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視的人寧願戴眼鏡而不願做手術治療?

北方有佳人曦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得了近視,而做近視手術往往是很多家長和學生揮之不去的話題。

甚至經常會碰到一些學生和家長,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手術治療上,認為“反正18歲以後都要做近視手術了,現在度數高一點低一點無所謂”,真的可以把自己寄託於18歲後的近視手術嗎?

我們先來看看之前遇到過的一個患者做飛秒的體驗

患者叫李明(化名),大概5年前做的近視手術,當時檢查的結果是:左眼400度,右眼475度,雙眼有輕微散光,戴隱形眼鏡大概3~4年。

從大學時代開始,李明就渴望做近視手術,但是因為害怕,加上近視手術費用高達2萬之多,一直沒有敢做。後來工作後,看到身邊有同事做這個手術,而且聽說“效果不錯”,就做了!

當時做的是半飛秒,做完之後眼鏡有些疼痛,後面睡了三個小時後,眼睛不疼了,所有的不適感基本消失,而且看遠處基本上都能看得清,感覺像是近視被“治好了”。

大約半年過後,複查,李明的情況開始有了反彈的情況,具體是這樣的:

◆1.眼裡有白霧:視線沒有以前戴眼鏡清晰了,看近處也經常不清晰,眼睛感覺就像是蒙了一層白霧,或者隔著一層結了霜的玻璃一樣,總之視力比以前戴眼鏡的時候下降了。

◆2.眼睛幹、疼痛、異物感:眼睛開始有疼痛感,尤其是陰天下雨的時候,還有就是有異物感,再就是眼睛感覺特別幹,上下眼皮就像是粘到了一起。

◆3.角膜渾濁:醫生的解釋是,出門沒有戴墨鏡(當時李明已經戴了差不多3個月的墨鏡)導致的,反正自那次檢查後,這種情況就沒有好轉過。

通過這個案例,相信可以讓很多家長和孩子明白,近視手術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完美”,你之所以看到“完美”,很多都是商家廣告出來的,比如你經常瀏覽網頁,搜近視手術好不好的時候:↓↓↓

基本上能搜到的都是某度的廣告,都說好,實際上網友做過的感覺卻是這樣的↓↓↓

要知道,近視手術術後如果有其他症狀出現,那就意味著這項手術的失敗,近視手術的症狀大都是不可逆轉的,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

或為了學習、生活、工作更加方便,或為了美觀漂亮,很多家長和學生會傾向於“近視手術”,這也無形之中掉入了商家宣傳的陷阱裡。而且近視手術除了上面講的會有後遺症外,也不是所有人都適應的。

只有在眼睛沒有其他眼病,角膜厚度、眼壓、角膜地形圖等檢查結果出來,符合手術標準後,才能做近視手術,而且就算是符合標準,度數越高的孩子,角膜組織就會被切除的越多,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

所以說,孩子有了近視問題後,寄託於18歲後的近視手術是非常不明智的,應該及時採取保護措施,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

還有一點也是需要強調的:

根據我國視光領域專家的意見,目前來說近視是無法治療的,確切的說,就是無法治癒,只能夠矯正和控制。可能大家會對矯正和治療還不瞭解,其實這兩者區別大了去了!

矯正就是改善患者的症狀,而治療是指徹底的治癒。目前近視矯正最常見的方法是戴鏡框眼鏡,其次是考慮接觸鏡、角膜塑形鏡,近視手術是萬不得已的考慮。

不管是哪一種手段,都是為了矯正患者的視力,沒有商家宣傳的那種“一勞永逸”,近視手術說的直白一點,就像是給孩子的角膜上“雕刻”一副隱形眼鏡,也就是免除了戴眼鏡的麻煩而已,為了免除這樣的“麻煩”,去冒這麼大的手術後遺症風險,對很多人來說不一定值!

