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醫院遊戲,用它解釋醫院的運行,有趣又硬核

醫院長什麼樣?醫院都有哪些人?醫生和護士是如何看病的?

在這個疫情緊張的假期,果仁媽今天分享3個適合在家玩的遊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輕鬆瞭解醫院和醫護人員。同時,向那些奮鬥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不少孩子對醫院的印象,都是“痛苦”+“恐懼”。說要去醫院,先哭上一通,然後再被死拉硬拽著去。

如何讓孩子理性認知醫院和醫護人員呢?今天分享3個可以在家玩的醫院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在玩中,瞭解就醫的全過程,還可以幫助他們之後輕鬆就醫(打疫苗)。

儘管很多兒童醫院已經在環境佈置上儘可能溫馨,比如張貼卡通貼紙、使用彩色牆面、放置玩偶等。但它與孩子熟悉的幼兒園、學校、社區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加上專業性較強的科室分佈,容易造成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0-3歲孩子,家長可以藉助繪本,比如《穿進穿出——忙碌的醫院》等,幫助他對醫院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3歲+的孩子,家長則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和小朋友一起繪製常去醫院的“探險地圖”或者就醫流程圖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如何繪製?

在繪製“探險地圖”或就醫流程圖前,可以和孩子用頭腦風暴的方法一起說一說,平時在醫院看病時都會經歷哪些步驟或者去哪些部門。

年齡較小的孩子可能沒辦法說出來具體的部門,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具體的醫療操作步驟和部門對應起來。比如,孩子可能說的是“會去看喉嚨”,那對應的部門應該是門診診室。

接下來需要在紙上繪製 “道路”和“建築”或者流程的走向。我們的“探險圖”不一定和真實的醫院地圖一致,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安排不同部門的“位置”、道路的走向。當然也可以參考醫院的實際平面圖(一般醫院官網上可以找到),繪製真實感更強的“探險圖”

到底是畫“現實版”還是“抽象版”的地圖,可以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是畫“流程圖”則需要按照該醫療操作的正確步驟,不可以改變操作的順序。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最後一步,就是將我們在第一步裡討論出來的科室填充進“探險圖”裡,對整幅地圖進行裝飾、塗色。

比如,一般的疾病、檢查都需要經過的門診大廳、掛號處、繳費處、化驗室、輸液室、診室等部門可以著重標記。學齡階段的孩子,可以引導在這張圖上增加更多不常見的科室、部門,比如院辦、社工部、院感科等等。

總之,繪製醫院“探險圖”不僅可以幫助小朋友熟悉醫院環境和就醫流程,瞭解各個科室、部門的基本功能。之後就醫時,還可以每完成一項流程,就“蓋戳”標記,增加趣味感。

問醫院裡都有什麼人?可能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回答出醫生、護士。但除了負責“看病”的醫生、護士,還有其他人員:

  • 維持秩序、避免閒雜人員進入的保安(一般身著印有保安標誌或臂章的深藍色制服);

  • 負責環境清潔的

    保潔

  • 提供心理支持、鏈接各種資源、開展科普等活動的醫務社工(印有“醫務社工”標識的馬甲或白大褂);

  • 以及奉獻愛心的志願者(一般身著印有“志願者”標識的紅馬甲)等;

    ......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這些人在醫院的運行過程中都身負不同的職責,如何讓小朋友認識他們的職責呢?用剪貼、繪製等方式,製作“工具包”,是不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比如,醫生的工具包裡,常常會放聽診器、壓舌板、手術刀等——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醫生的工具包,圖片來源:Pinterest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另一種樣式的醫生的工具包,圖片來源:Pinterest

護士的工具包裡更多的是打針用的注射器、棉籤、止血帶,以及體溫計等。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護士的工具包,圖片來源:Pinterest

醫院保潔人員的工具箱裡除了一般保潔人員都會使用的橡膠手套、灑掃工具之外,還會有特殊的醫療廢品垃圾桶和消毒液。

通過手工遊戲,可以讓孩子快速瞭解不同職業的差異,常見的醫療器械、工具的功能以及醫院環境的特殊性

。完成工具包製作之後,再製作一些小道具,就可以玩“過家家”遊戲了。

果仁媽給大家整理了模板,可以比著做,後臺對話框,回覆“醫院遊戲”,即可獲得下載鏈接。

在製作“工具包”時,除了打印圖片、親手繪圖之外,還可以從藥盒、雜誌上裁剪自己需要的素材。

3 假裝就醫的過家家遊戲

用孩子們最愛的“過家家”遊戲,來幫助他們瞭解醫院,簡直不能更適合。

為了讓“過家家”更有意思一些,可以提前給孩子準備一些有儀式感的道具。比如,各種角色的帽子——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用紙做的護士帽,圖片來源:Pinterest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用的護士紙盤做的護士帽,圖片來源:Pinterest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簡單的醫生服,圖片來源:Pinterest

強烈建議家長參與其中,扮演一位戲精附體、怕打針怕吃藥的“患者”,並在遊戲中,和孩子多溝通,如何更好地面對一些不舒服的檢查、治療,幫助孩子逐步更正“看病=疼痛”的錯誤觀念,提高孩子以後的就醫配合度同時,讓孩子多多瞭解就醫過程。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在遊戲過程中,如何跟孩子溝通討論呢?這裡有一份問題指南

理清治療過程有利於幫助孩子減少因為缺少信息(“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會疼嗎?會不舒服嗎?”……)造成的緊張,尤其是對於孩子沒有經歷過的治療,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非常有必要。比如:

  • “爸爸媽媽可以陪你進去嗎?

2.這個步驟有什麼感覺?會持續多長時間?

疼痛是人們在就醫過程中很關心的一個要素,對於孩子來說更為明顯。

在討論感覺這個過程中,除了疼痛,其他的觸覺,比如塗酒精之後涼涼的感覺,B超液粘粘的感覺,味道、聲音等都是可以討論的。

3.不舒服感覺的應對措施

除了打針,吃藥、看診等環節都可能因為有不舒服的感覺受到孩子的排斥。面對不得不做的治療,家長除了“生拉硬拽”、“威逼利誘”,還可以在遊戲中和孩子一起討論不舒服感覺的應對辦法。

比如,壓舌板看喉嚨的時候可能會有想嘔吐的感覺,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感覺一般不會持續很久,我們可以在心裡默數5-10個數字,幫助自己轉移注意力,減輕不適感。

给孩子的医院游戏,用它解释医院的运行,有趣又硬核

除了常規的打針、看診,醫療遊戲還可以設計“B超遊戲”、“心電圖遊戲”等檢查環節,利用我們前面介紹的醫院“探險地圖”來一場完整的就醫模擬遊戲。

每日話題

你家娃喜歡玩過家家嗎?

留言區分享你們的故事吧!

- END -

作者丨劉琦慧,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就職於西安YMCA編輯丨章魚媽,一個2歲男孩的媽媽

  • Lapbook| 免費打印做的Lapbook翻翻書,竟然能讓孩子嘚瑟這麼久!(附資源模版)
  • 自制牙齒模型+家庭小實驗| 如何讓孩子好好刷牙?這位媽媽的做法我要吹上天!
  • 英文動畫片資源
    | 不要再給孩子隨便看動畫片了,選好的才是硬道理!)
  • 中文動畫片資源| 給孩子看的動畫片,一定要精挑細選才行!
  • 日本兒童節目推薦| 日本人腦洞到底有多大?看看這些兒童節目,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