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方人,有人還記得六七十年代我們江南使用的各種農具嗎?

手機用戶500456蘭


題主提到我是江南人,大家還記得我們江南六七年代使用什麼農具嗎?

筆者江南地域遼闊,地形也比較複雜,有山區,有坵陵,有圩區,各地農具雖說大致一樣,但也有差異,其次各地的方言不同法也有不同,我居住半山半圩的地方,說說我們本地六七十年代的農具。

一,大型農具

1,耕牛,

2,犁,鐵扒,木操,

3,水車;分二人手搖車,四人腳踏車,六人腳踏車,

4,摜桶〈摜稻用)方言稱屋桶

5,風車,方言稱風坡

二,小型農具

1,鋤頭類,鋤頭分大幹,中幹,小幹,有釘耙,有二齒,有挖鋤,方言稱得椿。

2,鏈刀類,有鏈刀,鋸鏈,

3,杵頭,

4,有糞桶,糞瓢,分大,中,小,還有糞罐(用的地區很少,

5,扁擔,有樹扁擔,槐樹最好,竹扁擔,

6,竹製品直接為農業服務的!

(1)糞籃,稻籮,康蘭(方言,圓形),

(2)坡箕,糞箕,篩子,篩哈郎,郎搶,扒子,掃把等,

(3)鐵鍬,撮麥的淌鍬,挑圩的圩藍,方言稱花籃,

(4)曬稻竹製毯條,屯糧的屯條,曬糧翻糧用的拆扒,平稻場的右滾,修塘築霸用的石夯與木夯。

三,服務生活上的農具〈或叫用具)

1,木壠,泥巴壠(相當於碾米),臼米的有青臼(四方形)麻臼(圓形)

2,土紡土織的織布機,紡紗的棉車,風車頭,扒車,嶽子,梭,調紗嘴等

四,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上述列舉這農具或者是用具,在當年農村生活的農村是不可缺少生產工具,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完全用機械化替代了,年輕人己不知曉了,已成為歷史了,真實的展現了農村現代化所取得偉大成就,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

;


蔣山老徐


那時的用多得很。可惜我文化淺好多字寫不來。牛拉碾,碲臼啄米(代音)籮篩,犁耙耗,䒵草棍,腳草(一種稻草製品穿在雙腳䒵草用),鐮刀,練掌(打油菜和打豆子用)石磙揚叉,掀盤(揚穀用把谷往天上一丟風把草荐吹走谷落下),修水塘打夯的叫(e)那個號子很好聽不亞於船工號子,一很多很多我只叫得上寫不上…還有很多兒時的遊戲也很好玩,你們也說說。


老弓633


南方有很多農具,但很多名稱也寫不出來了。

首先大件有;牛,犁,車,盤,風箱,平耙,滾耙,稻桶,挆繩車、,大踏桶,榨箱等!(盤就叫牛車盤,有很多部件組成;有天心、車盤,地軸,旱塔,前水輪,水車,車板,鏈條,後水輪。都是木製的,利用齒輪原理,很科學)

小型的有鋤頭,鏟,銑,鍘刀,釘鈀,耙,劈刀,孔錐,等

竹器的有籮,筐,各種不同篥,籃,土簊,播鬥,篩,竹匾,曬穀耙,掃帚,畚斗等

石器的有磨,大小搗臼,搗子頭,石槽等

很多農具已經記不起,有的有記憶而寫不出來,特別是竹器類農具很多,但以上這些都原始的,不包括解放後更新的,這些都是農村看見過的回憶!有的還寫了錯別字,真的記不起來了!!!


鎮浪1054355145656


農村六、七十年代的名種農具有:木犁、鐵犁、牛鞍頭、木耙、鐵耙、划行尺、、挖鋤、角鋤、鋤頭、風車、水車、輾子、磨子、石滾、石臼、籮筐、簸箕、米篩、提籃、土箕、扁擔、槍擔、菜刀、柴刀、板斧、拉據、創子、水缸、砂缸、水桶、糞瓢、水瓢、木腳盆、木洗臉盆、木升子、搭桶、紡車、石豬槽、叉箒、木糞桶薯篩、薯絲篩等四十一種。當然還有多種農用傢俱和小手工業用具類,就不一一寫出了。


鄭正宗


你好,感謝提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國的經濟離不開農民的付出,作為一個農民,相信很多人都是農民出身,農民最基本的就是靠種地為生。他們的吃喝溫飽問題都是需要種地來解決,很多農民都需要農具來帶動速度。相信很多人農民對農業這樣面非常的專一,因為的一切收入都來源於種地。雖然農民是一個不起眼的身份,但是他們的付出總要有收穫。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農民,他們靠種地來維持我們的家庭需求,他們真的付出了很多,我們也都看在了眼裡。雖然種地比較辛苦比較累,但是他們離不開種地。

既然我們說到種地,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種地人,那麼以下的五種老農具,相信你有所熟知,大家都知道,種地肯定離不開農具。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農具已經機械化。不知道大家對以前的一些老農具有沒有什麼印象,相信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想必應該都見過,也應該非常的熟知。今天,我們就來回憶一下當年經常使用的5種老農具,看看你認識幾個,全部認識,你的年齡已經暴露了。

一、風車

不知道大家對風車瞭解多少,只要是種植水稻的都離不開風車這種農具,南方種水稻的比較多,所以說南方人相對來說比較瞭解!風車主要是用木頭製造而成,看起來外觀還是挺不錯的!但是現如今這種農具已經在很多地方不常見了,大家都知道水稻打出來之後會有一些雜東西,南方人常常會用風車把把裡面的雜碎東西吹走,風車是需要手搖的。據我瞭解,很多人搖這風車的時候常常會冒很多汗,特別的不容易!如今這種農具很少見了!

