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國家。而且中國是一個土地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家。美食就不用說了,總是讓人眼花繚亂,流口水,連外國人也流連忘返。大家知道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想必大部分的吃貨們都吃過,而且驢肉的美味也不是用一兩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那麼“天上龍肉”指的又是什麼呢?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驢肉可謂是大名鼎鼎!古人云:“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的做法也很多,在魯西、魯東南、皖北、皖西、豫西北、晉東南、晉西北、陝北、河南,河北一帶許多地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食品和地方名吃。如青州府夾河驢肉、肥東石塘訓字驢肉、莒南老地方驢肉、二廟居村驢肉、高唐老王寨驢肉,河間驢肉燒餅、廣饒餚驢肉、保定漕河驢肉火燒、曹記驢肉、米脂驢肉 ,上黨臘驢肉、洛陽的驢肉湯、焦作鬧湯驢肉、保店驢肉、垛石驢肉等。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天上龍肉”指的是什麼?眾所周知,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世界上沒有龍這種生物。在神話傳說中,龍總是作為一種尊貴的象徵,而且力大無窮,別人根本抓不住它,沒有機會品嚐它的肉。沒有龍,哪來的龍肉吃呢?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其實這裡的龍肉卻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傳統意義上龍的肉。這裡的龍指的是飛龍鳥,這是一種鳥類。飛龍鳥是我國一種非常珍惜的動物。這名字聽起來嚇人,其實這是民間對它的稱呼,因為這飛龍的脖子像龍骨,鳥爪長得像龍爪一樣,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別稱。

其實它的學名叫做花尾榛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佈於長白山,新疆阿爾泰山還有東北的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附近。這種動物長得像鴿子,以前的人拿它來做菜,一般都用來做湯,只加點鹽調味。就這樣,做出來的湯都顏色明亮,味道就更不用多說了,那叫一個好吃。

吃貨朋友們別搞事情,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會坐牢的)

據說花尾棒雞在乾隆年間,這種雞被稱之為“歲貢鳥”,就被列為皇室的貢品,可見當時就有人發現了他的味道獨特之處,這下吃貨們對於“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可有奔頭了,儘管如此,吃貨們也不要因為成一時口舌之快,而去濫捕濫殺野生動物,一定要到正規的飼養場或者市場上購買。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你知道“龍肉”到底是啥肉?

小知識:體型很像鴿子,頭小,頸短,胸凸脊平,爪細長,分五趾。比家鴿稍大。雄鳥體長近40釐米。體重在六兩到九兩之間,肉質潔白細嫩,前胸肌脯碩大豐滿。它的頸骨長而彎曲,猶如龍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鱗,就象龍爪一般,故取名“飛龍鳥”。飛龍鳥多棲息於灌木叢或松樺樹混交林中,雌雄成雙成對,形影不離,有“林中鴛鴦”的美稱。羽毛菸灰色,尾端有黑色條紋,眼慄紅色。雌鳥稍帶褐色,喉部棕色。善奔走,常隱於樹上。生活在針、闊混交林或楊樺林中。春季繁殖期雌鳥產卵6-10枚,孵化時間20-25天。食物隨季節變化,以植物為主,夏季也食昆蟲,冬季結成小群生活,鑽入雪下過夜。

天上龍肉這半句俗語可當真不是虛構,古人果然不騙我們啊。驢肉好吃,這是大家公認的,而在這句俗語中,驢肉可比不上龍肉,不過因為無法親身體驗。龍肉到底多麼好吃,大家只能在腦子裡面想象一下了,可千萬別為了吃去挑戰國家的實力啊。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所以俗語不是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