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漢唐都能消滅遊牧民族匈奴突厥,為何出現熱武器的明朝卻不能消滅北元?

月影青霜


消滅一個政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即使強大如漢唐,也沒有能力完全消滅匈奴和突厥。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不是開疆擴土性質的侵略戰爭,而是保家衛國性質的自衛反擊戰爭。無論是唐朝還是漢朝,針對突厥或者是匈奴,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邊患。真正開闢擴張的土地,在北方的邊界,和秦國全盛時期的邊界,沒有太大區別,無非以陰山為界罷了。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這已經是擴張的極限了。並不意味著漢朝或者唐朝無力去打下更多的土地,而是對這些地方實在缺乏經營的興趣。更不會耗費人力物力去防守。在這種情況下,受降,安撫往往比軍事打擊更容易被接受。


漢朝對匈奴

漢朝對匈奴,主要有三大手段,第一是和親,第二是軍事打擊,第三是招撫。這三個手段,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產生了獨特的作用,但始終沒有消滅匈奴。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軍事打擊,至今被人津津樂道,西漢王朝這次耗盡國力的大戰,其實是打了一個平手。漢朝冒著亡國的危險,把匈奴打的也幾乎亡了國。唯一不同在於,漢朝的恢復能力很強,只是經過二三十年,就恢復了元氣,而匈奴則一直無法恢復到巔峰狀態。

面對已經不造成威脅的匈奴,漢王朝採取了招撫的策略。藉著匈奴分裂的機會,收降南匈奴,並且將長城以北陰山以南的區域,讓給南匈奴部族繁衍生息。這是對歸降的匈奴人最大的獎勵。卻也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危機。

到了漢光武帝時期,北匈奴實力再次膨脹,並且控制西域諸國,為了共同對付北匈奴,漢朝進一步拉攏南匈奴,其做主要的策略就是允許匈奴人內遷,然後將匈奴的勇士編入漢軍序列。

從西漢建立一直到東漢滅亡,匈奴一直存在,直到西晉王朝,匈奴再次爆發,成為五胡亂華的前鋒。而這樣的伏筆,在招降南匈奴的時候,已經埋下。


唐朝對突厥

突厥對唐朝的影響,遠不如匈奴對漢朝的影響大。終唐一世,對北方的遊牧民族的控制力大大加強,雖然這時候北方現後出現東突厥、後突厥、回鶻等政權,但沒有讓唐王朝傾舉國之力去對抗。因為唐王朝傾國之力對抗的是西方的吐蕃。

對於東突厥,在很多人看來,突厥分裂後,實力就會弱小,會拿匈奴作比較。這是不科學的比較。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東西分裂和南北分裂完全是兩個概念。這和地理位置有關係。如果南北分裂,南邊遊牧政權,可以獲得陰山以南最好的土地,而北邊遊牧民族,卻無法找到同樣好的土地。

東西分裂則不然,東邊的遊牧民族,比如東突厥,依然可以擁有漠南的肥美牧場,而西突厥,則可以控制西域,扼守絲綢之陸,獲得商旅的大量財富。而且隋唐時期並不像現在這樣到處是戈壁沙漠,那時候的草場還是相當肥美的。這就是為什麼,同樣分裂,東突厥有勝兵四十萬,西突厥也有勝兵三十萬,而北匈奴人口不到二十萬。完全就是因為南北分裂,北匈奴吃虧太大。

唐朝對於突厥手段更加多樣而果斷,建國僅11年,就發動了滅亡東突厥的戰爭,到了唐高宗之時,建國不過四十年,就已經滅了西突厥。即使在後來突厥復國,也僅存在了五十年,再次被唐軍聯合回紇部落滅亡了。

如果說唐朝可以滅亡突厥,這一點還是可以說得過去的。因為自後突厥滅亡後,突厥再沒有復國,也沒有對中原王朝造成任何影響。


明朝對北元

明朝時期,雖然熱兵器已經裝備軍隊,但這種裝備,並不普及,而且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效果不大。那時候的火器,基本上和現在的煙花差不了多少,射程有限,裝填慢,機動性差,到了明成祖時期,才有了一些進步。但這種進步,更多的是軍隊戰術上的進步,對遊牧民族的威懾力,遠大於殺傷力。在土木堡之戰後,神機營全軍覆沒,大量火器甚至響都沒響,也先軍隊的馬刀就已經砍了下來。這並不是明軍不想用,而是裝填火槍非常困難,火藥容易受潮,在突發狀況下,還不如燒火棍好用。但在北京保衛戰的時候,神機營有了充分的準備,這才發揮巨大作用。

