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最佳,怎麼保證嬰兒的腿是直的?

清涼飄揚


你好!很高興有機會為您解答!

相信孩子自己的步調,跟著孩子走

我記得去年中秋回老家的時候印象特別深,我家親戚孩子只有五個月不到,爬都不怎麼利索,但是已經讓孩子站在手上了,還覺得特別自豪。我看著,默默為孩子心疼,真心覺得親戚這架勢有一種“耍猴”的感覺。

可是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能站能走是一件特別驕傲的事情,總喜歡讓他們快快學會站,快快學會走。可是殊不知,如果孩子的腿部力量、足部力量不夠的話,只能是揠苗助長。

學走路的最佳時間有孩子自己決定

我的孩子從四個多月就開始自己爬起來,一開始也是爬的很不利索,但是隻要給她充分鍛鍊時間就可以爬的很好。

走也是一樣。我家娃其實先會的亞洲蹲,之後慢慢也就站起來了。這一切都是自己學會的。

我唯一幫助的就是沒事兒就帶她爬鍛鍊她的四肢和腹肌。基本功練好了,站起來只是孩子的意願的事情。

等到孩子想站著走了,我會在爬行墊周圍放上圍欄,讓孩子扶著走,很快就會慢慢走起來。


眼科醫生楓姐


【導讀】孩子早走路就是聰明嗎,晚一點走路就輸在起跑線上了,這可能是媽媽們聽的最多的話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家裡的老人們,總愛讓孩子快點走路,還到處和別人說我家的孫子孫女才10個月就會走路了,你看多棒啊

我家寶寶10個月的時候,還在懷裡抱著的,當時很多人說,這麼大的孩子,可以下來走路了,你看誰誰家的也是這麼大,都能走幾步路。

可是我堅決不讓我家娃這麼早走路,因為我明顯看到10個月就走路的寶寶,腿是有點彎的。

一般來說,寶寶2~3個月會抬頭,6~7個月會獨坐,8~9個月會爬行,10~11個月學會站立,12~15個月才會走路。

記得我家寶寶是1週歲的時候開始學走路的。這個時候她明顯表現出想走路的慾望,比如自己坐著玩,就慢慢扶著東西站起來了,洗澡的時候也喜歡扶著盆站起來。

她自己會扶著東西站起來後,我開始留意她會不會繼續向前邁步子,她要是試探的走幾步,我就扶著她走,她要是沒有向前走,我也不會勉強。

孩子的身體已經做好了學習走路的準備,會有哪些表現呢?

第一點,孩子準備走路之前,多多鍛鍊孩子的爬行能力,爬行是用來鍛鍊小腦的平衡能力的,多爬可以讓孩子在走路的時候少摔跤。

第二點,孩子可以獨立站立的時候,孩子學站,是從扶站開始的,慢慢的孩子會獨站,最開始可能就是幾十秒,慢慢的會越來越長。

第三點,孩子可以扶物前行,就代表著寶寶已經開始自己學習走路了,因為從爬到走,孩子的視線會變的更加寬闊,對於孩子,好奇心會驅使著他走得更遠。

第四點,孩子自己開始獨自前行。剛開始學習,孩子可能會走一兩步,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到了獨立學習的時候,媽媽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前方,拿著玩具或者吃的,鼓勵孩子大膽的走過去。每天可以適當的去訓練,孩子摔倒是家常便飯,當孩子摔倒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去扶孩子,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不管是孩子自己艱難的想辦法站立,還是自己爬過去扶物站立,都是在培養孩子動腦的過程。


現在我家寶寶已經上中班了,我開始給她找一些app來對她輔導學習,英文類的還沒找到,但是識字類的我有特意買一個,我先自己試玩一遍,覺得比較好操作,有趣味性,才讓她試玩一下,看她喜不喜歡,叫《貓小帥學漢字》,也沒有天天教她看,但她隔一段時間會要求自己要看,當走在街上看到哪個認識的字,她就會開心的指出來 ,然後回來查看自己讀的對不對,如果她不想看我們也不強求。到現在,已經能認800個字了呢。


摳腳老爸


新生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最佳,怎麼保證嬰兒的腿是直的?