二、板車

說起,板車相信很多人都認識,板車是當時農業方面主要的一個運輸工具,板車車身也是用木頭製造而成的,當時很多人的家裡都有這種板車。我記得小的時候我還拉過,現在由於不斷的發展,這種板車已經被淘汰,很多家都不用了。近年,我們也是非常的少見!不知道板車對你們有沒有印象?

三、犁頭

這也是當時非常常用的一種老農具,當時的種地離不開犁頭,犁頭是用來犁地的,這樣會使莊稼能夠更快的生長。這是農村種地不可缺少的一項農具,還可以鬆土,方便苗子成長。當時的犁頭也是需要牛拉的,現在基本已經沒有了。

四、鋤頭

鋤頭對於目前而言還並不陌生,畢竟目前很多人還是非常的常用,鋤頭主要用來在農地裡鋤一些雜草等。相信很多人幹農活離不開鋤頭,鋤頭在我們的農村還是非常常見的,包括我家就有一個。

五、鐮刀

鐮刀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叫鍘刀。這種工具很多養羊的人會常常用來拿它割草。這種農具如今在農村挺少見的,但是還存在,時常也會見到。你認識嗎?






鄉下曹十一


第15種:風車

風車是每個種水稻的農村人家都有的用具,主要作用就是將灰塵和空的不飽滿的稻穀吹掉,留下飽滿的稻穀。使用方法也很簡單,把稻子裝進上面的鬥裡,下面放過籮筐裝漏下來的好稻穀,轉動風車葉子就可以了。

南方農村常用的15種農具,家家戶戶都有,第3種已經被淘汰了

第14種:犁頭

犁在我們這裡是一種耕土翻地的工具,一般是由木匠師傅做個木頭的架子,鎮上逢圩趕集買個鐵犁頭就可以了,不過要配合牛才能使用,以前沒牛的艱苦時期人也有拉犁的。

南方農村常用的15種農具,家家戶戶都有,第3種已經被淘汰了

第13種:耙

耙是和犁頭配合使用的農具,犁完田後再用耙把地耙平耙碎,一般我們村裡是種水稻的田犁完了後才會耙,其他的不會。犁和耙現在很多地方都用機器替代了,老黃牛也不用耕地了,但是我們南方山地丘陵梯田多,沒法使用大機械進行現代化農業。

第12種:噴霧器

農村人對這個應該都非常熟悉,小時候看到大人撒藥就很想玩這個。它就是一般噴灑農藥的時候為了噴灑均勻用這個農具,使用時上下搖動有點像老水井。

第11種:大板車

以前用來拉稻子大米或者木材等都會用到大板車,兩個輪子前面一個人拉還有控制方向,後面的人推還有需要剎車就踩上去。

第10種:鋤頭

鋤頭這個應該全國人民都認識,各種電視劇電影都會出現一些,就是用來挖地且使用率最高的農具。

第9種:扁擔籮筐

籮筐就是用來裝稻子、花生等農作物,扁擔就是挑糞箕挑籮筐,很多朋友在電視劇也看過的。

第8種:糞箕

糞箕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牛欄裡面每年都有大糞能用這種筐來裝,後來就叫糞箕了,在農村也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農具,割魚草、裝菜等都會用它哦!

第7種:篩子

竹子做的篩子是圓形的,有漏孔,主要是使小顆粒通過孔掉出去。

第6種:斗笠

斗笠是下雨天農民必備的防雨用具,戴著頭上才能解放雙手在下雨天干活啊,是由竹子和粽葉製成的。

第5種:打穀機

打穀機就是將稻子從禾苗上分離出來的大型農具,這在農村相對於其他農具是大型的哦!以前是用踩的,現在很多農民買了電機燒油省力多了。

第4種:木腳盆

這是農村婦女在家裡井邊洗衣服的用具,在我家也會用來沉澱地瓜粉。不是真的用來洗腳的哦朋友們。

第3種:桿秤

以前農村人上街逢圩賣農產品都會拿桿秤,用秤砣稱,現在很多電子秤慢慢取代了桿秤,不過農村人上街賣東西還是拿桿秤哦。

第2種:蓑衣

蓑衣是搭配斗笠使用的農具,意識用來防雨的,一個用來遮頭,一個用來遮全身,不過蓑衣很少見了,而且它很重。

第1種:石磨

石磨我爺爺用來做豆腐,以前么妹爸媽打米漿做燙皮都是老媽一勺一勺加入米,老爸一個人推磨,現在他們老了推不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為網易號發佈










農夫立夫


你好我是清河君,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個湖北鄂西的山裡人,我也算是南方人。六七十年代的農具,現在由於機械化,自動化的時代變遷,現如今自己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了,甚至有的農具已經徹底淘汰了。下面列舉一二吧!

1,鋤頭,上世紀農村翻土的必備農具。現在用的比較少了

2,犁頭,這個農具原來每家必備的,現在已經淘汰,六七十年代水田的翻鬆全靠這個,這個農具還得有一頭訓練有素的水牛在前面牽引![如圖三]

3,磨耙,這套農具是水田翻鬆後將水田整平的一個農具,現在也淘汰了,也是需要一頭牛配合牽引。[如圖二]

4,耙子,這是一個將地裡的樹葉,玉米秸稈,雜草集中在一起的農具,現在用的很少了,估計也快沒用了!

