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溫馨提示一下,此文有八千字,適合收藏起來或者轉發看哦!)


東吳弄珠客曾言:讀《金瓶梅》而心生憐憫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我讀《金瓶梅》,不敢高估自己。我實事求是說,憐憫之心絲毫,畏懼心多,歡喜心少,而效法心,則斷不可想到也。如此看來,我是君子多,小人少,近幾偽君子也,哈哈。

《金瓶梅》是一部誕生於三百多年前的奇書,由蘭陵笑笑生所寫,借北宋末事譏諷明朝社會,以世俗事,述人間情。其書一出,驚天動地,許多寫法都由此打破了,使其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但因其內含大量性描寫而為人所詬病,使得人多避而不談,聞之則色變。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其實,沒這個必要,人言:淫人讀之謂之淫,不淫者讀之則謂不淫。

文學中性愛分為三個層次,自然的,社會的與審美的。自然的太過生猛,不堪入目;社會的關係錯雜,使人莫可名狀,《金瓶梅》屬;審美的屬於最高級別,含而不露,媚而不俗,《紅樓夢》然。聶紺弩說的好:《金瓶梅》只是把沒有靈魂的事寫到沒有靈魂的人身上。至於看與不看,怎麼去看,在你。

懷著種種莫可名狀的心情,我費勁各種心思和手端,花了七八天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所謂的“禁書”。期間,有為潔本中被刪部分而悵惘,也有為網上全本未刪部分而羞恥,有為書中血腥片段而驚駭,也有為全本書冷靜客觀的披露而心涼。在我心情終歸平靜之後,仔細整理一下,便奉上我自己的讀《金瓶梅》時的所思所想吧。

開始前先插一段,學校圖書館裡的《金瓶梅》版本的書籍太稀缺了,可找得見又可借的寥寥無幾,有的版本只有下,有的只有上,而最齊全的,竟然是《劉心武評點金瓶梅》!專業文學出版社的死活找不見,沒奈何,只得將就著看劉心武評點的書,又沒什麼生字生詞解釋,看起來很不爽,雖然說那《金瓶梅》裡面的大多是市井言語,文不甚深,但就是俏皮話歇後語有的也體會不到它的妙處啊,這是其一。再有,劉心武這個糟老頭子在裡面評語中規中矩,實在不敢恭維,對文本理解有幫助,但若說評點的好壞來,那就讓人呵呵一笑了。我看的是紙質書的上和下,中被人借走了,看不著,只能從網上看了。

再說一嘴,想買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金瓶梅詞話》,某寶出版價八九十,但售賣的時候漲成了五百二十塊,一看價格,囊中羞澀,便望而卻步。其價高原因不言而喻,不細說。這種文學名著現象,可真是,六月裡下雪——稀罕啊!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金瓶梅》其書名,表面上看是由書名中的三個女主角潘金蓮、李瓶兒和龐春梅名字各取一字而成,較含蓄的說法是由書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物件:美麗的金瓶裡插著一支盛開的梅花而來,更深層次的,我覺得這三個字是那個黑暗的世道上,一切被男性玩弄的美豔的女性的象徵,她們美麗,但也脆弱,她們求生存,但終究不得已,就那樣,她們成了被侮辱者與被損害者。

《金瓶梅》是《水滸傳》這顆大樹上旁生的一枝兒,是借他人之手開出的一朵絢麗的罌粟花,用現成的故事,衍生出一幕幕灰暗的故事,蘭陵笑笑生很聰明,會省勁兒。

故事開頭借《水滸傳》中的“武松殺嫂”一枝兒演化而來,寫潘金蓮與西門慶皆未被武松殺死,潘金蓮嫁與西門慶做了第五門老婆。中間大段,主要寫西門慶的變泰發跡,暴發暴亡以及以潘金蓮、李瓶兒為主的妻妾間的爭寵妒恨。最後21回,寫眾人風流四散,樹倒猢猻散,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讓蘭陵笑笑生想不到的是,你套了一個《水滸傳》的殼子,卻料不到,你筆下的,這類家族敗亡的事蹟倒給後來居上的《紅樓夢》提供了臨摹的範本,有意思,實在有意思。

