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W:深度跟蹤報告:手機業務觸底,反轉可期

中信證券2月4日發佈對小米集團-W的研報,摘要如下:

當前公司國內手機銷量份額已基本企穩,印度市場保持穩定,歐洲市場表現突出,偏低庫存水平、較低國內銷量佔比、線上渠道優勢等亦使得本次疫情帶來的衝擊相對有限。我們判斷公司IOT硬件、互聯網業務中期仍有望維持穩健增長。考慮到手機業務觸底回暖以及有利5G週期支撐,我們適當上調公司盈利預測,並上調目標價至15.6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市場焦點:料為手機及相關業務中期成長性、確定性。國內手機銷量份額的承壓,以及對互聯網等手機相關業務的擔憂,成為2019年公司股價持續低估的核心原因。5G手機K30發佈以及市場對小米手機份額觸底回升的憧憬,推動近期小米股價的快速反彈。2019年四季度公司國內手機銷量份額9.5%,相對份額較三季度(9.0%)基本企穩,同時印度市場繼續維持第一,歐洲市場提升明顯,我們預計小米10於2月中旬發佈。較高的海外佔比(75%),疊加突出線上渠道優勢,亦使得短期疫情衝擊較為有限。IOT有望持續受益於行業高景氣度,互聯網業務料將跟隨手機業務明顯轉暖。整體而言,公司中期業績確定性、成長性較為理想,業績端改善、仍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料將繼續支撐公司股價表現。智能手機:國內份額企穩,歐洲市場表現突出。2019Q4,小米手機全球銷量為3300萬臺(份額佔比9.0%),份額較三季度基本持平(9.2%),國內銷量810萬臺(份額佔比9.5%),較三季度(9.0%)有一定改善。同時公司亦積極推行雙品牌策略(小米、紅米),疊加較為積極的5G手機發布計劃(2020年計劃10餘款)、定價策略(紅米K305G版本1999元起)等。我們判斷公司國內銷量份額已基本觸底,同時較低國內銷量佔比(25%),疊加線上渠道優勢等,預計本次疫情對小米手機衝擊相對有限;海外市場,2019年四季度公司歐洲市場份額上升至14.2%(同比提升7.2pcts),排名第四位,僅次於華為(16.4%),印度市場份額佔比29%,繼續排名第一,伴隨公司在歐洲運營商渠道的持續發力,我們預計中期公司在歐洲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至15%~20%左右,進而對公司整體業績形成持續正向支撐。IOT硬件:持續分享行業高成長紅利。2019年公司電視出貨量超千萬臺,成為出貨量最大的電視廠商。電視的成功充分驗證了公司在IOT領域的實力,有望在其他IOT品類持續超預期。公司已經在電視外的“空冰洗”全面佈局,我們預計,米家空調2019全年銷量有望達200萬臺,並有望於3~5年內銷量突破500萬臺,在國內空調市場佔有率達到5%。僅空調業務給公司帶來的收入增量有望達百億量級。當前全球智能硬件產業中期高景氣度已成為市場共識,考慮到小米在IOT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生態培育(IOT平臺、智能語音、物聯網模組等)等層面突出優勢,疊加2020年小米空調的放量,我們保守判斷,公司IOT業務中期有望維持30%左右複合增速。互聯網:有望伴隨手機業務同步改善。行業層面,隨著短視頻用戶增長、字節跳動等公司增速的放緩以及在線內容行業監管政策的放鬆,疊加2020年重大體育事件的開展,公司手機用戶ARPU有望進入上升通道。考慮到公司MIUI系統與智能手機的深度綁定,智能手機業務的回暖料將帶動用戶規模、在線時長的高確定性增長,亦將帶來應用預裝、在線廣告以及遊戲收入的回暖。非手機部分,伴隨IOT的持續放量,小愛助手、米家APP用戶規模增長有望持續超預期,非小米手機用戶有望貢獻更多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時亦帶來電商等領域的增長。基於公司在互聯網業務變現模式的多樣化,我們預計中期公司互聯網業務營收增速有望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中性預計保持在20%以上。風險因素:國內市場競爭持續加劇風險;5G手機進展不達預期的風險;手機大規模促銷導致毛利率低於預期的風險;IoT業務整體進展不及預期風險;進入海外多地區面臨的政策監管風險等。投資策略:當前公司國內手機銷量份額已基本企穩,印度市場保持穩定,歐洲市場表現突出,偏低庫存水平、較低國內銷量佔比、線上渠道優勢等亦使得疫情帶來的衝擊相對有限。全球智能硬件行業高景氣度,疊加公司在白電等領域的積極進展將持續支撐公司IOT硬件業務的高成長性。伴隨智能手機銷量觸底回暖以及電視等IOT硬件變現模式的不斷豐富,我們亦對公司互聯網業務維持樂觀看法。我們略微上調公司2019-2021年Non-IFRS淨利潤預測至114.0/135.0/168.9億元(原預測為111.4/126.5/155.6億元),上調目標價至15.6港元(對應2020年PE25X),維持“買入”評級。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