在農村還有很多農具都已經淘汰了,比如收割稻穀的,半鬥,堂席,割谷鐮等等!

我是清河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參考!






田園清河君


整理田土用的農具:耕牛、梨、耙、鏟、鍁、滾耙、鋤頭…

伺候禾苗用的:噴霧器、糞桶、澆水勺、水車(把水用腳力提到田裡)抽水機、水泵、耘田棍、施肥盆(桶)…

收割用的:鐮刀(禾鐮)、鐮子、禾槍、擔木、扁擔、籮筐、打禾機、石板、禾桶(脫谷用)、捆禾繩、禾臺…

曬乾谷用的:曬地、風車、耙子、掃帚、篩子、團箕…

其他:砍刀、彎刀、擔箕、婁子、糞箕、板車…


祖強


一、沙尖和稻桶

  

   緊張的夏收夏種農忙時節已經到了。

   以前,這個時候,正是農民兄弟在田頭大戰三搶的緊張時刻。如今,機械化程度提高了,有聯合收割機收割十分方便。想想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不要說聯合收割機,就是電動打稻機也沒有,我們家鄉收割水稻用的就靠沙尖和稻桶。

   沙尖是長約一尺,成彎月形的鐵製刀具。凹面有細細的鋸齒,裝一把粗糙的木柄,用來割稻,一個稻市(割稻季節)用下來,細齒磨損了、變鈍了,還是捨不得丟棄,請專業的師傅出一下齒(這道工序叫“拉沙尖”)下個稻市繼續使用。

   稻桶是用來打稻脫粒的。上口大下底小,有底無蓋,是一個長、寬各約1,5米,高約1米左右的倒梯形。全部用木板製成,以竹隼拼接,不用鐵釘;底下裝有兩條兩頭微微上翹的又寬又厚的木檔子,俗稱“拖泥”,為的是在拉動稻桶時減少稻桶與稻田之間的摩擦力,同時減低對壓在稻桶底下作物的傷害,(那時,我們這兒種的都是間作稻,就是早稻成活後,在中間插種晚稻,所以當收割早稻的時候,稻桶底下就壓著晚稻。)桶體上端的四角平行地伸出四個拉手,供打稻人移動稻桶時推拉。

   與稻桶搭配使用的還有稻床和遮攔。

   稻床扣在稻桶正面的內側,上端是一根比較粗的硬木,下面一條條竹片呈45度角斜著固定在木框上,互相間隔約一寸左右,竹片的中部微微隆起,這樣稻把打在稻床的竹片上就容易脫粒;鄉下人形容怕老婆的男人時就會說:你昨夜跪稻床了吧。(這可比城裡人跪搓衣板痛多啦)

   遮攔也是用篾片編織而成,有點像蔑簟,不過,在垂直方向裝有幾條很硬的竹片,一方面可以讓它固定在稻桶三邊,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它直立不倒。遮攔高高地圍住了稻桶的左右和後方,只留下正前方供打稻人甩稻把,因為打稻的兩個人,在將稻把打在稻床上脫粒以後,還有不少穀粒夾在稻把中間,他們怎麼抖也是抖不乾淨的,當他們將稻把舉起來準備再打下一次的時候,難免會有穀粒在半空飛濺,這遮攔就可以把飛起來的穀粒檔回稻桶裡,減少損失。有的人家還會在稻桶前面掛一隻用粗麻布做成的稻桶下巴,用來收拾從前面濺出來的穀粒。

   那時收割都是二個人一組,自己彎腰用沙尖割一個稻把,然後一起到稻桶前脫粒,你一下、我一下交替著打稻(我們這兒叫甩稻)發出來的是“叮!嘭!叮!嘭!”很有節奏的聲音,俗話說:“打一下,抖三抖”就是甩稻的訣竅。割好一丘稻,二個人就用長長的稻桶槓把稻桶抬到下一丘田頭去繼續收割。

   收割結束,沙尖可以回家上擱了。稻桶則還可以用來存放稻穀,當村子裡要演戲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會將稻桶抬出去,當做戲臺的底座,這就是它的第二用途啦!

  

   二、掠稻沙尖和絡田耙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耕田和耘田一直以來是田間作業的重頭戲。江南水鄉種的大多是水稻,耘田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雙膝跪在水田裡,雙手並用“摸六株”。

   可是陶淵明在“歸去來兮”中卻有“植杖而耘”之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旱地作物中耕除草(等同於耘田)都得使用工具,這就是“植杖而耘”。不過,其實這種耘田方式在我們這兒並不是沒有,可那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剛懂事的時候,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吧,我們老家的田間種的全都是“間作稻”,(收了早稻再種晚稻的叫連作稻,只種一季的叫單季稻)就是當早稻插秧成活、轉青以後,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早稻苗的中間嵌種晚青(老人們把晚稻叫做晚青),早稻收割後,晚青就留在田間。由於在收割早稻時,既要割稻、甩稻,又要拖稻桶,放稻草。人們要來來回回地在晚稻植株間不停勞作,晚青難免會受到損害:枝幹折斷,葉子破損,甚至整枝倒伏。為了讓晚青很好生長,夏收以後就必須對晚稻田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

   清理晚稻田的專用工具就是“掠稻沙尖”和“絡田耙”

