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40名抗疫志願者:打響跨越子夜的“遭遇戰”

黃岡40名抗疫志願者:打響跨越子夜的“遭遇戰”

在湖北黃岡,無數人為了抗擊疫情舍小家、顧大家,晝夜熬戰。2月1日晚上,他們中有一個約40人的群體,在幾乎同一時間,打響了兩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而且取得了完勝。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2月1日晚9時,黃岡外國語學校,眼看即將卸完當天的第8車醫療物資,志願者戴勳冰和他的小夥伴們都有一些小激動:“今天終於可以下個早班了!”可就在這時,隨著一輛重型平板大貨車緩緩駛入學校大門,志願者瞬間就掉徹底蔫兒了:滿滿一大貨車空調,足足500臺!

黃岡外國語學校是全國各地援助黃岡抗疫醫療物資的臨時倉庫。從正月初三起,近百名志願者在這裡幹了9天,幾乎每天都要幹到凌晨。經他們之手卸載入庫、出庫的物資,超過100噸。

此時,面對寒夜中大電燈泡下幾十雙等待命令的焦急大眼晴,志願者領隊戴勳冰果斷否決了“明天早上再來搬”的想法:“女生回家休息,男生繼續幹!”

鄭力華就是留下來“繼續幹”的40名男生中的一個。只不過,他是一個農民,今年54歲,身體單薄,還有肩周炎。當晚他一共搬運了十幾臺空調。

“空調室外機有百把斤,室內機也有四五十斤,雖然幾個小時搬下來,衣服溼透了,但是我覺得我做的事很有意義。”鄭力華如是說。

時間一分一秒在流逝。如果說,在勞累一天筋疲力盡的時候再搬500臺空調,是對體力和意志的極限挑戰的話,那麼幾乎同一時間,還是在黃岡外校,志願者們還遭遇了一場接力賽。

接力賽的發令槍聲,是晚上9時23分打響的!

志願者張飛事後回憶說:“志願者毛師傅告訴我,大別山醫療中心那邊,有一輛河南籍的大貨車環在路上了!然後我馬上把這個信息發到微信群上。不到5分鐘,很多師傅就和我聯繫,要求過去幫忙。”

就在2月1日,黃岡城區開始執行最嚴格的限行令,不僅社會輛一律禁行,市民上街買菜,都嚴格控制頻次和人數,汽修廠更沒有一家開門的。此時,運送醫療物資的外籍大貨車壞在路上,格外令人揪心。

候小龍是一名保險業務員,他的弟弟是一名汽修工,可惜在外地。從微信上看到“緊急招募令”後,候小龍立即動身往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趕。到現場後,他弟弟通過視頻連線,遠程檢修。

志願者候小龍描述他趕到現場後看到的情形:“車子掛不上檔,氣壓升不上去,我們檢查後發現,是儲氣罐壞了。”

更多志願者陸續趕來,有的騎電動車,有的步行。

“先趕來的志願者試著用502膠水把它粘起來,一加壓又破了,必須找專業修理工把它焊上。”這又是一個難題,儲氣罐是鋁焊,而不是常見的鐵焊。

志願者楊緒平說:“在黃岡燒鋁焊的師傅都是外地的,在這個春節他們都回家過年了。然後通過自己的朋在圈、微博、QQ、廣泛地尋找,終於尋找到一個本地的師傅是燒鋁焊的。”

“關鍵先生”叫詹細冬,他在夢中被叫醒後,滿口答應願意幫忙。但是他說,燒鋁焊並不難,但是焊接設備有幾百斤重。於是,志願者們將儲氣罐拆下來,送到詹師傅的修理廠去修。

凌晨2時許,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外,壞在路上的河南籍大貨車重於啟動了。又30分鐘後,黃岡外校這邊,最後一臺空調也終於搬進了倉庫。(郭婷婷 遊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