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世界冠軍解說,楊影飽受爭議,鄧亞萍受褒獎,更有球迷呼籲其進教練組,你怎麼看?

胡瓔詞


鄧亞萍在退役後做了很多工作,只有在今年開始擔任解說,她解說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是卻受到了球迷的一致認可,而且由於其犀利的眼光和精準的預測,很多球迷表示鄧亞萍可以稱為乒乓球教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鄧亞萍的解說讓球迷看到了專業。她在解說中的點評可以讓球迷了解到這名球員的特點和優勢,也能夠讓球迷知道球員的弱點,而且在兩個球員的比賽過程中,可以精準的把握比賽走勢,讓球迷知道球員輸球的原因,也就是讓球迷把比賽看的明明白白。

鄧亞萍非常熟悉球員的技術特點,同時能夠看到張本智和等球員的提升,同時表示乒乓球隊要重視他們的打法特點,這明顯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想法,可以看到鄧亞萍雖然是世界冠軍,但是她明白要向對手學習,這樣才能一直處於領先。

鄧亞萍可以稱為一名出色的教練。由於鄧亞萍善於把握比賽走勢,而且讓球迷都明白贏球或者輸球的原因,相信她可以讓球員明白輸球的原因,從而找出球員的弱點,這樣明顯可以提升球員的水平。而且鄧亞萍對於比賽走勢的把握是相當精準,她可以通過暫停來提醒球員,這樣可以很好的提升球員的勝率。

當然鄧亞萍是否願意成為乒乓球教練還不得而知 我們也不能強求她成為乒乓球教練。如果鄧亞萍成為乒乓球教練,相信她會是一名出色的教練,如果不想做教練,希望鄧亞萍可以多到球隊走一走,指點一下年輕球員。


青蛙侃球


鄧亞萍的解說獲得廣泛認可和普遍讚譽,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專業。鄧亞萍生於1973年,5歲開始打球,15歲入選國家隊,16歲獲得第一個世乒賽冠軍。此後,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她彷彿開了掛,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成為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她的球風穩健,技術過硬,實實在在詮釋了穩準狠這三個字。有她參加的比賽,不管是教練也好,還是觀眾也好,都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可謂基本上勝券在握。多年征戰,鄧亞萍對各個國家選手的風格,教練水平等情況也都有非常深刻的瞭解,加上技術過硬,成了中國隊的一張當仁不讓的王牌。

2、學習能力強。1997年在從國家隊退役前一年,鄧亞萍來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並於2001年取得外語學士學位。對於一位運動員來說,很多人功成名就鍍個金拿個學士學位恐怕也夠了,鄧亞萍卻選擇到英國諾丁漢大學繼續攻讀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就筆者瞭解,雖然這個碩士學習只有一年,但是想混到文憑並不容易,需要真才實學。2002年鄧亞萍如期碩士畢業後,又於2003年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繼續攻讀土地經濟學博士學位。從一般凡夫俗子的角度來說,有了碩士學位,對一個功成名就的運動員來說,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覺了,可以相夫教子享受人生了,但是鄧亞萍沒有止步,眼光依然高遠,最終成為劍橋大學近八百年的歷史上第一個拿到博士學位的世界頂尖運動員。瞭解國外大學制度的人都知道,鄧亞萍取得的這個博士學位有多難,沒有點毅力是堅持不下來的。做運動員做到頂級,學習上又在世界著名大學拿到博士學位達到頂級,鄧亞萍的學習能力不言而喻。

3、過硬的綜合素質。鄧亞萍是乒乓球專業運動員,又在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共青團北京市委、人民日報社等機構工作過,之後又下海從商,她的人生相當具有傳奇性,這些歷練也培養了她過硬的綜合素質.

此外,鄧亞萍為人親和謙遜,做事情進退有度遊刃有餘,這些都為鄧亞萍解說好世乒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往往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我想,以上這些就是她在世乒賽解說方面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暖色調A



知事淵博


“流水的乒乓球比賽,鐵打的楊影解說”。多年以來,楊影的乒乓球解說,一直飽受社會各界的爭議。無論她請誰來當嘉賓,都能把她給比下去。劉偉、鄧亞萍、劉國樑,一個個嘉賓都是素質極強的前乒乓國手,說得有板有眼,見解精闢,這個自不必多說。

但以上都不是問題的核心,關鍵還是在於:楊影本人的素質不行,不適合進行乒乓球解說。她的最大問題,就是她的跳躍性思維,說話頗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邏輯思維混亂”!

