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村裡關係好的殺豬匠殺豬,收自己200元,但是隻收別人150元,這是殺豬還是殺熟?

忽而今秋


殺豬的額外費用

殺豬給的二百塊錢辛苦費之外還有其他的費用,殺豬很臭,要煙不離嘴的抵擋臭味,豬的主人要給殺豬匠兩包煙,我們這個地方最差也是兩包紅南京,兩包煙差不多25塊。

殺豬以後要管一頓飯,老王說他想吃豬的那個部分就留下來,讓主人按照他的方法燒一下,老王還喝酒,還要管一頓酒。一般會吃一個腰子,一個豬尾巴。這個也不止25塊錢。

給熟人殺豬

給熟人殺豬煙要抽,但是吃的就比較隨意,因為關係熟了,就抽空給殺了,也不會專門等一頓飯。再有按照熟人的要求,把豬給分好,活幹的比較多,而且因為髒,順帶手就把豬下水給收拾了。

但是老王人比較實誠,不會說多收錢,只是表達出來給熟人殺豬活相對來說乾的比較多。

所以有的殺豬匠對於熟人多收錢這個也比較好理解。

外人殺豬

給別的人殺豬價格低,他的活相對來說就會少一些,而且還吃人家的豬,而且還是他想吃的部分。再有還有一個廣告效應,外人還能把殺豬匠介紹給別人,畢竟殺豬匠殺的豬越多掙的錢就多。

所以熟人多收你50塊也可以理解,畢竟是個體力活,而且還是個殺生的活。

再說一點,殺豬匠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是真的有,我們基地來了一條狼狗,見了我們狂叫,老王來了以後,一伸手,狼狗立馬趴下,溫順的比個羊都乖,嚇的。


打工仔小韋


殺豬是東北過年時候最隆重的儀式,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一頭年豬,不論豬的大小,殺豬都給一套下水,豬大腸小腸有時候自己留下,其他都給殺豬匠,殺豬匠一般只留下水或是豬頭豬尾巴,為啥收自己200元,但是隻收別人150元,這是殺豬還是殺熟?

以前在黑龍江農村,自己家養的豬都不一樣啊,自己吃的豬肉更講究一些,豬的品種也好,平時還放出去運動一下,大黑豬滿地跑,農村的殺豬菜好吃但是一年真吃不上幾次,有些農村裡就沒有給錢一說,都是左鄰右舍過來幫忙,會殺豬的主刀,然後指揮大家燒水褪毛分肉洗內臟。最後燉上一大鍋的酸菜加上白肉,自己灌血腸,再炒點護心肉,大家連吃帶喝非常熱鬧。

我記憶中最美味的殺豬菜就是酸菜白肉血腸。殺豬菜包括酸菜血腸、熘肝尖、溜肥腸、拆骨肉等等,一頭豬殺完能做好多個美味。農村殺豬菜沒有什麼厚重的飲食文化,要想讓鍋內的每一樣食材都展現出最美的味道,很考驗大廚的水平,也要看殺豬匠的水平,不會殺豬搞不好肉裡有很多淤血,豬毛刮的也不乾淨,一般殺豬時候的血腸都是自己家裡灌製,豬血還要放上各種調料,吃起來也是一番不同的風味。白肉是燉酸菜的靈魂,不愛吃五花肉的人也能一口吃掉幾大片,煮肉湯燉上大酸菜,弄點拆骨肉、把白肉、血腸切成薄片碼在酸菜砂鍋裡,那種美味到今天都回味無窮。另外農村燉酸菜必須是鑄鐵的大鐵鍋,還要燒木材那種的鍋才算最好。

老人常說:人越處越有感情,酸菜是越燉越香,不管是貴富貧庸,一鍋燉酸菜就代表東北人的豪情。做生意殺熟的現象肯定有啊,但是殺豬的時候真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像我們東北這邊的村裡,殺熟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給熟人殺豬有時候還不要錢呢,順便幫人家割肉煮肉。收150元屠夫拿走下水的,收200元豬下水給主家留著。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遼瀋美食


