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崗位是事業編制嗎?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公益性崗位是不是就是臨時工?

天翼用戶973120755379


公益性崗位的特點在於”公益“,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提供這個崗位的目的,本身就有極大程度上的公益性質。

所謂公益性質,就是招聘崗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照顧一部分人群,其他地方情況瞭解不多,就我們這邊的基層崗位而言,目前公益性崗位主要是提供給三類人:

1、畢業一年後,沒有找到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崗位的目的,一來是為了某些單位充實一下人員,提供一些助力,二來是為了緩解社會上的就業壓力,讓大學生們在真正就業之前,有一個合理的過渡,通常情況下大學生公益性崗位一般就是三年,最多6年,不會一直續聘。

2、40、50失業人群。崗位提出的目的最開始主要是為了照顧下崗職工,後來不斷擴的範圍,因為40—50歲正後處於人生負重比較大的階段,因為自身年齡,就業存在困難,但是家庭開支又非常的大,所以特別困難的家庭可以申請,給夫妻雙方其中提供崗位。

3、殘疾人,主要是殘聯給提供的,主要是給有一定工作能力,但是身體殘疾的人提供的,他們也主要是為殘聯服務,掌握轄區範圍內的殘疾人信息,組織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學生公益性崗位、4050公益性崗位通常都是服務三年,但是前者的工資要高一點,分配到單位可以承擔的工作要多一點,後者工作量相對少很多。殘疾人工資最低,帶有一定幫扶性質,主要也是負責殘疾人工作。

公益性崗位與事業編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是公益性的,主要是為了幫扶特定人群,後者是某個單位空出編制來,招聘相應的工作人員。公益性崗位條件符合都能申請,一般是三年期限,事業單位是逢進必考,需要過五關斬六將。


白水90944696


公益性崗位人員是編外人員,不能使用事業編制,是財政供養的合同工、臨時工。

公益性崗位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當地政府為了解決生活困難的居民就業問題,由政府出資設置的公益性崗位,比如社區管理、環衛綠化等,照顧家庭生活困難的居民,由財政出資促進其就業,解決其生活困難。這類崗位工資低,略高於當地最低平均工資,工作崗位也比較辛苦,就業的人員,多為年齡偏大,沒有專業技能,或者老弱病殘人員,公益性質突出。

還有一種公益性崗位,是指市縣政府為了解決當地大學生就業問題,通過人事部門招考的“零就業”、“一村一名大學生”等,其就業的崗位,多為鄉鎮、街道的事業單位。通過這種方式招聘的大學畢業生,其工資待遇參照同期通過招考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正式職工,由當地政府自行籌資發放,實行合同制管理。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由於人才匱乏,對於這類市縣招考人員,合同期滿,通過招考或者考評,可以轉正,調劑到有空編的事業單位任職。但大多數情況下,這類人員實行合同制管理,是不能轉正入編的。


職言管語


公益崗位並不是事業編制,也不屬於臨時工

在我國,公益崗位是為了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的援助崗位,主要是一些非營利性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務崗位,和事業編制崗位是不同的:

招聘對象不同

公益性崗位主要是針對一些殘疾人員或失業人員進行招聘的,很多招聘都要求要35歲以上年齡。而事業單位人員則是針對年輕的大學生,正常要求35週歲以下人員才可以報考。

工資待遇不同

公益性崗位的工資都是比較低的,一般和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相當或者更高一些。而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都是由財政核定撥款的,一般在各地都處於中等水平,會比公益性崗位高很多。

管理方式不同

公益性崗是簽訂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直接管理的,正常情況下連續簽訂勞動合同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事業編制人員雖然也是簽訂合同,但卻是有編制的,是一個鐵飯碗,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一直幹到退休的。


公益性崗位和臨時工也有所不同,臨時工崗位針對的是普通的社會群眾,一般會有學歷和年齡的限制,雖然工資也不高,但是並沒有要求工作3年後強制退出崗位。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公益性崗位是合同工,非事業編。

它們的區別在於:

一、招聘對象:

事業編:招聘對象一般為大專以上畢業生,年齡一般在32歲以下,研究生以上學歷放寬至35歲;

公益性:招聘對象一般為就業困難人員,一般無學歷和年齡限制;

二、用工形式:

事業編:有編制,正式工;