比如,比賽雙方正打得難解難分的關鍵球之時,她會突然轉話題,說起領導是怎麼怎麼辛苦?舉辦這樣的比賽,是多麼多麼的不易!再比如,講解某位運動員的技術特點的時候,她會莫名其妙地扯到另一位運動員最近狀態不佳,多半是由於什麼什麼原因之類的八卦,......,凡此種種,讓正常人跟不上她的思維,不知所云。

不知道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多久?在社會上的非議如此之多的情況下,楊影仍然能屹立這麼多年不倒,也確實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臨時客


恭喜國乒以3金的成績告別2019年國際乒聯巡迴賽中國公開賽!中國乒乓球隊拿下男單、女單、女雙三個項目金牌,可以男雙的金牌丟了,但是也完成了乒協的任務。在優勢項目上,我們沒丟。

這一次的巡迴公開賽吸引到的關注度還是非常大,上一次在世乒賽的比賽當中,中國隊拿下五個金牌讓非常多的球迷關注起了中國乒乓球。這一次的巡迴賽,央視也是安排了非常多重量級別的嘉賓解說比賽。這一次央視邀請到乒乓女皇鄧亞萍以及楊影一起解說本次比賽,作為乒乓球界的總統山級別的人物,這一次鄧亞萍能夠來解說本次的比賽也顯示出了央視的重視。作為乒乓球界的高手鄧亞萍的解說極具專業性。



觀看比賽的時候,你就能夠體會出鄧亞萍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她的點評一語中的,運用了非常多的專業術語。其次作為一個解說員,最重要的是解說要公正。鄧亞萍立場很公平,並不存在偏心的情況,而且能夠很快的看出一個球員的技術特點。張本智和跟馬龍的比賽,他的吼聲真的很讓人不舒服,但是熟悉他的都知道,這是他的特點,鄧亞萍的點評很公正,他也知道他的怒吼是釋放自己的情緒,緩解壓力。


還有個厲害之處,比賽的時候,鄧亞萍說丁寧的發球質量不行,要加強。賽後採訪,丁寧說,自己的發球沒發出來。看到的問題和球員自己說的一樣一樣的。男單決賽,第三局,鄧亞萍說馬龍已經找到了張本的短板了,贏下比賽沒問題,於是,馬龍稱王了。

這一輪系列賽下來。鄧亞萍的解說極具專業性,楊影的解說很多時候都具備個人色彩。而且在解除很多比賽的時候,她並不會按照球迷喜歡的方式去講解比賽。當看到鄧亞萍的講解如此專業之後,有非常多的網友呼籲鄧亞萍進入教練組。呼聲很高!


小賢看體育


楊影,,應該在她這一代人中算長得清秀陽光的,也拍過電影,她同時代王楠,鄔娜,王晨,李菊,孫晉,都是水平差不多,由於王楠在大賽中發揮穩定,成為了當時的乒乓一姐。。轉眼間,唯獨楊影還在堅守這項她熱爰的乒乓球解說工作,,總體我本人覺得還是非常到位的,我特別討厭一部分偽球謎說有個人偏向性,,人人都有,央視體育頻道在重大的賽事之前有廣而告之,大多數頭像大的都是丁寧,樊振東等幾位,真正獲得單打冠軍少而則少,,平心而論。。在評論區中國中央電視臺只有楊影!!丨


樓長征


楊影解說和靜音看比賽,你怎麼選擇?

