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120)厘米;地下根状茎长而横走,偶在地表匍匐生长;茎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仅沿二叶柄相连的侧面具纵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时几无毛。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的基生叶丛生,叶片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25)厘米,宽2-5(-18)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钝齿,基部楔形下延,不分裂或大头羽状深裂,常有1-2(有3-4)对生裂片,叶柄较叶片稍长。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的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或菱状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粗齿,上部叶较窄小,常不分裂,上面均鲜绿色或浓绿色,背面绿白色,两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3厘米,上部叶渐近无柄。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的花由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分枝达5-6级,花序梗密被长粗糙毛或仅二纵列粗糙毛;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花萼小,萼齿5,浅波状或浅钝裂状,长0.3-0.5毫米,被短糙毛,有时疏生腺毛;花冠钟形,白色,5深裂,裂片不等形,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75-)1.25-2毫米,宽1.1-1.65(-1.75)毫米,蜜囊顶端的裂片常较大,冠筒常比裂片稍长,长1.5-2.25(-2.6)毫米,宽1.7-2.3毫米,内面有长柔毛,筒基部一侧稍囊肿;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较雄蕊稍短。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瘦果倒卵形,与宿存增大苞片贴生;果苞倒卵形、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圆形,长(2.8-)4-5.5(-6.5)毫米,宽(2.5-)4-5.5(-8)毫米,顶端钝圆,不分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或钝,网脉明显,具主脉2条,极少有3条的,下面中部2主脉内有微糙毛。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果苞倒卵形

攀倒甑的根茎及根有陈腐臭味,为消炎利尿药,全草药用与败酱相同。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50-)400-1500(-2000)米的山地林下、林缘或灌丛中、草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