   清理工作的的第一步是“撓稻杆”。種田人雙腳不停地將一棵棵早稻稻根踩爛、踏進泥土中,一手叉腰,另一隻手握著“掠稻沙尖”左右飛舞,掠去被壓壞或腐爛的稻葉,有時還得彎下腰去,扶正倒伏的植株。這“掠稻沙尖”就是將一把用舊了的掃帚,去掉綁在頭上的細竹絲,鋸掉那個細細的彎鉤,留下一段竹竿。從頂端向下約一尺處劈二刀,讓它變成四等分,然後將一把基本不能再用的割稻沙尖的木柄塞進這四等分的中間,最後用細繩或竹箍將它們牢牢地固定住。“撓稻杆”的目的一方面是讓早稻根儘快腐爛化作肥料,同時使晚青枝葉清爽,田間空氣流通,以利繼續茁壯成長。

   接下來的任務是去除田間的雜草,這就要使用絡田耙了。絡田耙的主體是一塊約一尺見方的長方形木頭,朝下的一面每隔一寸左右均勻地釘著一排排一寸長短的方頭大鐵釘,木頭的上面有兩個固定竹竿的木架子,長長的竹竿較細的一端就連在這兒。那根竹竿足足有四五公尺長,絡田的人用雙手把它高高舉起,然後準確地落到二行稻苗的中間來回地施壓、拖動,將雜草連根拔起與泥土混在一起。就這樣一行行,一耙耙地順序漸進。絡田耙落地時會發出很響亮的聲音,隨著這有節奏的響聲常常還能聽到農友們悠長的充滿泥土氣的山歌。

  

   三、鋤頭鐵耙

  

   鋤頭和鐵耙是一般農家的最常用工具,即使沒有土地,只要住在農村,恐怕家裡也會有這兩件農具。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一件鐵製的主件上裝上一根竹柄。這根竹柄一握手粗細,一人多高。在操作時左手在前作為支點,右手在後就是力點,這力就作用在鋤頭的刃口或鐵耙的齒尖,不用時常常倒掛在角落裡。有一個謎語:“日裡樸樸拜,拜好戤過夜。”就是指它們。

   農閒的時候鄉下偶爾會有打鐵師傅撐著船或挑著擔子到村裡來,他們師徒兩人在村子裡找個人頭集中的地方支起一個攤子,手拉的風箱連著爐灶,旁邊是一個十分堅固的鐵墩。大清早,他們師徒兩人啟爐生火,“呼啦呼啦”地拉著風箱,爐中的煤塊發出呼呼的火苗,一塊烏黑的鐵塊在爐中慢慢變紅,然後師傅用鉗子夾出鐵塊,拿一把較小的錘子敲敲打打,徒弟緊跟著師傅的小鐵錘,掄起大鐵錘用力地敲打,就這樣煨火、敲打,反反覆覆,一件成品出來了。鐵匠的手真巧,憑著自己的想象三敲兩打,千錘百煉,不但能打出菜刀、鐮刀、鋤頭和鐵耙等等大家需要的用具,而且還能將人們已經用舊變鈍了的工具經過捶打、加鋼、修磨,使之重新變得鋒利。

   有了鋤頭、鐵耙,還得裝上一根合適的竹柄,才能得心應手地勞作。竹柄在我們東鄉大都是到橫溪或寧波三市的山貨市場上去買來的。買來的竹柄一般都連著竹根,首先得將根鬚修理乾淨,然後劈出一個平面,留下的大半個圓形剛好和鋤頭、鐵耙預留的裝柄孔吻合,中間嵌一塊牛皮,最後,用硬木做兩塊塞枕,一塊呈凹字形的扣在鐵件上,一塊契子形使勁地從竹柄的平面和凹字形的木枕之間敲進去,這樣就不會脫出了。說說容易,裝起來困難。很多初當農民的人總是請老農民幫著代裝的。

   平原地區的鋤頭大多是用來整畦、鬆土和除草的,因而都比較輕番、鋒利,薄薄的,沿口較寬,鋼口很好,而山區的板鋤就笨重多了,鋤身厚實,沿口堅硬,即使碰到石頭也不會掉角、缺口,用來墾荒、掏樹根等很是實用,讀初中時去小白開荒,還用過像“豬耳朵”一樣的鋤頭,頭上尖尖的,不怎麼費力一鋤頭就下去了,開墾那些碎石子極多的處女地十分有用。

   鐵耙又叫釘耙,因用途不同大小各異,我見到過最小的是“狗屙耙”,只有一巴掌大,木柄長不過二尺,專門供清早起來到野外撿“狗屙”做肥料的人派用場;最大的居說是紹興那邊的釘耙,一耙下去能翻起一大塊泥土。由於用途不同,耙齒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掏芋艿、馬鈴薯、荸薺等地下塊根的用尖齒耙,可以減少對它們的損傷;開溝,拉坑的就得用寬齒耙。

   鄉村裡的人看你怎麼扛鋤頭、鐵耙就能知道你是老農民還是“三腳貓”:胸前只留短短的竹柄用一隻手握著,讓鋤頭高高地斜翹在身後那是老把式;老是怕鋤頭碰到後面的人,胸前留著長長的竹柄,鋤頭緊貼著自己的後背那肯定是“三腳貓”。當初知青下鄉就是這樣背鋤頭鐵耙的。

  

   四、扁擔和槓棍

  

