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面西施”與“好吃街”

孫朝運

在利川城公園路,有一家去年開張的早餐店,門面招牌上寫著“好吃街鄒包面”。利川城裡稍微上點歲數的人,一看到“鄒包面”這個招牌,就會想起老城區那條“好吃街”,想起“好吃街”上的“包面西施”。

好吃街是一條5米寬、300米長的南北小巷,名為鍾靈巷。小巷南頭連接清江大道和利川客運站,北頭連接老城區解放路和政府大院,前面緊挨商業大樓,後面是學校和都亭街道辦事處機關。總之,小巷四周有不少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地理位置很是特殊。

小巷最早只有供銷社一家小餐館,主要經營米泡粑等。改革開放之初,居住在小巷的鄒達權開了小巷第一家個體早餐店“鄒家包麵館”。

每天早上四點多,鄒達權兩口子就忙開了。妻子操著兩把菜刀“砰砰砰”地剁肉餡,丈夫“嘎吱嘎吱”地擀包麵皮。兩年後,高中畢業的女兒鄒莉和兒子鄒勇也加入父母經營的包麵館。

那時,十七八歲的鄒莉不僅樣貌俏麗,還兼有一副清脆甜潤的嗓音,不管多忙多煩,隨時帶著淺淺的笑意,讓顧客既飽了口福,也飽了眼福。於是有人就稱鄒莉為“包面西施”,這名字一傳十,十傳百,還見了報。

風味獨特的鄒家包面,隨著“包面西施”的名字越傳越遠,生意也越來越紅火。當年的包麵價格大碗五角,小碗三角,每天營業額達80多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天近200人光顧鄒家包麵館。

鍾靈巷第一個吃螃蟹的鄒家,很快躋身於利川城個體工商業萬元戶的行列,成了先富起來的典型。

改革開放的洪流衝開了利川城門,勤勞精明的四川人憑著“兩把刀”闖進了利川城。所謂“兩把刀”,一把是菜刀,一把是磚刀。利川城裡大街小巷的館子裡,主廚的師傅大都是四川的;城裡建築工地上,砌牆的磚匠也大部分是四川的。

那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四川開縣一位廚師來利川城打工,他發現利川人也喜食麻辣味,但真正會做正宗川菜的廚師卻很少。

他馬上把這個商機帶給開縣老家的親朋好友。

不久,來自四川開縣的一批川菜廚師入駐鍾靈巷,有的給店主當廚師,有的租賃門面當老闆,他們把鍾靈巷的飲食業弄得風生水起。除了鄒家包麵館,小巷裡陸續冒出了趙小二的火鍋店,大憨包、小憨包的滷菜館,還有桂花橋嫩蹄花特色餐館等近百家餐館,鍾靈巷成了一條美食街。

當年單位少有食堂,鍾靈巷成了我們這些單身職工就餐的主要去處。

從年頭到年尾,從早上到晚上,每當走進鍾靈巷,所見都是人頭攢動,灶臺上火苗跳動,湯鍋、炒鍋、蒸籠升騰的熱氣瀰漫在巷道里,令人垂涎的香味混合著煤煙味撲鼻而來,店主招徠顧客甜蜜的聲音,顧客相互打招呼的聲音,還有店裡的勸酒聲、笑鬧聲、烹炒聲,沸沸揚揚,小巷一時紅火得不得了,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好吃街”。

後來老城區改造,好吃街換成了服裝一條街,好吃街的餐飲業有的向新城區突圍,有的轉了行,把熱鬧後的冷清留給了小巷,也將“好吃街”的名字留在了小巷,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直到現在,人們還習慣把這條小巷稱為“好吃街”。

1998年,“包面西施”鄒莉跟隨丈夫到北京經營文化產業,直到去年才回到利川城。夫妻倆選了新城區公園路這個熱門地段,聘請了6名員工,繼續經營好吃街鄒包面。

畢竟在北京打拼了二十年,鄒包麵館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都有了許多改變。

也許是鄒包面的風味獨特不減當年,也許是夫妻倆不斷改進包面質量,也許是人們對好吃街舊情難忘,如今50多歲的“包面西施”重操舊業,生意依然還是那樣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