火器的優勢的確有,但在大軍團遠征的情況下,火器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甚至可能在行軍過程中,就會導致火藥受潮,然後成為擺設。而明朝對陣北元,要翻山越嶺走很長的路,即使極少數精銳裝備火器,也無法徹底改變戰場格局。

那麼,明朝消滅北元了嗎?當然是消滅了,只是沒有用火器,依然用的是冷兵器。最終解決北元問題的是藍玉,地點在捕魚兒海。因為北元的實力,甚至不如北匈奴,而明朝軍隊戰鬥力,不亞於巔峰狀態下的漢唐。這種仗,其實並沒有廢太多周折,可以說,走路的時間比打仗的時間都長。

北元滅亡,但蒙古人的威脅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瓦剌和韃靼,依舊成為明朝的邊患,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


舊書齋


漢唐最終解決了匈奴、突厥的遊牧民族勢力了嗎?

明顯沒有。漢朝立國時,匈奴就通過白登之圍給漢朝下了個立馬威,此後60多年,漢朝始終採取了和親政策。後來漢武帝改弦更張,以暴制暴,一連打了30多年,將漢朝百多年的積蓄全都打空,也只是取得了匈奴的短暫認慫,遠遁漠北的戰果。匈奴最終被消滅,還是在東漢時,匈奴屬地連續遭受天災,導致經濟實力大減。漢朝皇帝此時“趁你病,要你命”,聯合東路鮮卑、南路南匈奴(帶路黨)、西路烏孫,共計十多萬騎兵發起突然襲擊,匈奴這才在以漢朝為首的聯盟的絞殺下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這時是在公元89年,有一個歷史名詞叫做“勒石燕然”,說的就是這件事。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89年,漢朝與匈奴長期戰爭近300年,這才最終消滅匈奴。而這種消滅也沒有畢其功於一役,隨後在漠北草原上先後崛起了鮮卑、柔然、突厥等民族,同樣對中原王朝腹地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鮮卑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中原王朝勢力勉強還能與之抗衡,靜待時變。當唐王朝建立初始,突厥的強大已經是讓人高山仰止了。

(西漢初期匈奴勢力強大)

隋朝的縱橫捭闔(反間計),加上游牧民族內部政治的鬆散性的固有毛病,使得突厥分裂成為東、西突厥。然而即使如此,分裂的突厥的勢力也強大到讓中原王朝不敢掉以輕心。隋煬帝曾經巡行至雁門,原本是想向突厥示威,不成想被突厥來了個回馬槍,被圍困在雁門關,差點脫身不得。到了唐朝初年,北方各個割據勢力紛紛向突厥示好,請求做突厥的附庸,乃至於“兒皇帝”。李唐皇室在起兵之初,為避免雙線作戰,也曾經向突厥稱臣以做權宜之計。“玄武門之變”後,東突厥曾經發兵18萬,直突關中,逼近渭河,唐太宗不得不傾府庫以求和。公元630年陰山戰役(定襄會戰),藉助於突厥內部的分裂,還有天降大雪,唐朝才一舉擊破東突厥,李世民也成了天可汗。可即使如此,突厥的勢力也遠遠沒有消除。在武則天時期,突厥的復國勢力就已經蠢蠢欲動了。前期只有700多人的突厥分裂分子,居然最後也能夠與唐朝分庭抗禮,建立了“後突厥汗國”,一度稱雄漠北和西域。唐王朝最終藉助於回鶻人的勢力,才將突厥徹底擊敗。不過,即使如此,漠北地區也不為唐朝所有,先後有回鶻人、黠戛斯人、契丹人佔據漠北。隨著中原王朝混亂的政治局勢,很多漢人遷居塞外,從而給了這些遊牧民族政治啟蒙、文化教育等,中原王朝的文明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向周邊輻射,最終在兩宋時期,迎來遊牧民族勢力的大爆發。

(匈奴走了,鮮卑來了)

