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子怎麼發麵?

用戶4001919973


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關注「小秀私廚」,定期放送福利哦。

做包子怎麼發麵?

發麵的主要添加劑就是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這三種添加劑的發酵方式,分為生物發酵和化學發酵。

生物發酵,不破壞麵糰的營養物質。

化學發酵,有可能會破壞麵糰中的維生素b。

說發酵,或者叫發麵。很多人把這個問題說的比較複雜,我來簡單點說清楚這個事情。上面三種添加劑最終的目的都是給麵糰進行發酵。發酵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麵糰內部產生氣體。當面團中間產生了氣體,麵筋之間產生了規則的氣泡。那麼發酵就起到了作用。當氣泡達到了需要的大小,那麼發酵就完成了。

這麼說還算是明白嗎?發酵,就是給麵糰充氣,衝了氣的麵糰,才能蓬鬆,柔軟。

說說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的區別和作用。

酵母:生物發酵。同樣是給麵糰充氣,酵母的方法是生物繁衍的方法。讓酵母菌進入麵糰,製造合適的溫度和溼度,讓酵母菌不停的繁殖,然後繁殖的過程中會排出二氧化碳,這個過程,在我們的字典裡,叫做發酵。酵母發酵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破壞麵糰中的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B。這一點是其他兩種添加劑所達不到的。

小蘇打:化學發酵。碳酸氫鈉,遇到酸進行反應,產生氣體,所以在發酵的這件事情上,小蘇打除非是遇到酸性物質,否則是起不到發酵的作用的。也就是說,小蘇打本身,沒有發酵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會用在添加了酸性物質的麵糰中,比如加了酸牛奶,酸奶油,或者,直接加了少許白醋。都可以促進發酵的作用。當然,在放進酵母的麵糰中,也可以加入銷量小蘇打,因為酵母發麵,如果發的過了,就會發酸。那麼加入小蘇打,讓酵母特意的發過一些,微微的產生酸性物質和小蘇打反應,反而會得到氣泡更加充盈的效果。

泡打粉:化學發酵。泡打粉也是典型的化學發酵的添加劑,只不多這個產品的特點是簡單。不用你再添加酸性物質,它本身的配方中就是小蘇打,酸性物質,和其他一些物質,比如澱粉。然後只要你加入水,就可以立刻進行反應,產生氣泡。泡打粉,可以單獨使用,直接產生氣體。

所以,利用好發酵添加劑,就可以製作出完美的包子發麵團了。


小秀私廚


在很多的麵食從業者口中,都說發麵是麵食裡最難的,因為發麵講究技巧,如果中間某一個細節沒做好的話,發的面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有的地方燙死了,有的地方就發的很好,這就是中間細節沒做好的結果。到底怎樣發麵才能發的均勻呢?我分享一下我做包子面的心得。
我的工作是中式麵點師,從業說長不長,但還是有些自己的收穫,我平時做包子的發麵中,每斤麵粉放5克酵母 5克泡打粉 和10克白糖促進麵粉的發酵,在乾麵粉中添加酵母泡打粉等添加劑後一定要充分攪拌均勻,這樣能酵母均勻分佈在麵粉中,基本不會出現某一處燙死的現象。


我之前遇見一個做早餐生意
的朋友,他做的包子也是發的不是很好,叫我過去幫他看看哪裡出了問題,到了他那裡我看了他的和麵過程就知道他那裡出了問題。他和麵是直接把酵母倒進麵粉里加水開始和麵,以至於他做的包子皮不能均勻發酵,還會出現回縮的現象。
後來我幫他和了一次面,發酵後直接包了幾籠包子,蒸出來就沒有出現之前的情況,我就告訴他和麵前一定要把酵母先拌開再加水和麵,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包子發酵不勻或是回縮的情況。

平時大家在家和包子面的時候,和麵前把酵母和乾麵粉先拌勻,再用用溫水和麵加速面發的時間,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出鮮香蓬鬆的包子。


壹分美食


包子是我們熟悉的食物。薄薄的皮膚餡很美味,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家庭和家庭。美味的麵包,咬一口,成分本身的味道從內到外散發出來,再加上柔軟的小麥皮,更不用說美味了,我的家人幾乎每週都會蒸一些麵包。

