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進門脫鞋

引子

上小學的時候,班裡轉來了一個韓國孩子,他進教室的時候,把鞋脫在了門口,只穿著襪子走進了教室。結果大家看了哈哈大笑,趕緊讓他把鞋穿上,在這邊進教室不用脫鞋的。後來接觸多了,也漸漸習慣,去韓國人和日本人家中都會脫鞋,且要格外注意天天更換襪子,否則脫鞋時露出腳趾頭來實在太尷尬了。

中國古代也是有著“升堂脫屨”的習俗的,那麼是麼時候我們才改變了這種習俗了呢?這種習俗為何會發生變化呢?我們嘗試著從探討中國的古代建築、鞋履、起居方式的變化來一步步揭開這個謎底。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火燒溝四壩文化人形陶罐

上古時代,足服萌芽,但是居住場所簡陋,完全沒有必要脫鞋

我們要討論“登堂脫屨”就要先把屨履的產生問題先搞清楚。

在人類文明之初的很長時間,古人是跣足而行的,居住的場所也比較簡陋,往往是選擇一些天然的洞穴,進行簡單的處理,就居住其中,像是山頂洞人。這個時候是完全沒有必要討論脫不脫的事。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衣是有甲骨文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履是沒有甲骨文的

屨履的出現相對於衣服要晚一些,因為它不是必須的。人的腳底如果習慣赤腳走路,會長出厚厚的繭子,就是現在,在熱帶地區也有很多民族習慣赤足,而北方民族在冬天都是穿鞋的,因為冬天實在太冷了,他們穿鞋子的第一目的是出於保暖

的考慮。《詩經·魏風·葛屨》中說:“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也表明了屨履的保暖作用,穿上用葛編制的屨,踩在霜雪上也不那麼凉了。《 儀禮·士 冠 禮 》:“冬皮屨,夏用葛。”之所以冬天要用皮屨,就是看重皮革比葛的保暖性更好。

中國北方文化的發源地在黃河中下游,在新舊石器時代,氣候還比較溫暖溼潤,冬天還不是太冷,因此屨履的出現時間就要晚一些。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草鞋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引《世本》說:“黃帝之臣不則始作履”,這雖然是託古之詞,但是我們應該有一個大體的參考時間,距今4000多年的五帝時代,就出現了早期的草鞋。1976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發現的距今3700年左右的四壩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個人形陶罐,這個陶罐的樣子是一個少年腳上穿著一雙碩大的鞋子,樣子很像皮靴,不管實際材質是什麼的,起碼可以證明在3700年前,中國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鞋的樣式了,與《世本》的說法可以相互佐證。《論衡·宣漢》中說:“古 之跣跗,今履商舄”是主張在商朝的時候,人們才開始穿鞋,在甲骨文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舄”這個字,在婦好墓中出土的玉人,有著履的,也有赤足的。都印證了足服文化的初步發展在夏商時期,萌芽在五帝時期是合理的。

這時候,古人已經從半穴居建築方式向

夯土建築轉變了,河南湯陰白營遺址、山西襄汾陶寺 、河南新密古城寨遺址 、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都出土了夯土建築。從地面遺留的痕跡來看,地面夯土用石灰混合或燒土,做過硬化處理,也沒有發現架設木質地板的樁柱痕跡,可以推斷,此時人們是延續半穴居時代的習俗,起居直接在夯土地面上。這樣的夯土地面和室外的土地差別不大,是沒有必要脫掉鞋子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原始的幹欄式建築

幹欄式建築的出現,席居制度形成,進門不但要脫鞋,連襪子也要脫

中國南北氣候不同,因此房屋建築風格也分出了南北。

《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南方地區氣候潮溼、蛇蟲也比較多,最初是在樹上搭建巢穴巢居,逐漸地形成了幹欄式建築。幹欄式建築就是,在木或者竹的柱子底架上,建築房屋。既然是懸空的,其室內的地面必然是用木頭搭建的。現在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幹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幹欄式建築,那個時候,用來製造房子的工具很簡陋,主要是石器砍削和繩索捆紮,所以是無法細緻處理木頭表面的,如果要想更舒服地睡在上面,就要在室內鋪一些草或者帶毛的獸皮。這就是最初的席居雛形。這個時候進屋,脫鞋不脫鞋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人們還沒有那麼多講究。