總的來說,《金瓶梅》描繪了一個道德淪喪,人慾橫流,小人當道,世風澆薄的鬼蜮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沒有是非,沒有標準,沒有正義,沒有理想,沒有光明,沒有愛情,沒有情懷,有的只是開頭的四個大字,酒、色、財、氣。市井小民只求鑽營暴發,暴發大戶又要賣官鬻爵撈取錢財,撈夠了錢財的沉迷酒色,在那個處處是男盜女娼的世代,真是叫人寒徹了內心,凍顫了身骨。套用聞一多先生的詩來說便是,那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能入眼的,是那鑽營出的油膩,是喪盡天良的白沫。那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因這是一朵容納了世間罪惡的惡之花。

也許,作者寫《金瓶梅》的意圖,是要把世間的醜惡毫不保留,不加議論,赤裸裸地揭露給你看,至於你是因惡而學惡,抑或是厭惡而揚善,那全看讀者的功力與造化了。

只有看盡了這世間的醜惡,我們才能懂得美好的珍貴,從而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淨化,從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從而更好地積極應對這個世界吧。

所謂: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正是如此吧。


讀罷此書,我研習出那個時代上,幾條為人處世的真理來,你聽我細說。

第一,像開頭所題,酒色財氣,為人生大樂,亦人生大戒。常言世財、紅粉、歌樓酒,誰不為這三般事迷?這是人之常態,因此,若脫離了這三大迷物,便高出了常人一大層次。但食色,性也,生而為人,怎可以脫離得了這幾樣東西呢?因此,為酒沉醉,便出現了;為色傾囊,便出現了;為財忙碌,便出現了。那書中幾百號人物整日忙忙碌碌的,不就是為了這幾樣東西嗎?莫笑書中人,若你回過身來看自己,發現自己就是那書中人呢!

第二,男權社會里,需要行得通,需要五樣:潘驢鄧小閒。具體來說便是,一要潘安的貌,二要驢大行貨,三要鄧通般有錢,四要青春年少,五要有閒工夫。恰好,西門慶都有這幾樣,因此他對於婦人,屢屢得手。人嘛,不管他怎麼進化,歸根到底,他還是從動物進化來的,身上逃不脫動物的習性。這膚淺的劣根性。

第三,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不論哪個時代,有錢就是爹,沒錢就是孫子。

第四,人生在世,且自風流了一日是一日。春梅說的話,真真話糙理不糙。不論何時,使自己的慾望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與張揚,是最使人愉快的事。

《金瓶梅》是一部寫人的原欲得到最大張揚然後毀滅自我的人性之書。


基本情況大貌說盡了,再按我作的筆記,分人物階層說一說吧。

先說大當家的,西門慶。此人,好色,好財,貪婪,鑽營,暴虐,是清河縣一霸,但另一面,他管理家業精明強幹,會發財,也會斂財。他對待兄弟朋友大方好施,能屈能伸,這是一個圓滑得出奇,能吃得開的人物。

他符合上面所說的“潘驢鄧小閒”,因此他成了管老婆的班頭,降婦女的領袖。西門慶性慾極強,彷彿生下來就是為了性而來的,從潘金蓮開始,到最後的死於潘金蓮,期間與女人性交不下二十多人。不論好不好看,只要中意,一律不放過,尊貴如林夫人,卑賤如丫鬟,娼妓,真是:坐家的女兒——逢著的就上。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俗話說,沒有耕不完的地,只有累死的牛,頻繁的支出負荷終究使得西門慶因性而死,那死時的一幕真是令人駭然聽聞。

從屢次吸引西門慶的片段中可推斷,西門慶是一個足控,他一心只喜歡紅小鞋兒。

有一晚,西門慶獨宿,“那一晚好難捱過”。

西門慶眼裡沒有愛情,或許在李瓶兒死後大哭了一番,那時還溫存了一絲愛情的成分,但此前後,愛情的影子蕩然無存,只有赤裸裸的性愛。

不只如此,西門男女通吃,而且書中不只這一個這樣的人物。在那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好男風,不是一件稀奇事。

