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水”有多少講究?

海寶海寶


故宮裡的“水”有很多,當然,最牛的就屬這條“水蛇”(如下圖)

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河。

之所以叫“金水河”,不是因為它裡面有金子,而是根據五行陰陽學說,河水的源頭在西北方,西方屬金,“金生麗水”,故名“內金水河”。

這條河從西北方流入,東南方流出,剛好連接了紫禁城的“天門地戶”,讓生氣慢慢縈繞在紫禁城中。

除了有這些講究之外,這條金水河承擔了紫禁城的排水作用,大雨如注時,宮中的排水網絡開始發揮作用,將積水通過各種幹、支溝等匯入內金水河中,最後排出宮外。

除了排水,內金水河還是宮中的“消防局”,據記載,太和殿幾次大火,都取了內金水河的水來撲滅。

不過有專家還指出,這條內金水河還有一個“玄機”:

各位看它的樣子,像不像一條大蛇呢。

其實這不是皇帝對於蛇的崇拜。請大家將這條蛇和背後的景山連在一起看。

景山像一個大烏龜,內金水河就像一條蛇,龜和蛇,你想到什麼呢?!

是不是它:


玄武獸呢!亦或是後來被人格化為神的玄武大帝。

當年朱棣在搞“靖難之役”時,曾假借玄武大帝的名號進行,其實就是為自己找個當皇帝的“合法理由”。

所以,這紫禁城修成龜蛇環繞的空間,也許,是朱棣在尋求一種“安全感”呢。


宮殿君


故宮裡的“水”——玉泉金水護宮城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羅河、恆河、黃河……世界上每一個古老文明都離不開水的孕育。水,對於一個帝王之城來說更是意義重大,除了飲食、清潔、消防、護衛宮城這些重要的實際功用,紫禁城中的水還藏著很多古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期盼。當我們在故宮中順水而行,那些不曾知曉的往事,那些精細幽微的工匠心思,也會在粼粼波光中浮出水面。

故宮水源—源自玉泉山的白虎金水

紫禁城內最著名的水源便是金水河,為了與天安門外的外金水河區分,也被稱為內金水河。當你穿過午門,走入太和門廣場,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自西向東流淌的金水河。與幾乎筆直的外金水河不同,皇宮內的金水河呈現出柔美的弧線,若登上午門城牆俯瞰,會發現這弧線彷彿一張長弓,而河上的5道飛虹就像5支蓄勢待發的箭。5座金水橋不僅極具美感,也傳達著統治者對仁、義、禮、智、信的精神追求。

△太和門廣場的金水橋

古人營造宮殿在選址上會考慮風水問題,一般會選擇背山面水的位置建造皇宮等重要建築。雖然可以從風水角度闡釋出很多有利於國君、天下的選址理由,但實用因素不可或缺。水,便是要最優先考慮的。自然水源如果難以直接利用,人們便會開河鑿渠將水引入宮城。這種規模的引水工程早在漢代就出現了。

據清代《日下舊聞考》記載:“北京青龍水為白河,出密雲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為玉河,出玉泉山,經大內,出都城,注通惠河,與白河合。”白虎是四象神獸之一,代指西方,文中“經大內”的白虎水便是金水河的源頭。這條宮廷內唯一的河來自北京西北部的玉泉山,西方屬金,金生麗水,“金水河”之名由此得來。

這條河從紫禁城的西北流入,筆直向南流淌,河水西面是太監居所,河水東面則是內宮牆,一牆之隔便是後宮嬪妃的寢宮,這段金水河彷彿一扇屏風,將後宮與宦官居所分開。若展開一張故宮地圖,我們會看到金水河經過筆直向南的河段之後,河水轉向東流,河道也風格大變,從西到東可謂九曲十八彎。第一個大彎就是從武英殿前繞出一條弧線,這座宮殿在明清時期曾做過皇帝的外朝便殿,一國之君在此齋居、召見大臣、會見宗親,雖然遠離中軸線,但其地位頗為尊貴。明末,1644年春,闖王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兵敗山海關,六月初在武英殿倉促舉行稱帝典禮。清兵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最初也是在武英殿處理軍政事務。今日的武英殿早已沒有了軍政大事帶來的緊張和喧囂,如果你來到門前有河流過的武英殿,踏上紫禁城中最美的斷虹橋,一定會感到這裡因水而生的清涼和寧靜。

繞過武英殿,流至太和門廣場的金水河,是人們最熟悉的一段流域,但你可能並不知道,明代時,這裡並非如此沉靜肅穆。那時,金水橋下栽種荷花,盛夏之時也有蓮花映日、魚戲荷葉的生機妙趣。金水河進入故宮東區之後,走向更加曲折,據說這種設計除了能給皇宮增加美感,還有更重要的消防考量。明朝宦官劉若愚的《明宮史》記載:“是河也,非謂魚泳在藻,以資遊賞,又非故為曲折,以耗物料,蓋恐有意外火災,則此水賴焉。”明代天啟六年(1626)武英殿失火,就是憑著“金水”將火撲滅。清代太和殿、太和門、乾清門等地也都發生過火災,在沒有滅火劑的古代,自然只能依賴這流過大內的白虎金水。