即便是到了青銅時代,人們可以使用金屬工具加工木材,搭建房屋,但是鋸子、刨子還沒有發明出來、加工木材主要使用的就是斧斤,要想製作出規整、平滑的地板還是不可能的。所以總會存在地板表面看起來寬窄不一的情況,不太美觀,甚至還存在凹凸不平的情況。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先秦宮殿雖高,但裡面是依附在夯土臺上,每一層都鋪設地板

北方黃河流域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北方的氣候相對乾燥,人們開始時是掘地為穴,或者既山為穴,漸漸地為了方便採光,使用了半地穴形式,用木棍做成屋頂,房屋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在冬季的時候,可以保溫防風。

後來人們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使用木質架構解決房屋承重問題,用泥草夯築成牆體用於擋風,房屋逐漸轉移到地面上。

因為古人生活的地方離不開水,如果離水源近或者比較容易穿井的地方,穴居或半穴居總會有一個潮溼的問題,冬天還好說,尤其是夏季下雨的時候,是非常令人苦惱的。《墨子·辭過》中說:“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溼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室高足以闢潤溼,邊足以圍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於是北方就誕生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建築方式:土木混合結構房屋

種房屋的下面會有一個比較高的夯土地基,把土夯實,並且抬高,有利於防止地下水份蒸發到室內。為了進一步保持室內的乾燥,北方發展出在夯土臺基上設置木架,架空木質地板的建築形式,這樣不但防潮還會起到防蟲鼠的作用。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四川畫像磚中房屋的形象,下面是架空的

這種架空雖然不像南方幹欄式建築那樣高,實質上卻是一樣的,一旦架空,房屋裡面的地板肯定是木質的,而不是其他材質。

2014年陝西省清澗縣辛莊發現一處商代晚期建築遺址,遺址中發現了以前夏商周三代遺址中均未發現的

門道及迴廊地鋪木地板。這個遺址整體呈三重環圍式樓宇,在第二層檯面中部發現了寬敞的門道,一直通往一重庭院,門道的地面上鋪有寬約15-20釐米不等的木地板,在東側二層迴廊也發現了清晰的木地板。因為地板本身比較薄,很難長期保存,以往的遺蹟中只能發現用以栽樁的坑穴,推斷出上面房屋是架設木質地板的。這次直接發現木地板,無疑為席居時代室內鋪設木質地板提供了直接的證據。

這些木質地板呈現出來的特點就是:加工粗糙,每塊地板寬窄不一,拼接在一起時表面有縫隙,且凹凸不平,穩定性差。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蒲草

這樣的地板坐上去怎麼會舒服呢?

古人早就想出了對策。此時人們掌握了精巧的草編技術,可以製作各種材質的席子

《周禮·春官·序官》中記載:“司几筵掌五幾、五席之名物,辨其用與其位。”鄭注云:“五席,莞、繅、次、蒲、熊。

在房間中先鋪設大的席子,這叫“筵”,可以遮蔽下面粗糙的地板,這樣還不會很平,為了更舒服,上面還會鋪設多層不同的席子。因為蒲草葉子中間有很多空隙,且柔軟堅韌,做成席子是很舒服的。所以天子五席中的三席莞、蒲、繅都是用蒲葉編制,只是粗細不同,有無花紋的區別。最高級的熊席,則是用熊的皮毛做裝飾的席子。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五席之外的葦蓆是喪禮上用的

用來編織蓆子的蒲草的寬窄差別不大,編織好的席子還可以染色,在編織時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蒲草,即整潔又美觀,鋪在地板上,可以掩蓋參差不齊的地板,還軟乎。用竹子做的次席也可以做的很規則美觀,完全彌補了不整齊的地板的缺點。在刨子發明之前的傢俱要披麻上胎髹漆

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搞不平它,可以用別的材料把它整平,只要最後能達到整潔美觀的效果就好。這也顯示我們的先人對於規整、莊嚴、整齊的追求和變通。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蒲團是古老的坐具