西門心中沒有尋常道德觀念,因此為了財色可以不擇手段。為了打通上層,他認朝中大官蔡太師作父,開口就以父子稱呼道:“孩兒,沒恁孝順爺爺。”讀到這裡,我忽然噗嗤一笑,這敢情是《鬼子來了》裡花屋小三郎對馬大三喊的:“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差了輩了吧。為了搞死蔣竹山,暗許無賴搗子,撒潑鬧事。他不怕天不怕地,“咱只消盡這傢俬廣為善事,就使強姦了姮娥,和姦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的富貴。”

西門慶聽曲兒,只是一個日常娛樂的形式而已,至於唱的是什麼,他不在乎,自然就沒有《紅樓夢》裡面聽曲兒表情傳意的意蘊了。

西門慶一死,便如大廈傾頹,霎時間樹倒猢猻散,真叫人悲涼。

西門慶是一個暴發戶的暴亡,是性慾膨脹剎不住車乃至車毀人亡的代表,也是那個人欲橫流的魍魎世界即將敗亡的隱喻。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潘金蓮好似一個生下來就是為了性慾的尤物,我色故我在,只顧著享受性的快感,至於倫理道德什麼的,一概不在乎。為此,她貪婪,她妒忌,她尖嘴利舌,這個人,沒一點人性善的影子。

只要剝奪了她性慾快感的,她無一不是冷嘲熱諷的,開頭毒害武大郎,中間剷除宋惠蓮,生婊子氣,訓練雪獅子唬殺官哥,氣死李瓶兒,在後來與吳月娘大罵。就是西門慶死了,又換上陳經濟,對她來說,換誰都一樣,無非都是她取得性快感的工具罷了。

好長時間西門慶不往潘金蓮這裡來,忽然一天西門慶來了,那金蓮聽見了,便:“天上落下來一般。”這筆力,妙。

你知道潘金蓮私下裡喊西門慶什麼嗎?“我的兒。”

在她暫時得不到性快感的時候,便以虐待下人為樂,經常打罵迎兒,秋菊,那真是一場場人間慘狀。

在《金瓶梅》的女人裡面,潘金蓮的嘴是最厲害的,論吵架,沒有人能說過她。若舉辦一個妒婦辯論大賽,她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這樣的一個令我心口發寒的女人,因奸而起,因奸而死,死得其所了。


若說排除性苦悶的辦法,潘金蓮是施虐於人,那吳月娘則是聽經說法,將愁苦心思寄託在佛道之上,常常忙到三更,然終無意趣方歇。

終無意趣,到頭來只好去睡,是人生如夢,還是夢如人生?在那個顛倒黑白的世界裡,什麼才是真實的呢?


李瓶兒倒沒什麼可說的,她過門前心狠手辣,似鳳姐,過門後就溫柔了許多,便如尤二姐,是西門慶最心愛的女人,但若仔細推究一下那薄弱的將就能稱之為之的愛情,則讓人心涼。之所以她可以博得西門慶的無限寵愛,一是陪嫁多,有錢,二是生了男孩,有了後嗣。

那個時代,不談愛情,只約炮。

那個時代,愛情是一件奢侈品。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在西門慶死後,李嬌兒為了再嫁出去,故意隱瞞歲數,便出現了去年三十三,今年二十八的場面來。

做女人難啊!


龐春梅這個小丫頭,性格很複雜,伶俐潑辣,敢打敢罵,有點像晴雯,但嫁給周守備後就作威作福,弄腔作勢了,她的殘忍表現出來的,不是明面的,而是背地裡,其程度更加毒辣。

最後,她也死於性慾,幹炮的時候便死僵在姘夫身上,把那人唬了個半死,那一幕很是震撼。

將這三個人的性格所長糅合起來,便有了鳳姐性子的大半了。鳳姐有潘金蓮的伶牙俐齒,非凡妒忌;有李瓶兒的處事果斷,又夾雜著些許溫柔知性;更有春梅的潑辣殘忍。但鳳姐的性格還遠不止於此,她處事的靈活,性格的複雜要遠甚與上述三者。

孟玉樓慣常當中間人,總是在妻妾爭風吃醋間和稀泥。她面對潘金蓮,戲稱是她娘,這莫不與現在同學朋友間胡亂稱爸爸相似?


