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電新」HJT:有望開啟光伏新一輪技術革命(光伏異質結電池系列報告之一)

01摘要

作為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中的佼佼者,異質結HJT電池具備轉換效率高、提效空間大、發電能力強、工藝流程短等多重優勢,目前正受到產業資本的高度關注。我們在HJT電池轉換效率23.5%、25年功率衰減8%、4%發電增益的假設下,判斷HJT電池非硅成本的臨界範圍約0.4-0.5元/W,預計當異質結電池性價比優勢逐步顯現之後有望實現對主流路線的替代。

02支撐評級的要點

HJT電池實驗室轉換效率突破25%:含本徵非晶硅薄膜的非晶硅/晶體硅異質結(HIT/HJT)電池由於非晶硅薄膜優秀的鈍化效果,轉換效率近年在晶硅電池中位居前列,純HJT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已達到25.11%。 異質結是平臺級技術,技術與工藝的延展性拓展提效空間:除提升自身性能之外,HJT電池可通過與其他技術路線或工藝的疊加提高轉換效率。目前結合IBC結構的HBC電池已實現實驗室26.63%的轉換效率,與鈣鈦礦組成的疊層電池轉換效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我們認為技術和工藝的延展性使得HJT可被視為光伏電池片的平臺級技術。 多重優勢加持,產業化熱情逐步上升:HJT電池具備生產流程較短、溫度係數良好、基本無光衰、雙面率高等多方面優點。近期隨著試驗產品轉換效率逐步提升及製造設備降成本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內對HJT電池產線的投資熱情逐步提高,目前全球已有約5GW量產與試驗產能。 高轉換效率與強發電能力支撐組件溢價:通過電站收益測算並結合產業實際,可以得到在同容量場景下,HJT電池轉換效率每提升1%,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0.05-0.06元/W,在同面積場景下,合理溢價的敏感度則提升至0.15-0.16元/W;同時HJT電池抗衰減性能可為組件提供約0.08元/W溢價;而發電增益每提高1個百分點,組件溢價可增加約0.03元/W。在HJT電池23.5%量產轉換效率、25年功率衰減8%、4%發電增益的假設下,我們認為目前HJT電池在組件端可享有約0.25-0.39元/W的溢價空間。 組件溢價構建HJT電池非硅成本空間:在合理的組件溢價空間下,我們測算得到當前HJT電池的非硅成本相對於單晶PERC電池可高出0.18-0.27元/W,對應HJT電池非硅成本約0.41-0.50元/W。我們預判HJT電池非硅成本的臨界範圍約為0.4-0.5元/W,如非硅成本下降至臨界範圍,HJT電池有望實現對於單晶PERC的替代,或複製單晶PERC的產能擴張進程。

03投資建議

HJT電池相對於現有主流光伏電池具備多方面固有優勢,目前產業投資熱情正逐步提升。我們測算當HJT電池非硅成本下降至0.4-0.5元/W的臨界範圍時,其相對於目前主流單晶PERC電池的性價比優勢有望逐步顯現,從而有望實現對主流路線的替代,行業產能或複製單晶PERC路線的擴張進程。電池設備方面推薦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建議關注金辰股份;電池片製造方面推薦東方日升、通威股份、山煤國際。

