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學生跟你對打,你該怎麼做?

歐林


學生和老師之間,出現誤解,甚至衝突,是常見的事情。特別是在初高中階段,衝突發生更容易出現。

如果發展成學生要對老師動手的程度,說明師生矛盾對立已經比較深了,這個時候,作為老師,切記三點,第一,告誡自己,絕不要和學生動手。因為對於老師,你要清楚,課堂上,你必須依法依規處理問題。第二,要想辦法安撫學生,緩和一下氣氛。老師對學生不能有你死我活的敵對心理。有的年輕老師好面子,感覺我怎麼能向學生妥協呢?其實錯了,老師就要比學生有胸懷,更要懂得寬容。第三,要講方法。你可以讓其他學生自己做題或看書,轉移大家注意力,不要讓師生衝突成為其他同學的關注點。然後主動引導情緒失控學生離開教室。注意,不要讓衝突波及其他學生,也不要老師自己衝出教室,留下學生不管。

總之,先穩住學生,再做思想工作。有經驗的老師,日常就知道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去做學生工作。老師要給予學困生更多關懷,要正確看待成績落後的學生,不要僅僅把目光盯在考試分數上。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長,也都有自己的短板。人的成長會有差異,而差異就是學生的學習資源。


管窺蒼穹


回想起幾年前教書生涯的事,因為學生上課擾亂課件秩序,批評了一頓,學生像發了瘋的獅子一樣,舉起拳頭衝向講臺,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我躲開,幸好我是一個冷靜理智的人。事後回想,要是我真的動手打起來場景會怎樣?!如今,我已離開三尺講臺,當年的學生也已經高三了。我想,他也成長了,希望他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尊重、冷靜、理智、感恩,也祝願他在今年的六月份考上理想的大學。


家鄉與遠方


如果你的學生跟你對打,那你一定要先冷靜下來。

否則打出了問題怎麼辦?

就算你像古代的武林高手那樣“點到為止”、不通過KO而僅以“點數取勝”,也沒獎盃可得,家長還很可能把你告到教育部門,說你“體罰學生打學生”,那個後果就有點嚴重了。

因為你所面臨的這個“搏擊”對手與你的身份不一樣,你再怎麼有理,到了動手打他的時候,就很麻煩了。

現在的學生本來就很不好管,家長也不一定配合,有的家長甚至袒護自己孩子,所以你首先應該冷靜下來。

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也碰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但是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了。

記得當時老師讓我們用“斬釘截鐵”來造句。

有個學生就這樣造句:“老師讓我們用斬釘截鐵這個成語造句。”

另外老師還要求用“齊心協力”造句。

他就這樣造句:“我的哥哥和嫂嫂齊心協力生出了我侄子。”

結果老師在課堂上公佈出來了。

全班鬨堂大笑。

沒料到該生惱羞成怒,他把書包拿出來“啪”的一下往桌上一摔,還說:“老子不讀了!”。

我的語文老師當時很冷靜,並沒有動手打他,也沒和他對罵,而是叫他一起去學校教導處,再通知他家長來一起解決問題。

所以,碰到類似的嚴重問題,要讓老師和家長以及學校三方面聯手來解決,可以跟學生溝通交流,瞭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是老師的管教過於嚴厲才導致的,那老師的教育方式以後就變溫和一些。

如果是學生自身的問題,那就和學生家長共同解決,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情況,孩子的家長應該要求孩子向老師作檢討,並保證以後不再犯。

以後如果孩子再出現不守紀律的情況,那就直接通知家長,不要又一次走到一對一“搏擊”PK的邊緣!