  當我第一次學習饅頭時,饅頭沒有變成死麵,或者饅頭不柔軟,有時顏色會變黃。在去鍋前經常看起來胖乎乎的,但是當蒸出來時,麵包被弄皺了。

  後來,在我特地問了一位專家之後,我意識到饅頭實際上很有技巧。酵母與麵粉的比例、麵粉與水的比例、如何製作麵條等。這些是軟包裝的柔軟美味的決定性因素。

  在粉絲的邀請下,今天小編將介紹包子的相關問題,以便你可以看到它們。即使你是一個新手,你也可以蒸一個美味可口的包子。

  提示1:啞光比率是基礎。通常將500克麵粉加入4克酵母和2克發酵粉(加入發酵粉可以縮短醒來時間,使饅頭更蓬鬆,如果你不喜歡它,你也可以使用白色糖代替)。用溫水和30-35°C的麵條作麵糰。 (水與麵粉的比例為1:2),水不宜過多,否則麵糰不易發酵。應該注意的是,當混合麵條時,緩慢加入水,並在攪拌的同時加水,直到麵粉呈梭子(雪花)的形狀,然後揉成光滑的麵糰。

  提示:饅頭的表面必須是麵條。當你在麵條時,首先將酵母變成溫水,並且應該很好地掌握水的溫度。如果它很高,酵母就會被燒死。用你的背部試試,如果你感覺不熱,就覺得它是正確的。不要使麵包和麵條太軟,否則不容易成型。

  提示2:最重要的是醒來。

  將麵糰放好,用溼布蓋住,或用保鮮膜包好,放在溫暖潮溼的地方,等待發酵。通常,發酵應該是原始發酵的兩倍。夏天天氣炎熱,通常需要2個小時左右。如果是冬天,溫度相對較低,可以在蒸鍋中加水,將水燒到一些熱手上,在40°C左右關閉熱量,然後將麵糰放入蒸鍋中醒來。

  提示:醒來時,請蓋上一層布或蓋上蓋子。當時間到了,麵糰會變得腫脹。當你用手抓住它時,麵糰會出現蜂蜜狀,表明你已經醒了。然後放在砧板上,繼續拉出麵糰中的氣泡,直到表面光滑。在這一步驟中,麵糰越均勻,饅頭皮就越光滑。

  提示3:兩次打樣至關重要。

  你可以用好的麵糰包裹麵包。但是在包子包裹後,不要只是蒸它們。這非常重要,大多數人都會忘記。因為當皮膚乾燥時麵糰內的空氣被排出,所以蒸麵團在高溫下容易縮回並失去其活性。饅頭不蓬鬆。正確的方法是關閉砧板或用熱水蒸籠的火,以獲得第二次證明。提示:將形成的麵包放在砧板上至少30分鐘,並用蒸鍋蓋住,以防止外層皮膚開裂。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讓麵糰反覆發酵,以充分保證麵包皮的韌性,而不是下垂的死皮。

  提示4:嚴格控制蒸汽時間。蒸饅頭時,在鍋中加入足夠的水,在饅頭下蒸布,或刷一層油。蒸饅頭的時間取決於饅頭的餡料類型。一般來說,小圓麵包餡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餡小圓麵包在20分鐘內煮熟。還有一把敲門聲。當饅頭好的時候,不要急於打開蓋子。關火,繼續燉3-5分鐘。等待鍋中的溫度下降,然後取出蒸饅頭


我是老高啊


做包子我十幾年經驗,冬天用40度水和麵,夏天用冷水和麵,為了你一次做成功!我把我以前花錢學來的,在和我這麼多年的經驗免費告訴你!一斤面按5克酵母,放一兩糖。放245克水。和勻蹂的沒幹面。發45分鐘到一小時。就能做,然後在揉加4克無鋁泡打粉在揉進去,一定要揉光滑,做出來包子才光滑,如果壓面機是壓最好了。蒸的要點,包子包好一定在讓醒會,夏天十分鐘就醒好了,冬天你要看包子,比包的時候,大概大一圈就能蒸了。用開水蒸蓋子冒氣,不是特大包子,十分鐘就好了!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在問我