由此可見,即使在漢朝、唐朝這樣的中原王朝強勢的時期,中原王朝也沒有徹底解決草原遊牧民族侵擾農耕文明的難題。至於明朝,則是借鑑了漢朝、唐朝時對外族戰爭勞而無功,從而採取“保守治療”,將蒙古邊患始終限制在可以控制的程度。因為即使明朝傾其國力,將蒙古人犁庭掃穴,也改變不了漠北地區如“割韭菜”一樣層出不窮的遊牧勢力。從歷史經驗看,如果將蒙古人的勢力連根拔起,反而會給鬆散的遊牧部落提供了整合成一個強大統一的部落政權的契機,不管是匈奴遠遁後的鮮卑,還是黠戛斯西遷後的契丹,都是在如同真空的漠北地區勢力快速膨脹起來的。因此,對於明朝而言,在漠北草原上,維持一個脆弱的共主政府,不給政治強人統一草原的契機,是一個划得來的買賣。

(後突厥帝國復國成功)

那麼,為什麼中原王朝擊敗了遊牧民族的軍事能力,卻不能在草原上建立郡縣,實行與內地一樣的統治措施,將邊疆地區同化成內地省份呢?

應該說從漢朝到唐朝,再到明朝,不管是哪一個皇帝都為此殫精竭慮。漢武帝還曾經在現在的包頭地區開發了一個名叫“朔方”的經濟特區,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撥款和政策扶持。然而又如何呢?這座朔方城才經營了30多年,就不得不廢棄了。因為漠北塞外的氣候條件,不適合農耕文明。這在後來的科學大發展中有了一個說法,叫做400毫米等降雨線。年降雨量低於400毫米是半乾旱地區,只能維持畜牧經濟。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可以讓一部分漢民改變生活習性,也讓他們變成牧民,永佔斯土,不給遊牧民族留下生存空間不好麼?按理說,這個是可行的。實際上,在遠古時代,之所以會有遊牧區、農耕區這樣的界限,也是長期戰爭妥協的結果。遠古先民們畜牧、農耕不分家,其中有一些人,佔據了水草豐美的地方,建設城鎮和國家,驅趕走了另外一部分人。這些人北上漠北塞外,因地制宜,拋棄了農耕的方式,專事畜牧。可是漠北地區物產單一,所需要的鹽、鐵等生活物資,全賴塞內農耕民族提供。原本這種物資交換,用邊境貿易的方式也可以解決。可是,畜牧經濟是很脆弱的,經常會面臨自然災難。農耕民族因為糧食可以儲藏,一般的災年還能應付。可是遊牧民族的牛羊沒法儲藏,一旦發生大的自然災害,那幾乎就是毀滅性的。可是生活還要繼續,鹽鐵這些物資不可或缺,怎麼辦?塞內農民願意賒給這些窮困的遊牧民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搶劫這一條路了。既然來搶,自然要防。長城也就是應運而生,遊牧民、農耕民自此天各一方,好似勢不兩立。即使有一部分漢民變成了遊牧民,他們也不可避免受到同樣的困境,不搶劫就要被餓死。搶劫,就等於要跟中原王朝分庭抗禮。

遊牧民族為了更好的突破農耕文明的防線,他們只好放棄了一部分的政治獨立性,推選出來一個部落領袖,這就是他們的“帶頭大哥”,他們管這人叫“可汗”。這個帶頭大哥必須要為全部落的利益著想,帶領大家去搶劫。如果這個帶頭大哥竟然表現出了與中原王朝求和的意願,那麼就是違背了草原各部的共同利益,就要被無情的拋棄。北魏時期,拓跋鮮卑即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被草原部落拋棄。他們轉而擁戴柔然部落,向原來的宗主國北魏發起了搶劫進攻。北魏皇室不得不收縮戰線,沿著陰山一線設置了六個軍鎮用以防守。同時,北魏朝廷立刻更化改制,全面漢化,成為一箇中原傳統王朝,採用漢朝時的以中原為腹地,羈縻草原各部的統治方式延續統治。這種戰略方向的選擇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操之過急,又忽略了六鎮軍民的利益訴求,從而釀成了亡國之禍。

(累世強盛的北魏帝國)