04評價面臨的主要風險

異質結電池效率進步與降本速度不達預期;輔材與設備降本進度不達預期;單晶PERC電池效率進步或降本速度超預期;光伏政策風險。

05報告正文

1 HJT是電池片環節的平臺級技術

1.1 高轉換效率得益於電池材料和結構

異質結電池與同質結電池的差異:廣義而言,p-n結由兩種不同類型的半導體材料組成的太陽能電池均可稱為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與之相對的是同質結電池,即p-n結由同種半導體材料組成。目前實際商業應用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基本均為同質結電池(p-n結由晶體硅材料形成),而產業中一般所提到的異質結電池則是指p-n結由非晶硅和晶體硅兩種材料形成的電池,其中含本徵非晶硅薄膜的異質結電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HIT/HJT,下稱“HJT電池”或“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較為優秀,受到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與大規模產業化的距離亦相對更近。 鈍化是提高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重要途徑:一般而言,提升光伏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光電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主要是光損失與電損失。其中降低電損失的主要方法包括選擇高品質硅片、提高p-n結質量、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降低材料體電阻等。在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這一途徑中,通過改善晶面缺陷來降低襯底硅片表面的複合速率(即鈍化接觸)是光伏電池提效的重要研究和產業化方向。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常見電池結構大多受鈍化思路影響:良好的鈍化接觸可以在最大化降低接觸表面的載流子負荷速率的同時保持電池較好的電學性能,近年來產業中常見的PERC電池(背面Al2O3/SiNx(SiO2)疊層鈍化)、TOPCon電池(SiO2和多晶/微晶硅層鈍化)、異質結電池(氫化本徵非晶硅鈍化)結構的產生均受鈍化接觸思路的影響,而異質結電池結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異質結電池在1997年實現量產:20世紀80-90年代,日本Sanyo(目前已被松下收購)首次將本徵非晶硅薄膜用於非晶硅/晶體硅異質結光伏電池,在P型非晶硅和N型單晶硅的p-n異質結之間插入一層本徵非晶硅薄膜(i-a-Si:H),有效降低了晶硅/非晶硅異質結表面的複合速率,同時補償了本徵非晶硅層自身存在的懸掛鍵缺陷,在硅片表面獲得了令人滿意的鈍化效果,以這一結構為基礎的光伏電池隨後在1997年實現量產,即光伏異質結(HIT/HJT)電池。 HJT異質結電池的基本結構:HJT異質結電池以N型單晶硅片為襯底,在經過清洗制絨的N型硅片正面依次沉積厚度為5-10nm的本徵a-Si:H薄膜和P型摻雜a-Si:H薄膜以形成p-n異質結,在硅片背面依次沉積厚度為5-10nm的本徵a-Si:H薄膜和N型摻雜a-Si:H薄膜形成背表面場,在摻雜a-Si:H薄膜的兩側再沉積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TCO),最後通過絲網印刷或電鍍技術在電池兩側的頂層形成金屬集電極,其結構具有對稱性。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HJT電池轉換效率已在晶硅光伏電池中位居前列:HJT電池量產之後,日本Sanyo/松下仍在持續研究提高其光電轉換效率,近年來HJT電池轉換效率已在晶硅光伏電池中位居前列。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1.2 技術和工藝的延展性拓展提效空間

純異質結電池實驗室轉換效率已超過25%:在日本松下/Sanyo之外,目前國內外對異質結電池的研究已大範圍展開,轉換效率亦逐步攀升。現在在M2的標準硅片尺寸下,純異質結結構電池的轉換效率世界紀錄為25.11%,由我國漢能成都研發中心創造,且此轉換效率是在使用量產設備和量產工藝的前提下取得的,具備相當程度的量產可能性。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異質結電池仍有進一步提效空間: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已位居晶硅電池前列,但其仍有進一步的提效空間。在不改變其結構的基礎上,可以從提高開路電壓、短路電流、填充因子三方面著手提效。而異質結電池的內部結構亦具備與其他技術路線或工藝的可疊加性,可在優化內部結構的基礎上吸取其他工藝的優點進一步提高電池轉換效率。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異質結疊加IBC技術轉換效率突破26%:在高效光伏電池領域,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交叉背接觸)電池在產業中也頗受關注,其結構特點是p-n結和金屬電極接觸都位於電池背部,電池正面避免了金屬柵線電極的遮擋,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減少光學損失。日本松下、Kaneka等公司將IBC電池的結構優點與異質結電池相結合,將p-n結轉移至背面的同時保留本徵非晶硅的鈍化結構,稱為HBC電池,目前已實現實驗室26.63%的轉換效率。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異質結疊加鈣鈦礦進一步提升效率上限:在疊加IBC技術成為HBC電池的路徑之外,異質結電池同時也比較適合疊加鈣鈦礦成為疊層/多結電池。疊層技術需要用低溫沉積工藝(PVD/CVD方式)實現短波長吸收(鈣鈦礦)和長波長吸收(HJT)的結合,其所應用的TCO膜層已然在異質結電池中採用,而在HJT單結中損失的藍光可被上層鈣鈦礦收集利用。整體而言,HJT與鈣鈦礦在兼容性上有著天然的優勢,目前英國Oxford PV的疊層電池已獲得了28%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後續甚至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以上。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異質結電池具備技術路線和工藝方面的延展性:此外,異質結電池亦有可能吸收其他電池在結構層面上的優點以提高轉換效率。總而言之,我們認為在技術路線和工藝方面的延展性使得異質結結構可被視為光伏電池片的平臺級技術,這也是異質結電池具備長期提效空間和發展潛力的重要原因。