這是廣大乒乓球迷內心裡的一道送分題。沒錯,與其去聽楊影在那裡叨叨,不如選擇靜音看球。稍顯無聊的話放些音樂也是可以接受的。總之,看球是愉悅的,但是聽著楊影的解說可能就會上頭。


作為賽事評論員,應該客觀中立的解說

但在楊影這裡不存在的,她不止一次以個人立場帶入賽事解說。原來在解說王楠和張怡寧的決賽時候,甚至說張怡寧“城府很深”。2019匈牙利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第七比賽日的爭奪在劉詩雯與陳夢之間展開,劉詩雯奪取了世乒賽首個冠軍。但賽後球迷卻攻陷了楊影的微博,指責她偏向陳夢。


語言功底差,張冠李戴時有出現

作為乒乓球迷,大家應該很容易就看出來這是梁靖崑。但我們的專業解說楊影卻認為這是樊振東。她在馬龍對陣梁靖崑時,楊影曾經多次將梁靖崑叫成樊振東。要知道樊振東早在1/8決賽時被梁靖崑淘汰了。這樣連續出現口誤,實在太不尊重運動員了,要知道雖然那場比賽馬龍最終4-1勝利了,但是贏得並不輕鬆,梁靖崑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卻被專業的乒乓球評論員張冠李戴成了別人。

而且作為專業的乒乓球解說,文化底蘊顯得有些薄弱,每到精彩之時囉裡囉唆,甚至詞不達意,這都極大的降低了球迷看球的激情。


自視甚高,突出自我

球迷在看球賽的時候,希望看到的是專業的知識以及對賽場的精準判斷。但楊影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她總愛突出自己與球員、領導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許因為運動員出生而有著足夠的自信,她總是無視嘉賓的意見,不停插話,打斷嘉賓發言。


假如解說獨此一家,可能大家也就品不出好壞。但看似平靜的道路上指不定就會殺出來個"陳咬金",鄧亞萍就是其中一個。

同樣是世界冠軍,鄧亞萍的解說就特別專業,而且也通俗易懂。同時她也不會有偏見,講解很公正,甚至外協會打得好也照樣會表揚。但為什麼球迷會呼籲她進入教練組呢。從中國賽馬龍對陣張本智和的比賽中,就能體現出來。

馬龍和張本智和的比賽受到了過人很大的關注,馬龍也在開端揹負很大的壓力,手緊失誤多。第一局14-16輸了,第二局16-14艱難拿下,而在轉折的第三局鄧亞萍堅定的表示馬龍要贏了。她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從馬龍動作和表情中分析出了他的心理狀態,同時根據其表現分析出了比賽的走勢。甚至通過比賽看到張本智和的站位問題和正手殺傷力薄弱的問題,而馬龍也是抓住這個弱點取勝的。馬龍用行動證明了鄧亞萍的老辣眼光,鄧亞萍用她的解說解說讓球迷更深層次的理解了這場比賽。


這還是鄧亞萍非科班出身,兼職評論,我們的專業評論員楊影同志,你可長點心吧!


硬核教練


乒乓球四個解說,鄧亞萍第一,劉偉二,蔡猛三,楊X老末。至於為什麼,鄧亞萍一是有資格說,而且說的刀刀見肉,一語中的。劉偉有資格,語音好,但分析時有些吞吞吐吐,蔡猛大多從乒乓球的推廣上解說,而楊X不知所云,大多是裝通事,她打還不如人家,我都替她臉紅!總是裝啥都懂,其實啥也不是!


老玩童一號



還是那句話,大家批評楊影、蔡猛兩位老師的同時,可以更進一步思考一下,這麼多優秀的解說嘉賓,譬如鄧亞萍、張怡寧,她們為什麼不能長期在央視來解說,甚至去替代楊影、蔡猛呢?

答案很簡單,在央視長期解說的回報 達不到鄧亞萍、張怡寧們的期望。

而且在央視長期幹,收到的約束也不是一般運動員明星能夠接受的。換而言之,楊影們是為數不多的願意在央視長期乾的世界冠軍,她一方面能夠忍受央視的一些條條框框,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央視這個平臺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至於呼籲鄧亞萍進入教練組,那也是同樣的道理,鄧亞萍連體制內的正廳級都不要了,還會去國家隊當教練? 您覺得呢?


乒乓社交開球網


乒乓球發展了這麼多年更改球的大小,規則的修改。楊影,鄧亞萍用她們打球時的眼光來解說現在的比賽根本沒有說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