浪跡天涯陪你走一生


想做出蓬鬆香軟的包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麵,但很多朋友在對於發麵上遇到不少難題,所以教大家幾個小妙招搞定發麵問題。

蜂蜜替代酵母

如果怕酵母粉不安全,可以使用蜂蜜代替噢,方法是用蜂蜜加鹼面,溫開水和麵。和好面以後用保鮮膜密封十分鐘左右即可。做好以後,你會發現饅頭有一種淡淡的香甜,真的會讓人吃起來停不住呢!蜂蜜的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喜歡吃甜的就多放一些。

溫水化酵母粉

這個一寫出來,有人就會說,我都知道這個啊,就是這樣做的,為什麼我和的面就是不發呢?拜託你看下自己用的是不是溫開水噢,我就遇到有人用暖瓶裡的開水化酵母,這樣把酵母菌都給燙死了,你能把面發起來才叫見鬼。

溫水和麵

麵粉加入化開的酵母粉以後,也要使用溫水和麵。因為溫水和麵能夠加快酵母發酵,但是同樣要求水溫不要太高。

確保醒面時間

麵糰和好以後,要找一個溫暖的地方醒面一段時間。醒面的目的是為了讓酵母發酵。所以一定要溫暖。發酵是否充分可以扯一下面材,看下是否已經充滿了蜂窩狀的小孔做為標準,或者可以查看麵糰體積是否明顯增大。如果看了什麼都沒有,可以考慮再放置一段時間。

酵母粉是否過期

對於家裡不是經常做麵食的,在和麵之前要先查看下自己的酵麵粉是不是過期了呢,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噢。曾經我就有過一次,什麼都做對了,但是麵糰就是不發,後來才發現是酵母粉過期了,白浪費了麵粉。

水與麵粉的比例

如果您要做的是包子,那麼水與麵粉的比例建議控制到1:2,也就是說500克麵粉,大約需要放250ML的水,這樣和出來的面更容易發起來。

好了,基本上掌握了上面的這些方法,你就可以做出完美的饅頭或包子啦!希望你們都成功噢!~如果感覺本文有用注意收藏轉發,免得需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噢。


十添一滋補


做發麵包子和麵一般家庭用全發麵,如果是肉餡湯汁多建議用半發麵。

下面分享的是一個發麵湯包的製作方法。

麵糰材料:1斤麵粉、5克酵母、10克白糖、10克豬油、不超過30度的溫水250g左右

肉餡材料:豬肉餡2斤(肥瘦3:7)、蔥花100克(可依喜好增減)、五香粉10克、香油2克、料油20克、味極鮮20克、薑末40克、味精和雞粉各10克、料酒15克、鹽10-15克

一、調製肉餡:豬肉分4次打入70-80克花椒水(溫水加5粒花椒晾涼撈出花椒),加入料酒拌均,再加入味極鮮攪拌均勻,再加入薑末、味精、雞粉、鹽、五香粉攪勻,再將肉湯凍130-150克剁碎後攪勻,再加香油和料油攪均,上面鋪上蔥花包的時候再拌勻;

二、和麵:將麵粉與酵母、白糖拌均,將溫水慢慢倒入,邊倒邊攪拌成絮狀,然後和成光滑的麵糰,再加入豬油(可使麵糰增白,延展性會好一些),適當增加的揉麵的時間可增加麵糰的筋性,將和好的麵糰放在溫暖處醒15-20分鐘;

三、將醒好的麵糰置於案板上再次揉均,分成小劑子擀成薄厚適中的麵皮,包放拌好的餡料,捏褶封口;

四、將包好的生胚放在蒸籠中加入溫水蓋上鍋蓋,再次醒發30-40分鐘;

五、醒好的包子會明顯變輕,這時用旺火足氣蒸12-15分鐘(視包子的大小決定),蒸好的包子等3分鐘後再開鍋即可。小籠包一般5-8分鐘即可。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餓域美食


包子怎樣發麵才鬆軟?