敘述到這裡,初期強大的明朝為什麼沒有滅掉北元呢?即使擁有了火器這樣的先進裝備,北元也一直存在到1636年,幾乎伴隨明朝始終。

明朝初期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也不能因此而認為北元就一定是弱勢的一方。明朝初年,大力發展火器,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朱元璋對元朝的騎兵頗為忌憚,不只一次地對邊將們告誡說不可輕敵冒進。明朝能夠順利驅逐北元,也是機緣巧合。元朝內訌不已,優勢軍事力量沒有部署在前線,反而內部火拼。當他們緩過神來時,明軍已經佔據要地,憑城而守,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同時,雖然明軍騎兵人數仍然不敵北元(戰力自然也不敵),但是明軍士氣高漲,又大量裝備火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騎兵數量和戰術上的短板,從而一舉將元軍驅逐出塞內。朱元璋也希望能夠如秦皇漢武一樣,封狼居胥,在洪武朝,接連九次北伐,其意在持續打擊北元軍事勢力,徹底毀滅他們。可是,即使戰爭意志、戰略資源、兵民士氣都佔優勢的情況下,在第三次北伐時,被譽為“萬里長城”的徐達也一樣兵敗土剌河,損失19000名精銳士兵,北元朝廷一度有捲土重來之勢。朱元璋此後調整戰略,開始沿著邊境修築城池,逐步蠶食北元的南進前哨,在塞外設置了多個衛所,如東勝衛、開平衛、大寧衛等,蒙古人因此被驅趕到塞外苦寒之地。可是,這也遠遠沒有徹底解決遊牧民族的軍事實力。因為即使撲滅了蒙古人,還有兀良哈人、還有衛拉特人,他們也在漠北草原的東西兩端虎視眈眈。一旦蒙古人被徹底剿滅,他們隨時可以取而代之,重新成為一支強大的勢力。後來的瓦剌太師就是一個例子,就是他一手炮製了“土木堡之變”。

朱棣後來五伐大漠,中間也有挫折,如丘福就曾兵敗漠北,損失10萬之眾,氣的朱棣立刻徵發50萬大軍要找蒙古人算賬。可是蒙古人一看見朱棣的旗幟就跑的遠遠的,根本不給朱棣照面的機會。後來好不容易抓到一個機會,打了一個小勝仗,斬獲也不多。蒙古人立刻派了使者前來認慫,算是給了這個馬上天子一個臺階下。當時的明軍雖然裝備有很多火器,也發展出了火器的戰法,但是還沒有等到材料科學的大發展,交通條件也沒有達到,農耕民族的作戰方式仍然如漢唐時差不了多少。遊牧民族依賴他們與生俱來的機動性,可以跟明軍周旋。明軍如果長期懸兵在草原上,一旦糧草被切斷,將會有覆滅之憂。所以,朱棣五伐大漠,也沒有徹底將蒙古人剿滅,只是將他們打怕了,一個個跑到北京求收留(朝貢)。當然,這種朝貢秩序是鬆散的,是明朝政府花點小錢(相比於大軍征討所耗的軍費)購買和平。

(明朝時的蒙古各部)

真正解決草原遊牧民族的大殺器,是跳出遊牧與農耕對立的另外版本的政治文明。清王朝解決蒙古人為禍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他們將蒙古人綁在了戰車上,同時又拔高了蒙古人的政治地位,形成了政治同盟。不過,清王朝最高超的統治手段在於真正的在蒙古地方上實行了“改土分流”的政策。清王朝以調解糾紛的名義,將蒙古各部都劃定在固定的牧場,一旦越界,就要跟在北京或者承德的皇帝打申請(清朝皇帝身兼蒙古可汗,是蒙古各部共主)。這樣一來,蒙古各部就被圈定在固有的土地上,各部不相串聯。各種生活物資,統一由中央調給。蒙古勇士們則要出兵打仗,充當前線炮灰。做到了這種程度,清王朝還不放心,他們繼續通過宗教手段籠絡人心,規定蒙古牧民一戶人家只能留一個人傳宗接代,其他人都要去做喇嘛。喇嘛是不能有後代的,這樣就限制了蒙古人的數量,不至於因為草原上資源不夠而發生牧民起義。如此多管齊下,清王朝才把漠北地區收拾清靖。到了清朝末年,漠北草原蒙古地區人口才不足百萬,且生活習性落後,如此再過數十年,不消戰爭毀滅,蒙古民族就將不復存在了。