1.3 多重優勢加持,產業化熱情逐步上升

在最為重要的效率優勢之外,異質結電池同時具備生產流程較短、溫度係數良好、基本無光衰、雙面率高等多方面優點。 生產流程共4步主工藝:從電池結構上看,異質結電池由中心的硅片基底疊加兩側的數層薄膜組成,其生產過程的核心即為各層薄膜的沉積,整體而言其工藝流程較短,主工藝僅有4步。相對於同屬於N型電池、但生產工藝需要10-20步的IBC和TOPCon電池,異質結電池較短的工藝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藝控制的複雜程度和產業化的難度。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低溫度係數提高發電穩定性:光伏電池在發電的過程中由於太陽光的照射和自身電流產生的熱效應,電池表面溫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一般情況下當溫度上升時,光伏電池的開路電壓下降、短路電流上升,且電壓降幅一般大於電流升幅,因此溫度上升一般會導致電池轉換效率下降。目前主流的單晶PERC電池的溫度係數一般在-0.4%/℃(即溫度每升高1℃,發電功率相對於基準功率降低0.4%)左右,而異質結電池的溫度係數僅約-0.25%/℃,因此在長時間光照溫度升高的情況下,使用異質結電池的光伏電站發電量和發電穩定性都更高。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高雙面率提高發電增益:異質結電池為正反面對稱結構,且背面無金屬背場阻擋光線進入,因此其天然具備雙面發電能力,且雙面率可超過90%,可在擴展應用範圍(沙地、雪地、水面等)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發電量。 基本無光衰且可薄片化:目前在產的異質結電池基本均為N型硅片襯底,因此也具備N型硅片相對於目前主流P型硅片的固有優勢,如無光致衰減(LID)和可薄片化(異質結結構本身亦對可薄片化有所貢獻)。N型硅片摻雜物質為磷,硼含量極低,因此由硼氧對(B-O)導致的光衰(LID)基本可以忽略,可提升電池片使用壽命和長期發電量。同時,可薄片化意味著同片數的電池對應更少的硅用量,有助於在硅成本方面形成比較優勢。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多方面優勢帶動產業化熱情:出於異質結電池在上述多方面存在的優勢,在異質結電池結構專利過期後,世界範圍內異質結電池的產業化開始萌芽,國內亦有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研發和生產。近兩年隨著試驗產品轉換效率逐步提升以及製造設備的成本下降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內對異質結電池產線的投資熱情逐步提高,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約5GW量產與試驗產能。

HJT組件將應用於領跑者項目:近日東方日升宣佈公司成功中標吉林白城光伏(100MW)領跑者獎勵1號項目,將為項目提供約25MW異質結組件,意味著HJT技術開始在國內成規模投入實際應用。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 高轉換效率與強發電能力支撐HJT組件溢價

考慮到衡量技術路線性價比的最終落腳點在光伏電站的收益水平,我們從光伏電站IRR和度電成本的角度對異質結電池在組件端可具備的合理溢價水平進行了測算。整體測算考慮國內II類弱資源區和III類資源區的光照條件,在平價無補貼條件下進行,上網電價取0.39元/kWh(含稅)。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1 轉換效率溢價來自於發電功率提升和電站成本攤薄