除了那些主子,《金瓶梅》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的配角,如應伯爵,其意應白嚼。

這是一個專靠一張嘴吃飯的幫閒形象,把得住西門慶的性兒,因此得到西門慶的喜歡,使得他什麼事情都不幹,吃喝用度也不用愁了。

有一個應花子自個講的笑話很是恰當地說明了這一點。

一財主撒屁,幫閒道:“不臭。”財主慌地道:“屁不臭,不好了,快請醫人!”幫閒道:“待我聞聞滋味看。”假意兒把鼻一嗅,口一咂,道:“回味略有些臭,還不妨。”

他當著西門慶的面,故意與粉頭插科打諢,出模作樣,那醜模樣也真得西門慶歡心,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他天天去西門慶家流逛,蹭吃蹭喝,每次吃東西的樣子都讓人嫌惡,但人家西門慶還當他是一個寶貝。

應花子的無賴還表現在西門慶亡後。大哥一死,樹一倒,應花子立即更換山頭,金命水命,走頭無命,跳槽到另一家大戶去,還拐帶了一些東西,繼續自己憑嘴吃飯的生涯。

虧當初西門慶待他那些兄弟那麼好,到最後都沒發現,原來他才是將好心餵了驢肝肺。

替西門慶寒心。


西門慶的下人韓道國,綽號韓一搖,又刷新了我的三觀。當主家西門慶看上自己的老婆王六兒的時候,每此他來搞那事,他自個乖乖的跑開,以此方便他們,真是明眼的烏龜,將那頂綠帽子自願戴到老,戴到死。到後來,女兒長大了,又叫女兒走暗娼的老路,真是嫁婦隨婦啊,怎麼會有這等齷齪的人啊?

“誰不知他漢子是個明忘八,又放羊,又拾柴,一徑把老婆丟與你,圖你家買賣做,要賺你的錢使。”

潘金蓮雖然嘴舌歹毒,卻是一個明眼人。


陳經濟,有他丈人在時,窩窩囊囊,毫不起眼,但西門慶一死,就開始作起來,毫無人性可言,簡直是一個爛人,令人作嘔。讀到陳經濟,倒想起來阿Q來,一個扶不起的無賴,怎麼教養還是一個爛人。

他將那人性的惡給作到了極點。

官哥,來這個世界上一遭整整一年兩個月,見識到這個世界的悲慘,而自己像馬戲團裡的寶貝一樣,逢人來了就要出來溜一圈,抱一抱,又受到潘金蓮馴養下的白貓的唬,便又匆匆離開這個世界了。或許他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人待的地方吧。

那白獅子貓也是夠可憐的,偏偏認了惡毒的潘金蓮當主人,平白無辜地被馴壞,然後唬死了官哥,而自己又被西門慶給摔死在了牆上,腦漿迸裂,真是貓界慘劇。

孝哥墓生,與他爹一死一生,一悲一喜,這對比,這安排,妙。

哦,對了,《金瓶梅》裡還亂入了一段《西廂記》,那首詩: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王實甫棺材板要跳起來了。

最後,書中大多書人與永福寺結緣,以為多上兩柱香,以為扶持寺廟香火,以為埋葬在寺內,便是福分了。其實,不然,永福寺只是一個無奈的精神安慰,一個迫不得已的精神寄託,一個編造出來的善意的謊言。

殊不知,那個時代,並沒有什麼永福寺,

蒼涼,無盡的世道蒼涼。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金瓶梅》裡塑造了那麼多人,又重點塑造了二十多個人物,他們有血有肉,都是市井中的平常人,大多半善半惡,不,簡直難以定義好壞。而且,蘭陵笑笑生使用旁觀冷眼的筆調,幾乎不帶自己的態度,就讓那些人物在書中自生自滅。他們都是為了博得自己生存而奔走調笑的人,他們沒有什麼嚴格的道德倫理觀念,沒有跨不過去的界限,沒有彎不下去的腰,沒有磕不下的頭,在他們眼裡,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什麼都可以放棄,唯有命不可以。

那西門一家子,雖然富足些,面對更大高官的威脅時候,還不是竭力奔忙嗎?