這種鋪席而居的方式在周朝甚至形成了制度,成為禮法等級的一部分: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這個是帶著下面的“筵”的席子的總數。因為“筵”也算是席子的一種。

這樣我們應該有個大體的印象,北方的房屋是下面有夯土的臺基,上面木質架構,牆是用夾版夾住兩側,在中間夯土建成,再上房梁、合瓦。室內是架高一定高度鋪設地板,為何地板不是直接鋪在夯土層上呢?古人也不傻啊,地板直接鋪在地上,捂著潮氣,沒幾年就爛透了,一定要架起來,通風透氣才會長久。在這上面再鋪席子。室外房間的周圍,有時候也會鋪設地板。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地板都要架空的

門口還有臺階,以便登堂入室。進屋的時候就在登上臺階之前,就把屨履脫下來,放在西階專門擺放屨履的地方,赤腳進入房間。這一點是我們和日韓不一樣的地方,中國古代認為在臺階上直接脫屨是不合禮法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這樣是不可以的,中國古代是要整齊地擺放在西階的

南方的情況差不多,只是房屋架設的更高一點,進屋的時候用臺階或梯子。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這樣的情況,進門不脫鞋能行嗎?

古代路面不加硬化,旱天有塵土,雨天有泥巴,進門不脫鞋,人們進屋之後要跪坐在席子上。如果穿著鞋進入,帶著又是土又是泥巴的,再加上出門遛狗的時候踩點“黃金萬兩”,你這個衣服還穿不穿了?所以必須要把室內和室外生活分割開來,進門之前一定要把屨履脫在走廊之外,

跣足進入室內,這樣就可以保持室內的清潔了。這是由席居的客觀條件所決定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兵馬俑淺口的方履

足服的情況

這裡我們一直使用足服這個概念,是有些無奈的。因為我們現在說的“

鞋”在漢朝才出現,是用一整張皮沒怎麼經過裁製而做成的足服,用帶穿綴,好像一個皮袋子,穿的時候收緊帶子,系在腳踝上就好。談不上美觀,是貧苦人穿的足服。漢代文獻極少提及,從漢到唐正史中更不見一字。帶了宋代才較多出現在佛教典籍中,直到明朝,才逐漸代替履成為足服的統稱,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只能稱之為足服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古代的履

漢代劉熙《釋名·釋衣服》: “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

在秦之前主要的足服就是“屨”,這是一種使用草、麻、皮、絲帛製作的單底鞋。草屨是平民所穿微賤之物,麻屨使用的範圍更廣泛一些,皮屨是冬天所穿,絲屨是貴族所穿。另外,屝、屣、屩都是草或麻做的鞋。

與單底屨相對的就是復底的,《釋名·釋衣服》: “復其下曰舄。舄,臘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溼,故木復其下,使幹臘也。舄是貴族們舉行禮儀時穿的一種鞋子,上面還有各種華麗的裝飾。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還有木頭高底的,《 釋名·釋 車 》:屐,榰也,為兩足榰以踐泥也。

之所以提這麼多足服形式,我們就要總結出其中的一些跟“升堂脫屨”有關的特徵,以使我們的結論有普遍意義。不管足服的形式有多少,這些足服都是沒有,不論是草屨、麻屨、革屨、絲屨還是舄、屐都是淺口,便於脫和穿的。這就和席居制度有著密切關係,因為人們要隨時進屋、出屋,假如鞋子有高靿,或者穿脫麻煩,會給人帶了很多不便。有些人需要長途走路時,為了不使鞋子脫落,他們會臨時使用麻繩將鞋子綁在腳踝上,這也出於實用的考慮。

綦者,系也,絇者,拘也,鼻在履頭,綦繩連接以結之,使固而不墜,將升堂解之。就是鞋帶。青絇,就是帶鞋花的鞋帶。古代人繫繩打結的地方很多,為了方便解開,都會隨身帶

觿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這種鞋太容易掉鞋了

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出現了短靿的革履,稱之為,《釋名》:“靴本戎服也,趙武靈王所作,常短靿,以黃皮為之”。東周時馬鐙尚未發明,在騎馬的時候,腳是懸空的,如果著淺口的屨,騎著騎著,屨就掉了,這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穿有

