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產能替代 全年壓力漸增

一、走勢回顧及策略呈現

圖表1:國內苯乙烯期貨指數日K線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2019年對於苯乙烯產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振奮的一年。因為,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後,國內通用塑料的最後一塊拼圖,苯乙烯(單體)上市。苯乙烯上市由於是5月合約,因此,合約上市初期持倉有限,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持倉開始擴大,對於價格發現作用也開始顯現。

回顧上市以來2個月期現貨運行,實際上體現出了2個特點:1、價格彈性大。這點雖然在現貨界已有共識,但在最近2個月在期貨端被大家體感。上市以來5月合約實際上經歷了下跌和反彈兩個階段。剛上市的下跌其中即包含了對於苯乙烯利潤較高的做空交易策略。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市場未來對於新裝置、大產能投產的壓力。隨後行情,在原料跌、終端品跌的負循環中回落,並將生產利潤一度壓低到負數的動態水平,受此支撐,價格開始反彈。再度體現出價格彈性。2、供需調節較為明顯。實際上,作為液體化工品種,供需調節的效果在兄弟品種乙二醇上已經有所體現。在苯乙烯反彈的第二階段,由於下游採購和上游檢修的扭轉價格彈性進一步增強。

二、苯乙烯產業供需分析

(一)苯乙烯期現貨格局

2019年國內苯乙烯沒有新增產能,主要是2018年新投產的青島海灣、阿貝爾、安徽昊源為2017年以來的增量產能。同時可以觀察到的是,伴隨著國內苯乙烯產能的增加,國產替代進口的情況正在發生。而2020年國內苯乙烯供給將迎來新一輪的產能釋放,為首的是恆力和浙石化合計約192萬噸的產能。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套裝置均為一體化裝置,因此,實際投產概率幾乎為100%。可以簡單估算兩套裝置的投產將可以替代75-80%的常規進口。此外,在2020年下半年還有其他一些裝置合計可能約在120萬噸左右也有投產可能。因此,單純從苯乙烯端的供給來看,2020年上下半年可能出現全年產能逐步增加,全年產能累積增幅2位數的情況。

供給的另一塊在於進口幾乎可以肯定2020年將出現價格戰,1季度在國內2套新裝置未能滿產前,國內現貨或維持累庫為主的格局,2季度,一旦庫存緩衝不在,出貨壓力下價格存在博弈可能。

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反傾銷事件。我國在2018年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43號公告,公佈對原產於韓國、臺灣地區和美國的進口苯乙烯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裁定原產於韓國、臺灣地區和美國的進口苯乙烯存在傾銷,決定自2018年6月23日起,對上述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為3.8%-55.7%不等,徵收期限為5年。受此影響,國內從上述幾個地區的苯乙烯進口出現大幅下降,相對應的國際物流調節下,對於中東貨源的進口量增加,也因此,從進口量的供給來看,除了要考慮純粹的進口成本外,還需要關注中東裝置本身和檢修情況。

圖表2:苯乙烯進口利潤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3:苯乙烯區域價差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4:苯乙烯國內產量 單位:元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5:苯乙烯年度進口 單位:元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資料來源:WIND、百川資訊、隆眾諮詢、銀河期貨研究所

(二)苯乙烯上下游

國內苯乙烯的上游是純苯和乙烯。這兩塊上,純苯佔了苯乙烯成本的大頭,因此對於苯乙烯成本影響更大。另一方面,純苯自身也是重要的原料,相對他的下游來說苯乙烯是最大的一塊需求,但除此之外,己內酰胺、苯酚、MDI都是重要的產業鏈。因此純苯的需求端相對更加分散。而從實際產量和進口來看,今年出來出現了一定的增長停滯。後市關注苯乙烯的新增需求對於純苯互相帶動。

圖表6:國內上游原料價格 單位:元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7:東北亞乙烯價格 單位:美元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8:國內純苯產能 單位:萬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9:國內純苯下游需求 單位:%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資料來源:WIND、隆眾資訊、百川資訊、銀河期貨研究所

圖表10:2020年苯乙烯新增產能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1:2020年苯乙烯下游投產計劃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資料來源:WIND、隆眾資訊、銀河期貨研究所

苯乙烯下游需求來看,苯乙烯作為單體原料,最重要的用途是作為合成橡膠(11315, -40.00,-0.35%)和塑料的單體,用來生產丁苯橡膠、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從2009年的600多萬噸至2018年的約1050萬噸,年均消費增長6%。顯示了較為穩定的工業品需求屬性。穩定增長的背後,和苯乙烯下游的集中程度有關。苯乙烯下游最大的應用分別是,EPS發泡苯乙烯40%應用佔比、PS苯乙烯24%和ABS17%。如果考慮第四大應用UPR樹脂11%,可以發現四大苯乙烯下游應用佔了92%的苯乙烯需求。但從利潤角度來觀察,由於上游苯乙烯產量增加壓制價格,下游的終端在明後兩年新增各類產能並不明顯的情況下,生產利潤或由於苯乙烯的擴能跌價而利潤增加。實際上從2019年11月至12月的下游採購節奏來看,對於低價苯乙烯原料存在明顯的採購需求。

圖表12:苯乙烯下游產業分佈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資料來源:WIND、大連商品交易所、銀河期貨研究所

圖表13:EPS生產利潤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4:HIPS生產利潤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5:GPPS生產利潤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6:下游開工率 單位:%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7:ABS年度產能產量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18:PS年度產能產量 單位:元/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資料來源:WIND、隆眾資訊、百川資訊、銀河期貨研究所

三、2020年苯乙烯行情展望

展望2020年苯乙烯行情。我們認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價格特性仍會有所不同。上半年價格彈性強,下半年會否出現超預期的彈性需要新的刺激,否則再後續投產壓力下價格彈性或下降。但彈性的實現存在依賴庫存水位進一步增強的效果。

具體來看,2020年1季度,大概率浙石化和恆力的苯乙烯裝置投產,兩套設計產能達到200萬噸,可以彌補國內苯乙烯大部分進口量,即進口替代。當然,對於未來一些新增的、有下游配套的一體化苯乙烯生產裝置來說,產能替代壓力較小。但是對於一些華北和華東地區的產能略小的苯乙烯裝置,上述2套新裝置的實際的產能擠壓是存在壓力的,同時對於一些外盤出口到國內的苯乙烯也是存在一定的替換的。不過,由於1季度苯乙烯庫存的低位有能力吸收產量,同時,新產能達到滿產仍需要時間。因此,市場擔憂的供給壓力未必會出現超預期的表現,短期供需調節依然會相對敏感。但到了下半年,有可能進一步出現累庫,價格壓力將顯現。秋季將是全年價格的勝負手,一方面傳統的剛性採購將逐步消化對沖前期累庫和新增產能。但是由於除了恆力和浙石化外的新產能將進一步降低國內的苯乙烯進口依存度,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價格戰或由此展開。從全年的價格運行軌跡來看,3-5月可能會產生全年的價格高點,隨後價格承壓,9月可能繼續會有全年第二次備貨行情。期現貨的震盪幅度參考生產邊際生產利潤單邊幅度或在500-700元水平。

圖表19:苯乙烯生產利潤 單位:萬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圖表20:苯乙烯華東港口庫存 單位:萬噸

苯乙烯:产能替代 全年压力渐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