精妙排水—百年大雨故宮為何不積水

2016年夏,北京連日大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超過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為多年所罕見。暴雨中,市區很多街道瞬間“成海”,但古老的紫禁城卻排水順暢,安然無恙,當時不少媒體還對此進行了報道。為什麼現代化的城區排水系統還比不過近600年前設計的古老宮城呢?

北京城的地勢北高南低,城內河水向東南流,紫禁城所處位置比東南部的通州高20米,宮城西北還設置水閘,萬一發生洪水,紫禁城外的護城河可以向東南方向洩洪,洪水不會進入皇宮。那麼,遇上大暴雨,皇宮內的雨水如何快速排出呢?紫禁城的地面整體走勢亦呈北高南低,北門神武門與南門午門高差約2米,這一高差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有利條件。紫禁城內的排水溝渠全部通向金水河,金水河又與城牆外側的護城河相連。可以說,紫禁城排水系統是北京城區排水系統的第一級,這是古代皇家地位的體現。

△河上飛虹

若是你來故宮參觀剛好趕上下雨,不要沮喪,一定要利用這個好機會親身體驗一下紫禁城極具匠心的排水系統。排水系統分為“明暗兩線”,也就是明溝和地下排水兩種方式。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後三宮都採用明溝排水。這些大型建築前都有寬闊的廣場,地面看似平整,實際上中間高兩側低,北高南低,下雨天,雨水就會順坡而下,流入地面的明溝,最後匯入金水河。當疾雨襲來,太和殿廣場還會上演一出千龍吐水的好戲。太和殿擁有三層圍有石欄杆的石臺,石臺上每根望柱下都有一個石龍頭—螭首,其口內有中空的圓孔,大雨來時,1000多個螭首同時吐水,如白練翻滾,蔚為壯觀。這些雨水也會順著地勢向南流,會分別經過太和殿廣場東西兩側的體仁閣、弘毅閣,古代的工匠早就想到了流水會在這裡受阻,所以,在這兩閣的臺階下都砌有白石券洞,這樣雨水便可順利南流注入金水河。太和門廣場上也有同樣的白石券洞和明溝。

故宮的地下水道則比較神秘,若沒有行家指點,恐怕很難發現。但如果細心尋找,我們也能發現一些地下水道的蛛絲馬跡。現在故宮博物院的出口,是紫禁城最北端的神武門,如果在這裡停下腳步,可以看到內宮宮牆以北的地面上鋪設著一條東西走向的石板道,這些石板下面就是一條地下水道。這條暗溝橫貫紫禁城東西,西端通入西北城隍廟附近的金水河上游,東端注入清史館內的金水河下游。紫禁城內像這樣的地下水道還有很多,比如東六宮與寧壽宮之間的夾道下也有一條長長的地下溝渠,東一街、西一街等小巷內也都設有短距離的暗溝。這些精心設計的明溝暗渠將故宮內90多個院落連成整體,當雨季來臨,72萬平方米的皇城不僅不會讓遊客“看海”,還會成為古代建築師展現智慧的最好舞臺。

井與井亭

鼎盛時期有上萬人居住的紫禁城,日常生活用水量之大,可想而知。金水河雖然貫穿皇宮,但流域有限,所以故宮中還開鑿了很多水井,為大內生活、消防用水提供保障。

故宮中最著名的井是“珍妃井”,它位於紫禁城東北部的外東路。清末,因為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珍妃觸怒慈禧太后,被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攜光緒逃離京城,命太監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從此,一口無名之井變為了“珍妃井”,記錄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宮廷悲劇。

△神武門內的地下水道

相傳,故宮初建時鑿有水井72眼,以象徵北斗叢星中的“七十二地煞”。根據現在的研究者考證,整個紫禁城大約有80多口井,散落在各個院落之中,大部分都是無名井,默默藏於深宮。故宮中的井,井口上都有石蓋板、井口石、木蓋板,再加上鐵鎖,有的井上面還建有井亭, 防護嚴密。故宮中有28個井亭,它是一種類似涼亭的建築。井亭的作用是保護水源,早在漢代就已出現。宋代井亭屬於小木作,其全部構件均為木質,不用石材和瓦件。紫禁城中的井亭用料和製造工藝更加講究,一般採用條石臺基,四柱立於柱礎之上,柱上施樑架。