殺豬是一個集體力和技術為一身的工作,又累又髒,殺一頭豬收費200是一個辛苦錢,這個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有個工人老王,就是一個殺豬匠,每年臘月就是他殺豬的時候,一個臘月感冒都好不了,太累。

我來談談殺豬殺熟的問題,都是平時跟老王聊天時聽到的。

殺豬的額外費用

殺豬給的二百塊錢辛苦費之外還有其他的費用,殺豬很臭,要煙不離嘴的抵擋臭味,豬的主人要給殺豬匠兩包煙,我們這個地方最差也是兩包紅南京,兩包煙差不多25塊。

殺豬以後要管一頓飯,老王說他想吃豬的那個部分就留下來,讓主人按照他的方法燒一下,老王還喝酒,還要管一頓酒。一般會吃一個腰子,一個豬尾巴。這個也不止25塊錢。

給熟人殺豬

給熟人殺豬煙要抽,但是吃的就比較隨意,因為關係熟了,就抽空給殺了,也不會專門等一頓飯。再有按照熟人的要求,把豬給分好,活幹的比較多,而且因為髒,順帶手就把豬下水給收拾了。

但是老王人比較實誠,不會說多收錢,只是表達出來給熟人殺豬活相對來說乾的比較多。

所以有的殺豬匠對於熟人多收錢這個也比較好理解。

外人殺豬

給別的人殺豬價格低,他的活相對來說就會少一些,而且還吃人家的豬,而且還是他想吃的部分。再有還有一個廣告效應,外人還能把殺豬匠介紹給別人,畢竟殺豬匠殺的豬越多掙的錢就多。

所以熟人多收你50塊也可以理解,畢竟是個體力活,而且還是個殺生的活。

再說一點,殺豬匠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是真的有,我們基地來了一條狼狗,見了我們狂叫,老王來了以後,一伸手,狼狗立馬趴下,溫順的比個羊都乖,嚇的。PS.大狼狗挺好吃,肉多。



農科小孫說


請村裡關係好的殺豬匠殺豬,收自己200元,但是隻收別人150元,這是殺豬還是殺熟?

在很多地方都有過年殺年豬的風俗習慣,在我們這裡也是這樣的,每到過年前,幾乎每天都有人家殺豬。殺豬通常都是找有經驗的殺豬佬來,聽奶奶說,在以前找殺豬佬殺豬都是不收費的,一般都是從豬身上割一塊肉來代替殺豬的費用,現在僱殺豬佬則是用錢來付殺豬的費用。畢竟殺一頭兩三百斤的豬,雖然有人來幫忙,但是最後還是要有經驗的殺豬佬來殺。像題主說的關係好的殺豬佬收別人150,收自己200這種事情,我覺得是有兩種可能,一是像題主說的殺熟了,第二可能是你家的豬比較大。

首先就是來判斷題主和殺豬佬是不是關係好。如果平時兩戶人家頻繁有往來,還沒事小聚一下喝點酒,誰家遇到苦難互相幫忙的話,我覺得這就是關係好。如果只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找到對方的話,嘴裡常說我們關係特別好,個人覺得這就是普通的村民關係,說關係好只是客套話,

其次就是豬的大小。如果是題主家的豬比較大,在殺豬的過程中幫忙的少,而其他家的豬相對比較小,在殺豬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來幫忙,殺豬佬只是在殺的過程中比較費力氣的話,個人覺得多收50塊錢很正常,雖然心理可能有點不舒服。但是殺豬佬是靠力氣手藝掙錢吃飯,再者殺豬並沒有明碼標價,全靠殺豬佬憑個人感覺來說多少錢。可能殺豬佬在給你家殺豬的時候比較費力氣,就多要了50塊錢。

最後就是殺豬佬的卻是在殺熟。如果最後判斷殺豬佬就是在利用熟人關係來多要錢,那麼我覺得這樣的人以後不交也罷。朋友並不是用來坑,而是用來互相幫助的。如果心裡有難處,可以直接說,沒必要因為這種方式來表達,這樣很傷害大家的感情。所以最後判斷殺豬佬就是在殺熟,以後還是少聯繫比較好,這樣的人人品有問題。