的靴子,可以卡住腳踝。但是漢地是席居,如果穿胡人那樣的長靿靴,進門脫靴非常不方便,所以趙武靈王做了變通,製造了短靿靴。這是生活習慣所決定的民族差異,就這樣的小小的細節都會差出來,細細思考下來是極有趣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靴子不容易掉,還保暖

襪子的問題

穿草屨、麻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磨腳。遠古時人們習慣了赤腳走路,腳底板長了繭子也不怕磨。但是穿屨磨的不是腳底,腳跟、腳面、腳趾頭就不那麼抗磨了。對於襪子需求也產生了,最初可能只是用布包裹一下,但布容易鬆散,逐漸改進就產生了角韤。《說文》:“韤,足衣也。”《中華古今注》曰:“三代及周,著角韤,以帶繫於踝。”這個角韤,在《說文》只有一個寫法“韤”,從韋,韋就是熟過的皮子,這是解釋的通的,最初的襪子就是用熟過的皮子做的,因為比較柔軟耐穿,可以起到保護腳的作用。後來有寫成的,這是不嚴謹了,從革,革是生皮子,怎麼做襪子呢;有寫成的,這是材質後來發生變化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改良後的襪子還是很肥大

這個角韤和後期的襪子有很大區別,就是一個三角形的皮袋子,把腳穿進去,多餘的部分折起來,用帶系在腳上,穿著鞋看不出來怎麼樣,但是一旦脫了鞋,是很不美觀的。因此如果穿著角韤,是要把角韤脫下來,光著腳進入室內的,因此這個時候的禮儀是,穿著襪子是失禮的,跣足是符合正禮的。此所謂:古者坐必脫屨,燕坐必褫襪(段玉裁)。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為靈臺於藉圃,與諸大夫飲酒焉。褚師聲子韤而登席,公怒,辭曰:“臣有疾,異於人。若見之,君將之,是以不敢。” 公愈怒,大夫辭之,不可。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爾足。”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日本在相當長時間內也是跣足的

上面是褚師聲子曾經在衛侯宴席上穿著角韤進入酒席,這種失禮的行為讓衛侯非常憤怒,認為是對自己的一種冒犯,甚至要想砍了他的腳去。其實是因為褚師聲子患有腳氣,腳爛的很厲害,不願意讓人看到罷了。這是一個可怕的誤會,我們現在看來真是搞笑,穿襪子的成了失禮,光腳的成了教養,這是由當時特殊的歷史情況決定的。

《淮南子》: “古者家老異飯而食,殊器而享;子婦跣足上堂,跪而斟羹。”

但是穿了角韤,升堂入室就不方便,所以只要屨履不磨腳,大家還是不願意穿襪子的,那什麼屨履不磨腳呢?當然是布帛絲綢的不磨腳了,但是布帛絲綢的屨履貴啊,也是那個時代人人嚮往的奢侈品吧。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清朝棉襪還是很肥

席居從商周形成之後,一直延續到漢朝,人們不但跪坐於席,而且晚上就寢也在席上(就寢之處,我國不同於日韓,下面會說明這個問題),這樣重要的生活場所,必須保持清潔,所以“升堂脫屨”也成了最基本的習俗。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北齊時很多人已經不再席居

漢末動盪,兩晉時期也不太平,南北朝時期席居制度發生變化

席居制度形成之後,一直維持了很長時間,從商周到漢朝,都是中國的主要起居形式。漢朝中後期,胡人與中原地區的交流增多,胡人不同的習俗,讓中原人覺得很新鮮,開始嘗試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從飲食的“胡餅”,到起居的“胡帳”、“胡床”,都開始進入到中原人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傳統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的,此時主要的起居方式還是席居,尤其是在國家層面,典制是不會輕變的,這些胡人的生活器具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多餘的選擇。

漢朝末年,各種割據勢力連年征戰,很多城池宮室、房屋田舍都被焚燬。例如董卓在遷都長安之時,就把洛陽城焚燬,“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並放火燒宗廟宮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為焦土”。