嬰兒學走路要遵循自己的規律,有個大概的月齡範圍,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不要看別家寶寶早會走了,你家的還只會爬,就以為寶寶發育滯後,愁容滿面。

我家大寶11個月會走,二寶11個月會拉著手走。鄰居的寶寶10個月會走,現在1歲2個月跟個小大人似的,看上去像2歲。還有個寶寶1歲半了現在還不會走,在公園裡見到一個寶寶1歲2個月駕著走還不穩當,這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多看幾個孩子的情況,自己就不那麼糾結了。


按照嬰兒粗大動作發展順序來說,應該符合以下規律:

1、扶雙手可以邁步:85%的寶寶在10.7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6個月,最晚的在12個月。

2、扶欄可以走來走去:85%的寶寶在10.9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7個月,最晚的在14個月。

3、扶一手可以走:85%的寶寶在11.8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9個月,最晚的在14個月。

4、開始走1-2步:85%的寶寶在13.3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10個月,最晚的在14個月。

5、獨走幾步較穩:85%的寶寶在14.8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11個月,最晚的在16個月。

6、獨自走路:85%的寶寶在15個月可掌握,最早開始於12個月,最晚的在16個月。

以上是嬰兒走路的發展順序,可以自己對照一下,我家二寶現在剛剛到了扶一手可以走的月齡,馬上12個月了。

幫寶寶練習走路

觀察寶寶的行為,當他有慾望要站的時候,可以用雙手握住寶寶的肘部,讓他練習先跪再站起來的動作。

給寶寶提供安全的護欄,周圍鋪好合適的軟墊,讓他自己扶著站起來,即使摔倒也不用怕。通過不斷地練習,寶寶慢慢地就會扶著護欄走幾步。

當寶寶有慾望要走的時候,就用雙手夾在他的胳膊下面,扶著他走。慢慢地變成拉著兩隻手走,再變成拉著一隻手走,最後藉助學走練習器防止摔倒。

這些練習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的,寶寶高興了就走幾步,不必強調每天練習多長時間、走多少步,不要當做任務來完成,開開心心學走路。

怎麼保證嬰兒的腿是直的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嬰兒小的時候,兩條腿就像青蛙腿,長大了自然會長直。

1、注意不要使用螺旋形的學步車,這種學步車容易造成“O形腿”。可以使用小推車練習行走。

2、在孩子會走路後,減少紙尿褲的使用時間,也可以防止嬰兒走路時刻意分腿,造成腿部彎曲。

3、教會嬰兒正確的走路姿勢,不要故意逗引嬰兒學習一些不良的走路習慣,如外八字、內八字等。

4、注意嬰兒的坐姿,不要學蹺二郎腿的動作,也可以保證寶寶的腿是直的。

5、最重要的是加強營養、多曬太陽,促進骨骼發育。

你家寶寶是幾個月會走路的,有什麼秘訣嗎?一起來聊聊吧!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

一般來說,1歲左右是寶寶學習走路的高峰期,大多數寶寶在10-18個月之間會開始練習走路,在15個月時已經可以走穩、甚至的小跑起來了,但由於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同,所以每個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也不同,對於還未掌握走路的寶寶,家長們不用過分著急,慢慢引導,只要不是存在骨骼或肌肉發育疾病,多數寶寶是會自然學會走路的。

在直到寶寶學會獨立行走之前,坐、爬、站等都是他們蓄力的過程,準確的說,並沒有什麼最佳學習走路的標準,因為從4個月開始,寶寶就一直在儲備著走路所需要的技能、進行肌肉鍛鍊了,所以從4個月開始,家長們可以積極幫助寶寶來學習坐、爬、站等動作,讓他們能早日掌握走路而打好基礎。

怎麼讓寶寶的腿型是直的?

大部分人在嬰幼兒時期,都會在O型腿、X型腿和正常直腿之間來回切換,小寶寶還未出生前,在媽媽的肚子裡都是保持著蜷縮著的姿勢,當寶寶剛出生時,腿型會呈O型的狀態。這種暫時的生理性彎曲會維持到孩子1歲半左右,隨著寶寶肌肉、骨骼的逐漸發育,他們的腿部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體重時,就會慢慢變直。而之後3-4歲又會呈現出X型,直到6-7歲時才逐漸接近成年人的腿型,所以家長們不需要特別去矯正寶寶的腿型,否則會適得其反。

想要讓寶寶的腿型好看,要注意兩點

1. 在寶寶學走路時選擇合適的鞋子,並且拒絕使用學步車。在用學步車時,寶寶的兩條腿會岔開外翻,延長O型腿的時間,加重O型的弧度。特別是當學步車的跨布比較高時,寶寶需要踮起腳尖才能走,會影響到以後寶寶的獨立行走。