趣談英語


我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是有責任心的,教育的本身就不只有和風細雨,也有當頭棒喝,因為懲戒權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卻需要上級部門給老師懲戒權,而老師在教育學生時,首先是想到會不會傷害學生自尊,學生會不會離家出走?會不會跳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碰到老師和學生對打的情況,老師應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首先,老師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動他,如果動了他,不管怎樣你都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打了他,他直接給你對打,那就更麻煩了,因為只要這種情況出現,都不會有“學生打老師”的說法,而是“老師打學生”,如果是這樣,教育局處分肯定是有的,畢竟這是公眾事件,領導肯定要對社會和家長有個交待。

其次,既然學生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那就別管了,做個“佛性”老師。其實,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就只能不管不問了,如果有人說閒話,這也不能怪老師,老師也無奈,老師也是弱勢群體,誰怪老師,誰把這個孩子領走吧。


英熊正能量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先不要糾結學生跟你對打,而你到底要不要還手。而是先要弄清楚為什麼學生會想要打你,是你因為什麼原因惹怒了學生,還是你們之間本身就有什麼過節。所以我覺得先要弄清楚問題所在,這樣就可以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而不是橫著性子和學生打起來,這樣雖然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是卻把問題弄得更加嚴重。矛盾只會越來越深,永遠得不到解決。所以我的建議是,無論如何都不要和學生動手打架,這樣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來說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一、不要和學生髮生衝突,如果有矛盾也要及時處理。

對於老師來說,有時候為了學生,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於學生不理解老師的做法,認為老師這樣做是故意針對他,以至於懷恨在心,時刻想辦法報復老師。這樣的學生不能說沒有,因為我親眼看到過,所以才會下次定論。

事情我還依稀記得一點,那時候剛剛讀高一,班上有一位同學比較調皮。整天不是遲到就是無故曠課,為此班主任也是非常頭疼。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可以改變一點,但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實在沒有辦法,班主任就把他在學校的表現如實的告訴他的父母。好像聽說他父母因為他的表現太差,還把他給收拾了一頓。事後也不懂他從哪裡得知是老師告的狀,他還威脅老師說遲早會讓老師好看。

由此可見,有時候老師明明是為了學生著想,可是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導致師生矛盾越演越烈,如果不是擔心學生學不到知識,辜負父母的苦心,老師又怎麼會“多管閒事”呢?留著他自生自滅豈不是更好,但善良的老師做不到。



二、打架解決不了問題,老師有時候寧願被打,也不會動手打學生。

由於職業的原因,有時候被學生欺負,作為老師也只能忍氣吐聲,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是不太去理會的。

如果因為衝動而失手打了學生,那麼不但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影響。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學校帶來不好的名聲,甚至還可能直接被學校辭退。

嚴重的話還要遭受社會的壓力,而且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不小心打了他們的孩子,單單父母這一關都過不去,更不用說面對社會的謬論了。

所以我覺得,作為老師無論如何都不能動手打學生。因為無論站在那個角度,如果打了學生,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三、對於學生的挑釁,要隨機應變,用恰當的方式解決。

在學校不排除有一些學生是沒事找事,故意找老師麻煩,這就是所謂的看不慣老師。有可能有一些老師對於學生相對嚴格,以至於學生懷恨在心。

所以當老師面對學生的挑釁時,千萬不要上當。要時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如果學生糾纏不休,老師也可以故意避開他們。如果避開不了,就要是正當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不能讓學生認為自己是軟柿子,改強硬的時候還是要強硬的。雖然說老師不能打學生,但是迫不得已的時候,還是要出手的。


總而言之: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昧的忍讓,只會助紂為虐。所以無論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自己,都要量力而行。

我是“辛勤的工程師”專注於教育領域,善於解決教育問題。如果你也有關於教育問題,請關注我並邀請我來為你解答。

辛勤的工程師


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對全班所有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負責,同時也充當著溝通者的角色,及時解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衝突。面對題中情況,我會從兩個方面努力,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平復家長情緒。在我與家長溝通過程中,可能過多的關注孩子表現不好的一面,語氣和措辭不太恰當,造成了家長的反感,加深了誤會,而家長護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我會立即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誠懇的向家長表明,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孩子身上出現這些問題,作為老師十分焦急,以致剛才的語氣過重,希望家長能夠予以諒解。

學生打架,家長不管反而袒護,作為班主任該怎麼辦呢?