在我們這裡幾乎沒有出現過殺豬佬殺熟的事情。殺豬雖然都是殺豬佬根據豬的大小來要價,但是都是鄰里鄰居的,也不會多要錢。所以最好題主判斷清楚以後再下結論比較好。


悠悠鄉村路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一種事,照顧熟人的生意,卻被宰,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遇到過,只是礙於情面,沒有說出口而已,我來說一個我曾經遇到的,也是給殺豬錢,錢不多但是至今讓我很難忘。


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年了,今天看到題主提的這個問題不禁想到了我曾經遇到的事兒,那一年我養了20頭豬,就每天殺3-4頭豬賣肉,提前一天殺好,本來我以前請的殺豬匠是我一個表叔,因為我每一年都要養豬,所以我家每年都做都是他殺,那一年呢他因為接了屠宰場的活兒,有點忙不過來,就提前來告訴我叫我另外找殺豬匠,後來我另外找到這個人了也是一個熟人,我們提前說好了,我有20頭豬,我叔叔有幾頭豬,因為數量有點多,就說是50元一頭,按頭數點,如果願意呢就來殺不願意就算了,那殺豬匠承諾可以,50元也來。


由於每年冬至節是殺豬的高峰時期,殺豬匠也很忙的,有時候輪到我們家殺豬都是晚上了,我記得有天晚上殺了四頭豬,那殺豬匠說呢他家孫子想吃豬尾巴,就提出說買我家那四根豬尾巴,那我們說可以啊,走的時候殺豬匠要給錢,我們就想著也是熟人,就算了沒要錢,真到把我家的20頭豬殺完了,算賬的時候,他要60元一頭,還說他們在其它地方都是60的價,我當時很無語,我們明明講的是50元一頭,你自己也承認了的,現在算賬時才來反悔,最後僵持不下,旁人轉彎1100互讓一步才算了。


其實有時候不是在意那幾十百八塊錢,而是這種行為,明明之前講好了的,最後才來反悔,這算什麼。所以上了那麼一次當後,我後面都是提前把價格說好,先小人後君子,口上清,明來明去的,免得像上一次一樣。向題主遇到的這樣,如果你知道他在其他地方收的價格,並且還沒有給錢,就直接說,如果是給了錢的就當花錢買次教訓吧,以後這方面的事就需要提前把價錢說清楚,免得後面含糊。

圖片來源網絡

樵村漁浦小劉


年底了,又到一年殺年豬的時候了,每到冬至後,農戶就開始預約殺豬佬給自己殺年豬。

因為殺年豬,農戶是要全豬的,所以殺豬佬幫殺豬時,是要收一定報酬的。像我這邊,距離超過5公里,每5公里加收10元路費。殺豬的話,200斤以內,收費120元。每多50斤,加收30元。

平時殺豬,因為農戶會把豬肉低價賣給殺豬佬,所以殺豬佬不收人工費和路費。當然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豬肉收購價就低點。


因為年底殺年豬的農戶比較多。殺豬佬一般只幫農戶放血,去毛,開膛,起骨,簡單分肉。剩下的活,就留給東家了。

而殺豬佬走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帶一塊肉走的,而取那快肉,都是殺豬佬自己說了算的。一般是一刀下去,取兩斤左右的肉。如果是不熟的農戶,殺豬佬們一般都是挑豬身上最好的肉拿走的。

每次來殺豬都是兩到三個殺豬佬,所以基本上一隻豬最好部位,有一半都是被殺豬佬拿走的。



按殺豬佬的說法是,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在過去,農村還沒有職業殺豬佬。有人殺年豬,都是村裡人來幫忙的,養豬的除了請來幫忙的吃一頓,還送一塊豬肉作為幫忙的答謝。

