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日出扶桑萬樹低,文科清華我第一。如此狂語,當屬高考作文滿分,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楊奇函。

但是,有一天在《奇葩說6》第七期的節目裡,高材生楊奇函輸給了對手,卻對對手說了一句:“我輸給你,心服口服。”

而這個對手就是詹青雲。

看到楊奇函淘汰我不禁在電視機前感到惋惜,第一期楊奇函pk許吉如辯論,逆風翻盤實在精彩。

★顏值不夠,才華湊。

楊奇函其貌不揚,導師說他有江湖匪氣,像算命先生,肖驍和沈玉琳多次直言不待見他,對手也愛開他玩笑。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楊奇函也知道自己不討喜,他直言不諱地坦露自己為了上《奇葩說》在自己的臉部進行了大改造,做了冰點脫毛、紋眉、打美白針、牙齒冷光美白等項目。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我不算完美,但是我敢於承認,我可以很驕傲的說本人顏值不夠才華湊。”

特別是在那場辯論"伴侶用心送的禮物特別醜,要不要告訴ta?"楊奇函說了一段三觀極正的話:"可能你的教育環境比你的愛人要好,你的家庭情況要比她棒,你的審美水平比她高,但一切自身條件的優越都不是你語言霸凌別人的資本。"

讓觀眾聽了之後大呼痛快,這位桀驁不馴的高材生,肚子裡還是有點墨水。

有個朋友對我說,一點也不喜歡楊奇函用知識和文化壓制對方的優越感,他太自負了。

聽他這樣說,我倒不贊同他的看法,人生最可貴的,是在一百分的努力之後,連自己都為自己感到驕傲。

瞭解楊奇函的都知道,他曾就讀於清華大學,而且還是以高考文科總分650分被錄取,據悉當時他的作文成績拿到了滿分因為文中有一個錯別字,老師扣掉0.5分。

而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了610分,當時報了上海復旦大學最終卻落榜,楊奇函選擇復讀,以650分考上清華。這在當時清華的錄取分數線來說並不是很高。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分數不高,那又怎麼樣,聰明的楊奇函準確抓住同屆高考生的心理"弱點",憑藉特殊的方法使自己成為當年唯一報考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生,甚至至今都是該學院在黑龍江招生的最差紀錄保持者。

大學裡,楊奇函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上大三的時候就參加了職場綜藝節目《非你莫屬》。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畢業以後,為了踏上從政之路的楊奇函順利留校做了基層工作。在這段時間裡,與基層群眾長期打交道的他,抗壓能力也迅速提升。每日,他都在不斷接待上訪群眾,解決民眾糾紛。

第二年,他去了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創業發展處,在離清華很遠的西二環工作。當時一個月工資不到4000元,對於每個月要花掉5000元去付房租的楊奇函來說實在困難。

又不能向家裡要錢,他便開始寫公號賺錢,寫出了幾十篇全網閱讀量過億的文章。

上小學的楊奇函就酷愛文學,《中國少兒百科》、《世界科普畫廊》、《悲慘世界》等文學著作他都讀過,還在初中的時候,因為反駁其他學生聲稱周杰倫連歌詞都唱不清楚,他寫了2000多字讚美周杰倫的詩詞,在校園裡"火"了起來。

高中階段,他一如既往讀書,參加學生會主席的競選,在鶴崗中學生辯論賽中勝出,獲得最佳辯手稱號。

心中有夢,傲骨梅無仰面花。

楊奇函小時候因為受舅舅影響,夢想是做一名木匠,用自己的雙手,去製作更多美好的東西。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善於積累的人,每次走在路上都會觀察街道兩邊的牌匾,不放過任何一個積累文學素材的機會。

