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討好型人格很難得到幸福?

為什麼討好型人格很難得到幸福?

張愛玲曾說:“愛上一個人,心會一直低,低到泥土裡,在土裡開出花朵來,如此卑微卻又如此欣喜。”

愛情會讓人迷失自我,但真正的愛,不應該是卑微到骨子裡的付出,也不是孤注一擲的痴纏。它應是兩個人的彼此尊重,互相成就,共同付出。

為什麼討好型人格很難得到幸福?

但許多討好型人格,卻常常自覺不自覺的把戀愛談成了偏愛。

偏愛會變成一種習慣,當所有的付出都變成了理所當然,對方也會接受的心安理得,若是對方將這當成一種負擔,你們的情感天平自然不會平衡。

01

在戀愛中,“討好型人格”的人對對方的情緒變化很敏感。他們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們必須時刻警惕,時刻關注著對方,就是為了在對方指出自己不足之前做到完美,讓對方對自己感到滿意。

知乎上有個網友分享了和討好型人格女孩談戀愛的感受。

女朋友非常溫柔體貼,為了愛情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愛好,遇到分歧從來遷就男友,對要求也很少拒絕。

這樣善解人意的女朋友,想必是許多男人夢寐以求的對象。

網友卻說,這樣的遷就,起初讓人著迷,最後讓人窒息。

因為愛的投入,女友把他當作了生活的中心,可以因為他的一句誇讚開心很久,也會因為他的一句抱怨難過半天。

最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遇到了世界上最對的人,發誓要對她好一輩子。

但是在享受對方付出和依賴的新鮮感過去後,他逐漸感覺到這段關係的沉重,彷彿身上套上了枷鎖。

到後來,女友的依賴甚至有點病態,網友分享說,一次晚上下樓買菸十分鐘的過程,女朋友從頭到尾打了七八個電話問什麼時候回來。

時不時的查看手機社交信息,對和普通異性的往來也緊張兮兮,疑神疑鬼,甚至要寫下承諾書保證不會離開。

當兩人的相處沒有了適當的距離,當一方的自留地被全面入侵,這段感情就要傾塌。最後這段感情終究還是走向了結局。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感情中更是如此,只有平等才能建立舒適而自然的交往模式。

無底線的遷就,以為在為愛犧牲,卻親手埋葬了愛情。

02

“討好型人格”是普遍存在的,它一直在滲透著我們的正常生活。那這種性格是由什麼導致的呢?

國內外心理學家們歸納總結了不同的可能性,但殊途同歸的是,他們都把根源指向了原生家庭。

為什麼討好型人格很難得到幸福?

大部分擁有“討好型人格”特質的人,在兒童時期都缺少父母的愛。他們從自己的感覺出發,不管事實是怎樣的,總覺得只有迎合父母家人,父母家人才會疼愛他們。

這往往導致他們長大成人後也是這種想法,內心是渴望通過討好別人,來獲取別人對自己的認可,進而確認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歸根結底,討好型人格對於別人的愛與關注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心裡彷彿有一個無底洞,只有不斷從外部尋求認可和讚賞來填充它,才不會感到空虛。

討好型人格因為過於壓抑自己,往往會很不快樂,雖然害怕失敗和拒絕,卻很容易遭受挫折。

他們渴望愛與被愛,又害怕失去,這樣導致既沒有讓自己得到快樂,又容易被對方嫌棄。

蔣方舟曾在奇葩大會上分享過一個主題:我再也不想去討好別人了!

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討好型人格”逐漸成長為會表達自己的不悅去懟人了,爆料自己為了對抗這個“討好型人格”,獨自在異鄉待了一年。

並引用金句總結:“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愧疚才是最大的負能量。”


這兩句話擊中了無數個人的柔軟的內心,因為太多的人都有共鳴,自己也曾討好過,或者正在討好著。

03

兩性關係的失衡,必然導致愛情最終走向懸崖,你即使拼命討好對方,也不會換來你想要的愛情。

要學會轉變自己的心態對情感要有正確的認知:

1.提升自我價值,自信面對

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大多是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不配有女生喜歡。

走出這種困境的第一步就是要樹立自信,要看到自身的優點。在你眼中,女生有很多優點,覺得自己配不上,那只是你自己沒挖掘到自身優秀的地方。只有兩人價值上匹配了,親密關係才不會失衡。

與其卑躬屈膝去討好,不如提升自我價值,讓自己更有地位,在感情中更有存在感。

2.敢於生氣

即使再愛一個人,也要留有自己的底線,底線使你免於受傷害。不要等事情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去爆發,那個時候你生氣與否其實對於對方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在一開始就擺明你的態度,告訴她雖然你很愛她,但但有些原則性問題是不能容忍的,如果想要跟你在一起,就停止那些會傷害你的行為。

一個沒有脾氣和底線的人,一定會被別人將尊嚴踩在腳下。擺脫討好型人格很難,需要時間來磨練自己。

《家有喜事》裡的大嫂吳君如,為了家庭甘做黃臉婆任勞任怨,老公卻在外包養小三,最後離家出走,過上自己的生活,反而煥發魅力重拾了與老公的愛情。

為什麼討好型人格很難得到幸福?

所以說,愛可以是一個人無怨無悔的付出,但真正美好的愛情,一定是互相共持的成長。

不管是愛情還是生活,活出自己的模樣,才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