從東漢末年到晉朝一統天下有八九十年,兩晉也不太平,八王之亂、永嘉之亂,接下來又是南北朝,直到楊堅建立隋朝,中間400年左右的時間,都是亂哄哄的。一打仗就會有有人放火燒房子,熱武器時代炸彈落下來會燒著房屋,冷武器時代怎麼能燒著房子呢?一則是要削弱對方的力量,使其很長時間不能恢復,二則要掩蓋劫掠屠殺之惡跡,只要不是佔領這個地方的領土,一般都會放火燒焚燒的。古代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很好點燃,所以自古以來都說“

兵燹”,打仗是一定要燒房子的,這三四百年毀壞的房屋不計其數的。

從燒房子的目的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重新建造土木結構的房子是很耗力耗材的。土好辦,頂多是費點人工夯土就是了,問題就是在木頭上,建造大的宮殿要用很大的木頭做柱子,這些木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長成的,往往都要好幾百年才能成材,經過三代以來的砍伐,木材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充足了。即便是有木頭,是要先緊著皇宮和大地主們建造房子的,所以士族們還依然可以維持席居的方式。這個從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可以看見席居的狀態。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女史箴圖》局部,夫人坐在紅邊的席子上

普通老百姓想維持住有地板的房子就很困難了,直接坐在地上太潮溼了,那麼胡床這種可以隨身攜帶,使用木料極少的坐具就成了一種很好的選擇。唯一可以保持使用木板的地方就是就寢的地方,也就是床。使用床這是我國和日韓席居很大的不同之處。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床的演變

在穴居時代,人們就發現直接睡在地上很不舒服了,就發明了床,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類似於“爿”的床字,《說文》:爿,判木也。這也說明了床的最初來源是劈開的木片。這個木片放在兩邊的架子上,就成了床。在1958年發掘的陝西半坡遺址的房舍遺址中,也發現了有供休息使用的高出地面的土臺。在陝西省臨潼發現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姜寨遺址”,在遺址的室內也發現有高出地面10釐米,長1.5米,寬3.2米的土臺。

後來演化出“疒”,以病須臥床是也。

在席居時代,就寢之處也有床,從“姜寨遺址”床的高度來看,古代的床並不很高,離地面只有10釐米。席居時代也是如此,日常活動主要坐在席子,睡覺沒有必要離席子很高。只是睡覺的時候要放腦袋,不能直接躺在臀部坐過的地方,還是要單獨劃出地方來的。另外,因為就寢的地方涉及隱私,還會在床周圍設置帳子。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這種床延續的到建國後

1957年,河南省信陽長臺關春秋戰國楚墓中,出土了一張木造漆床,長2.18米,寬1.39米,高0.19米。這是迄今我們發現的最早的床的實物,也是我國在席居時代依然使用床的有力證明,而且我們看到這個床也不是很高,大約只有一拃高而已。

在穩定時期,房間的地板和床都可以用木頭來做,在戰亂過後,地板房子一時恢復不了,有了木頭就先解決睡覺問題,所以用木板來做床的習俗一直保留下來,直到現在,大多數的床還是使用木板來製作的。

以前地板是木頭的,上面鋪席子,經常擦洗,進門還要拖鞋,都是很乾淨的,床不需要很高,十幾釐米也就夠了。但是如果現在地是夯土地了,床做的太矮,睡覺的時候不就要吃土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床的高度慢慢的變高了。在《女史箴圖》中有一幅是一個婦人坐在一張床上,床周有帳,床前有幾,一位男子坐在几上回頭與婦人說著什麼話。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女史箴圖》局部

但是我們要注意幾點:

1、這個床下面有底座,高度到男子的膝蓋左右,按當時人的高度,大約在40釐米上下了。而這幅畫的旁邊就是席居的情形,說明當時這兩種起居方式是並存的。

2、按照席居的禮儀,屨履是要脫在室外的,但是畫中的男子卻把履穿進室內了!而且他還沒穿襪子!他為何會把履直接穿進屋內呢?很有可能是這間房間的地就是夯土地,沒有地板。

