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8天,他只陪家人吃過"半餐飯"

要陣前衝鋒,當好"先鋒官";要統籌協調,當好"指揮官";要未雨綢繆,當好"後勤官"。

疫情當前——一位街道黨工委書記的"分身術"

商報消息(特約記者 易成章 張花 通訊員 陳翰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8天時間裡,蔣福寶僅僅只陪家人吃過"半餐飯"。

蔣福寶是雁峰區黃茶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清晨7時離家,深夜歸家,這是他每天的的工作節奏。

是妻子的丈夫、是兒子的父親、是父母的兒子,但在疫情面前,蔣福寶的這些身份全部讓步於街道黨工委書記。

抗擊疫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最前線,只是凡人的蔣福寶必須學會"分身":要陣前衝鋒,當好"先鋒官";要統籌協調,當好"指揮官";要未雨綢繆,當好"後勤官"。

當好"先鋒官":除夕夜在雨中值守到24時

1月24日,除夕年夜飯,是蔣福寶連續8天裡與家人吃的唯一一次飯。但嚴格說來,這一次只能算"半餐飯"。

當天,雁峰區委、區政府在全市第一批作出反應,要求轄區內東洲島景區、雁峰寺、香林庵等自當天17時起暫停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東洲島景區位於黃茶嶺街道的轄區。接到通知時,蔣福寶正準備吃年夜飯,他馬上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來不及多想,他一邊電話銜接溝通市公交集團公司,議定輪渡停航事宜,一邊匆匆扒了幾口飯就離家返崗。

按照往年慣例,東洲島會有大量人員上島聚集,一旦處理不好,後果嚴重。

17時前,蔣福寶與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黃濤等4人趕到東洲島輪渡碼頭,開始值守。

"東洲島景區內有一個羅漢寺,很多市民有除夕到寺廟祈福的習慣。我們現場值守,一方面需要解釋輪渡停航原因,同時勸阻市民上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市民意識到,這次疫情不容小覷,必須重視。"蔣福寶解釋道。

"當時我們都來得匆忙,4個人只帶了一把傘,"蔣福寶告訴記者,碼頭又沒有躲雨的地方,大家只好輪流在傘下避一避,"雖然雨不算大,但是我們的手腳都幾乎凍僵了"。

當天晚上,蔣福寶和同事一直守到24時才各自回家。他對當天狼狽經歷表示滿意:"還好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衡陽的疫情嚴重化時,正值春節期間。"這個時候我們的黨員幹部不能好好休假,防控工作又有比較大的風險,大家有各種負面心情,也是人之常情。所以需要鼓舞士氣!"

蔣福寶認為,鼓舞士氣有時嘴巴講千遍萬遍,也莫過於讓大家知道,他們的"主將"沒有悠閒地躲在後方,而是衝鋒在前線。

所以在8天時間裡,蔣福寶調研走訪了轄區15個社區(村),有的社區還多次去過。轄區內的農貿市場、碼頭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也是他經常督查調度的重點。

新春8天,他只陪家人吃過

▲圖為蔣福寶督查農貿市場。

"這麼關鍵的時期,我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作為一名幹部,不管是從使命還是責任上講,都是不容退縮的。"蔣福寶說。

做好"指揮官":一天佈置五六百人到防控一線

1月23日,春節假期前一天,雁峰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會上傳達了全國疫情防控形勢。

黃茶嶺街道合併了原湘江鄉,是雁峰區管轄範圍最大、居民最多的一個街道,僅流動人口就有3萬多。蔣福寶敏銳地察覺到,他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這個春節好好休息的計劃可能要泡湯了。第二天,他便通知社區(村)幹部們,提前打好"預防針",要求大家不要外出,要隨時到崗。

1月25日,黃茶嶺街道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街道、社區(村)幹部全員到崗,無一請假。

調配黨員幹部、借力"衡陽群眾"、協調警力等等,一天時間裡,黃茶嶺街道佈置了五六百人到防控一線。

"我們工作開展得如此順利,得益於蔣書記對防疫工作的統籌調度,第一時間成立防疫工作應急小分隊和後勤保障組,前線有保障,大家才能安心工作。"分管衛健工作的黃濤評價,蔣福寶的未雨綢繆讓此後面的工作開展順利,"不然臨時組織幾百個人,還要各種物資,會亂成一團"。

蔣福寶認為,這與街道平時重視黨建息息相關,到關鍵時候,黨員幹部們都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街道作為基層單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以最強執行力去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就是最好的表現。

"白天到社區、村和重點場所調研督查,晚上組織街道幹部謀劃佈置第二天的工作。在體現執行力的時候,蔣福寶一實際行動發出無聲號召:跟我上!

新春8天,他只陪家人吃過

▲圖為黃茶嶺街道組織工作人員、衡陽群眾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蔣福寶還倡導在街道實行"四方"聯動機制,即由街道、村、社區黨員幹部,社區民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衡陽群眾"志願者,組成15支工作組,對應進入15個社區(村)。

此後,各項防控工作在黃茶嶺街道轄區有條不紊開展:全面摸排處置近期有武漢往返史人員;結合微信、宣傳單進社區;利用社區小蜜蜂和廣場舞隊的大喇叭播放音頻信息;組織流動宣傳車,全天候在轄區主次幹道、村道循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做好"後勤官":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

"食堂不開餐,我們只好天天吃泡麵。"1月30日上午,蔣福寶在衡常村社區走訪時,看到居委會辦公桌上堆放著很多方便麵,社區黨支部書記王莉便如實相告。

"一線的工作人員每天這麼辛苦,更要注重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更好地參加這場防疫戰。"

蔣福寶當即要求街道機關食堂打包飯菜送過來,同時告訴社區工作人員們,在社區食堂沒開餐之前,都到街道機關食堂就餐。

這僅僅是其中一個細節。事實上,對"戰鬥"在一線幹部隊伍,蔣福寶異常注重他們的後勤保障。

"辦公區域每天消毒2次,食堂實行分餐制,注重伙食營養,熬製中藥湯劑。"黃濤也是每天"混"食堂,對此深有體會。"他是個樂觀派,會一臉笑容強調,大家工作辛苦,只有身體強壯,才能更好工作。"

羅竣中是黃茶嶺街道紀工委書記,本來因為處於孕期被批准休假的她,也申請回到工作崗位,擔任後勤保障組組長。

新春8天,他只陪家人吃過

▲圖為蔣福寶統籌調度後勤保障工作。

羅竣中告訴記者,在蔣福寶的統籌下,街道一天時間內籌集近萬個口罩和20箱藥水。

"區裡面撥發了部分防疫物資,我們自己又提前購買了一批,確保每個工作人員不會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投入工作。"羅竣中說,在保證工作人員防疫物資的同時,蔣福寶還要求大家隨身攜帶口罩等物資,遇到有需要的居民就分發,特別要關心從武漢返衡的人群,讓他們感受到雁城的溫暖。

目前,黃茶嶺街道登記在冊的湖北返衡人員,都被納入健康管理,一人一檔,每天實時監控。截至1月31日,該街道無一起確診病例。

"黃茶嶺街道黨工委執行力強,接到上級的安排部署後,蔣福寶都是帶領大家沒日沒夜地幹,體現了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彰顯了黨員的本色。"雁峰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伶俐如是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