肚子大、痰多、胸悶、舌頭周圍有齒痕。對潮溼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

符合痰溼症狀中的2條及以上,屬於痰溼體質。


日常飲食

❍ 平時多吃健脾的蔬菜和粗糧,比如南瓜、山藥,小米等。

❍ 飲食清淡,像黃瓜、冬瓜、鯽魚等都是不錯的食材。

❍ 按時吃飯,每次吃七八分飽。

身體養護

❍ 晚上儘量在21:00-22:00前睡覺。

❍ 洗完頭一定要及時吹乾,防止溼氣入侵體內。

❍ 潮溼多雨季節,衣服一定要晾乾再穿。

❍ 適當運動正常排汗。

❍ 夏秋雨水較多,要注意祛溼。


❍ 少吃甜食和生冷的食物

❍ 少喝酒,少吃油膩的食物

❍ 一日三餐不易吃的過飽

❍ 少喝冷飲,少吃冰激凌等冰涼的食品

❍ 冬天儘量少游泳

❍ 少熬夜


平時還可以搭配一些丟丟茶、甩甩茶,幫助身體排除溼氣。


花姐食養


溼氣,作為南方人,尤為懂得它所帶來的影響,其不但會讓人產生無力、精神不佳、頭暈、長痘等情況,甚至還會引起便秘以及腸道不適。

所以對於像我這樣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下的人而言,很容易那就讓溼邪侵入體內,容易損壞脾肺。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下怎麼祛溼,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祛溼其實不用拔罐針灸,通過食療的方式也可以把溼氣祛的乾乾淨淨。 那麼如何看出體內有溼氣?

看看這幾點你都有沒:

1、整天臉上頭上油膩膩的,毛孔還很粗大

2、舌苔很厚,嘴巴里發乾發苦

3、肚子,上的肉比較多,大腿粗、小腿細,容易水腫

4、大便不成形,而且粘馬桶,很難衝 身體容易出汗,身上有異味

5、天天睡不醒,白天特別困,四肢沉重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症狀的2個以上,那就是溼氣找上你了,需得及時祛溼才行,因為一旦溼氣重造成脾胃虛弱。

不過朋友們也別急,這裡介紹2個茯苓的祛溼方,堅持1個月以上,真的很是管用,親測有效!

第一:薏米紅豆茯苓粥

材料: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蓮子20克、茯苓2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薏米寒涼,如果長期食用,要先把薏米炒一下

2、 除冰糖外,所有食材浸泡一個小時,放入砂鍋煲爛即可,加冰糖食用

3、 赤小豆不是紅豆!只有赤小豆才能祛溼,因為家裡剛好吃完了,這次我用的是小紅豆。

注意:溼寒者、腸胃不好者慎喝



第二、火麻荷葉茯苓複合飲品

原料:火麻、荷葉、茯苓、菊花、決明子、郁李仁 這是現成的食療液,比較適合懶人,且因為食材選擇偏中性,所以溼寒和溼熱的體質都可以喝,且火麻和郁李仁都是有助於促進腸道消化、幫助溼氣排出的,所以即便是腸胃不好的個人也可以喝。

此外還具有消腫利水、排肝毒的作用。 以上這2食療方,要是能堅持喝上1個月,溼氣慢慢就會減輕。我因為是溼寒體質,加上上班太忙,所以都是喝的火麻荷葉茯苓複合飲品。

相對來說可能這個比較適合上班族以及學生黨,當然如果你是溼熱體質的話,也可以喝第一種。

當時我喝了1個月,不僅頭暈頭沉的情況基本沒了,人也精神很多,本來一天不洗就油的可怕的頭髮,現在基本3-4天才洗一次也沒事,而且下身不再臃腫了,整整瘦了7斤。不過想要祛溼的效果更快更好,也需要搭配運動一起哦~


茶茶的養生堂


身體出現哪些症狀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了?如何祛溼?