這一幅圖說明在東晉時,席居制度已經發生變化了,一部分人中依然有條件保持席居,但是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開始使用較高的坐具和寢具,席居的生活方式存在的範圍開始萎縮了,“登堂脫屨”的習俗也在改變。

南北朝時期,鮮卑南下建立北朝,拓跋鮮卑積極接受漢文化,同時漢族也接受了很多鮮卑文化,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影響、交融,最終匯流,這一期間中原地區從飲食、服裝、居住、起居、出行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與漢朝截然不同的風貌。席居文化也在這一時期逐漸發生變化,在貴族中間,席居還依然得以保持,但是普通百姓要維持席居的生活方式就不那麼容易了,他們最早接受了成本更低的生活方式。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唐朝仕女圖是穿履的

隋唐時期,男子穿靴成為時尚,人們逐漸放棄“登堂脫屨”的習俗

隋唐時期,文化風氣非常開放,隨著領土的擴展,跟西域地區的交流更加頻繁,新鮮事物不斷湧進。人們在心態上也開放包容,追求時尚。這時桌子、凳子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但是席子依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只是其他坐具更普及了。唐朝初期,人們還保留以前席居的習慣,但是在盛唐時期,這種習慣就開始發生變化。

李肇《唐國史補》是記載唐開元至長慶年間的社會風氣、朝野軼事及典章制度。裡面有兩則故事涉及到“登堂脫履”(漢朝之後履代替屨成為鞋的統稱),很值得推敲。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鮮豔柔軟的地毯

第一則是捲上中的“房氏子問疾”:

韋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問之。延入臥內,行步悉藉茵毯。房氏子弟襪而後登,侍婢皆笑。舉朝以韋氏貴盛、房氏清儉,俱為美談。

這則故事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時,西域的地毯被大量販運到中國。地毯的華麗柔軟舒適很快就成為達官貴人家中的必備之物,韋陟家已經算是清官了,他家的臥房中也是鋪地毯的。地毯同地板不一樣,如果光著腳走在上面,容易粘毛,怪難看的,所以走地毯一般是穿著履或靴就可以了,其他人都是"行步悉藉茵毯",房琯也曾做過宰相,但是他家的孩子對地毯的態度卻非常小心,把履靴脫掉,只穿著襪子走上地毯,韋陟家的侍婢都笑話他們,認為他們太過小心了。這事傳了出去,大家都覺得“韋氏貴盛、房氏清儉”。之所以大家會覺得韋氏貴盛,就是因為他家鋪設“茵毯”,而且奴婢們並不以為珍貴,說房家清儉,是因為他家的子弟不奢侈,對待地毯如此小心,可見他們家是沒有地毯的。

房氏子弟到了人家的臥室脫鞋,這說明唐朝盛世時,登堂已經不需要脫鞋。入室要看情況,有的家庭中鋪設地板,鞋還是要脫的,所以房氏子不覺得在別人家脫鞋是一種難為情的事情。那個時候有地毯,但是地毯還是奢侈品,並非常見之物,房氏子也是上層階級了,他們居然也不知道地毯是可以直接踩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以前的紅地毯昂貴,現在的化纖紅毯沒有那麼貴了

關於唐朝的地毯,最有名的莫過於白居易的樂府詩《紅線毯》了

紅線毯,擇繭繰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

染為紅線紅於藍,織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廣十丈餘, 紅線織成可殿鋪。

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

美人踏上歌舞來,羅襪繡鞋隨步沒。

太原毯澀毳縷硬, 蜀都褥薄錦花冷,

不如此毯溫且柔,年年十月來宣州。

宣城太守加樣織,自謂為臣能竭力。

百夫同擔進宮中,線厚絲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我們從其中可以得知這樣的信息:

1、披香殿廣十丈餘, 紅線織成可殿鋪。

唐朝的大殿中是鋪設地毯的,而不是地板。

2、美人踏上歌舞來,羅襪繡鞋隨步沒。地毯是可以穿著鞋直接踩的,美人們跳舞時穿著羅襪繡鞋踩在上面就淹沒了,可見地毯的毛有多厚。

3、此時,地毯已經不是全部都從西域進口,已經形成了本國的產地,其中以山西太原、四川、安徽宣城為代表產地。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唐《遊騎圖》,靴是男子標配

