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神經官能症有多可怕嗎?

用戶52281286595


神經官能症是一種非常難纏的疾病,它的可怕之處在於

患者所遭受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可是又沒有實質性的病變,現有的醫療手段很難治療,讓醫生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歸根結底,神經官能症更類似於一種“心病”。

一、神經官能症的病例

有一段時間,華子每次在值夜班的時候,都會見到一位大媽來看急診,她用的藥也總是活血化瘀的那幾樣。華子與同事們聊起這個“熟客”,同事們也紛紛表示夜班的時候總看到這樣的一位大媽,她基本每天晚上都會來醫院“打卡”。

華子與急診室醫生聊到這位患者,醫生們的印象也很深刻,這位大媽每次都是深夜到醫院,說自己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初時以為她有冠心病,發作了心梗。可是進行了各種檢查之後,又發現她一切指標都正常。可是和她解釋說沒有疾病,她自己又死活不信,醫生被磨得沒有辦法,只好給她開些“活血”的藥。

每次只要一紮上針,這位大媽的症狀就馬上“緩解”,然後離開醫院,第二天晚上又再次“犯病”,又重複前一天的流程。而實際上醫生給她用的都是一些輔助性的藥物,不會產生那麼明顯的治療效果,

這位大媽所患的就是心臟神經官能症,雖然沒有實質上的病變,但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她的生活。後來急診醫生建議她去找了心內科的專家,也是費時良久才調整好。好在愈後還不錯,沒有造成大問題。

二、“心病”需要“心藥”醫

人體遍佈神經,調節人體內臟活動和心臟的跳動,汗液、消化液以及激素的分泌等神經,不受人主觀意志控制,所以又稱為自主神經,也稱為植物神經。而人體本身的心理因素會對自主神經產生影響。

比如說我們在恐懼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感覺自己身上的汗毛會豎起;或是在緊張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流汗;在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變得沒有胃口,吃不下飯,這些都是心理因素對自主神經產生了影響,從而改變了激素的分泌,對身體產生影響。

所以說,神經官能症,是一種精神上的長期障礙。其中很多病人可以意識到自己處於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但就是擺脫不了。病人會主觀感覺自己很痛苦,而且特別喜歡跟別人訴苦,並且這一行為具有持久性,通常會超過2~3個月。但經過詳細檢查,又無法發現明確的病變。常見的除了神經衰弱、焦慮失眠等精神方面的症狀,還可能會顯露出心臟病、胃腸病等症狀。

對付這樣的一種“心病”,需要“心藥”。有事不要憋在心中,要多與家人和親友訴說,家人也要理解這樣的病人,要耐心開導,想方設法讓病人達到心理平衡。可以增加戶外運動量,參加社團性的活動,與人多交流,可以幫助調節植物神,防治神經官能症。如果症狀過於嚴重,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對症治療,或是求助心理醫生。

神經官能症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干擾,但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而且愈後良好。但診斷疾病是個難題,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做了大量相關症狀的檢查,又找不到實質性病變時才會考慮為神經官能症。而且需要醫生、患者以及親友的多方面配合,才能完全治癒。


藥師華子


人的恐懼心理%90都是想象出來的!當現實遇到時其實沒那麼嚴重~關鍵是什麼時候能走出這個怪圈!在努力中~共勉吧!


宋小石頭哈


可怕的是你自己體內本性與後天意識在打架,你開始懷疑、焦慮、不安,就出現了諸如被西醫無法治療與診斷的一系列症狀——神經官能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