至於明朝有火器,為什麼仍然沒有將蒙古人的勢力徹底毀滅?答案就是如要想徹底長治久安,就需要在經濟模式上徹底改變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改土歸流”、“編民齊戶”,多管齊下,才可收到效果。至於以暴易暴,雖然能夠取得一時效果,但是難以長治久安。明朝時對待蒙古和倭寇(倭寇實際上形同海洋遊牧民族,也是主打機動性游擊戰,讓明軍疲於奔命。好在倭寇侵擾的地區比較富庶,明軍以遊擊對遊擊,能夠就地取得補給,因此得競全功),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至於以近代火器消滅遊牧民族(不是明朝時的火器),則是文明形態的降維打擊,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就如同現在,已經沒有了原始遊牧民族再建立起遊牧帝國的可能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你的假設前題不存在。事實上,元朝潰散退守草原的元朝朝庭後裔,已經投降了明朝,明朝承認了其對草原的世襲統治權,成了明朝管轄的一個行政區域。繼續在草原作王公貴族的元朝朝庭後裔,也有到明朝作官的。有的在四川作到了將軍,也有的去臺灣作官的。在明朝作官的,全國各地都有。詳見正史《蒙古秘史》。已歸服,消滅從何而論?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首先說一下冷兵器時期漢唐並沒有消滅當時的突厥和匈奴,也只不過是將其鋒芒給挫敗了,然後讓他短時間之內無法回到中原進行搗亂,算得上是寶境安民!其實就效果而言,朱元璋派出藍玉北征草原,還有漢武帝出征匈奴所達成的效果差不多。

但是無論如何中原政權並不可能徹底的統治或者消滅草原部落。說起這其中的原因,其實無非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當時的政權結構。

其實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多,也並不是正統的遊牧民族血統,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些遊牧民族往上數個三代,有可能他主動不是遊牧民族,而是原先居住在中原地區的老百姓。

北方的遊牧民族,其實你就像是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遊牧民族的出現其實也只不過是一種資源利用的表現吧,農耕的土地上面種植糧食能夠得到大量的。物質補給和資源糧食在人的體內就會產生熱量,而生產糧食就能夠生產出人體內必須要產出的熱量,而且糧食生產所轉化出來的熱量遠遠要比草原上面放牧這種粗獷的生活方式產生的熱量要多的多。

所以遊牧民族也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你沒有遊牧民族,你如何去利用照射在草原上面的那些太陽能,不能把這些能量轉化成為熱量,地球上面又得少個幾千萬人!

但是比較坑爹的就是中原文明,一般來講都是以自我為核心,怎麼講呢?我主管的就是農耕文明,(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所以我是一個農耕文明的證券,這一說遊牧民族該怎樣去管理,我不知道,也不知道該怎麼管沒法管。

遊牧民族的管理無非有兩個問題,第一,如何去交稅?農耕土地上面按照糧食的多少劃分比例澆水,那這草原上怎麼叫一頭羊劈成兩半,然後一半交給你自己,另外一半交給政府!而且在農耕的土地上面進行計量稅收的話,你人可以跑你土地跑不了,只要守著你徒弟,你到時候生產多少糧食我都是清清楚楚的,可在草原上面如此廣袤的一個徒弟,你如何去找人呢?你如何去清點牛羊和馬匹呢?

所以如果讓一個農耕文明去處理這個草原文明的稅收和管理,那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其他的不講,光這個清點人頭數就已經夠嗆!所以歷史上面除了一個遼國,其他的大部分的政權要麼在建國之後幾十年全部偏向於遊牧政權,要麼就是在建國之後幾十年徹底偏向農耕政權,總之除了這些沒其他的考慮。

有人就會問了這個遼國為什麼會成功的,因為它實現的是一個朝代兩個制度,大家都聽說過《天龍八部》裡面的蕭峰是南院大王八,其實在契丹人眼中不僅有南院大王,而且還有北苑大王,這個南院大王管的就是南方的那些漢人和契丹人,而北苑大王管的就是北方的契丹人。

但無論怎麼說,這也算得上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處理方式,農耕的館,農耕的事情,遊牧管遊牧的事情,可最後造成的結果也是兩邊差異,這樣的情況不出事情那才有鬼。