第二則也是捲上中的,李白脫靴事,這是關於李白脫靴最早的記錄,和之後《酉陽雜俎》中的記載不同。

李白在翰林,多沈飲。玄宗令撰樂辭,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後對御,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上命小閹排出之。

唐朝男子多穿靴,穿靴成為了朝堂的定製,李白在翰林工作,自然也要穿靴。靴子穿上不容易脫落,脫鞋的時候也比較費勁。玄宗召見李白時,他喝的爛醉如泥,直接讓人拿水潑他了。他殿前對御的時候,還有點意識,知道要脫鞋,但是自己醉酒無力,不能自己脫下,才讓高力士給他脫的,玄宗沒理他,讓小太監叉出去了。從這裡看,我們知道,當時在殿前面君的時候還是要脫靴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搗練圖中,高坐和席坐並存

我們來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情況:

唐朝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平常的生活中,“登堂脫履”的習俗已經式微了,但是在不同形式的住宅中,有的可以直接不脫鞋直接走進去,如果別人家是架空鋪設地板的那種,就要脫鞋。

大臣上朝還是要脫鞋,但是現在的襪子已經比較貼合了,不必脫下襪子。朝堂上已經不是以前的鋪地板和席子了,開始鋪設地毯,地毯其實也是怕髒的,大臣們從外面進來,鞋上什麼都可能踩上,因此是要脫靴的,這也是為何李白和房氏子要脫靴的緣故。

而美人、歌女她們是不用出門的,自己的鞋子是乾淨的,因此在自己家中生活的人們是可以穿鞋踩地毯的。此時,席居的生活方式開始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到了五代時期,席居的情況變的更稀少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宋朝居家已經不再脫履了

木材的匱乏,起居方式的變化,宋朝之後幹欄式建築的消失,席居方式近於絕跡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桌、椅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席居在貴族中間已經不常見到了。《韓熙載夜宴圖》中已經見不到席地而坐的情形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韓熙載夜宴圖

到了宋代,經過千年的砍伐,木材已經不能支持幹欄式建築的普及了,尤其是北方地區,滿屋鋪設地板的方式已經不再流行,幹欄式建築所剩無幾,而南方偏遠地區由於木材存量豐富,依然保留著幹欄式建築的傳統。

宋朝之初,大臣上殿都是坐著凳子的,但是宋太祖撤了範質和王溥的凳子之後,大臣上朝都是站著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宋太祖的畫像,也是穿著靴子坐在椅子上的。“登堂脫履”的習慣在朝堂上也被廢止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宋太祖畫像是穿靴的

但是這種習俗在一些祭祀中始終保持。《宋史·禮志》: “郊祀時,博士太常引皇帝至南階,脫舄升壇,皇帝降車入廟,脫舄,盥及洗爵訖,升殿。”在舉行郊祀時,皇帝要穿著古代的舄,在壇上鋪席子,皇帝跣足踏席,舉行儀式,到宗廟中祭祀也要把脫掉,但是祭祀完畢,回到大殿時,就不用再脫了。這種“登堂脫履”是對於古禮的恢復,而並非實際生活中所常見的了。《明史·志禮·吉禮》也有類似記錄。

在漢之前跣足作為一種有禮貌的表現,在非席居的背景中,裸露自己的腳又稱為一種非常規的行為了。在民俗中,跣足演化成了喪禮的一部分,用以表達對失去親人的深切悲痛。

宋朝之後,席居制度和“登堂脫履”的習俗幾乎已經退出朝廷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了。家裡的地面也多是夯土或者鋪磚,人們進門之後在不需要脫鞋,日常清潔地面的動作改叫做

灑掃,灑為了防止塵土飛揚,掃是為了清理地面垃圾,這絕對不是在清理木質地板應該有的動作了。席子依然存在在人們的生活中,只是是鋪在床上或炕上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日式建築

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的傳統和變化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木屐方便脫

日本傳統的房屋是幹欄式結構,屋內鋪設用稻草和藺草製作的榻榻米,保持席居的形式。他們傳統的鞋子是木屐和草鞋,便於脫鞋。但是隨著西方文明的普及,日本人的傳統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很多室內場合也不需要脫鞋,只是去別人家中,需要更換脫鞋,跟我們現在的情況差異不大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韓式傳統建築

