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老師,書法上長橫在字的首橫和最後一橫寫法上有不同嗎?

淡水月


拿顏真卿的《多寶塔》來做個範字,長橫的寫法:逆勢平入,折鋒重按,然後提筆轉鋒,向右中鋒行筆,中段略提,到收筆處,稍提後向右下捶頓,並作圓轉回鋒。橫畫不宜寫得太平,可略呈拱勢。

至於長橫作為首筆和最後一筆有什麼不同,個人覺得主要看字的需要吧,比如“三”和“五”字,作為末筆的長橫,傾斜度是比較大的,但整個字是比較平衡的,不會說向那邊傾倒,而且比較長,把整個字托起來。

就粗細變化來說,可以看像“下”“有”“不”這些,長橫作為首筆來說,都是有比較明顯的兩頭重,中間輕,而像“三”“至”“盡”這些,長橫作為末筆來說,兩頭重,中間輕的變化則要平緩很多。











書法小馮


有不同,而且針對書體不同,在處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這個問題一般在楷書中討論,其它書體甚至可能產生異變,特別是行書、草書,有時長橫變短橫,變點,變提等等都有可能。

楷書長橫一般為一個字的主筆,是決定一個字成敗的關鍵。如:“可”是上長橫,“至”是下長橫,“兵”是中長橫。上長橫一般為第一筆,一般順勢入筆較多,同時不宜太細或太粗,直橫多見;下長橫一般為最後一筆,起筆要講究與上一筆呼應,直橫、拱橫都有,看勢而定;中長橫一般居中,拱橫較多,不宜太粗,講究筆畫前後呼應,承上啟下。

當然,我們剛剛所聊的也不一定完全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書體不同,講究筆畫變化的同時,協調一致就好了。以下是顏體的幾個典型字例,時間倉促,只能網上下載幾張碑刻,沒有一定功力不太好找不同。有空我們再討論墨跡版本,那就一目瞭然了。





龍銘先生


有的,第一個橫需要上翹一點,下邊的橫需要長些並且收筆時有下壓,這樣這個字就能穩了。


AA海迪十年專業幼兒園彩繪


長橫在最後的,可以將寫橫的速度放慢些,但要有勁,求筆畫的厚重感,能將上面的筆畫託得住。


美好手記


第一筆長橫應該稍向右上傾起平穩作用,書法上屬扛肩。最後一橫末端應下沉起穩固作用呈拱形,屬映帶。


墨言205627211


一般首橫短,末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