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特恩拿著錄像帶苦求免費轉播到如今,NBA一年能從中國賺到多少錢?

喜歡風的雲


我來回答一下吧,NBA能夠發展到現在的地步,

除了籃球之神喬丹的影響力外,貢獻最大的應該就是他們的上一任總裁大衛-斯特恩了,30年的職業生涯,他利用了打造明星,商業包裝和國際化推廣讓NBA成為了全球最強大的籃球聖地。

1984年接任NBA總裁,1989年他就看到了中國的廣闊市場,來到了中國尋求合作,他只想把NBA的宣傳錄像給到央視,讓NBA可以打開中國市場,甚至提供免費的轉播,他成功了,從那之後NBA進入了中國觀眾的視野,也成為了中國最為喜歡的賽事之一。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NBA最大的海外市場,各種轉播權、NBA周邊和中國企業的合作、代言等為NBA帶來了鉅額的收益,轉播費作為最大的收益來源,騰訊和NBA簽訂了一份5年15億美元的獨家轉播權,每年就有3億。

中國企業很多成為了NBA的贊助商,包括球衣、球鞋等等,至少有30家以上,每年最少就有上億美元,再加上中國賽的收入,NBA周邊商品的收入,加在一起,NBA在中國一年最少有5-6億美元的龐大收入。


低調哥侃球


80年代,我們的經濟並沒有那嘛的出色,但是還是很多人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比如說NBA總裁斯特恩。那時候的NBA並不像如今,富得流油,多支球隊的經濟並不樂觀,NBA急需一個為他未來發展帶來巨大助力的夥伴,於是,斯特恩隻身來到國內,拿著錄像等,苦等“央媽”的領導,最終,斯特恩的免費政策讓NBA在午夜時分有了放錄像的機會,NBA也在中國種下了種子。

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NBA一年在中國賺多少錢呢?我們來看看直接收入和間接收入的總和。先來說說直接收入,這塊最大的收入還是轉播權,比如企鵝用5年15億美元買下的獨家網絡轉播權,就能讓NBA每年收入3億,再加上傳統的電視媒體,NBA在轉播權這塊的收入達到了3.2-3.5億美元左右。

直接收入還有另外一項就是中國賽以及NBA周邊商品的售賣,鑑於我們擁有如此大數量的球迷,這塊的收益每年應該不會低於一個億(08年,NBA周邊的收益就已經達到了5800萬美元)。第三是贊助商,NBA有著太多的中國商業合作伙伴,估摸著目前有聯繫的不下百家,單單這塊的營收也至少有2億美元左右,所以NBA在中國市場的直接收入達到至少6-7億美元的水平。

我們再來說說間接的收益。間接受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球隊的贊助,這一部分的收入雖然數字不是天價,但擱不住參與的人多,所以30支球隊加起來達到1億美元不成問題。另外一部分針對球員的就是大頭了,比如中國廠家和NBA球員的各種代言合同,球鞋、旅遊、汽車等等,這一部分產生的代言費每年至少需要2-3億美元的水準。

綜上所述,就我們所能瞭解到的,NBA每年能夠從中國市場至今賺取到10億美元,或許實際的數字還要比這個大。對於當下的NBA來說,如球迷所說,他們該做個決定了,這每年的10億美元和品牌的升值要不要了,反正對於球迷來說,看不看NBA,也不影響咱每天吃飯、上班,不是嗎?


東球弟


從斯特恩拿著錄像帶苦求免費轉播到如今,NBA一年大概能從中國賺走10億美金。

騰訊天價買斷費,各種贊助合同不斷


騰訊用5年15億美金的天價買斷費,買斷了NBA在中國5年的NBA轉播權。這算下來,一年就有3億美金。當然,這還只是網絡轉播權。還有著電視轉播權,NBA也會從中國撈取一定的收益。


中國在NBA的贊助商,更是數不勝數。外加上一系列球衣、NBA周邊等商品,10億美金還只是保守估計。在NBA海外市場來看,中國無疑是除了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市場。

最初,斯特恩拿著錄像帶苦求央視免費轉播,彼時的傳媒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中國球迷對於NBA也不甚瞭解。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到現如今,NBA在中國的普及度以及受觀眾喜愛程度,都是其他國外聯賽比不了的。中國有數以億計的NBA球迷,所以,NBA每一年都會有NBA中國賽。

每一年夏天,NBA也有中國行。中國的球迷市場就像一塊蛋糕,顯然,就目前來看,NBA一家獨大。NBA作為全世界最頂級的體育賽事,擁有著眾多超級球星。這些球星,在中國也有著很多的代言合同,比如,安踏、李寧、匹克等等。當然,這些不含在NBA總體收益之內。


總的來說,隨著經濟的多元化,市場越來越開放,NBA在中國的形勢,只會越來越好。

這是小編個人的觀點,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小徐侃球


從斯特恩手持錄像苦求免費轉播至今,NBA每年能從中國賺多少錢?

