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民的錢去哪了?

美國人民對自己當前的生活並不滿意,對未來的看法也是悲觀多於樂觀。這個結論從何而來?難道只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嗎?當然不是,美國人民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特朗普的當選就是美國人民對當前美國政治極端不滿的一個表現。特朗普絕對不是一個傳統的美國政治人物,如果美國人民滿意當前的生活,就應該繼續遵循著傳統的政治道路走下去,而不是想要另闢蹊徑。

一方面美國仍然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另一方面現在的美國和上個世紀末級本世紀初的美國相比,無論是國際影響力還是政治實力,軍事實力都在呈現下降趨勢,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美國到底做錯了什麼?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要我說美國的根本錯誤就是在於去工業化。打算以金融取代工業。以服務業取代製造業。這一個政策正是導致美國衰落的根源。但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有害的政策,應該來說在冷戰以前,正是這個政策幫助了美國。熬過了冷戰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自從進入20世紀以來,美國就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這一地位一直持續了100多年。可以說工業立國是美國的主導政策。正是這個政策幫助美國打贏了一戰和二戰,為美國爭霸世界打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個政策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遭遇了重大挫折。70年代的美國陷於越戰泥潭不可自拔。美國急需大量的金錢。而工業能夠獲取金錢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於是美國政府不得已採取了自由化私有化的策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美國的經濟學家們迎來了輝煌的春天,他們不斷髮明的新名詞創造的新的金融遊戲。隨著新的遊戲不斷地被創造出來,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龐大,同時也為美國聚集起了數以萬億計的金錢,這不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的金錢。還包括西方世界的一部分。

資金不斷流入美國,同時也被美國大筆大筆的花出去,無論是軍事戰爭還是科技研發都需要大量的金錢。美國就是在玩一個非法集資的遊戲。就像握著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爆炸。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蘇聯解體了,冷戰結束了,蘇聯的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的垮臺為美國獲得巨大的利益創造了條件,美國從原來社會主義陣營攫取到巨量的財富,得以填補到經濟的大窟窿裡面,美國作為勝利者。獲取了最大的戰利品,同時,美國的金融市場也得以大大擴張。

這位不僅是在美國,而且是在全世界創造了一個神話,認為依靠金融業真的能夠使一個國家繁榮富強。雖然大家理智上都知道金融是不能夠產生新的財富,只是將原有的財富轉移或者加快財富的生產。但是現實卻在告訴著人們,金融是可以創造財富的。這些財富是從何而來呢?答案很簡單,從別的國家而來,從未來而來。美國的金融並沒有在創造財富,而只是將其他人的財富掠奪過來,將明天的財富提前預支出來,這是不可持續的。而美國將世界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從而創造了足夠大的市場使得這個遊戲能夠玩下去,持續多年。但不可持續就是不可持續。這個遊戲遲早有一天會玩不下去。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在一開始的迷茫過去之後,有許多人都看到了這個事實。希望能夠從美國的戰車上下來,但美國不可能輕易的讓你脫離美國的戰車,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是保證大家乖乖的和美國綁在一起的力量。這就使美國形成了。軍事和金融雙重霸權,兩者互為依存,互相補充。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得全世界都必須遵照美國的經濟規則行事,而強大的金融實力又使得美國的軍事實力得以保證。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但是現在卻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

由於美國金融實力的強大,不斷地迫使製造業逃出美國,使得美國的工業業空心化日益嚴重。而製造業的萎縮又極大地拉高軍事製造的成本,美國希望在民用製造能力萎縮的同時保持強大的軍事製造能力。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事實上,美國製造業的整體衰落使得軍事製造也難以為繼。美國的軍事製造現在就已經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在未來還將出現更多問題。

道理很簡單。軍事訂單就那麼多,單靠軍事訂單不足以養活龐大的工人。在以前,如果沒有軍事訂單,這些工人還可以接民用訂單。而現在缺少了民用訂單,使得這些工人不得不要求軍用訂單支付更多的工資以養活家人和自己。這就使得美國的工人用工成本大大增加。在市場經濟下:軍方不可能容許工人成本上升這麼多,必然會尋求替代的方法來壓縮成本。而最後所採取的辦法就是用臨時工用技術。不嫻熟的功能代替技術嫻熟的功能,而這就必然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

但這還並不是最致命的,更致命的是現代的工業都是成體系的,而且是高度專業化。一個產品被細分為許多個小部件。在美國的如意算盤裡,是希望美國能夠製造關鍵的高科技的那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由世界其他國家來完成。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第一是可以維持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畢竟在金融的擠壓之下,工業想要再保持龐大的規模是不現實的。那與其十個手指頭都磕磕絆絆殘破不一,還不如只保持一根完整的。第二,國際分工有利於降低成本。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世界上決不能再出現一個工業體系完備的國家。

很明顯美國的如意算盤失算了。世界並沒有按照美國的發展進行下去,而是出現了美國最不願意見到的一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政府試圖挽救美國。兩任美國政府都提出了讓製造業迴流美國的計劃。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可以說是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既然美國已經不可能讓製造業迴流美國,那麼美國剩下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盡力打擊其他工業製造能力強大的國家。畢竟只要畢竟美國自己爛下去不要緊,只要讓其他國家更爛就好。

自從冷戰結束之後,整個世界都就到了全球化經濟的時代,在這幾十年之中美國攫取到了其中最大的利益。但是美國人民卻感到手中的錢並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查一查美國1991年的國家財富情況,再查一查去年的。你就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富人所佔美國財富的比例大幅上升。也就是說美國所賺的錢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富人手裡。佔美國絕大多數的人民瓜分到的錢非常少。以至於美國人民有一種日子越過越差的感覺。

更要命的是,由於製造業流失工作崗位大幅減少,不僅使得美國人民的開銷變大,而且使得美國人民賺錢越來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政府也做了努力。最根本的就是讓美國人民的錢變多,但做到這一點卻十分困難,因為這勢必意味著國家財富必須進行調整。必須犧牲富人的利益,而美國是由富人掌握的國家,這顯然是不現實,那麼美國只好選擇第二種方案,就是盡力打擊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過得比美國更差。這樣美國人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繼續生活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中。

現在的美國和歷史上的宋朝有些相似。北宋時期有一位宰相曾經說過一句話:陛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百姓共治天下。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美國,美國是美國富人的美國,並不是美國人民的美國。

但是問題是美式民主宣揚者人人都具有投票權,那麼這些擁有投票權可以決定國家政治。卻又不是既得利益者的人將會如何操作呢?那就是不斷地選出一個個特朗普式的人。現在的美國政治可以說越是出格,越是離經叛道,越能得到美國人民的擁護。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美國會運用美國現有的軍事實力,政治實力,各方各面的實力,打擊全世界任何可能威脅到美國的國家。這不僅僅包括美國的敵人,也包括美國的盟友。

如果把世界比喻為一輛車,那麼美國毫無疑問就是這輛車上的司機,其他國家就是這輛車上的乘客,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這個司機老想把其他乘客踢下車。但是世界上又沒有另外一輛車,於是這些乘客不得不委曲求全。只求能夠留在車上。但這畢竟只是暫時的,最終這些乘客會商量,希望能夠勸說司機好好開車,要不然只能另選一位司機來帶領這輛車向前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