   一個人挑二件重物用扁擔,二個人抬一件重物用槓棍。扁擔和槓棍都是搬動重物的簡易工具。它們大都是用毛竹或硬木製成。

   平原地區的人們喜歡用毛竹製成的扁擔,所謂“毛竹扁擔軟番番”,它的彈性好,挑著擔子走路隨著腳步的起落,扁擔兩頭的重物上下波動,能減輕對肩膀的壓力,但是千萬不可以左右搖晃,你一搖晃,顫顫巍巍,幅度會越要越大,很容易倒地。製作扁擔的毛竹質地和厚薄,因人而異,力氣大的人用來挑很重的東西就得用質地牢一點、厚一點的,這樣就不會斷掉,而且一上肩還能微微波動,力氣小的挑輕一點的東西可不能用這種扁擔了,太硬了、沒有彈性“石骨鐵硬”,肩膀會很難受,那就得用質地嫩一點、薄一點的扁擔,就像走街串巷的手藝師傅,他們挑著的擔子都會上下有節奏的波動,帶動一些響器發出自己行業獨特的響聲。所以一般老農民都有好幾條扁擔以備挑不同的擔子。山區的人們,大多就地取材,用的是硬木扁擔,當然硬木也和毛竹扁擔一樣有軟硬之分。

   還有一種“翹頭扁擔”,兩頭高高翹起,當你挑起重物時,它就被壓了下來,這種扁擔彈性特別好,波動幅度很大,用得好很省力,反之,用不得法,你一上肩,它就“啪”一下反過來扇你一耳光!所以,過去生產隊裡將愛挑刺、愛唱反調、老是尋釁鬧事的搗蛋鬼稱之為“翹頭扁擔”。

   “槓棍”是我們寧波人的叫法,書面上好像稱之為“槓棒”。其實,槓棍是“竹槓”和“木棍”的總稱。因為用途不同又有各種各樣的叫法。比如:抬稻桶的“稻桶槓”又長又粗,挑草的“挑草衝”細細長長,兩頭尖尖,抬棺材的“太平槓”是兩根粗粗長長的圓木頭,還漆成了紅色,抬石頭、石板的是短短的硬木“短槓”,抬轎子的則是由二根長槓和二根短槓組成的“轎槓”。一般家裡用的槓棍就是一根圓圓的直徑約為十公分左右比大人稍微長一點的的竹竿,用來抬水、抬谷等等。

   日常生活中用槓棍抬東西的大多是婦女或者小孩,一般力氣大的在後面,力氣小的在前面,只要將東西往後面移動,前面的人肩上的負擔就能減輕,越往後移動,前面越輕,甚至輕到幾乎沒有感覺。這裡邊的原理直到念初中的時候方才明白。原來我們的家庭婦女雖然沒有學過力學,卻已經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運用了。

  

   五、蔑簟和攤谷耙

  

   聽說颱風又將來襲,要是在前十幾年,農民兄弟一定會十分著急,既害怕還在田裡的早稻來不及收割,又擔心已經收起來的稻穀因為曬不幹而發黴、抽芽。當初可不像現在有聯合收割機,不但收割效率高,而且還能隨時烘乾。那時,收下來的稻穀全靠太陽曬,生產隊的水泥曬場就是專門曬穀的地方。

   如果在再前推幾十年,連水泥曬場都沒有,曬穀靠的是一塊塊蔑簟。

   那時候的曬穀場實際上就是一塊空曠的泥地或者臨時整理出來的一小塊平地,要曬穀就得在上面鋪一塊蔑簟。這蔑簟約三米寬、五六米長,是“簟匠師傅”將毛竹劈成薄片編織而成的,兩頭編扎著的“簟夾”是厚厚的竹條子,中間還連著一根繩子。蔑簟在不用的時候,捲成一個圓筒,用這根繩子扎住,斜靠在牆角邊,到了曬穀的時候就揹出去鋪在曬場上。

   由田頭運回來的“毛籮頭”(剛打下來,帶有草絨的谷籮頭)就倒在蔑簟的中間,曬穀的婦女俗稱“曬穀老絨”用“拉草耙”將它均勻地鋪曬在蔑簟上,等草絨被曬得有點燥殼殼時再用“拉草耙”將草絨一把把地拉乾淨,剩下的就是穀子啦。過一些時候,“曬穀老絨”就要“啟簟”翻谷了。“啟簟”就是將蔑簟的四隻角一隻一隻地拉起來,讓原先鋪滿一簟的穀子都集中到中間堆成一個小山的摸樣,然後用攤谷耙將它鳧開去均勻地鋪滿一簟。

   這攤谷耙是一件很簡單的薄木板製成的梯形工具,底部約一市尺多一點,上端六到八寸,高不過五寸,裝有一條一人多長的手柄。有經驗的“曬穀老絨”手握“攤谷耙”一挑、一揚,這挑起的穀子就會在空中揚成一道金色的長虹,它的前端不偏不倚地落在蔑簟的邊沿,絕不會有一粒飛出蔑簟之外,三下二下,中間這座小山慢慢地消失了,金燦燦的穀子就均勻地鋪滿了一簟。

   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天裡就得這樣翻曬好幾次。如果突然烏雲密佈,狂風怒吼,雷雨將至,那麼留在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會齊刷刷地奔向曬穀場,七手八腳地“啟簟”,將穀子遮蓋起來。

   太陽下山的時候,孩子們就有活幹了,“曬穀老絨”啟簟以後,我們就圍著中間的小山一起畚谷,到剩下一點點時,大人拿著畚箕拉起蔑簟就這麼“簸”一下,三三二二的穀子全都乖乖地鑽進畚箕裡去了,真的那麼一粒不留。