在給定電站規模的情況下,電池轉換效率對組件功率的提升可攤薄電站建設的面積相關成本。在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22.5%(目前領先的量產效率)、組件價格1.7元/W(含稅)、電站規模一定的條件下,測算在不同發電增益水平(扣除衰減因素)下組件合理溢價與異質結和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之差的關係,可以得到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由22.5%提升至25.5%(轉換效率之差由0%提升至3%)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大約提高0.16-0.17元/W,可以認為轉換效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0.05-0.06元/W。其中,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為0.220-0.387元/W。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取新加坡REC量產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80元/W。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如考慮單晶PERC電池進一步提效,在PERC轉換效率23%,組件價格1.7元/W(含稅)的條件下,溢價曲線整體有所下移,但趨勢保持不變,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由22.5%提升至25.5%(轉換效率之差由-0.5%提升至2.5%)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仍大約提高0.16-0.17元/W,可以認為轉換效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0.05-0.06元/W。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為0.186-0.353元/W。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46元/W,相比PERC電池22.5%效率下的結果均略有收窄。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單晶PERC電池降價的情況與效率提升的情況類似,在PERC轉換效率22.5%,組件價格1.5元/W(含稅)的條件下,溢價曲線整體下移,幅度小於提效情景,但趨勢保持不變,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由22.5%提升至25.5%(轉換效率之差由0%提升至3%)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大約提高0.16-0.17元/W,可以認為轉換效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0.05-0.06元/W。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為0.201-0.369元/W。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62元/W,相比PERC組件1.7元/W下的結果亦有下降。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如考慮屋頂分佈式光伏的典型情況,即項目經濟性測算時的約束條件非裝機容量而是屋頂面積,異質結組件高轉換效率帶來的高發電功率優勢將更為明顯地體現出來。對比同面積(屋頂分佈式)與同容量(地面電站)兩種情景下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與電池轉換效率的關係,可以得到在無其他發電增益的情況下,異質結組件溢價在同容量情景下的變化範圍為0.082-0.250元/W,幅度約0.17元/W,而在同面積情景下的變化範圍為0.082-0.539元/W,幅度約0.46元/W;組件溢價對轉換效率的敏感性,同面積情景明顯高於同容量情景。由此可以判斷,在一般情況下,相對於地面電站,屋頂分佈式光伏使用異質結電池更為划算,異質結電池對單晶PERC的性價比優勢或先出現於屋頂分佈式。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2 抗衰減性能可支撐約0.08元/W溢價

對於初始投資遠大於運營成本的光伏電站而言,投資收益率對於電站發電量的敏感性相對較高,光伏電池和組件的抗衰減性能可在相當程度上影響電站整體的投資收益率。在目前最領先的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22.5%、組件價格1.7元/W(含稅)的條件下,我們測算得出在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等同於PERC電池、除衰減性能區別之外不存在其他發電增益的情況下,異質結組件仍具備約0.082元/W的溢價空間。而當考慮PERC電池提效至23%或降價至1.5元/W的情況時,抗衰減性能帶來的組件溢價空間仍有至少接近0.05元/W的水平,可以認為異質結電池優秀的抗衰減特性是支撐組件溢價的重要因素。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3 發電增益對溢價空間亦有貢獻

與抗衰減性能對溢價空間的提升類似,異質結電池由低溫度係數、雙面發電等方面的優勢帶來的發電增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起了異質結組件的溢價空間。在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22.5%、組件價格1.7元/W(含稅)、電站規模一定的條件下,測算在不同轉換效率下組件合理溢價與異質結組件發電增益(扣除衰減因素)的關係,可以得到異質結電池發電增益由0%提升至8%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大約提高0.274元/W,可以認為發電增益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0.034元/W。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80元/W。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如考慮單晶PERC電池進一步提效,在PERC轉換效率23%,組件價格1.7元/W(含稅)的條件下,與轉換效率的測算情況類似,發電增益對應的溢價空間整體有所下移,但趨勢保持不變,發電增益由0%提升至8%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大約提高0.271元/W,可以認為發電增益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約0.034元/W。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46元/W,相比PERC電池22.5%效率下的結果略有降低。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同樣,單晶PERC電池降價的情況與提效的情況類似,在PERC轉換效率22.5%,組件價格1.5元/W(含稅)的條件下,溢價空間整體下移,同時趨勢保持不變,發電增益由0%提升至8%時,異質結組件可獲取的合理溢價大約提高0.25-0.26元/W,可以認為發電增益每提升1個百分點,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增加約0.031-0.033元/W。在4%的發電增益水平下,考慮異質結目前約23.5%的量產電池效率,異質結組件的合理溢價約為0.262元/W,相比PERC組件1.7元/W下的結果亦有下降。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對比同面積(屋頂分佈式)與同容量(地面電站)兩種情景下異質結組件合理溢價與電池發電增益的關係,可以得到在相同轉換效率的前提下,異質結組件在同面積情景下的溢價相較於在同容量情景下略高,且溢價差隨著發電增益的提高而有所拉大。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4 小結:HJT組件當前溢價空間可觀