那西門妻妾,儘管吃穿不愁,但不得不為了穩固自己的地步,不惜爭寵妒恨,撕破溫情的嘴臉,那種狀態,不亞於清朝後宮妃嬪之爭。

那十兄弟幫閒,放棄了自己的尊嚴,經常腆著臉笑對著西門慶的冷屁股,只是為了多蹭一頓飯,多拐帶一點傢俬啊。

那奴僕丫鬟,整日間奔走勞碌,想著法子討主人的一份歡心,費勁心思不犯錯誤,避免被趕出見門,那天天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

那媒婆尼姑,爭先恐後地搶奪生意,生怕落後了一步,少掙了一錢銀子,為此不惜行業內大吵架。

那虔婆娼妓,蜂擁而至地去給西門妻妾當乾女兒,以便能夠一邊更牢固地拴住西門慶,一邊獲得更多更長久的賞錢,這是迫不得已啊。又認爹又與爹約炮,這什麼世道?

那太醫神婆,竭盡所能,競相在西門大院裡登臺亮相,施展神技,且互相碾壓,只是為了討口飯吃啊。

那戲子舞女,莫不如此。

且不說男權社會中的男人生存狀態,我在此只提受壓迫更甚的女性。為何上級階層的妻妾爭寵妒恨的現象愈演愈烈?為何中層平民婦女低聲下氣淪為暗娼?為何下層粉頭間也是在爭搶那點蒼蠅肉?

原因何在?

因為那是一個古老的不公平的男性霸權社會,三綱五常,莫不是男人說了算。在那個時代下,女性淪為了邊緣人,她們沒有地位,沒有權利,便只能在歷史的夾縫中生活,在男性的股掌中生存。在相同的條件下,為獲得同樣的東西,男人只需彎腰哈氣即可,而女人則需要獻出尊嚴,身體,乃至生命的代價。

其實,那《金瓶梅》所描寫的,是一群市井人物的艱難生存史,更確切的說,是一群市井女性的艱難生存史。

幸運的是,我們這個時代,好多了。


雜談說了這麼多,讓我來一點專業性的知識吧。

《金瓶梅》作為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白話長篇小說,在文學史上是有著里程碑的意義的。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的長篇小說:

從歷代集成創作過渡到了由文人創作而成,由宣揚主流價值觀轉變成表達個人價值觀。

寄意與時俗,以日常家庭生活為題材,開啟了後世世情小說創作的先河。

著意暴露,用冷靜、客觀的筆觸,描述人間的假醜惡。

小說描寫的重心從講故事向寫人物轉移,人物不再單一,而是多元複雜,成圓形人物。

從說話體小說向閱讀型小說過度。網狀結構,空間縱橫交錯。

多用“市井之常談,閨房之碎語”。

其中,多用俚語、歇後語、俏皮話等是我感受最深的,那貼地氣的文字,真是看得舒服。比如:

瞞著我黃貓黑尾,你乾的好繭兒。

磕頭如搗蒜。

南京沈萬三,北京枯樹彎——人的名兒,樹的影兒。

養兒不要屙金溺銀,只要見景生情。

虼蚤包網兒——好大面皮兒。

汗邪了你,白眉赤眼,可成個人,喬張致,怪賊囚根子,沒廉恥的貨,天假其便,甚可嗟嘆人子,日子多如樹葉兒,得不的一聲,三尸神暴跳,五臟氣沖天,拔了蘿蔔地皮寬,一箭就上垛。

饒你奸似鬼,也喝洗腳水。

其中,兩端俏皮話讓我看笑了,民間的言語實在是太有魅力了。

一個是文嫂說的:今日忽剌八叉冷鍋中豆兒爆。猜猜是什麼意思?