2. 不強行干涉、矯枉過正腿型。在整個腿部發育過程中,寶寶腿型的交替變化是很正常的,強行綁腿、用矯正支架、矯正鞋這些方法,不但沒有任何用處,還可能阻礙寶寶的正常身體發育,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兒童餵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知食說


我認為學走路,不可操之過急,說下我家兩個孩子學走路的時間和方式。

  • 通常來說,9-10個月的孩子開始學站立,並逐漸可以扶著東西走兩步;到1歲時可以訓練孩子獨立走。但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運動能力的發育要或早或晚一些。到1歲半之前會走路都沒有問題。


  • 我家兩個娃在學走路的過程中,藉助了兩個工具:圍欄和學步帶。因為之前看到小區裡很多老人都彎著腰、扶著孩子腋下那樣學走路,大人實在是太累了,不用一會兒就會腰痠背疼。我就決心不能那樣。在家裡,我們用圍欄和軟沙發圍了一大塊區域給孩子,客廳基本就是被圍欄佔了,孩子可以藉助圍欄和沙發,自己學習站;先是扶著圍欄站立起來,然後扶著圍欄、沿著圍欄開始橫著走步,橫著走步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會走得很熟練、很快;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學會不扶圍欄,獨立站立,但還不能往前邁步走。等到這種橫著走非常熟練,幾乎都能不扶東西時,某一天,孩子就會突然能向前方邁步走了,也就是真正地獨立行走了。圍欄裡鋪著地墊,可以放心地讓孩子自己練走路,摔倒也不怕磕著地板。到戶外的時候,就會用學步帶,大人在後面牽著,隨著吃著勁,掌握好孩子的走路方向,以防摔倒,就可以。這樣,孩子的行動能力不受限,可以走很久。藉助好的工具,大人不用太累,孩子也可以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和發育程度自己練習,不被人為打擾學習的過程。

  • 我親眼見過一個8個月的孩子就已經會走路了。因為孩子非要下地走,大人就只好練習他走路。我認為太早了,對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是一種負擔。8個月的時候要更多地練習爬,儘量讓孩子多爬,走路不必太著急。爬的意義對於一個孩子的發育很重要。站立和走路都需要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發育和練習到一定程度,才能支撐他完成這樣的動作。我家寶寶學會走路後,也還是會經常爬,要鼓勵孩子多爬。


父母是悟空


還記得北京市兒童保健所的老所長曾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下屬某縣兒保所打電話說發現很多寶寶“羅圈腿”,請上級專家鑑別指導看看是怎麼回事……



劉所長帶隊來到現場,看到所謂的“羅圈腿”寶寶其實都是正常的“小彎彎”。講這個故事想說明什麼呢?小寶寶的腿其實都是有點彎彎的,是正常的生理特點,媽媽爸爸可以試著把寶寶的下肢伸直併攏,如果雙腳內踝貼到一起時兩側膝關節的間距小於2公分,或者兩側膝關節貼到一起時雙腳踝間距小於1.5公分,基本都是正常的,超過這個標準才會懷疑O型腿或X型腿,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寶寶的腿有多直或者多彎主要跟遺傳有關係,而且小時候的小腿彎彎不等於將來不會長成直直的大長腿,當然過早負重走路和錯誤的運動姿勢的確可能會影響到骨骼關節發育。



寶寶平均在14-15個月大時學會獨立行走,因為個體差異早到11個月或晚到18個月多屬正常;家長支持寶寶練習的方法不能出錯,而只要是寶寶自己主動練習站立和行走的情況,絕大多數都不需要擔心,剛開始的時候媽媽爸爸應該注意寶寶的姿勢和步態,雙腳交叉、間距過大、尖足站立(足跟不落地)、左右明顯不對稱等情況需要小心,必要時請醫生檢查鑑別為妥。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導讀:嬰兒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最佳,怎麼保證腿直,哪些情況需要特別留意的?