公益性:用人單位與被聘用人員一年簽訂一次聘用合同,最長不超過三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享受政策人員可延長到法定退休年齡),按規定繳納基本社會保險。

三、薪資待遇:

事業編:五險一金,河南地區剛入職3000左右,隨著職級晉升工資逐步提升;

公益性: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崗位補貼一般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為公益性崗位人員繳納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其中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承擔。


洛陽中公教育


我們這裡的公益性崗位,主要是面向下崗人員和城市零就業家庭設置的,崗位一般是街道或某些事業單位的清潔工,保安等。工資一般都不高,是具有撫貧性質的,合同制,第一次是兩年。兩年之內勞動部門會為你調換適合的崗位,如果兩年之後你不想再幹,合同就自行解除。

據說,被劃歸這一塊的,有不少下崗失業的上訪戶,當地政府也是為了安撫人心,而且只要你選擇了接受這種安排後,就會被下崗前的原單位徹底解除合同,原單位負責交納的一些保險什麼的也隨機停止。因而,選擇須謹慎!


大漠綠海和諧音


公益性崗位,是政府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和一些特殊群體(別誤會,比如隨軍家屬,烈士子女等)專門設置的。

說白了就是臨時工,而且是長期臨時工,因為按勞動合同發實施辦法規定,公益性崗位不用籤無固定期限合同,解除或者終止了也不用給經濟補償!


人社寶


瞭解更多事業單位招考信息及資料,可關注【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公益性崗位是事業編制嗎?不是。

公益性崗位是不是就是臨時工?不是,嚴格來說是合同工。

那麼事業編和公益性崗位的區別是什麼呢?

1、崗位工作不同

事業單位是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和行政編的公務員不同,分為參公、一類、二類、三類。

公益性崗位主要是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以及適宜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其他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社會公共管理類崗位、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務崗位以及其他崗位。

2、編制待遇不同

就如文章開頭所說的,事業編人員當然是有事業編制的,公益性崗位則沒有編制,待遇肯定是和編制有關的,所以在薪資待遇福利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3、招錄要求不同

事業編人員都是通過正式招考考試拿到編制進入單位的,通常對學歷、專業、服務年限或工作經歷等有嚴格要求,並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編制的。公益性崗位主要是安置大齡下崗失業人員或其他就業困難人員的方法,所以要求會相對來說簡單些。

如果能有其他就業方法或提升素質能力的方法,也建議公益性崗位人員多多嘗試~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公益性崗位人員是編外人員,不能使用事業編制,是財政供養的合同工、臨時工。


撫順華圖


工益性崗位不是事業編制,是臨時用工,所以說沒什麼前途,就是工資少,幹活多的事業單位用的臨時工!


一日就是一天73415003


公益崗沒有編制,屬於臨時聘用人員,但因為政策性照顧,又區別於一般的臨時工,在保障性上略勝一籌

公益崗是由政府出資購買的用於社會公共管理和後勤保障的公益服務性崗位,用當下的流行詞來說就是政府購買服務。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政府行政公益服務成本,同時創造崗位為部分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就業機會。

公益崗按類型分公共管理類和服務類。公共管理類主要是協助政府部門進行社會公共管理服務,如輔警、聘用制城管等。服務類崗位主要集中在後勤保障部門,比如窗口服務人員,打字、保潔、維修人員。無論那種性質的公益崗位人員,都沒有編制,屬於聘用制人員,合同一般三年一簽,到期自動解除合同,再按程序對外發布公告,重新進行招聘。部分人員心工作需要可以直接續聘。

公益崗位的特點體現在公益二字上,因此儘管工資由財政兜底,但待遇並不高,一般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略微上浮,外加少量崗位補貼組成。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公益崗位的工資是2800,扣除五險(無公積金)後,實際到手也就兩千四五左右,基本上只夠滿足個人吃飽,可以說是掙扎在“溫飽線”。不過,由於公益崗比較穩定,長期接觸體制人員,可以加深對體制單位的瞭解,並掌握一定的人脈資源,有助於下一步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對部分嚮往穩定、有意參考進入體制的人,以及部分低收入人群,還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的。

不過,公益崗畢竟是臨時聘用人員,對個人發展不是很有利。加之無法轉正,不能提拔,職業缺陷比較明顯。從長遠考慮,這種崗位可以作為過渡,但不宜久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