做過手術是網友感慨:↓↓↓

NONAM:我也做過近視眼手術,是25年前,那時候還是用手術刀在角膜上切口子。晚上看東西費勁,對晚上開車影響特別大。早上起來眼睛一直不舒服,看東西模糊,要一個小時才好些。

饕餮:現在白天畏光,夜間視力模糊,看路燈都是散光狀,視覺效果大不如前,非常後悔,但更多的是後怕,害怕自己以後病情加重。

哈里圈:我周圍有朋友做過手術的,一個做完後成了夜盲症,晚上根本沒法開車,另一個是眼睛時常乾澀,隨身必須帶一瓶眼藥水,不然眼睛乾的根本受不了。

近視手術需三思而後行

近視手術需三思而後行

近視手術需三思而後行

說這些,並不是反對大家做近視手術,也不是說現在的近視手術安全度有多差,而是想告訴大家,如果能在18歲前讓孩子的近視度數得到控制,為什麼讓孩子或者自己去承擔“很可能會發生的手術風險”呢?哪怕手術的風險只有萬分之一,也是無法承受的!


近視小熊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因為我本人就是做了近視手術的,並不是說為什麼近視的人寧願戴眼鏡而不願做手術治療,而是因為你身邊並沒有去做了手術的人,可能道聽途說,三人成虎,聽到許多別人所說的做了手術會怎麼樣差勁之類的話,久而久之你想去做手術的那顆心也就淡了。

在這裡我並不是推崇要去做近視手術,而是覺得這是屬於個人自己的抉擇,就像我一樣,我初中的時候近視就已經600多度了,大學去做手術的時候,醫生檢查出來兩隻眼睛都是850度,但是我的要求勉強合格。在前期檢查做準備的時候,其實我就已經有點退縮了,因為都是聽到別人說手術後會怎麼樣怎麼樣,特別是網上的一些文章,把近視手術描寫的十分的可怕,好像一不小心就會出事。

我做手術的請求,也是從初中開始就和家裡人提出了,因為我真的不喜歡帶著眼鏡的感覺,但是年齡要求沒有達到。我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學剛開始,戴的都是隱形眼鏡,但是那樣太容易讓眼睛乾澀,而且我戴的時間實在太久了,到後來帶上隱形眼睛都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我就去把近視手術給做了。

在這裡我就稍微提一下手術的大致流程:

  • 術前檢查,大概需要檢查一天左右,他會檢查出你的眼睛究竟能否達到做近視手術的要求,一旦硬性要求不合格,醫生會拒絕給你做手術,或者你執意要求做,他們會事先和你說好手術風險。(能否達到要求和近視度數,眼角膜厚度以及是否有一些眼睛疾病有關)

  • 確定要做手術,大概需要等待一到兩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會讓你使用醫院術前特別的藥水,按時的進行眼睛的沖洗。

  • 手術當天會往眼睛裡注射麻藥,然後手術過程大概就十幾秒鐘,出來後會帶一個透明罩子,在眼睛上,視力逐漸恢復,已經可以看清楚很多東西,但是有些模糊,但會覺得獲得了新生,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現在都可以看得見了。

  • 術後第二天去醫院取出,做手術時放在眼睛裡的隱形眼鏡,就可以回家保養了,特別提醒醫院買來術後恢復的藥水一定要按時使用,不要覺得我什麼都看清楚了就停用了。

  • 醫院會定期的發送短信,提醒你去醫院複查,這點在術後前一年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好就是去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併發症的產生,大概的時間段就是一個禮拜,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具體的時間段我也記不清楚了,醫院會有短信提醒的。

手術之後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時候,而且我不敢說手術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的,我只是提供了我個人的手術經歷,如果有正準備做手術的小夥伴,需要諮詢的,可以問我,我現在術後也快三年了,希望我說的能對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唐三歲了


我就是這樣的人。

同事最近一窩蜂的去做近視眼手術,但同仁醫院真的很難預約,他們都是找裡面的醫生在附近的私立醫院做的。

我不願意做的原因有五點

首先是心理障礙。雖然近視眼手術條件很成熟,但有一點風險且又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儘量會選擇不冒風險

其次,戴眼鏡快20年了,眼睛已經變得無神且凹陷,摘掉眼鏡巨醜。

第三,我眼鏡超過600度,怕手術做了也不會恢復到理想的度數,擔心到時候還得戴眼鏡。

第四,我的工作需要整天對著手機和電腦,同事基本休息3天就來上班了,感覺對眼睛非常不好。

第五,我認識的眼科醫生也都沒有做手術。

當然,我身邊不能做或者不願意做的還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沒錢,覺得太貴了,2,3萬的手術費太高。