漩渦鳴人yy


先簡單瞭解一下,我國古代歷史上大概分為農耕和遊牧兩種文明,中原地區孕育出了許多強大的中央王朝,而長城以北的草原也孕育出了很多強大的部落勢力。兩種文明在長達5000年的歷史上互相碰撞互相吸納。

實際上在清朝以前不管哪個中原王朝都沒有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哪怕是強大的漢唐也一樣沒有徹底解決,原因基本如下:戰爭是有成本的,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多厲害啊,三次遠征匈奴,打的匈奴哭爹喊娘。可是結果那,匈奴消滅了嗎?沒有,他跑了,這邊還沒法追,因為補給線太長了。地盤打下來了嗎?也沒有,來年草長馬肥匈奴又回來了。文景之治攢下來的厚實家底一下打沒了,60000匹戰馬打到最後剩了4000匹,李陵不得不用5000步軍對陣8萬匈奴騎兵。 這就導致了後來中原王朝就不願意和遊牧民族打仗,因為打贏了一算賬賠本,打輸了更賠,不如就想盡辦法來安撫,因為如果要打仗軍費開銷要遠遠高於割地賠款的錢,索性就不打了,你來一會我給你點東西。



而遊牧民族那就沒那麼多問題,本來就是全民皆兵,上馬就能戰鬥,也沒有固定的地方。一旦年景不好就出兵來搶中原,就像一群死囚犯去搶銀行,沒有賠本這一說,橫豎都是死,萬一成功了就賺大了。所以就沒有賠本這一說,怎麼都是賺。到了明朝時期的蒙古,更是成為了明帝國的夢魘,土木之變,庚戍之變,都使得大明王朝陷於極度危急之時刻。似乎在清朝之前,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一直是搞不定的。那麼,中原王朝為何不直接派兵,控制蒙古草原,杜絕後患?


實際上,這個想法也只能想想,根本不具備實施的可能性。至少在清朝之前,它是不切實際的。 中原王朝,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大一統王朝。在農業社會時期,由於農業為自然經濟,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故而王朝的財政是很薄弱的,雖然也經常出現大規模的盈餘,但這只是相對太平時期而言,一旦遇到大規模的天災人禍,如蝗災,水旱災害和瘟疫,這點盈餘頃刻之間便會煙消雲散。所以,歷朝歷代,其財政收入大多之是能勉強維持基本軍費和內政開支。

北部的草原地區,其不具備天然的,可供軍事使用的堡壘和城池,一旦駐軍,那麼必然要增加財政開支,去修築一個個成體系的堡壘和軍事城鎮。廣闊的草原上,需要修築的城池數量極多,耗費的開支也必然是一筆大的數目。這筆錢對於王朝而言,是沉重的負擔。
即使修築城池,實際上用途也並不大。因為遊牧民族一般都是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居所。修築固定的城池,對其地方實現佔領,也無法避免其突然的騷擾,其強大的機動性,僅僅憑藉軍事佔領,是難以做到徹底消弭隱患的。同時,由於蒙古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並不適合種植業,所以如果駐軍,軍餉必然需要完全從內地運輸,在古代社會,陸路運輸的成本高,效率低,這樣一來,王朝的開支便更加巨大。


蘆葦少女重拾舊夢


朱元璋時期是個經濟問題,那時候的家底只夠他來那麼幾下子,一錘子買賣賭不贏就沒那個財力繼續打下去了。

朱棣時期還加上了軍事問題,朱元璋捨不得裁汰多出來的軍隊,把他們變成了衛所,這些傢伙還都是世兵,很容易退化成將領的佃農。朱棣時期大部分的明軍戰鬥力就已經沒啥保障了,他自己的班底也只夠一錘子買賣。

後面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同經濟水平無關,衛所制就不是一個適合維持戰鬥力的軍事制度。


韋格蒂烏斯


軍事制度問題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漢朝更戍卒制度,所有成年男子都接受過軍事訓練,可以說全民預備役,戰時補充兵源很方便,郡縣制直接管理到鄉亭,中央集權,財政軍事大權都在朝廷手中,稍微發展一下打外族都跟玩一樣