△天光入井與

井亭也有等級差別,建築體量也不同,紫禁城最大的井亭位於故宮西南側的浴德堂。該井亭開間5米,高7米,位於浴德堂西北,四角攢尖,頂覆金色琉璃瓦。浴德堂在紫禁城中顯得十分特別,它位於武英殿西側,是宮城內唯一的具有阿拉伯風格的建築,因此有人推斷浴德堂是乾隆皇帝為其寵妃香妃特地建造的,裡面的穹窿開間是香妃沐浴的地方。傳說香妃來自回部,其夫君造反,被清軍打敗,香妃被擄到皇宮,乾隆對其一見傾心,還特意為香妃修建寶月樓以討其歡心,但香妃不為所動,鬱憤而終。其實,乾隆皇帝並沒有一個名為香妃的嬪妃,但其40多位后妃中的確有一位比較特殊—她就是來自新疆的維族妃子容妃。容妃和卓氏來自葉爾羌(位於今新疆地區)回部,是傳說中的香妃的原型,但容妃並沒有任何與香妃類似的傳奇經歷,宮中的寶月樓也是在她入宮前一年就已經修建完成。浴德堂位於紫禁城外朝,在武英殿附近,也不可能成為嬪妃的浴室。據考證,武英殿曾在清代成為皇家的印刷廠,浴德堂的穹窿頂建築,很可能是供印刷書籍、蒸燻紙張之用。有史書記載“西側有井亭一座,懸石槽引水入鍋,燒熱水入室”,這也說明了浴德堂井亭的作用。

古代沒有自來水,生活用水全靠從水井中汲取,取水工作相當繁重,還好工匠們也為太監宮女們設計了方便的汲水工具。故宮的西井亭裝有一個定滑輪,這個裝置可以改變力的方向,讓打水者更容易用力;而東井亭使用的卻是在農村常見的轆轤,這種打水用具非常省力,即便是柔弱的宮女也能借此取水。現在東井亭內已經看不到轆轤了,但是,在井臺上可以看到兩個孔,證明那裡曾有支撐轆轤的支架。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曾言:“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可見,在清代,轆轤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據此推測,故宮中應該還有不少用於取水的轆轤。

橋之美

水,讓紫禁城多了一分柔和秀美;橋,讓水多了一分精緻意蘊。

金水河上的5座漢白玉石拱橋是紫禁城中形制最大、最壯麗的橋。金水河將太和門廣場分出內外,金水橋又將其聯繫成一個空間整體。5座石橋的中間一座御道橋最寬、最長、最高,橋上的望柱雕刻龍雲圖案,其餘4座橋的望柱為火焰圖案,體現等級不同。金水橋藏著一個視覺秘密,那就是它的位置完全合乎人們的最佳水平視域(人的視域為60度夾角)。佇立於橋的南側,剛好可以看到太和門及東西兩側的昭德門、貞度門,同時,5座金水橋也在視野之中。當人們走過金水橋,昭德門、貞度門便從最佳視域中消失,所見的是主體建築太和門。這一視覺的變化恰好產生於金水橋所處的位置,體現了古代工匠令人驚訝的高超建造技藝。

△太和門的望柱頭

故宮中最古老的橋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武英殿東面,名為斷虹橋,它也是宮城中最精美的橋。橋欄柱上雕刻著姿態各異的小石獅,白玉石欄板上則有精美的花卉行龍圖案,橋面並沒有特別隆起,乘坐轎子在橋上通過的帝王、后妃,甚至可以忽略橋的存在。令人不解的是,金水河彷彿是特意轉了一個彎,從斷虹橋下經過。的確,金水河是為橋而來,因為這是一座先於河存在的橋。在明朝人修建皇宮之前,這座石橋已經存在了,它可能是元代皇宮正門外的橋。斷虹橋與兩旁古老茂盛的十八槐相互映襯,以秀雅的風姿默望著三朝統治者的風雨滄桑。

從西向東,順金水河而行,我們還能看到不少石橋,如武英門外的三座石橋,形制類似太和門前的金水橋,顯示出武英殿作為皇帝便殿的地位和威嚴。協和門旁有一座半壁橋,只在一面有石欄板,造型非常奇特;文華殿後通往文淵閣的單拱石橋則架設在一池碧水的中央;再向東,南三所的三座門外也架設著三座石橋,通往皇子們居住的宮殿。紫禁城內還有許多無名古橋,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有些早已不見當年風貌。

天一生水,水生萬物。水,無形而有力,生生不息,蘊含著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意象。紫禁城的建造者也貢獻了所有的巧思,用柔美的河流、神奇的排水系統、精巧的井亭、雅緻的橋樑……將水的實用價值和精神內涵發揮到極致。無論是日復一日的宮廷起居,還是百年不遇的暴雨來襲,紫禁城彷彿一位雲淡風輕的老人,以水一般的通透自在,默望著深宮中的悲欣往事和高堂上的世易時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