蒸包是好多大眾人喜歡的美食,也是好多人喜歡吃的早餐,要想使包子好吃又鬆軟,發麵也是有好多的學問,包子做得好不好吃麵粉的發酵也是很重要的。

發麵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老面,另一種是用酵母。用老面發酵時間長,而且蒸出的蒸包味道有點發面的味道或有輕微酸味,味道有人喜歡,有人不太喜歡。

用酵母發酵快,發酵的面鬆軟,而且酵母含有非常高的營養成分。今天為大家分享蒸包怎樣發麵才鬆軟。

1,麵粉放入盆裡,一斤麵粉放5克酵母粉,一勺白糖,(白糖有助於面的發酵)一勺鹽,(鹽對面有筋性)用溫水和麵,(水大約在40度左右)用筷子攪拌成面絮狀,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發至兩倍大(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

2,把肉洗乾淨放在案板上剁碎放在盆裡,放上蔥姜沫,再放料酒,生抽,味極鮮,五香粉,植物油,鹽適量,攪拌均勻,醃製10分鐘左右,再把準備好的蔬菜餡料放入攪拌備用。

3,面發酵好取出,案板上撒麵粉防止粘連,揉搓排氣,再把麵糰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用擀麵杖擀成圓麵餅,放上餡子包好。

4,鍋裡放水,冷水上鍋,放上籠屜和籠布,包好的包子放置均勻,蓋上鍋蓋在醒發20分鐘左右,看上去白白胖胖的,拿在手裡輕輕的,那就是醒好了。

5,爐子開火,水開上汽,再大火燒開20分鐘燜兩分鐘,打開鍋蓋,白白的蒸包,鬆軟不塌陷,好看又有食慾,好吃又營養。

包子怎樣發酵的面才鬆軟好吃,你學會了嗎?

我是一億的奶奶,謝謝大家關注!


美食公元


包子作為中國的傳統麵食,真是感嘆古人怎麼可以發明這麼好吃的美食,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又衍生了很多創新式的包子做法,各種門派業發展開來。杭州小籠包、開封灌湯包、天津狗不理、廣東叉燒包等等各式各樣的包子美食讓人慾罷不能啊。

包子和餃子已成為北方必吃的“年貨美食”,兩者有不同也有相同之處,相輔相成。早餐店的出現又賦予了包子新的傳播,一碗粥兩個包子以成為早餐的標配,想想那醬肉包子還有韭菜雞蛋的素包子就讓人忘記了早起的睏乏開始新的一天的奮鬥,新的一天從一份包子開始吧。

肉包子

食材準備:

  • 豬肉糜 250克

  • 雞蛋 1個

  • 芝麻油、生抽 適量

  • 老抽、鹽 適量

  • 糖、薑汁 適量

  • 料酒 適量

(1)肉糜內加入調味料攪打上勁。

(2)酵母溶於牛奶和水中。

(3)麵粉內加入糖拌勻,倒入液體揉成光滑麵糰,鬆弛5分鐘。

(4)搓成長條後切成小劑子;

(5)撒上少許低粉後擀開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包子皮。

(6)包入肉餡,底部墊油紙(或溼紗布)後放入蒸籠,在溫暖溼潤處進行發酵。38度左右環境下,大約40分鐘左右至包子變大1.3倍~1.5倍即可。開水入鍋,蒸15分鐘。不必等待可以立即揭蓋子。

過程注意解析:

1、關於肉餡的調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節,調好肉餡後取少許在微波爐里加熱熟,先嚐一下,吃起來味道略重些,配上包子皮就是剛好了。

2、關於麵粉:蒸有餡的包子,我喜歡用低筋麵粉,口感更鬆軟,可用普通麵粉代替。

3、關於麵粉裡的糖:如果你不喜歡能吃出甜味的包子皮,那請減少用量,一點點即可。

4、水量請根據麵粉的吸水性調整,不要一次把所有的水都放入,留一點做調整。

5、最重要的是整形後的發酵,其實並不難掌握,主要還是觀察,時間並不是固定的。麵糰能看起來比放入時大1.3倍~1.5倍即可,不用到2倍大。我們蒸的是包子不是做麵包,如果包子掰開像麵包,嗯~是不會好吃的吧,當然,絕對也不能把沒怎麼長大的麵糰拿去蒸,那一定是石頭。

6、現在蒸包子、饅頭都是採用一次發酵法,就是揉好麵糰後鬆弛5分鐘就開始整形,直接進入二次醒發的過程,沒有基礎發酵。這樣蒸出來與經過二次發酵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但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如果你還是習慣二次發酵,那麼就在基礎發酵至2倍大後再次揉光面團,然後進行整形。


蔥油餅不帶蔥


包子要想做的好吃,首先要學會發面,如果面發的不到位,蒸出來像是死麵疙瘩,吃起來口感硬硬的,看上去也是皺巴巴的,非常沒有食慾,那麼如何能蒸出喧軟白胖可口的包子呢?我們就從和麵開始吧!