溼氣重症狀比較多,除了會引起我們肥胖,肌肉鬆弛,贅肉比較多,無論男女,還會表現為小肚子大,身體水腫。

舌頭有很明顯的齒痕,並且舌頭胖大,水溼比較重。

體內溼氣重除了典型的身材肥胖,還有口臭,食慾差,臉和頭部容易出油,面部容易長痘痘,大便還稀黏不乾淨,而且吃飯後腹脹,四肢總是冰涼等等。



如果你有上述一些症狀,並且滿足3點,那麼毋庸置疑,你的體內溼氣還是較旺盛。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祛溼氣呢?

【山藥茯苓粥】

此粥主要是補脾的經典食療方,因為我們溼氣旺盛主要是脾胃虛弱,這裡準備山藥,茯苓各50g,炒焦粳米250g ,加入適量水煮成粥,早晚各喝一次。


【陰陵泉】

這裡有一個檢驗溼氣是否嚴重的技巧,按揉小腿上脾經的穴位——陰陵泉,位於膝蓋下方的脛骨內側的凹陷處,如果按揉疏通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也不感到痠痛,那麼說明你溼氣不嚴重。如果一按就痛,痛不可摸,那麼說明體內溼邪也是比較重的。平時可以經常按揉這個穴位,能夠達到健脾祛溼的功效。


感謝您的關注,為您推送實用的養生小知識!


脾胃範兒


我們機體的溼氣,一是外溼,如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室內潮溼等侵入人體引起的;二是內溼,則是一種病理產物,是肺、脾、腎相互運化功能失衡造成。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液運化失衡,水分液排洩不出去,影響了健康。那麼,體內溼氣是如何形成呢?

肺有通調水道的功能,一是主宣發,調節汗液的排洩。若宣發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無法通過汗液排洩掉,產生溼氣。二是肺氣肅降,將體內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若肺氣肅降功能異常,也導致體內溼氣的產生。

脾有運化水液功能,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佈散作用。脾失健運,也會造成體內溼氣。

腎主水液,是指腎中精氣的氣化功能,對於體內津液的輸布和排洩,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在腎的氣化作用下,經過代謝後多餘的水液,注入膀胱而為尿排洩掉。因此腎的氣化作用失常,會導致更重溼氣。

那麼,身體出現哪些症狀說明體內溼氣很重?

肥胖、耳內溼、口發粘且發甜、頭暈、頭和麵部愛出油、舌肥大有齒痕、大便不成形、溏稀粘馬桶、乏力、腳步沉重、反應遲鈍等。如何去除溼氣呢?

1調理肺、脾、腎的功能,運化功能平衡,溼氣自愈。

2食療:多吃些去除溼氣的藥食同源食材,如薏米、赤小豆、茯苓、懷山藥、蓮子、小米、粳米、大棗、龍眼肉等,都能健脾胃,除溼。飲食上清淡些,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3增強運動,讓氣血循行正常,也能幫助體內溼氣從體表散發出去。

3





中醫精典分享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祛”。溼氣在中醫裡被稱作溼邪,對人體的傷害較大,一般有溼氣的人,通常會有以下這些表現:

  一、精神狀況不好,有溼氣的人通常會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痠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二、大便不成形,粘便,出現未排盡的感覺;舌頭邊有齒痕,舌苔白且厚膩;頭髮和臉愛出油。

  三、體型偏胖,肚子尤其突出。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有些人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

  四、經常食慾不振,不思飲食,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而且吃飯時還會出現噁心感。

  五、經常犯困,早上起床感覺渾身不清爽;莫名起溼疹。

  六、眼腫舌大,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有以上這些症狀其中一到二種,一般表明身體有一定的溼氣。身體上有了溼氣怎麼辦?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一、喝薏米紅豆粥,薏米可以輔助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有補心養血、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功效。將兩者混合熬成粥,既養血除溼,還具有較好的減肥功效。