後來,殺豬被當成一個職業分出來後,就開始收錢了,而那個要主家送一塊肉的規矩也保留了下來。

如果給自己的熟人,如同祖宗的族兄弟,親朋好友等殺豬時,殺豬佬會感知同伴,這次是給自己熟人殺豬。

同伴都會自覺地在拿豬肉時,象徵性地拿一點,可能連半斤都不到,而且拿的都是比較差的肥肉部位。

雖然說是給熟人殺豬,但親兄弟還明算賬,幫人殺豬就要收錢,這是他們的職業。更何況,每次幫熟人殺豬時,可是帶著和主家不熟的幫手的。所以,殺豬的人工費用,還是要給的。

像我那裡,殺豬佬們給熟人殺豬時,一般殺豬的人工費用不減少,但是路費是免的,超出了也不收費。

而在殺豬的過程,因為是給熟人殺,做的功夫是很周到的。像幫東家衝豬血,處理豬內臟,像翻洗豬大腸豬肚等,在分解豬時,不僅起骨,還會按照熟人的要求細分豬肉等。

總之,殺豬佬給熟人殺豬時,做的活比給外人殺豬細緻很多。在時間上,用得也長很多。

像我們那邊,殺熟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給熟人殺豬還給各位優惠。


村哥小凡


你只看到收錢的數目不同,收了你200元,但是收別人都是150,由於關係好,所以讓你的心裡不平衡,那麼你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殺豬是村裡的一個行業,是行業就有規律,當然也有“內幕”,200元的殺法,可能和別人150元的不同,別人可能把豬殺死大卸幾塊就草草了事了,而關係好的殺豬匠會更細緻的把豬分好,這種殺法可能需要更多的錢,也許200也是少收了。

其實有時候還需要多一些理解,因為關係好,他無法拒絕你,但是過年殺豬匠一定是很忙的,可能為了給你殺豬,造成他與別人毀約,或者是耽誤了很多大活,這樣多收五十也是情理之中,你也應該心安。




很多的關係,都存在著誤會,尤其是在錢的方面,大家都不好意思說的很明瞭,這樣就造成了猜忌,我覺得既然關係好,就應該互相理解一下,正大光明的交往,而不是小雞肚腸的自以為的去評價一件事。


我是焱垚


不能用關係評價,真正關係好的不會要錢,但凡一個村的都不好意思收錢,我們村殺豬的最多,以前頂峰期超過一半的人殺豬,我們村誰家孩子結婚殺豬,從來沒有要過一分錢,最多買幾包煙,有時候擺個場喝點,至於豬肉絕對不會要你一斤,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這樣。

你們既然關係好了為什麼要你的錢,我不知道你用什麼評價關係,是不是在一起喝過一次,還是以前他開車幫你拉一次麥子,這種情況不能說關係,只是趕巧了,知道嗎?

關係好的意義是,兩個人從小玩到大,就是我們說的發小,同學,同窗好友,剩下的就叫認識,不能什麼情況都稱之為關係好,兩個人素昧平生,見過一次,朋友家辦事在一個桌上吃過飯不能稱之為關係好,只能說你們算剛剛認識。

大家說真正關係好的會收錢嗎?絕對不好,給也不會要,煙都不會要你的,感覺不好意思,居然有人說臨走的時候拿走最好的豬肉,可能嗎?所以你們的關係只是認識,在一個桌上吃過飯,算剛剛認識,根本不能稱之為關係好。

我們一個村的殺豬從來不要錢,很多人都是拿幾包煙,大家不好意思,根本不提錢,畢竟都是一個村的,我們這裡就是這樣。

至於收你200元,收別人150元,怎麼了,這很正常啊,說明人家關係更好一點,不就是50塊錢嗎?至於這麼計較嗎?無所謂。


大海傳媒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我們村為例,我來解答一下題主的疑慮。

我們這裡殺一頭豬,一般收費80元,然後豬的重量每斤收費3毛,重量不同收費就不同了,另外燙豬毛、收拾下水、處理豬血等都有不同的收費。如果距離比較遠,也要收取一定的路費。

早些年殺豬收費沒有規範的時候,一般都是一口價,根據豬的大小來收費,而且還有個規矩,殺完豬之後殺豬匠會取走一塊肉,一般也就一兩斤。

還有就是殺豬匠殺豬一個人是搞不定的,他們會帶上幫手,而且幫手要給一定的報酬,這都是需要錢的。

而在殺豬淡季的時候,殺豬匠的收費標準可能會高一點,也可能不收費,而是主家比較熟,請大家吃一頓飯、送幾斤豬肉了事,畢竟村裡人都講究互相幫忙,禮尚往來。

但是在殺豬旺季,一般殺豬匠是要收費的,即便你是熟人,也要講究“親兄弟明算賬”,一碼歸一碼。



題主說殺豬匠是熟人,收別人150,收你200,是不是殺熟?