   最後就是卷蔑簟了,大人們一個人就能將它卷得很緊湊,我們兩個孩子一起卷,不是鬆鬆散散,就是一頭大一頭小,使勁兒拍!拍!拍!好不容易卷好了,和大人的比起來,還是像一個大胖子。六、草蔀籃和鐮刀

  

   過去的大戶人家,基本上都養著耕牛,少則一頭,多則二、三頭,為自己家耕田、車水,同時還順便給一些小戶人家耕田、車水,收取一定的佣金。他們家裡除了要僱用長工、短班,還得僱傭一、二個看牛歪(牧童)。

   看牛歪,就是服侍牛的,他們的工具除了手裡經常拿著的看牛棒外,就是草蔀籃和鐮刀。

   他們手中的割草鐮刀呈半月形,直徑約二十公分左右,圓面朝上是厚厚的刀背,平面向下是鋒利的刀口,刀口和刀背交接處快口的一側是一個圓環,用來裝一根一尺多長的刀柄,這圓環微微上翹,當刀口緊貼地面時刀柄和地面就形成了一個夾角以便於看牛歪手握刀柄割草。鐮刀天天割草,很容易變鈍,所以主人會為看牛歪準備一塊方方正正的磨刀石,看牛歪一空下來就會不停地磨刀。

   這鐮刀也是看牛歪遊戲——“丟槽鬮”的好道具,幾個人聚在一起,輪流著將鐮刀往空中拋,落地以後鐮刀會呈現很多姿勢:圓環在上刀面和刀柄平攤著的叫七攤,圓環在下刀柄和刀尖著地平攤著的叫八攤,刀柄和刀尖著地中間懸空與地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叫公雞搭米,刀揹著地刀柄和地面形成一個開放角的叫划船,刀揹著地刀柄垂直於地面的叫水中撈月,刀柄垂直於地面刀背朝天的叫童子拜觀音。。。。。。這些姿勢一個比一個罕見,幾個人在一起扔鐮刀,看誰的難度最大,就是贏家,大家就得獎勵他,用什麼做獎品呢?就是割下來的草,一大捧、一小捧都是預先約定的。

   牛在耕作的時候,看牛歪就得去割草,等牛落軛時用這草來餵它。農閒時,白天裡看牛歪陪著牛看它在野外吃草,同時自己抽空割草,揹回家來作為牛的夜草。盛這些草的容器就是草蔀籃,和常用的籃子一樣草蔀籃也是用竹子編制而成,不同的是它不但比較粗糙,而且很大,籃身直徑足足有二尺多,深也有二、三尺,因為這麼深,是不可以用手拎的,必須背在肩上,因而籃甩(guai)就特別長,背在肩上的這一側比較寬,頂上分叉成二股連著籃身的另一側,這樣背起來就不會歪斜或嚴重變形。有的看牛歪年紀小,身子矮,揹著草蔀籃簡直就是拖在地面上的。可是牛草是不能少的,只得多背幾次。這就是“吃人家飯”(替別人幹活的意思)的苦楚。

  

   七、橫刀和鉸刀

  

   橫刀是春耕時橫草籽的專用工具,一年到頭只有用那麼一、二天,其餘日子都被束之高閣。

   橫刀長一尺有餘,寬約三四寸,整體呈π形,兩端稍寬,中間略窄,弧形的兩面是鋒利的刃口,上端一個圓環連著一根一人多長的手柄,這手柄大多是硬木或竹竿。

   既然橫刀是用來橫草籽的,那麼橫草籽又是怎麼樣的一種農活呢?

   在過去,晚稻收割以後,田地一般分作三類:春花田(就是種上大小麥或者油菜),綠肥田(就是在晚稻收割前預先播撒草籽種,晚稻收割後草籽就慢慢地生長起來),空白地(就是什麼也不種的白地,一般會冬耕一下)。

   綠肥田裡草子長到春耕時,已經花開遍地,紫白相間的小花宛如滿天星斗,因為它藤蔓匍匐交錯厚厚實實,好像給田地蓋上了一層綠色的繡花絨毯,而它的地下又蘊藏著很多的根瘤菌,這樣就使得綠肥田裡肥力過剩,很容易引起稻苗瘋長;而一些白地和春花地卻缺乏有機肥料,因而為了平衡肥力,農民兄弟必須將長得很好的綠肥田裡的草子挑出一部分,怎麼挑呢?關鍵就在如何“橫草子”了。

   操作者一列橫隊排開,每個人雙手握著的是一把л形雙刃橫刀,除了左撇子,大家都是用力往右揮動橫刀,讓橫刀緊貼地面,將草子從根部切斷,橫下來的草籽隨著橫刀的刀口集中在每個人身邊右側的一條線上,讓絨毯變成一條條綠色的長龍,而長龍以外,就是光脫脫的只留地下根的地面,如果將草子攔腰切斷,那就不是真正的好把式,另一部分農友挑著土司將一擔擔草子挑走,有的壅到白地裡,有的給牛吃,有的與河泥拌在一起埋進萬斤坑留作春花地的肥料,剩下的再派人用一把大刀斬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均勻地撒在地裡做肥料,而絕不是像有些文章所說的那樣用橫刀左右開弓將草子攔腰切斷畫出悅目的弧線全部鬆鬆地攤滿一地。在沒有大刀的時候,人們是用鉸刀來切斷草子的。