一種是眼睛的情況不符合條件,比如角膜太薄。

一種是當地的醫院技術水平信不過,又不想來北京上海做。


李純營養師


先說我自己為什麼不手術:

  • 度數低,覺得花這些錢不值當
  • 近視手術需要恢復期,我沒有這個休息期,過年放假也就四天時間,是最長的假期。
  • 另外,我愛人十年前做了這個手術。


對於,也有不少朋友問我,手術安全性、後遺症等問題。

對於安全性的評估、後遺症的比例、還有各種近視激光手術優劣的比較等等問題,我都總結出來,分三篇放在我的頭條號文章裡。

因為這些問題需要很長篇幅的講述,所以不在這重複了。大家可以關注我,在頭條文章裡找到這一篇。

至於要不要選擇手術、選擇哪種手術,我覺得看這幾點:

  1. 根據個人情況。比如常進行劇烈運動的,就最好不要選擇半飛秒。
  2. 考慮術前檢查結果。手術前必須經過檢查,確定角膜厚度、眼壓狀況等,檢查之後,跟大夫進行一下交流
  3. 瞭解手術的基本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我把這些都總結出來的原因,包括一部分手術方式的視頻,我都放到頭條裡面,供大家參考。

不要去看職稱、學歷,我就是個,愛寫文章的大夫。近視、白內障、青光眼……各種知識,我對醫學的觀點,我都寫下,放到我的今日頭條文章中。

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與醫生成為朋友,瞭解更多實用知識!


眼科醫生張晨明


我想,大部分戴眼鏡的人都希望能摘到眼鏡,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隻有一部分人願意接受手術治療,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比如對手術不瞭解,對後遺症或者反彈可能性的擔憂,經濟能力等等。不過,確實經常有人問到類似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眼科的大夫也戴眼鏡?他們為什麼不去做矯正手術呢?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要說明一點,擺脫眼鏡的束縛是每個近視患者的心願,也包括近視的眼科大夫,不過,手術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手術,即使做手術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現在近視矯正手術分兩種:加法手術——人工晶體植入術,這種手術是可逆的,適用於1200度以上的近視,在眼中加入矯正鏡片。

減法手術——角膜手術,這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手術方法,簡單說就是削掉一部分角膜,讓角膜變平,這其中又可以分為激光手術與非激光手術,目前,角膜手術已經進入“無刀化”的全激光時代了。

角膜手術都會有哪些風險呢?

有一些症狀是短期的,比如一些手術後會產生術後乾眼,但是在一段時間後可以恢復到術前水平,還有一種比較可怕的“角膜膨隆”(又稱為角膜擴張),如果手術過程中把角膜削的過薄,角膜會受到來自眼睛內部的擠壓,使角膜往前隆起,而這種壓力人是感覺不到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就造成更加嚴重的近視,或者散光。角膜膨隆是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後最隱蔽的併發症,哪些人容易發生角膜膨隆呢?高度近視、術前角膜厚度過薄、術後角膜基質床厚度太少、年齡偏小、圓錐角膜家族史等。

所以,近視矯正手術並不是“人人適用”,需要到正規醫院做嚴格的檢查,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堅持健康的用眼習慣,愛護眼睛!


後浪後浪


近視手術的原理其實就是把角膜打薄成一張凹透鏡,使角膜的屈光度發生改變,相當於把角膜變成了一張近視鏡片。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透鏡的放大/縮小倍數和其自身弧面的曲度有關係——曲度越大,放大/縮小倍數越大。所以近視的矯正也是這樣:如果眼睛近視度數很大,則需要佩戴縮小倍數更大的凹透鏡加以矯正。這也就是為什麼度數很高的近視鏡有“酒瓶底”一樣的外觀:(邊緣厚中間薄)