韓國傳統建築也是幹欄式,屋內鋪席子或地板革,傳統的鞋子是皮革製成的,也有草鞋,這些鞋口都很寬,很容易脫和穿。現在普通人家中絕大多數是要進門脫鞋的,進入一些公司、學校都學要換拖鞋,但是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很普及,像咖啡店、商店不需要脫鞋,吃韓餐的地方多是要脫鞋的。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泰國民居

東南亞國家傳統上都保持幹欄式建築,屋內是地板,進門後要脫鞋,他們平常穿的鞋子也主要是拖鞋,方便脫穿。同日韓一樣,在現代的生活理念普及下,傳統的生活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共場合的風俗習慣各個國家趨同,需要脫鞋的情況越來越少,“登堂脫鞋”的習俗主要保持在家庭範圍中。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進門換鞋的習慣重現

社會發生變化了,“登堂脫履”的習俗在一些家庭又重現了

雖然“登堂脫履”的習俗消失了幾百年,但是隻要生活中需要,它就會重新出現,這反映了禮節這種事物是可以隨著客觀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

宋元明清直至民國,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地面多采用夯土、磚、石,後期還是用過混凝土,這些材質都容易藏灰,不適合赤腳踩踏,所以入門之後,大家都是著鞋履的。偶爾有木質地板的使用,也不足以改變著履的風俗。尤其是婦女裹足之後,為了維持腳型,裹腳布一刻不曾放鬆,連睡覺的時候,都有專門的睡鞋穿著,不肯輕易示人,更何況跣足而行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鞋底繡花不是走路的鞋,要麼是睡鞋要麼是裝老的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現代化的混凝土樓房大批量建設,人們的生活條件快速改變,尤其是城市中,大多數家庭住進了樓房。一方面是裝修材料豐富,價格對普通家庭來說也能接受,房間內部可以鋪設地板、地板磚,赤腳走路完全沒有問題。只要勤於打掃,房間中就可以保持更高標準的衛生水平,家人也可以更自由地生活,在地上坐臥皆可。為了維持這樣的衛生狀態,“登堂脫鞋”的要求又重新出現了。

另外一方面,樓上的地板就是樓下的天花板,如果直接穿著硬底的鞋行走,就有可能對樓下產生干擾,時間久了就產生了鄰里矛盾。這也要求大家養成進門之後,脫換硬底鞋,在家中生活穿軟底的拖鞋或者赤腳。這兩點原因中,上一條是要看個人的主觀願望,而下一條是一個客觀需求了,拖鞋成為了每個在樓房上居住的家庭的必備品,進門脫鞋、換鞋漸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習俗、我們卻日用而不自知。

如果要保持室內乾淨,

“登堂脫鞋”是一方面,勤清潔地板也是必須的,否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朋友到家中來做客,大家都很自覺脫鞋,結果轉了一圈發現腳全是灰就尷尬了。

“升堂脫履”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發展、消失,最終又重現的呢?

登堂脫鞋的下場,哈哈哈哈哈哈

總結

從“登堂脫履”這個習俗的產生、發展、衰落、消失、重現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禮儀的產生都有一個歷史文化背景。

“登堂脫履”的產生是出於衛生的考慮;到底是脫襪子還是穿襪子這兩個相反的問題的出發點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美觀和衛生,在美觀的羅襪產生之後,人們就不願意跣足了;“登堂脫履”的消失,既有不同文化理念的衝擊,也有現實中過度使用木材的建築方式無法維繼的因素,人們尋求變通之法,採用了跟便捷的生活方式;其重現,又體現了生活環境的日益改善,人們對高質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諒和包容

“登堂脫履”這個習俗本身是中性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根據當地的會形成不同的習俗。我們去到了不同的地區,就要入鄉隨俗,尊重別人的習俗,該脫鞋的脫鞋,該穿鞋的穿鞋。另外,不管走到哪裡,都要以尊重人,考慮他人為先。

各位朋友們,去您家中做客需不需脫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