   我們所說的鉸刀就是人們常說的鍘刀。它有上下兩把刀組成,下面那一把兩隻腳牢牢地固定在一把粗糙的木凳上,上面那一把用一個鐵軸和下面的刀連在一起,而且能上下扳動。為了能使上力,上面的刀還裝有一根木柄。只要將一大把草籽塞在兩把刀口的中間,使勁往下一按,這草籽就切斷了。不過,這也得有一定的技術,按下去的時候,一定要讓兩把刀面能夠緊貼,不然是切不斷的!鉸刀不但用來切草籽,平日裡還可以用來切稻草等其他東西,現在家裡常用的“年糕刀”其實就是微縮了的鉸刀。

   後來有了大刀,這鉸刀就不用再搬到田頭去了。

  

   八、河泥捻和拖夾

  

   俗話說,“人靠桂圓、棗子,田靠河泥、草籽”,河泥、草籽一直是農作物的最佳肥料,“田無本哪怕你爛泥磨粉”,老農民都知道這個樸素的道理,所以他們堅持每年冬天總在一部分田裡培植草籽作為來年水稻的綠肥,堅持在寒冬臘月搖著船,敲碎河冰捻河泥。

   那時的大小河流都是真正的生態河,不象現在那樣,不是被汙染了,就是兩邊砌上整整齊齊的石坎,有的河底還澆上了水泥,看不到魚蝦,長不出水草,幾乎是死水一潭。那時的河,水面浮紅菱,水下長綠草;小魚躍水面,大魚藏河底;旗蚌開口笑,螺螄沿岸樂。那時的小河是孩子們的樂園,大家在河邊釣魚、釣蝦,游泳、戲水;是媽媽姑姑姐姐們的“話吧”,她們在這兒洗碗、洗菜、洗衣服,還在這兒家長裡短、談天說地。

   豐盛的水草老了,枯了,又長出來;魚蝦不斷地繁衍子孫,留下了殘骸,排洩出糞便;媽媽姑姑姐姐們洗滌下來的菜葉、米泔:這一切都沉入河底,久而久之就與河底泥土混在了一起,撈上來黝黑髮亮像緞子一樣,粘稠粘稠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河泥是富含氮、磷、鉀等等多種元素的有機肥料。

   那麼如何將河泥取上來呢?那時沒有現代化的吸泥機械,也不會像大躍進時代那樣用人海戰役攔河築壩、抽水掏泥;而是由兩個人合作,一個人搖船,一個人用河泥捻一夾一夾地將河泥從河底撈上來倒進船艙裡,再設法壅到田裡做肥料。

   這河泥捻是用竹片編制而成的,下端寬約二三尺,形成一個蚌殼狀,裡外扎有竹板,在河泥杆的作用下像旗蚌一樣能張能合,夾身向上慢慢變胖變窄,是一個三角形,最上面是編織緊密的圓形夾口,新買來的時候夾口只能放進一根竹竿,要用小火將它慢慢加熱變軟,用力將兩根竹竿插進去,竹竿下端固定在泥夾的二個開口處,在夾口上方把這兩根竹竿用苧麻繩捆紮三五寸,以免作業時撐壞河泥捻的夾口。竹竿就是寧波人用作晾杆的那種,很結實很長,粗細以手握著舒服為準,太粗握不緊,太細不但難以用力,而且雙手容易落關(手指發麻)。捻河泥時人站在船邊上,前腿蹬、後腿弓,雙手用力將河泥捻插入河底,左手緊握竹竿(俗稱扳杆),以船邊上的一塊硬木為支點向下用力,右手推另一根竹竿(俗稱催杆)讓河泥捻緊貼河底張開大口,後艄(搖船的人)使勁搖動小船,帶動河泥捻在河底緩緩前移,當感到夾裡河泥滿了時,船頭(捻泥的人)就將河泥捻夾緊用力上提,河泥捻臨近水面,他就順勢一用力,身體一轉,滿滿的一夾河泥就倒進了小船。(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帶些魚蝦什麼的呢)就這麼一夾一夾地捻滿一船,一船一船地搖到河泥倉基旁,再一斗一斗地用“掀盤”將船裡的河泥鳧進倉基聚存起來。所謂倉基,就是將兩根竹竿插入離河岸幾尺遠的河底,上端用繩子紮緊,成人字形,中間再捆上一根橫杆,橫杆上擱一隻釘有邊框的河泥鬥,河泥斗的另一頭比橫杆上的那一頭低一些擱在岸邊的田裡,這樣鳧上去的河泥就會很快流進田裡。

   捻河泥搖的是特製的河泥船,比一般的田莊船小得多,這樣兩個人單邊一站船就會傾斜,河泥捻提上來比較輕鬆,後來這種船慢慢地越來越少,捻河泥也用田莊船了,操作時變得非常吃力,就有人將捻河泥改成拖河泥了。所謂拖河泥,用的工具不再是河泥捻,而是拖夾了:一條一寸寬一分厚的鐵條圍成二尺多長八寸左右寬的長方形框子,鉚焊以後,上面裝上二個活動的鐵環,一個弓形的鐵拉攀扣在這二個圓環中,長方形鐵框的下側留有一個個小孔連接著用麻片縫製的拖泥袋(拖袋),一條長長的爛稻索(拖索——種田人自己搖制的一把手粗的稻草繩)一頭緊緊扎住拉攀,另一頭握在船頭的手裡,他雙手那麼瀟灑地一甩,空的河泥夾就飛了出去,落到河泥船的後方;後艄趕忙搖著船往前移動,靠鐵框重量,沉在河底的泥夾就會將河泥收拾進拖斗裡,等有了手感,兩人就同時站在船的同一邊緣,船頭一把一把地收起拖索,當拖夾臨近水面時,他一彎腰、一用力順勢提起泥夾,將河泥倒進船艙……就這麼一夾、一夾,滿滿的一船河泥很快就可以搖向倉基去啦!