  二、避免潮溼環境,不睡地板,剛剛雨過天晴、溼氣上蒸時最好不要外出,儘量避免居住在潮溼的環境中。

  三、多運動出汗,減少待在空調房時間,勤運動,讓汗出透,利於氣機通暢,加快水液代謝和溼氣排出。大量出汗後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四、清淡飲食,清淡飲食能減輕脾胃負擔,還能養胃護胃,脾胃好,水溼運化正常,溼氣自然會減少。

  五、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吃蔬菜。油膩食物會導致體內溼氣增長,應該多吃蔬菜,如黃瓜、油麥菜、小油菜、菠菜、薺菜等,對除溼有一定的效果。

  六、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晚上休息的時候,應該注意儘早入睡,不要熬夜,脾胃得不到及時休整,容易脾虛、身體溼熱加重。一般來說,夏天在10點半左右睡覺,能更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現代很多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或者是因為不良好的生活習慣,導致溼氣入體,身體一直處在一個亞健康狀態。想要消除亞健康狀態,必須排淨體內的溼氣。

怎樣檢驗體內是否有溼氣就看身體是否有以下5個特徵:

1. 看舌頭。溼氣重的人舌頭會比較肥大,舌苔很厚膩,有齒痕,這是溼氣重最明顯的特徵。

2. 看頭髮和皮膚的出油量。溼氣重的人頭皮溢脂很嚴重,臉泛油光,所以會有一些例如脫髮,長痘以及粉刺,閉口的困擾。

3. 看消化和吸收。溼氣重的人食慾不振,並且伴有消化不良症狀,以及大便比較稀軟不成形,大便後經常性的會衝不乾淨。

4. 看精神狀態。睡覺的時間會發生顛倒,白日嗜睡,夜間失眠多夢。記憶力也會有衰退的跡象。

5. 女性溼氣重的話,會有一些婦科方面的疾病。比如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炎症,腰腹酸沉等。

一般來講,具有上面症狀的人群基本上可以確認其體內存在溼氣,症狀越多,則溼氣越嚴重。

對於怎麼去除溼氣,每個人的體質狀態存在差異,當然也會有不同的去除辦法。我就在這裡列舉幾個老少皆宜的祛溼法子。

1. 艾草泡腳 很多人知道艾草泡腳,但是方法卻不怎麼正確。艾草泡腳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取適量的艾草在水中煎煮15分鐘左右。可根據水量加入適量的食用鹽。然後用煎煮的艾草水泡腳。

一般來說,泡腳的水溫不宜太高也不宜過低。溫度在38℃-43℃,時間應該控制到20分鐘-30分鐘為最佳。人體微微出汗便可以達到祛溼的效果。

2. 祛溼茶 將準備好的茯苓用刀切成小片,然後用清水煎煮玉米鬚20分鐘後用該睡沖泡茯苓即可。

玉米鬚可能大家吃玉米的時候都會給去掉,其實它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對於利尿去溼的效果很好,而茯苓也是祛溼的一把好手,對於因溼氣重引發的水腫也會有很理想的治療效果。

此外,還可以進行按摩去溼氣。我在這裡推薦幾個祛溼的穴位,日常多按一按,對祛溼的效果也不錯。

1. 三陰交穴。它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往上3-4指處。可以通過點按的按摩方法或者是艾灸的方式,每次需要5-10分鐘便可以了。

2. 承山穴。在小腿肚後側位置。開始輕輕的按揉,後面逐漸加大力度,以微微痠痛為最佳,按摩時間可自己把控。

3. 足三里穴。它的位置在膝蓋凹陷處的下面大概4根手指的地方(手指橫著)。按摩手法痛承山穴。

此外,溼氣入體後,除了進行積極除溼的活動,還需要採取措施避免新的溼氣進入身體,所以在日常中應該注意飲食,亦宜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生冷食物也應該避免。居住環境應該避免潮溼陰冷。另外,適量的運動,愉悅的心情對於祛溼也大有裨益。


小張不玩手機


三伏天多喝1水,簡單幾步,就能祛溼減肥 三伏天是夏天最炎熱的時候,這此刻你是否會經常感覺到早上醒來,渾身睏乏,一整天都暈沉沉的,沒有一點精神,還老打瞌睡,總覺得沒有睡醒……如果身體沒有其它大病,那麼很可能是:你體內溼氣太重了!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寒溼呢?各位不妨對照下面表,看看自己中了幾條:

1、身體虛弱,容易疲勞

2、手腳冰涼,怕冷

3、容易腹瀉,夜尿多

4、下肢無力,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痠痛、肩周炎、腰痠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溼。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溼越重。

6、女性朋友如果寒氣過重,則月經總遲到,常有血塊,易痛經。

如果你以上情況佔兩樣就要警惕了。俗話說,萬病寒為先,十病九寒,又有“萬惡淫為首,百病寒為先”之說,如果你體內寒邪太盛,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纏身!

想要祛溼的話,日常可以多喝1水!

1、材料:紅豆100g、薏米50g、茯苓50g、芡實50g 2、方法:先將紅豆、茯苓、芡實泡2個小時,之後把薏米炒至金黃色,加入適量的水,煮開時候轉小火熬煮1小時即可。

這個食療方比較適合有耐心、有時間並且毅力好的人,因為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我自己覺得還是太麻煩了,之前也煮過幾次,但是堅持不下來,每天還要上班,所以就擱淺了。

而相比於紅豆薏米,我更喜歡喝火麻荷葉發酵液,這個是現成品的食療液,比較適合像我這樣的懶人,而且其含有的食材在經過萃取提純發酵之後,其營養成分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所以祛溼減肥、排毒養顏見效更快,效果也更好。

我當時嘗試著喝了一段時間,祛溼減肥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本來有便秘的都拉的很順暢,頭髮不再是一天不洗就很油的那種,整個人的氣血好了很多。祛溼之後,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瘦了7斤,肚子都小了幾圈,整個人看著更有底氣更自信了。


pipi醬的牛


最近各地區都開始陸陸續續的進入梅雨季節,氣候潮溼,連床單被套都感覺潮潮的,這時候如果不注意身體保養的話,那麼就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體內溼氣太重,會降低臟腑的運化能力,身體健康就容易出現問題。那麼身體出現什麼表現說明體內溼氣過重呢?如何緩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身體有什麼表現說明溼氣過重?


食慾下降:當人們體內的溼氣太重,機能的運化能力下降,脾胃變虛弱,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也會變差。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人慢慢變瘦,還會影響食慾,造成食慾不振的現象。


大便粘稠:如果是發現大便非常的粘稠,粘在馬桶上,怎麼衝都衝不下去,那麼就說明體內溼氣太重,這時候就需要及時的進行祛溼。


皮膚異常

:體內若是溼氣過重,皮膚就容易異常情況,例如皮膚瘙癢、皮膚糜爛等等,這些都和體內的溼氣分不開關係。溼氣過重,會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皮膚問題。


身材走樣:溼氣過重,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這時候腹部就容易堆積脂肪,形成一圈圈的贅肉,而男性也容易出現大肚腩。


疲勞無力:溼氣太重,影響了器官功能。當器官功能下降,體內所需的營養物質不足,這時候五臟六腑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身體就容易出現疲勞無力的現象,並且還伴隨著瞌睡。


舌苔厚膩:如果是發現舌苔變厚,那麼大多數是由於溼氣過重導致的。並且還會出現吃什麼都覺得沒有味道的現象,所以這時候就應該及時的進行祛溼。


那麼樣才能祛溼呢?


說到祛溼,最常見的方法是食療。薏米是公認的祛溼首選,其營養價值豐富且兼具藥理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腫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功效。薏米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既可以作食品,也可以作藥品。


並不是吃了薏米就能祛溼的


很多人吃了薏米後覺得體內溼氣沒有減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薏米選錯了。目前市面上的薏米有十幾種,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格也就越高。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金沙薏米的記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去溼”,可見醫學上金沙薏米的祛溼效果是得到認證的。金沙薏米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曆史,明朝皇帝還把它當做貢品,注意說明金沙薏米的價值了。


想祛溼就吃金沙薏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