第二,有效解決問題。與家長重新建立信任後,我會把話題重點引向如何與家長共同努力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位同學,多引導和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長能夠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多予以監督和督促,尤其是打架的問題,需要家長多加關注,與孩子深入交流,瞭解打架的原因,解開孩子的心結。只要家長和老師給孩子更多的關愛,一定可以幫助他儘快走出這種狀態。


Ai星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大學以下乃至有些大學的老師,大都只是授業解惑,而又因為現代的科技等各方面的發展,老師,基本只剩授業這一職,兼以解惑,偶爾傳道。你授業,學生受業,兩相無事最好。

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如何,就不帶有任何偏向的說說看法。作為老師,和學生對打,說實話,真的很丟份兒,很不應該,當一個學生不服管教的時候,你可以有千百種的方法去應對處理,但只要你動手,你就會處於不利的一方,本來是學生的問題就會變成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問題。現在就看你們對打造成的後果嚴不嚴重,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有可能道歉的話還是先給學生道個歉,說明出手是為其著想,表明怒其不爭的這一層意思。最後依據實際情況冷靜處理。

其實,看開點,當你是真心為學生的時候學生不會看不見的,但一般總會有那麼幾個調皮搗蛋,學不進去,那請在盡力之後給予他們適當的長輩之關心就好,莫強求,讓他們內心留有點關於你的溫暖。吾之拙見。


加勒比蝦米


打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噢,更何況還和學生對打,太損害老師形象了。作為老師,我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對學生施加體罰,用真誠的關愛春風化雨,幫助學生成長。

首先,我認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老師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要把學生當平等的人看待。在正常的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也不能因為別人的行為讓我們不滿意,就直接對人動手吧?何至於我們在老師的角色上,就認為自己有隨意揍學生一頓的權利呢?

其次,學生是有獨立意志的主體,要尊重他們的主體性,注重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如果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講或有其他學習的不良行為,靠打罵壓著學生學也沒用,關鍵還在於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再次,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關愛。沒有人會拒絕一個人真心對自己好,沒有人願意故意做一個愛自己的人眼中的“壞人”或“壞孩子”,愛能溫暖和滋養人,也能促使人向上向好。

總之,我不會和我的學生對打(打我也怕我打不贏啊,哈哈哈),如果真的出現那種差點要對打的局面,我也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更深層的問題出在哪裡。


孟君親子英語


如果我的學生跟我對打,該怎麼做?對於這個假設的命題,在我這卻已有真實的過往。講臺上本是教書育人的場所,然而師生二人卻在這裡上演武打大戲,你來我往,拳打腳踢,臺下有學生稱場面精彩,堪比大片。多年後師生再見面時,他悔自己年幼無知,我稱自己簡單粗暴。所以,再遇這樣的場景的話,我不會選擇和學生對打!

但是作為老師的都知道,在平時的教學或管理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桀驁不馴的學生,他們不屑於紀律,不服從管理。當師生雙方矛盾尖銳到不可調和、即將激化時,這時老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及時剎車。一般操作方法是將學生帶離事發場所、冷靜情緒;或把事情從頭到尾再捋一遍,以理服人;或換個處理意見,使對方容易接受。

可偏偏就有一種類型的學生,他們油鹽不進、唯我獨尊,哪套也不吃,鐵了心要與老師對著幹。說實話,這樣的學生我還沒遇到過,但不代表別的老師沒遇到過,似乎除了武力解決沒有其它辦法。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先聯繫家長,明確一下,班級只管理願意接受管理的學生,一般的家長會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

有人會說,那總還有家長也管不了的學生啊!這點不否認,確實有!在家打家長,在校還想打老師。我認為,遇到這樣的學生僅憑老師個人的處理是相當無力的,可向年級組、政教處申請協助,有時可能還會聯繫當地村(居)委會或派出所出面。畢竟老師還需本著育人的原則,不可將問題學生再直接交由社會,那也是對學生及社會兩方面的不負責任。

以上所說,都是下策。一名用心的老師,是不會給學生這樣的機會的,他必定博學多識、因材施教、善於溝通,早已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崇高地位的老師,沒有學生會動手的!


湯先生麼


教師和學生髮生衝突,多是還是教師覺得學生不尊重自己,學生不聽老師的話等等。所以教師不要高估自己,還是要努力讓學生信服自己,也就是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而不是強制。有個性的學生,家長的打罵都不害怕,怎麼會怕老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