  

   九、單籮和夾籮

  

   過去農家盛放稻穀、大米、礱糠和細糠等等用的大多數是竹籮,因為那時候沒有塑料編織袋,只有極少數的大戶人家有“袋皮”——麻袋。

   竹籮又可分為單籮和夾籮:單籮用單層竹絲編制而成;夾籮分為內外兩層,裡邊一層用較寬的蔑片編成,表面光滑乾淨,外面一層用篾青絲精工編成,有的還穿插著漂亮的圖案,刷上油漆。單籮用來盛裝顆粒較粗的稻穀和礱糠,夾籮用來盛裝大米、細糠等顆粒較小的東西,有的夾籮還有專用的蓋子,平時可以盛放棉被等細軟,還可以挑著送禮。

   無論單籮還是夾籮,其餘部分的結構基本相同。上口圓圓,底部方方。圓圓的上口全都用粗蔑條圍口,蔑條的外邊又有細蔑絲均勻地盤扎,這就是“籮夾”;方方的底部向著籮身由“籮插”保護,“籮插”用一寸多寬的整片毛竹製成,兩頭尖尖,中間較寬,在轉折處用專用工具挖出凹槽,在明火的加熱下折成一個凹字形,中間部分和籮底同寬,兩邊彎起的比籮身略短一點,包在四隻籮角上的叫“角插”,然後在角插的外邊,籮的中間再包一條叫“單插”,換一個方向,在單插的外邊再包二條“籮插”叫“雙插”。這些“籮插”中間部分保護籮底,兩頭尖尖的插在籮身的蔑絲裡,其間打兩個孔再用細蔑絲和籮身綁紮。當籮裡盛滿東西的時候,如果要拖動籮身,必須順著雙插的方向拉,不然就會拉壞籮插,使竹籮受損。

   在對應四方籮底的籮夾的中間先要裝上“籮挺”,就是用細麻繩來回有規律地纏繞,依據麻繩的紋理編織出好看的麻花辮,兩頭緊緊扎住籮夾,中間形成一個長約二十公分的繩攀,然後就在“籮挺”上結上籮繩,兩條籮繩必須對角而結,長短適度,這籮繩和籮挺的結頭也是專門的“籮繩結”,挑重物不會鬆散,要解開卻又十分方便。

  

   十、料勺和便桶

  

   小時候常聽哥哥講笑話,說讀書人想難難種田人,就和他們“對課”,可總是難不倒他們,他們會以自己熟悉的大實話來對付。比如:擱幾、大座、時鳴鐘;對扁擔、料勺、大便桶。酒提、酒壺、酒漏斗對擼帶、擼主、擼扎鉤。

   這料勺和便桶是農民最熟悉不過的常用工具啦。

   過去,在平原地區的農村裡。飲用水除了靠天落水就靠河水,家家戶戶都有大大小小的水缸,用來接裝水溜裡匯聚起來的天水,不夠用時就到河埠頭挑水或者一次次地用手提的挈水桶提水,挑水的水桶不是家家都有,只是少數幾家大戶人家才有,急用時,左鄰右舍互相藉著用用。

   倒是“便桶”幾乎是每個農家都有的。便桶就是糞桶,平時洗刷乾淨也用來挑挑生活用水(只要不是飲用水)。

   水桶和便桶都是請箍桶師傅製作的圓形木桶,構造基本相同,區別就在於它們的“拐”(不好意思這句寧波老話的漢字我寫不出來),水桶“拐”就像它的二隻耳朵,和桶體連在一起,中間一根可稍稍轉動的木檔,木檔的凹陷處穿上滑頭繩就可以挑著走;而便桶的“拐”則是用二片竹片彎成的,總體是一個沒有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兩邊的下端又各自彎成一個U字形,這二個U字形就套在便桶的二個耳朵上,U字形的上端用一個滑動圓環固定,當整個“拐”放下時,剛好擱在便桶的上沿,不會落入糞便中。農民在糞船或糞缸“打便”時,只要以手按下“便桶拐”,再用腳尖輕輕一踩,一大桶糞便就可以提上來了,只要有力氣,操作十分方便。由於糞桶使用頻率高,“拐”很容易磨損,所以這樣設計也是為了更換方便。

   和便桶配套的是料勺。一個木製的舀鬥配上一根長長的竹柄,即可用它將糞便舀入便桶,又可用它將便桶裡的糞便一勺勺澆到作物根部。不過根據用途不同,小小的料勺也分很多種:舀鬥較大沒有澆嘴的是“掏料”,用它將糞便掏入便桶方便、速度快;舀鬥一般有個澆嘴的是“澆料”,用它可以將糞便一點點地澆到作物的根部準確而不浪費,舀鬥一般沒有澆嘴的稱“忽料”,用它可以將一勺糞便或農藥忽撒,就像雨滴一樣,面積大均勻。


天若有情198561


謝謝提問!以前用犁耕地、把水趕上來牛趕水車、排谷塵的風車、燒柴使火旺的風相、切斷柴草的柴刀、挑水用的扁擔、木桶、裝東西的竹筐、竹籃、簸箕、下雨天遮雨的草帽草鞋樹皮衣、助禾苗的鐵鋤、把糧食弄碎的石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