唐朝是府兵制,士兵平時務農,戰時從軍,武器自備,這減少了朝廷軍費,發展了經濟,也可以保證戰鬥力,但成軍不易,兵源也不好補充了,參考哥舒翰在青海,三萬多唐軍精銳戰死以後,在安史之亂中再也沒有哪隻唐軍稱得上是精銳了,也為以後藩鎮割據埋下了伏筆

大明王朝就不一樣了,募兵制 ,軍費都消耗在維持部隊編制上了,皇權又不下鄉,鄉鎮靠士紳自制,朝廷收不到鄉鎮多少賦稅,財力有限,武將位置低下,閹黨與東林黨互相鬥爭 ,互相掣肘,東西兩廠,錦衣衛,太監監軍,都影響軍隊戰鬥力,將領不得朝廷信任,強如戚繼光,也得上書張居正自稱走狗方能保全自己,後期遇到小冰河時代,糧食絕收,農民起義,天災人禍一起來,再加上女真人也乘勢而起,最終支撐不住


過盡飛鴻矣


冷兵器時期,漢唐能夠消滅北方的遊牧民族,但是,這個消滅也是需要等待的,只有在最佳的時機,才能把敵人給消滅。並不是一開始他們就能把遊牧民族給打敗。

事實上在漢朝建立的時候,漢朝被遊牧民族打的找不著北。

歷史上為何會有和親政策呢?

就是因為當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打不過人家匈奴了,然後,給匈奴送去美女,送去金銀財寶。

這樣做就是為了換取一時的和平,劉邦執政的時候是如此,呂后、漢文帝、漢景帝執政的時候,也是如此。

直到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這個時期大漢才有資本給匈奴一戰。

畢竟文景之治是一個盛世,為大漢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也就是說漢武帝之前,漢朝的國力太弱了,他們根本不足以應對匈奴。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隱忍。

漢武帝時期,大漢已經成立了100多年了。

這時候正是大漢最為強盛的時期,因此,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把匈奴打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一代。

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有能夠消滅匈奴。只能說匈奴不敢南下牧馬了,匈奴真正的被消滅是在東漢的時期。

這時候距離大漢的建立已經300多年了。

唐朝對突厥也是如此,唐朝剛建立的時候,也是需要恢復國力的。

因此,唐朝的第一個皇帝,李淵他不得不給遊牧民族採取求和的態度,來穩固已有的江山。

突厥一直都是存在的。

到了唐太宗執政的時期,有了貞觀之治,國家積累了大量的錢財,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才開始對突厥下手。

當然了最終突厥也是被打的無招架之力,到最後的最終消亡。

明朝的時候,事實上也是如此,歷史總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明朝推翻的是元朝,事實上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明帝國,就是因為他打敗了元朝。元朝又開始跑到了大沙漠當中。

既然元朝敗北了,朱元璋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穩固自家的江山了,畢竟當時的大明剛剛建立,各個地方還有很多起義軍,他們都對朱元璋不負。

朱元璋只有先消除掉內患,然後才能更好的來消除北元。若是想要和遊牧民族打仗,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力的支撐才行。

畢竟漢人要想消滅遊牧民族,是深入到人家的大漠當中,這樣對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都是很大的。

只不過明朝還沒有等到消滅北元的時候,他就提前亡國了。畢竟明朝僅僅經歷了兩百多年而已。

這大致就是明朝為何沒有消滅北元的原因。


漢史趣聞


朱明朝的槍口對內不對外。對內可以鎮壓三千多起反對藩王圈田佔地的農民起義,對外,連小小的倭寇,可以讓其侵擾沿海人民二百年,對北方用兵,近乎天荒夜談。嘉靖朝的首輔夏言,提議收復河西走廊,使北京不為國門,被罪以輕啟戰端,抄了家滅了族。


安平144796971


不請自來,繼續做一個悟空問答上的惡客,繼續做一個歷史大明白!

話說首先你要明白朙粉吹明朝有多誇張,而吹明朝火器多麼厲害。其實明朝的火藥配方並沒有改良,其中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也就是說明朝火藥的威力僅僅就等於今兒炮仗的威力!你用炮仗殺人你知道有多費勁嗎?誰也不是傻子,站在那裡讓你給他全身捆上炮仗點著了炸,尤其北元還是遊騎兵,成吉思汗時代的遊擊放風箏戰術!