看到優美的好詞、好句、段落時都會謄寫到筆記本中。

一次同學外出旅遊把拍回的照片拿給他看,他看了好半天,同學好奇他在看什麼,他回答,我在觀察照片的背景裡是否有一些古詩。如果有,我立刻把它背下來。

他認為讀書要有一個消化、吸收、再創造的過程。有了一定的文學積累,寫作時就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說醉跨游龍是一個詞,看到這個詞之後我馬上就用發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經過思考我就會根據這個詞寫出:天霄畢,風雲雨,才俊擇龍椅。醉跨游龍八萬裡,看君英雄起。"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從他的詩詞中可以感受到,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如果說楊奇函是一個驕傲的人,驕傲源於他的底氣。他需要成長,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在一次辯論上,他無奈道出:“我剛來《奇葩說》的時候,覺得我是齊天大聖,飛揚跋扈,差點被淘汰,我成了至尊寶,隨心所欲順其自然。”

“後來我莫名其妙當了隊長,成了孫悟空,比賽是緊箍咒,對手是牛魔王,導師團是唐僧,冠軍夢是紫霞,而我活得好像一條狗啊。”

楊奇函的戳心發言,不僅感動了肖驍和在場的觀眾,也讓導師們驚歎楊奇函的努力和成長。

未曾努力的人,讀不懂楊奇函的驕傲。

正如他在《奇葩說》總結:"做人當做司馬懿,只有活著,才有機會。沒有人能淘汰我,除了我自己。"

這是楊奇函對自己人生一個態度,不會因任何人成為自己不思進取的藉口,沒人會理你的,你只有變得更好更完美,你才有資格影響別人,別人才會重視你尊重你。

一部分的人並不喜歡他,僅僅因為他的驕傲自負嗎,並不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為什麼別人都討厭我那,因為我在海選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每天都問自己一句,你今天變得更博學了嗎?"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

答案是明顯的,即人的一生過得好不好,完全取決於你對生命的認識,你對人生的定義和理解,以及你對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好的看待和理解,而不是因為你知道了很多道理。

楊奇函在被淘汰後也說了一番話,稱自己這一次來準備的最多的並非稿子,而是離場感言:

"我之前會在乎我怎麼從微博紅V成了黃V了;我也會跟我去現場投票的朋友"記得投我!我還想過應該備好水軍,萬一做數據用得到"。感謝淘汰帶來的反省,我又回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精神狀態。"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非常贊同他說的這段話,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不能認清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而選錯職業,不能認清自己的慾望和情緒,往往陷入短視、無知、自私、衝動和自相矛盾等精神怪圈,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因為節目組有復活賽機制,場外支持槓數最多的選手可以直接入決賽。眼尖的網友看出來,辯手許吉如在第五期早已被淘汰,為什麼在七期坐在了楊奇函的後排,很明顯節目組調換了播放順序。

雖然節目組沒有做出官方解釋,但這波神操作可是惹怒了眾網友,這對楊奇函來說實在太不公平了,紛紛聲討節目組。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在這裡我不發表主觀意識評論,用理性分析一下,任何綜藝節目都需要商業價值,《奇葩說》也不例外,話題、熱度、流量、熱搜、衝突、這些效果的影響力,才是節目組最終受益的。

在節目發佈的排行榜中,截止11月22號中午12點,許吉如槓數為106萬,楊奇函的槓數則為67萬。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很多人都覺得許吉如復活的幾率更大,連楊奇函也在網上和大家做了告別,打算:"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奇怪的是25號晚上,楊奇函的槓數竟然反超了許吉如。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我知道我不討喜,可我想努力成為大家喜歡的人,所以我選擇隱忍。”成長後的楊奇函變得成熟起來,收起了鋒芒,收起年少的輕狂,也許這是大家支持他的原因吧!

楊奇函:不經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楊奇函的故事,讓我想到馬克思說的一句話,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沒有什麼背景,英文不好,處理人際關係對於當時沒怎麼見過世面的我來說,實在難得很。

唯一的想法就是改變,英語不好,沒關係,單詞一個一個的背,情商不夠,那就多看書豐富自己。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完全白費,你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都是在對未來積累。世界上什麼都不公平,唯獨時間最公平,你是懶惰還是努力,時間都會給出結果。

努力才能讓自己強大,有底氣地活出驕傲。

盼望著他能重新回到賽場可以看到他更精彩的辯論,為努力的楊奇函加槓。


文|清風

圖|網絡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