大多數嬰兒開始走路大概是1歲左右,根寶寶的身高體重等發育情況,開始走路的時機有個人差異。早熟的嬰兒在生後8-9個月就會走了,有的1歲半左右才開始走。

也有人說,體重輕走得快走得穩,體重比重的走得不是很穩。這個時候寶寶能聽懂大人的話,當別人說自己不會走路或走得不好時會刺激到寶寶,會想著早點學會走,即使此時他還完全具備那個能力。

這樣是不對的,揠苗助長只會傷到孩子,不利於他自信心的構建,也會傷到他的自尊心

家長不要看到別人家孩子會走路,就在那裡著急,要配合寶寶的發育節奏來,當寶寶能較好地控制身體的平衡、腰腿的肌肉發育到一定程度、骨骼發達,慢慢地就會走了。


通常來說,大多數的嬰兒在1歲之前就能扶著床沿等地方站起來或轉動身體了,在1歲半之前就可以走了

到了1歲半還不會走那就看情況而定了。

據我媽說,我四歲才學會走路,不知道她老人家有沒記錯,但據我哥我姐他們說,我確實比平常孩子走路要晚,起碼兩歲以上才會走路。我媽媽的堂叔還以為我是有問題,誰知他回家幾天再過來,我突然就會走路了。

據我媽說,別人家進宅一放鞭炮,原本只會爬的我突然穿著船一樣大的大人的鞋子跑起來,說我幹什麼都挑日子,出生的時候也是,別人結婚一放鞭炮我就從孃胎裡出來了。我雖然走路慢,但我現在走路很快,趕起路來腳下生了風似的。

扯遠了,回來正題。

即使寶寶走得很慢,也不需要為了走路而過度練習,順其自然最好,沒事讓他多爬爬,鍛鍊下腿部腰部肌肉反而更好。

以前很多家長會給寶寶學步車學走路,但有研究表明學步車對寶寶的肌肉發達不利,所以儘量少用。


雖然說不用刻意去練習,說不定寶寶的身體基礎已經打好,只需玩一些可以鍛鍊腰腿、培養平衡感的小遊戲就會走了呢。

鍛鍊腰腿、培養平衡感小遊戲:

●準備一些比較低且結實的桌子或椅子,讓寶寶扶著走

●小寶寶能自如轉動身體了,可以藉助手推車的玩具來進行練習。

●在寶寶自個兒站立的狀態下,媽媽站他在前面,叫他走過來,或者拿一個他喜東的玩具放在距離他一米左右的地方,讓他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寶寶處於坐著的狀態下,拿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放在需要他站起來才能拿到的高度,如此反覆操練。

要注意的是,練習時不能給寶寶的身體造成負擔,時間也不宜過長。

至於怎麼保持腿直這點,家長也不必過於糾結,很多寶寶剛開始走路都是歪歪扭扭,有點O型腳,但慢慢就會好了。寶寶腳不直總不能用麻繩把它們繃直吧,還是那句話,順其自然。

但是如果寶寶走路時,腳踝與腳踝之間大於或等於8㎝,或者雙膝距離6㎝就屬於異常的,要及時帶他去看醫生


美媽很帥


您好,我又來寬心了。

其實是隨便,按孩子自己的發展需要來,放心,孩子的腿最後都會變成直的。

按照WHO的運動發育里程,對於小寶寶而言,從5月齡開始到12月齡之間,能扶站就是正常的。從6月開始,到14月齡之間,能扶走就行正常的。從7月齡到16月齡之間能獨立站,從8月齡到18月齡能獨走,都是正常的,如下圖。

所以,咱們就不用害怕孩子站立的太早,走的太早,比如孩子在8個月就想扶站,扶著走、跳而害怕,覺得孩子的腿還不行,會導致O型腿或者X型腿。按照上圖提示,這完全沒有問題。

只要是孩子願意的,說明他們已經有這個能力了,就讓他們站、跳就行,只要不是他們沒有這個意願時,家長主動扶著他們站立或者走就行了。

另外,對於O型腿或者X型腿,是孩子生長的一個正常表現,在2歲前,孩子都是O型腿,之後逐漸變成X型腿,到7歲以後,孩子的腿就逐漸變直了,不用家長的過度關心。

但也不是所有的O或者X型腿都是正常的,如果太嚴重,導致孩子走路有問題,走路是疼痛,或者有下圖中的表現,分別大於8cm和6cm,需要檢查哦。


兒科醫生孔令凱


新生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最佳,怎麼保證嬰兒的腿是直的?

寶寶生長髮育有自己特定的規律,父母如果過於拔苗助長,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寶寶學走路的時間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家寶寶出現這些徵兆,表明寶寶開始嘗試走路了。



寶寶學走路的徵兆

1寶寶雙腿已經具備站穩的能力,並且不由自主的想往前邁。

2寶寶平時喜歡扶著沙發或長椅走路。

3寶寶要拉著父母的手,一步步走。

4寶寶喜歡推著嬰兒車,凳子或椅子走。

5寶寶會出其不意的往前邁幾步,當然,是父母在身邊的情況下。



寶寶學走路父母怎麼辦?