另一個是應花子說的:我把你這兩個女又十撇,鴉胡石影子布兒朵朵雲兒了口噁心。這是應花子在西門慶病好以後,對著一個粉頭謔浪,極盡他插科打諢之能事,儘管我依然不知道他具體說的是啥意思,但我忍不住嗤嗤一笑。


千古奇書《金瓶梅》,怎一個“淫”字了得?


《金瓶梅》對後世的影響,不在於有幾部續書,而在於為後世的世情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後的世情小說,分為了兩大流派。

一派以社會生活為題材,用譏刺筆法來暴露社會黑暗的,如四大譴責小說,以《儒林外史》為代表。

關於對《儒林外史》的影響,我提三個具體的片段,一是韓道國正與人誇獎西門慶的時候,傳來了自己老婆與人通姦的醜事,對應著嚴貢生與人自誇,卻傳來鄰居因豬鬧事的醜聞;二是關於吃,應伯爵天天在西門慶府上大吃特吃,過分的情節有很多次,對應著後面范進吃大蝦元子。三是常時節得到錢回家後老婆與他態度的前後對比,對應著後面,范進中舉後丈人,妻子,鄰居,同窗對他態度的對比。

諷刺尖銳刺骨,暴露入木三分。

另一派是以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為題材來描摹世態的,如《玉嬌李》,《海上花列傳》,以《紅樓夢》為代表;

關於《金瓶梅》與《紅樓夢》的關係,毛主席說得好,“《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可以這樣說,沒有《金瓶梅》就沒有《紅樓夢》。

這兩本大書,同樣的取材於日常家庭社會以折射出社會生活的黑暗,同樣的寫一個家庭由盛轉衰作鳥獸散,同樣的多個女子圍著一個男主角轉,同樣的個性化生活化語言,同樣的花園賞花喝茶飲酒作詩取樂,同樣的先是葬禮隆重後來就草草了事,同樣的描寫女子的悲劇命運,同樣的圓形細密,網狀結構……

後花園閤家歡賞雪飲酒的片段都有,但前者只會划拳甩枚,沒人了來一炮,而後者則彈琴,作詩,高歌暢懷。

在宴席上都有過行酒令玩遊戲,但前者行酒令講笑話多低俗不堪,那酒令完全是喝酒前的開胃菜,而後者的行酒令,則是詩,是詞,是曲,精緻典雅,與人物的心情,命運息息相關。

同樣的鬧廚房片段,惠蓮與惠祥因頓茶吵,後者的一個大丫頭與老媽子吵架。

同樣的臺詞有:蠟槍頭,中看不中吃。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千里長蓬,沒個不散的筵席。

同樣的富含深意的人物取名,如鐵指甲這個外號,如迎兒。

同樣的揭示人物命運的章節,前者如吳神仙,卜鬼婆子算命,後者如太虛幻境人物冊子。

同樣的開頭死人便隆重厚葬,如李瓶兒與秦可卿,後頭死人便草草了事,如潘金蓮與鳳姐。

同樣的歸結與宗教。

總之,不同的在於,《金瓶梅》描寫的是一個低下層的市井暴發戶的平民世界,較為粗糲,低俗生猛,夾雜著性慾的味道,黑暗面暴露得更甚,彷彿遊歷了一場魑魅魍魎漂浮游蕩的地獄,醜得讓人作嘔,又使人驚恐,使人生畏。

而《紅樓夢》描寫的是一個高上級的鐘鼎冠蓋的貴族世界,較為精緻,華美,典雅,黑暗面暴露得不甚明顯,好等待自己的發現,帶上感性的成分,好像做了一場美麗而憂傷的大夢,美得讓人流淚,又使人留戀,使人懷念。


以迅哥的話作結吧。

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故世以為非王世貞不能作。

說不盡的《金瓶梅》,其餘部分等你們自己去探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