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人的年齡是在持續增長的,這一事實表明:如果你當下沒有力所能及地付出行動,那麼總有一天你付出的機會都會被“時間”剝奪。

與其說是被時間剝奪,還不夠準確,不如說是被你自己不願付出行動的任性行為所剝奪。

你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嗎?那麼為了讓自己健康,你都付諸了哪些行動呢?

相信前一個問題,大家都有個統一的答案,心照不宣。而第二個問題就有些難以回答了,對嗎?

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是非對錯都來自每個個體的切身感受,而作為旁觀者來講,我認為你不想付出行動,自然有你認為的合理的理由。

然而你如果沒有為某些事付出努力,那麼你也不能對你自己造成的結果有所抱怨,因為結果只是你行為的一個導向而已,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舉個例子,每個人對待身體的重視程度都不同。有些人為了強身健體而去鍛鍊,他們並不是工作不忙,而是他們清楚工作之餘的運動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們因為每天堅持鍛鍊而獲得了更充沛的精力,也因此他們在工作中才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去投入。

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工作已經很辛苦了,為什麼不嘗試一些休閒、娛樂的活動呢?比如玩遊戲、玩手機、和朋友聚會等等,其實他們內心是覺得工作本身是件委屈的事情,因此工作結束後就需要儘可能彌補或是犒勞自己,有時甚至這個犒勞會持續到凌晨。

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對後者這類人來講,運動和工作一樣,都是很受束縛且無趣的事情,所以運動這種“強人所難”的事情,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參與的。

也因此,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兩類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為工作及生活都需要消耗體力,所以前者選擇了通過運動來增強體能、補充體力和精力,以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另一方,由於工作讓人疲憊,所以需要靠犒勞自己的業餘活動來讓自己忘掉工作的苦惱,然而這種做法對身體健康方面毫無益處,當下的放鬆是需要你繼續消耗體能的,也就是說為了滿足心理上的愉悅,而忽視掉了每天都在“用”的身體。

晨跑或是其他晨練方式為的是能使我們接下來一整天都有足夠的精力儲備,不必擔心體力不支,可對於後者來說,他們已經嚴重透支了體力和精力,不用說晨跑或瑜伽了,就連正常起床、洗漱、吃早飯、去公司這一系列基礎行為都會在昏昏沉沉的狀態下度過。

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儘管他們每天都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可持續已久的惡習還是會提醒他們的生物鐘“也許你的身體有些疲憊了,但是距離你睡覺的時間還有兩小時哦”。

如果你對健康狀況不夠重視,那麼你自然無法抽出時間來運動。

熬夜也許會讓你暫時擺脫工作帶來的壓力,但是你將面臨的是:明天對工作持續地厭煩,以及工作之餘持續為犒勞自己而熬夜去透支體力及健康。

再比如,那些為了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而拼命工作的人們,很顯然工作讓他們自信及耀眼,只是為滿足自我實現以及快速獲得他人與群體的認同而廢寢忘食地工作,所帶來的後果也等同於:過度消耗健康。

他們會偶爾出現頭暈、肩頸疼痛、四肢乏力、以及由於長期飲食不規律而導致的慢性胃炎等,當然還有些症狀需要看工作內容及性質而具體分析。

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常聽身邊的人說“人一過了三十歲,就覺得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每當這時候,對於熟悉的朋友,我都會問一句“你沒有鍛鍊的習慣吧”。

人在年輕氣盛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可在人們長期消耗體能卻沒有為身體充電的習慣時,人的疲憊感就會越來越重,常常覺得力不從心。

但是三十這個數字是誰定的?誰說人過了三十歲就會不夠健康?每個人對身體的消耗不同、工作性質與生活方式也不同,健康狀況自然會存在差異。

如果你從二十五歲就開始每天堅持鍛鍊、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不會抱著手機玩到凌晨兩點、也不會坐在辦公桌前靠拿鐵來為自己提神等等,那麼等你三十歲時一定不會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走下坡路。

請為那些你重視的事物去付諸行動吧,比如健康

不論是金錢、體能、精力、健康、時間、或是情感,它們都是我們需要為自己去爭取和儲備的,沒有儲備就沒得消耗。

人活在這世上,有哪一天不需要消耗這些東西?請為我們值得、也應該重視的東西去付諸努力和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