話說時至今日全世界的軍事家有不研究成吉思汗的戰略戰術的嗎?就像是全世界各國軍事將領有不研究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嗎?而朱重八收復江山主要是佔了老韓家便宜,篡位而已,而當時蒙古人實在少,幾代漢化下來腐蝕之下,戰鬥力明顯不是在草原上頂風冒雪時期可比的。

而北元回到草原上之後,又回到了頂風冒雪的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力逐步提升是必然而不是偶然了,這時候你拿著大號炮仗去轟人家,人家又不傻,就站在那讓你轟?所以當時的生產力限制了火器的製造和發展。

當然說到這裡就會有人提明朝科技了,明朝只有技術,沒有科學。少在這鬼扯什麼科學,您老是不是對科學有什麼誤解?我對科學的理解就是通過數理化能夠體現事物的本質,並且通過數理化可以傳承,並且通過數理化在未經過實驗僅用公式就可以推演的,這才叫科學。

而明朝就別提科學了,數學就玩的一塌糊塗,天文曆法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算不明白,連個節氣算錯了都說是小冰河!話說這樣垃圾的朝代你讓他撇開數理化去科學的使用火器,研發火器,改良火器,這可能嗎?

而且朱重八開國的時候就定下的戶籍政策,軍戶匠戶什麼的,這輩子不可能讀書識字科舉當官的,只是奴隸制的存在,而且他喵的還是世襲的,更別提各種賤籍了!哪怕有聰明人,再聰明不識字,沒法把技術文字化數字化,沒法確定數字標尺,你讓丫的去生產黑科技?這豈不是強人所難嗎?

再就是明代也有自己的苦衷,少跟我說資本萌芽,資本萌芽的理論依據是徐一夔的《織工對》,而《織工對》描述的時間節點是元末明初,瞅朱重八重農抑商那操行,丫能出現資本萌芽都見鬼了,而綜合黃道婆是元朝人,我敢在此斷定資本萌芽是元末而非明初!

而之後建文的那幾年更別提了,建文完全遵從丫黃爺爺那套,祖制不容更改,所以建文時期若是資本萌芽更是見鬼了。朱四汗時期更別提了,朱四汗無論是去草原吃屎喝尿的武裝遊行,還是之後遷都北京,又或者派鄭和去追殺失蹤的朱允炆,都需要大量的錢財,而濫發寶鈔的時代就是這個時期開始的。

貨幣是一個國家的信用的基本了,你大量濫發寶鈔,透支國家信用,然後掠奪民間財富,這時間節點能資本萌芽?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誰要是說資本萌芽在朱四汗時期,大嘴巴抽丫的,用大腸思考問題嗎?

當然也有人說鄭和下西洋帶回多少真金白銀,珠寶象牙的,長頸鹿獅子大象的,話說鄭和就算搬回來一座金山也是杯水車薪的!畢竟當時朱四汗要北征,要遷都,要發兵安南,再算上下西洋的週期,只能說鄭和是個和平主義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阿拉伯戰馬從古至今都是鼎鼎大名的,丫能跑非洲帶回來獅子大象長頸鹿,就帶不回來阿拉伯種馬回來打造自己的騎兵隊伍,算了不吐槽了,畢竟這裡說的是明朝的熱武器!

話說明朝冶煉技術也有限,畢竟中國的鐵礦雜質多,脫硫工藝技術差,從而導致金屬強度低。而金屬強度低的體現就是跟倭寇作戰,日本刀殺人如麻,而我們的武器卻一觸即潰!所以就算就算換了黑火藥了,火銃火炮也白扯,這些工業化的東西都必須依靠完整的工業體系的,而完整的工業體系首先應該點的技能點就是數學!

所以綜上所述吧!明朝不是不想學習漢唐,而是學習不來,而且漢唐又如何,大漢再強最終難免三國紛亂人口銳減七分之六,各個軍閥拉外援,最終導致五胡亂華。而大唐再強又如何,最後難免沙陀人坐大,無論李存勖還是石敬瑭的。所以就算舉國之力滅了北元又會有強大的遊牧民族誕生,而天朝上國始終保持著對少數民族的歧視,不肯同化他們,所以最後能混一天是一天唄!能自吹自擂是一天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