當然了由於市場不規範,有些不仗義的殺豬匠收費可能真的存在“殺熟”現象。但更多的還是會根據豬的大小,以及處理豬的細節來收費的。

如果你的豬比較大,像我們村殺豬收費一樣,肯定是貴一些的,更何況熟人殺豬,處理豬毛、內臟、豬血也都非常認真,不會浪費,還處理的比較乾淨。

因為是熟人,最後可能不拿那塊肉,或者拿肉時撿不好的地方拿。

所以判斷殺豬匠是不是殺熟,還要根據雙方和自己的豬的情況來看。何況殺豬匠還帶來了與你不熟的幾個幫手,他們還是要合理的報酬的。

現在臨近年關,村裡人對豬肉的需求量大增,殺豬匠的生意也會好很多,殺年豬是很多村子裡的習俗,這種時候殺豬匠的收費可能還會高一些,並且活多,也沒時間幫你處理太乾淨徹底。一般放血、剔骨、燙毛之後,剩下的你自己處理。

但如果是熟人,可能會處理的更細緻一些,浪費的時間也更多一些。


李阿冰


這事還真的讓你遇到了,對殺豬匠來說那是“殺豬”;對於你來說也許就是“殺熟”了。

說關係好,那應該是相互的。人在成長、學習、工作或勞動中,總會接觸著這樣那樣的人。長時間的相處交流慢慢的會擦出“火花”,感覺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聯繫。於是便有意無意地頻繁交往、交流。不過對於你來說,已經“我中有你”。人心畢竟還隔著一層肚皮,“他中有你”,這個還不好說,那只有“日久見人心”了。比方,你說,你與殺豬匠關係不錯。請問:殺豬匠也說過,或者承認你們是關係好的嗎?我看也未必,恐怕是你“單戀”吧!



行有行價,看人開價也很正常。現在人也要區別親戚朋友、鄉里鄉親、同學同事等謂之為“熟人”,瞭解、理解、賞識自己的曰“知己”,未曾謀面或完全不認識的人叫“陌生人”。就像一個賣豬肉的,一個豬肉對“熟人”報價是40元,“知己”是38元,陌生人是25元。從“熟人”與“知己”、“陌生人”的價格差異上分得明白,已經賺足了。其實,就是利用了“熟人效益”。在“陌生人”那裡可以砍價,東西不好可以退貨退錢。“熟人”那裡不好意思還價,開口了卻看不讓貨,又不好意思“退避三舍”,只能買貨噢。



請“關係好的殺豬匠”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家給你的就是“熟人”價,明知道你不會還價;也很清楚,殺豬匠越來越少,你既然開口請他,或者已是“關係人”,絕不會改口的。也好吧,按“熟人”價收工錢,即使你以後知道了,“隨行就市”也沒錯。或有冠冕堂皇地說,給那家殺豬,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什麼什麼親戚。覺得“關係好”的人還能咋的,工錢已經給過 了。至於再交往不交往,順其自然吧!


其實,對於這個殺豬匠收費,還是讓人非常費解,別人都說“關係不錯”了,你也應該有體會吧!怎麼一下子比“別人”還多收了50元?即使將“關係好”的人按“別人”對待,收150元才是“透明”價。這種“訛”“關係好”的殺豬匠,也太不地道了!難道朋真的說“朋友之間無所謂誰欠誰嗎?”

不過還有疑惑呀,殺豬這一行也有不成文的規定,以我們當地來說,以前是殺一頭豬不收錢,殺豬匠只拿走豬脖子沒骨頭的那一圈肥肉,後來還要再拿走“豬下水”;現在呢,有直接收錢的,一頭豬200元,也有隻收150元,還要拿走“豬下水”的。題主說的,也是不是還有這種情況存在,那就要理性看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