如果要做近視激光手術,就是你度數越大,角膜就要被打得更薄,尤其是中央區。

這就會引起角膜的強度下降,容易引起圓錐角膜造成失明。

所以說雖然激光手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風險依舊存在,,選擇仍需理性和謹慎。

尤其是那些度數很高的患者,需要把角膜打得更薄,所以出現問題的概率也就更大,甚至於醫生也會建議不要做。


菲利普醫生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這主要還是看個人選擇。

有些人選擇摘鏡,是因為愛漂亮,取下眼鏡,覺得自己顏值又飆升了,尤其是女孩子,有時候畫了個精緻的眼妝,戴上眼鏡效果就折了一半了。但也有人認為,自己配戴眼鏡顯得更儒雅,有文化的樣子,這個以男性居多哦。我有個朋友就這樣,近視就100度,平常不配戴眼鏡其實一點兒也不影響生活,但是就是覺得自己戴上眼鏡以後更斯文,所以天天戴著。

一部分人認為配戴眼鏡影響到生活,比如吃麵時水蒸氣糊了一眼鏡,比如運動時礙事,比如不方便攜帶等。這些人選擇手術的可能性就較高。而那些覺得無所謂,認為好像也沒什麼的人,選擇手術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還有錢的原因。一個手術,也是動輒一兩萬塊錢,需求不太強烈的人,當然也會選擇不做手術,或者配戴隱形解決問題。

手不手術和年齡也有關係。青少年度數尚未穩定不適宜做手術,而一些中老年則又即將面臨老花的問題,仍然需要配戴眼鏡,所以選擇近視手術的也不多。

當然,還存在一些手術心理障礙的問題。雖然現在近視手術已經很成熟了,但還是有人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擔憂,害怕做完手術又近視了或者有其他併發症等。事實上,只要選擇正規醫院,術前做好充分檢查和溝通,術後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另外,除了自我選擇外,還有一部分是不適合做近視手術的,這些人也會選擇配鏡。


YOYO遊醫生


道理誰都懂,誰都不傻!幫我們做手術的醫生都是戴著近視眼鏡工作。


BYU5


既然是手術,大家都應該知道,無論是哪一類的手術,都沒有保證是100%成功的。而且在做手術之前,需要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是否符合手術的指標。

【例如】

1、十八歲以下的不宜做手術,手術要求患者的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狀態是穩定的,由於十八週歲以下的青年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眼睛屈光狀態不穩定,盲目接受手術,一兩年後視力極有可能回退。(近視度數要穩定兩年以上)

2、激光手術要求角膜一定厚度,角膜厚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先天不足就不能達到手術指標。(還有無其他嚴重眼病和眼科手術史)

3、老花眼不建議手術,老花是因為年齡增長調節力衰退,即使暫時治癒,也會因為年齡的增長再復發。

4、有糖尿病,膠原性疾病還有疤痕體質的不可接受手術。

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不符合條件指標,或者擔心在手術過程中遇到危險(手術有風險)因此就寧願一直戴著眼鏡,還有手術費用的昂貴。還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一直戴著眼鏡戴習慣了,突然拿掉了,會不適應,不習慣。


生活小常識與妙招


做不做近視手術,主要是看個人的選擇。近視手術不像一些癌症手術,如果不做的話,就會危及生命危險。而近視就算不做手術,照樣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有部分人選擇做近視手術,主要是因為戴眼鏡的確會影響美觀,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帶著眼鏡顏值就會大打折扣。但也有人認為帶著眼鏡,顯著自己比較斯文,有些人就算不近視也帶著平光鏡,就是為了提升自己斯文的氣質。


還有一些人認為帶著眼鏡在日常生活中很不方便,眼鏡容易變形,不方便保存。就算是隱形眼鏡,帶著也會有一些不適,所以這部分就會選擇乾脆做個手術完事。


也有些人經濟不是很好,做個手術動輒就過萬,實在是負擔不起。還不如幾百塊的有框眼鏡算了,同樣是可以解決近視的問題。


也有些人不是不想做近視手術,而是自身不符合手術的條件。比如患有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人群,是不宜做近視手術的。


也有些人害怕激光手術會有危險,做完手術之後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寧願敬而遠之。

也有部分人跟年齡有關係,未滿18歲,近視的度數不穩定,同樣是不宜做近視手術。

總之一句話,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做不做近視手術是看個人的選擇。


指導專家:鄒玉平,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眼科主任。

專長:有數萬例白內障和視網膜玻璃體手術經歷,擅長各類白內障手術、視網膜玻璃體手術治療、眼外傷眼前後段聯合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