我們家庭製作,用量都很小,所以我這裡就用一斤面為比例(這樣容易操作,量又不多,即便你沒做好浪費的也不多,哈哈開個玩笑,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成功哦!)

準備

麵粉(中筋麵粉)500克,酵母粉五克,白糖10克(可以促進酵母發酵,吃不出甜味的)水260克(冬溫夏涼),水的量不要一次性加入,一邊加,一邊攪拌,和成光滑麵糰(和麵的時候一定要將麵糰揉勻揉透揉光滑,這樣酵母和麵粉充分融合,面發的才好)封起來,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發到麵糰體積明顯變大,內部組織呈現蜂窩狀,說明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面發好後,就開始製作包子

案板上撒些乾麵粉,把發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兩個手交叉來回的揉麵,粘手的話可以少撒一些乾麵粉,將麵糰揉到裡面沒有氣泡,不沾手,表面光滑,就可以將其下成小劑子,
擀包子皮的時候,要擀的中間厚,邊緣薄,填滿包子餡包成包子,這時候一定不能直接就蒸哦!要進行二次醒發(醒發到體積明顯變大,拿起後手感輕飄飄的,)這時候才可以水開上汽蒸15分鐘左右(因為家裡蒸和外面的蒸汽力度不一樣,所以時間稍微長一點,肉包子再延長5分鐘)蒸好之後不要著急開鍋蓋,燜兩分鐘再出鍋(防止包子遇冷縮做一團)


最後總結

  1. 因為麵粉吸水性不一樣,所以水的量可以酌量添減。
  2. 發麵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溫度高低來判斷,而不是根據時間的長短來判斷,溫度高,發酵的相對快一點,時間也相對短一點。
  3. 包子做好以後一定要二次醒發,不要著急蒸,蒸好後不要著急開鍋蓋。

我是小吃專家,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告訴我哦我們一起探討,最後祝你蒸出一籠喧軟鮮香白胖的大包子!

小吃專家


包子店都是老闆自己的,最重要的一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節約成本。


小店的包子吃起來有種面的特殊的香氣,而在大飯店早上吃包子只是覺得包子皮宣和,但是卻沒有那種吃起來踏實的感覺。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包子店都不會用酵母發酵的,酵母多貴啊,一天那麼多面,怎麼用這個呢?


大部分的包子店都是用面起子自己發麵。


那麼什麼叫面起子呢?就是把今天用於和麵的面,這部分面是已經發酵後的面,拿出一部分,再用新面和水調好,放置到溫暖的地方,第二天繼續用這個麵包包子,以此類推,一直用這樣的方法來做發麵。

包子一般是早餐食用,老闆都是半夜3點多起床,取出面起子,按一天的量加上面粉和水來和麵。現在都用和麵機和麵,以前都是人工來做。


幾十分鐘面就和好了,醒著,繼續拌包子餡。拌好了就開始包包子了。可以說一環套一環,為了省錢,大部分都是兩口子分工,最多再加上一個打下手的來幫忙,但是和麵和拌餡,是不會讓手下來做的。

現在都是有各種設備來製作包子,可實際上,還是用老辦法的包子做的好吃,用籠屜來蒸包子,籠屜內用籠屜布來墊底。大火蒸二十分鐘就是一鍋,一鍋接著一鍋。這才是真正的包子,生意好的店,寧可人等包子,也不會用酵母或者別的來趕工的。

以前沒有酵母的時候,就都是用這個辦法的,也許大飯店為了省事不考慮別的來用酵母,可小店還是用這個辦法比較實際而且經濟實惠!


----------------------------------------------------------------------

我是啖啖尋香,一個美食領域的創作者。

我會持續給大家分享關於美食領域的一些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