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理俱精的李亦畬大師

藝理俱精的李亦畬大師

李亦畬

李亦畬先生(1832年9月一1892年11月)是繼太極哲人武禹襄後,為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作了傑出貢獻的一代宗師。

李先生名經綸,字亦畬。河北永平人。咸豐元年(1851)為歲貢生,候選訓導,同治舉人;性敏慧,工小楷,得其書者,多珍之。父名世馨,字詒齋。同治間軍興永年修城竣池,舉辦團練,世馨助之力為多。亦畲有弟承綸(字啟軒)、曾綸和兆綸。亦畬和啟軒皆從其母舅武禹襄習太極拳,亦畬最有成就,啟軒則次。

亦畬於1853年始從剛由河南之行返里的禹襄習拳,興趣盎然,精心鑽研,以至致放棄仕進,身體力行數十年而能神乎其技。

藝理俱精的李亦畬大師

郝少如

郝少如先生生前論太極拳藝時,常以亦畬先生舉例,嘗曰:“太極拳不在先天之力大小,而在天之巧,能備‘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技,則能以己之小勝彼之大,亦能以耄耋之年勝力大氣勇的青壯年。此說,以亦畬先生的拳藝為最有力之證。亦畬身材短小,高僅1·60米左右,且雙目高度近視,然拳藝精微巧妙,打手發人備極分寸,能置靠椅尋丈外,發勁投入安坐之上既無跌落,又不使椅搖動,與人打手,全以意氣之變化令力大氣勇者騰空而出,使人無不心悅誠服。”經過亦畬千錘百煉的實踐驗證所鑄成的拳論,亦是其駕馭精湛太極拳藝的體現。

相傳,亦畬表弟苗蘭圃為清武生,很有臂力,一日兩人飲酒,酒酣時,蘭圃問曰:“人言我兄拳技甚善,能打人乎?”亦畬曰:“若弟欲一見證,請擊來。”時亦畬手扶椅肘而坐,蘭圃則笑趨之前,以兩手按其兩肩,並盡力下按而曰:“能讓我動彈乎?”亦畬以兩肩發勁,且發一聲“哈”字,曰:“你坐下吧!”蘭圃隨之坐於對面的凳上,然亦畬大笑。蘭圃欽服而曰:“兄雙手未動。竟使我被擊出數尺,且安坐於凳上,誠如所傳,神乎技矣!”

又相傳,時有一鏢師途經永年,聞亦畬拳藝而請人介見。見談後,鏢師言欲觀其技所長。亦畬曰:“太極拳無硬功可見,其奇妙因敵變化,君倘擊我,則我長立見。”鏢師初不肯, 亦畬曰:“然君終不能識太極拳之貌矣。”鏢師曰:“如是,則我宜一試,幸恕不遜。”亦畬曰:“甚善。”時亦畬立身屋中,以靜待之,鏢師即鼓足勇氣奮擊,亦畬則不避不讓,以胸臂承接其來勁,鏢師忽身起騰空躍上四尺許,然後擲於壁下,下僕於正倚壁間的床上而暈眩得喪魂落魄,許久不能動。及起拱手謝曰:“我今乃知太極拳之神妙也。”不敢複試而去。

藝理俱精的李亦畬大師

王宗嶽

亦畬承襲禹襄格物致知之法,常招致門客。擇其力大氣勇者相撲,總結實踐,以明其理。其孫李槐蔭於1935年出版的《廉讓堂太極拳譜》的序中亦寫道:“此譜系先祖晚年所著,中經多次修改,方克完成。每得一勢巧妙,一著訣要,即書一紙貼於座右,比試揣摩,不斷實驗,逾數日覺有不安應修改,即撕下,另易他條, 往復撕貼,必至完善而始止,久之遂集成書。”亦畲著有《五字訣》、《撒放密訣》、《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太極拳小序》及《跋》等。

王宗嶽、武禹襄拳論皆為博大精深的結論性論述,亦畬拳論雖然亦以言簡意賅的精煉語言概括總結,但較之為具體而詳盡的衍伸。如禹襄“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的論述,即為結論性術語。亦畬的“心靜,身靈,氣斂,勁整,神聚”《五字訣》則不僅闡明瞭其必要性,而且還衍伸其具體的行工實踐之法則;對求得聽勁、捨己從人、借力打人的呼吸之道(非人體的口鼻呼吸)、運用整體之勁、神聚、神氣間的關係、虛實、運化關鍵和開合時行氣運勁等理法的總結、闡發,皆是較前人更為具體而詳盡的精彩論述。

其《撒放密訣》以“擎、引、松、放”四句精要之語,將“借力打人”的演練過程,概括得淋瀝盡致。其《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以九個“欲要”之句,對獲得“引進落空”,千斤的技藝階梯,作了非常精闢、確切而透徹的論述;並闡發了“走架和打手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原理。亦畲先生以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的淵博太極拳學識,為後人留下了進一步具體化的經典性拳論,使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內容更臻豐富和完善,為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光輝。

藝理俱精的李亦畬大師

​亦畬出生望族,且為文人,不以拳師自居。放棄仕進後,以經商為業。後又從次弟曾綸習種牛痘技術,因二兄弟救活患兒甚多,而得廣平府太守為其開診行醫,先後二十餘年。故其一生授術極少,惟同邑郝和(字為真)能傳其精微巧妙。當郝和技成後,亦畬每遇來訪比試者,輒令其相試。

亦畬於1880、1881年間,將王宗嶽、武禹襄拳論及其心得親筆手抄三本:一自存,一交弟啟軒,一交傳人郝和。近代太極拳界各流派人奉之為經典和極其重要的史料,為我國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財寶。

至今,亦畬手抄本內容不僅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兩且已被國外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為世界奉之瑰寶。李亦畲先生的成就和貢獻,舉世公認:無愧於以藝理俱精而成為流芳百世的一代宗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