一般來說,一歲是學走路的最佳時期。大部分寶寶能走的很穩妥。如果是身材嬌小,體重輕的寶寶,時間會提前。

也有個別寶寶,手腳有力氣,8個月就能坐俯臥撐,走路更不在話下,當然這是特例。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走路的濃厚興趣,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面訓練寶寶走路:

1平時讓寶寶在桌子邊或沙發邊站著玩,可以讓寶寶雙足更有力量。

2寶寶學走路的時候,父母就在旁邊,這樣孩子更有動力嘗試。孩子走向父母的路是最甜蜜的。

3寶寶學走路,摔跤在所難免,父母要多鼓勵少責罵。我家大寶剛學走路,也是摔了好幾次。



4寶寶不肯踏實走路,老是衝幾步就摔跤,父母及時接住孩子就可以。我家小寶也是衝了一個多月,才學會的。

5準備爬行墊,讓寶寶安心學走路,摔跤也不疼。學步車可以讓寶寶推著走,保持身體的平衡。

6給寶寶用學步帶。它可以讓父母隨時控制寶寶的方向,避免寶寶摔跤。


7飲食方面多喝骨頭湯或牛奶,每天堅持嗮一個小時的太陽。寶寶不缺鈣,身體更強健,走路才更穩。

至少要寶寶月齡10-12月才能讓寶寶學走路。學步車和寶寶過早站立或走路,容易導致羅圈腿。


星星媽育兒說


有寶寶之後,寶寶的每一個第一次都給父母帶來了很多驚喜。而且,每個新爸爸新媽媽也都會學習嬰兒每個時期的發育特點。畢竟,孩子生長髮育的每個第一次,都有階段性特點,過早或過晚,都可能有不利影響。

一般情況下,12個月左右,是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不一致,或早或晚都有可能,如果寶寶具備了以下的這些條件,那麼開始讓寶寶學習走路不成問題:

滿足學走路的三個條件

一、寶寶可以自己站立,還可以用自己的手腳做出動作,例如手可以握拳。

二、寶寶可以靈活地運用自己的四肢轉動。

三、寶寶的脊椎發育好,可以支撐起整個身體,可以站的很直。

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速度不同,所以可以走路的時間也不相同。

通常情況下,同齡的女孩走路比男孩早;身體健康的寶寶也比總生病的寶寶走路早。

學走路的時間

大多數寶寶學走路是在10~12個月的時候。此時,只要寶寶能很好地站立,媽媽就可以攙扶寶寶學走路。

不過剛開始,走路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寶寶的骨骼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如果走得時間過久,容易傷害到寶寶的骨骼。

寶寶最佳學走路的時間一般是12個月左右,也就是寶寶大概滿週歲時。

因為此時,寶寶的骨骼一般已經發育很好,而且四肢肌肉也比較有力,完全可以支撐起整個身體。

寶寶學走路,父母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幫助寶寶學走路時,父母們儘量用手或者寬圍巾、學步帶等託著寶寶的腋下,引導寶寶自己慢慢往前走。

一定不要用手拉著寶寶的手走路,容易使寶寶摔跤,甚至因為拉扯,拉上寶寶的胳膊。

2、避免使用一些學步車。

市面上有一些類似上圖的學步車,使寶寶的腳步懸空,反而會讓寶寶形成不好的走路姿勢,甚至影響腳步骨骼的發育以及走路的姿勢。因此,千萬避免使用類似上圖的學步車。

3、可以藉助小椅子和推式學步車

如下圖,這種學步車可以有效輔助支撐寶寶身體,不易摔倒,也不會影響寶寶的腳部骨骼發育,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走路用具。

如何幫助孩子長成直腿?

一、加強營養

一定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在寶寶飛速發育時期,這兩種營養元素對骨骼發育非常重要。如果缺乏,就有可能形成O型腿。尤其是在冬季,寶寶戶外活動減少,陽光照射減少時,尤為重要!

二、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走路姿勢

在寶寶學習走路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寶寶走路的姿勢,以及妨礙寶寶形成好的走路姿勢的各種不利因素,儘早干預。

三、不要急於求成

寶寶的骨骼比較軟,還沒有定型。因此,一定不要急於求成。既不能過早地讓寶寶站立,尤其是長時間站立;也不能過早地讓寶寶走路,尤其是長時間的走路。

寶寶學習新本領的過程,一定要符合寶寶生長髮育的特點,不能一蹴而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