綜合測算結果和產業實際,在異質結電池目前23.5%左右的量產轉換效率和單晶PERC電池22.5%的轉換效率及價格水平下,從光伏電站收益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異質結電池在組件端可享有約0.25-0.39元/W的溢價空間,其中轉換效率提升帶來的溢價空間約0.13-0.15元/W(同面積)或0.05-0.06元/W(同容量),抗衰減能力提供約0.08元/W溢價,而低溫度係數、高雙面率等創造出的發電增益對應約0.12-0.14元/W(同面積)或0.13-0.16元/W(同容量)溢價。在此溢價空間下,相同建設條件的光伏電站應用異質結組件和單晶PERC組件所獲得的投資收益率基本處於同一水平。

考慮異質結電池的發電增益基本由優良的溫度係數、高雙面率等優點產生,我們判斷在高溫、沙地、雪地等環境中,異質結電池相對於單晶PERC電池的發電量優勢更為明顯,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亦有望較先顯現。 3 組件溢價構建HJT電池非硅成本空間

異質結電池能否大規模產業化的關鍵因素在於其在電站端應用時的性價比能否接近現有主流技術路線,由上文光伏電站經濟性的測算可以得出異質結組件當前可享有約0.25-0.39元/W的溢價空間。這一溢價空間意味著異質結電池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高於主流單晶PERC電池是合理的,如異質結電池的成本可以低於合理溢價所對應的合理成本,則可認為異質結電池在性價比方面具備優勢。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3.1 高功率有助於攤薄組件封裝成本

光伏組件封裝成本主要由折舊、材料、人工及其他成本組成,其中材料包括邊框、玻璃、背板、EVA膠膜、焊帶、接線盒等。異質結組件在外形與使用的材料種類上與單晶PERC組件基本一致,但生產設備投資略高,同時其較高轉換效率帶來的同面積下更高的發電功率可攤薄部分的材料成本。我們對典型情況下異質結組件與單晶PERC組件的封裝成本進行了比較,其中異質結為雙面雙玻組件,標定功率335W;單晶PERC為單面組件,標定功率320W。結果顯示異質結組件封裝成本相較單晶PERC略低約0.01元/W;如單晶PERC採用雙面雙玻組件,異質結成本優勢將拉大至0.025-0.03元/W。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3.2 硅片成本有望受益於薄片化

與主流單晶PERC電池不同的是,異質結電池在材料上以N型硅片為基底。N型硅片在電學性能上較P型硅片更為優越,但也因為對硅料純度要求提高且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等原因,目前市場價格相對於P型硅片存在8%-10%的小幅度溢價,但同時異質結電池單片功率提升(23.5%轉換效率對應約5.74W,單晶PERC單片功率約5.5W)對此溢價有攤薄效果,攤薄後單位溢價約0.02元/W。此外,目前行業主流單晶硅片厚度為180μm,N型與P型硅片厚度亦基本一致。但N型硅片具備更高的減薄潛力,異質結電池已有100μm 以下厚度的試驗產品,轉換效率超過24.5%。預計隨著硅片薄片化趨勢的持續,異質結電池硅片成本有望得到進一步降低,並取得相對於P型電池的比較優勢。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3.3 當前組件溢價可允許HJT非硅成本高出0.18-0.27元/W

除組件封裝成本與硅片成本之外,電池片與組件環節的毛利潤水平也與異質結電池可獲取的合理非硅成本緊密相關。

從市場情況來看,2019年三季度由於國內光伏需求啟動晚於預期加之新產能投放較快,單晶PERC電池經歷了一波較大幅度的價格調整,價格由1.2元/W附近下滑至約0.9元/W,後續在2019年四季度略有回升。在0.9元/W附近的價格水平下,行業頭部企業毛利潤空間基本位於0.1-0.15元/W區間。我們考慮目前異質結電池生產線約7億元/GW的初始投資水平,按產能投資回收期4-5年計算,測算得到異質結電池應具備約0.15-0.2元/W的毛利潤水平。

與電池環節類似,單晶組件價格在2019年三季度亦有下滑,但幅度略小,近期價格下降速度趨緩,基本位於1.7元/W附近;而由於玻璃等輔材價格較堅挺甚至有所上漲,組件環節的成本端同樣有所承壓,目前一線組件企業整體毛利潤水平預計位於0.15元/W左右。考慮異質結組件在發電增益等方面的優勢,我們認為異質結組件可具備約0.18-0.2元/W的毛利潤空間。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結合上述對各項成本與利潤差的測算和預計,我們對異質結電池在當前情景和遠期情景下的非硅成本空間進行了測算。其中當前情景單晶PERC轉換效率22.5%、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23.5%,遠期情景單晶PERC轉換效率23.5%、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25%。測算得到在當前情景下,異質結組件溢價可以允許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高於單晶PERC電池0.18-0.27元/W,對應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約0.41-0.50元/W;遠期情景下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可高出0.24-0.34元/W,對應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約0.39-0.49元/W。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在上述假設前提下,由非硅成本測算結果,我們預判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的臨界範圍約在0.4-0.5元/W;如果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達到臨界範圍,異質結電池相對於目前主流單晶PERC電池的性價比優勢有望逐步顯現,從而有望實現對於單晶PERC的替代。

「中银电新」HJT:有望开启光伏新一轮技术革命(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我們預計,目前異質結電池非硅成本水平大致位於0.6-0.7元/W區間,相對於0.4-0.5元/W的目標仍有一定幅度的差距。就非硅成本的組成而言,異質結電池在低溫銀漿、設備折舊、靶材耗用等方面均有較大的降本潛力。此外,MBB多主柵等工藝改進亦有望在降低輔材消耗的同時提升異質結電池的轉換效率。我們預計當異質結電池突破性價比臨界點後,異質結電池的替代有望快速推進,行業產能或複製近年單晶PERC的擴張進程。

4 投資建議

HJT電池相對於現有主流光伏電池具備轉換效率空間、生產流程、發電能力等多方面的固有優勢,目前產業投資熱情正逐步提升。我們測算HJT電池在組件端具備0.25-0.39元/W的合理溢價空間,對應可允許0.41-0.50元/W的非硅成本,即HJT電池非硅成本的臨界範圍位於約0.4-0.5元/W,當HJT電池非硅成本下降至臨界範圍時,其相對於目前主流單晶PERC電池的性價比優勢有望逐步顯現,從而有望實現對主流路線的替代,行業產能或複製單晶PERC路線的擴張進程。 目前HJT電池製造設備國產化持續推進,相關企業或享受較高的訂單彈性,推薦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建議關注金辰股份;電池片製造方面佈局較早的企業或優先受益於技術迭代初期的超額收益,推薦東方日升、通威股份、山煤國際。 5 風險提示

異質結電池效率進步與降本速度不達預期:HJT電池對現有技術路線替代的核心因素是性價比,包含轉換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兩個大方向,如任何一個方向未來進度不達預期,均會對HJT電池的整體性價比造成影響,進而延後HJT的大規模產業化進程。

輔材與設備降本進度不達預期:銀漿等輔材與生產設備的降本是HJT電池降低成本的重要推動因素,如輔材與設備成本下降速度或幅度低於預期,會對HJT的整體降本進度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單晶PERC電池效率進步或降本速度超預期:作為現有主流技術路線,單晶PERC電池如在轉換效率上取得超預期提升,或在生產成本方面取得超預期下降,均會進一步拉開目前相對於HJT電池的性價比優勢,從而導致HJT電池的替代進程放緩。

光伏政策風險:目前光伏行業整體景氣度與行業政策的導向密切相關,如政策方面出現不利變動,可能影響光伏行業整體需求,從而對製造產業鏈整體盈利能力造成壓力,進而放緩行業技術進步的速度,推遲新技術的替代時間。

SOLARZOOM光儲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