還記得曾經在2004年,NBA季前賽首次登陸中國,當時舉辦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及上海,姚明率領的火箭隊與劉煒加盟的國王隊打了兩場比賽。從那刻開始後,斯特恩才知曉原來中國市場有如此巨大的潛力。斯特恩曾經表示:“從那時起,帶兩支NBA球隊來中國打季前賽,成了我的使命。”斯特恩生涯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是其將NBA帶入中國,也正因為姚明的加入讓做更多的中國球迷熟知NBA聯盟,讓NBA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

也正是因為斯特恩獨自一人來到中國,手持錄像苦等“央視”,最終斯特恩用自己的行動博得NBA免費轉播至今(曾經在央視大門口苦等央視領導40分鐘)。而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那中國粉絲到底也多少呢?NBA一年從中國賺多少錢呢?曾經斯特恩也透露:“曾經匿名登陸過社交媒體,當時他希望看到中國粉絲達到1.25億人”,結果觀看NBA的人數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也正是因為中國商業這塊大蛋糕,據2013年的報道,正因為中國的球迷讓NBA的商業化從1984年1.92億美元,提升到至少50億美元,如今NBA在中國市場每年收入約1.5億美元,然而下來看看如今每年NBA的收入。

然而三十多年過去了,NBA每年能在中國賺多少錢呢?當然要計算中國誰拿到轉播權(獨家),最大的當屬騰訊體育吧,騰訊曾以5年15億買下獨家網絡轉播權,NBA在6年前每年收入達到1.5億美元,6年後的今天如果按每年收入達到3億美元,加上電視媒體的直播,NBA轉播權在中國收入每年能達到3-4億美元。

當然NBA的收入不止僅有這些,每年的中國賽及NBA各種的商品,也會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畢竟我們有大量的粉絲,這方面每年或許能達到1億左右美元。最後就是贊助商,NBA與中國的贊助商多有合作,粗略統計1.5-2億美元,每年NBA可以在中國賺到至少6-7億美元,看來這塊大蛋糕著實可以養起整個NBA。

當然,也會有中國的廠家與NBA直接進行合作,明星代言、各種友誼賽等,這一部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如果按代言費每年至少收入2-3億美元,所以NBA每年從中國市場至少能賺10億美元吧,這只是最小統計,NBA能走到今日需要感謝斯特恩,肖華你怎麼看?



如果球迷有不同觀點,請在評論區留言,雙擊關注老王,老王感謝球迷們的支持!


隔壁老王侃球


在1989年斯特恩隻身拿著錄像找到央視,希望得到轉播的機會,並且是免費轉播,這時大家喜歡上了籃球,慢慢的開始了簽約轉播權,在此前企鵝和NBA簽下了一份5年15億美金的轉播合同,單單一年就能掙到3億的轉播費,而且中國還有很多贊助商,很多球迷也會去買NBA周邊的商品,比如籃球、球衣球鞋等等,估計一年怎麼也有10億美金。

不得不說NBA在中國每年會得到太多的收益,而斯特恩當年更是注重粉絲,現在的蕭華一味的用自己所謂的原則帶領NBA,對於某雷的事仍舊置之不理,讓人看著氣憤,吃著別人的不說別人好也就罷了,還反咬一口,大家怎麼看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討論,我是急停跳投打鐵,每天分享精彩的籃球問答,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急停跳投打鐵


火箭隊和NBA的大好“錢”景,現在都被莫雷的一張圖給毀了。NBA一年在中國可以看得見的收入估計在8-10億美金左右。我們以火箭為例,具體來看看有多少收入損失。從目前各方的最新反饋來看,火箭損失不可謂不大!

從姚明2002年以狀元身份加入火箭隊以來,火箭隊就成了中國球迷的主隊,哪怕姚明退役後依然有非常多的球迷以火箭紅為傲。根據統計,在姚明效力火箭期間,火箭隊升值幅度達到100%,遠高於聯盟平均63%的水平。

根據福布斯公佈的NBA球隊年度價值排行,在姚明加入火箭隊後的第一年球隊價值只有2.55億美金,在聯盟三十支球隊裡排在22位,處在下游水平。但是在2019年年度排行榜上,火箭隊球隊價值已經上升到了23億美金,上漲了整整20億美金還多,排位也由原來的第22位猛漲到了第7位,進入了NBA球隊第一方陣。

火箭隊的CEO布朗直言“中國市場對於火箭球隊的發展貢獻非常大。”為此還成立了一支專門面向中國市場進行業務開發和拓展的團隊,在所有球隊中屬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見中國市場對火箭的重要性。之後簽約林書豪、周琦等人,也都是希望能夠複製姚明在火箭時為球隊帶來的商業價值。

球隊CEO布朗在2017年接受採訪時說:“現在我們在中國的贊助收入大概是總收入(除去轉播費用和特許商品收入)的8-10%,希望明年(2018年)年底這個比例可以達到20%。”在2017年之前火箭隊裡的中國贊助大概維持在4-8個,包括騰訊、中普車房網、水性科天、中興手機都曾是火箭贊助商,2002年6年600萬簽約成為火箭贊助商的燕京啤酒是第一個嚐鮮的品牌。

從目前已經聲明的李寧、你我貸、浦發銀行等來看,來自中國的收入達到20%是很可能的,根據統計2018年火箭隊收入2.96億美金,按20%來說,火箭隊因為莫雷要損失差不多6000萬美金,也就是約4.2億人民幣。

可不要小看了這1年4.2億,要知道火箭整個球隊才值144億。而且這還只是能夠從明面上能看到的,轉播費用和特許商品收入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但從NBA官方和火箭隊的反應來看,他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多嚴重,這個時候咱們該用腳投票了,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態度。


老胡彈球


80年代斯特恩一卷錄像帶外加免費轉播的策略敲開中國的市場,現如今每年7億美元的直接收入和3億美元的間接收入!斯特恩精明的商業頭腦帶動了NBA在中國的紅火,卻無法帶動中國籃球的騰飛!

80年代急於開拓NBA市場的大衛斯特恩發現了中國市場下隱藏的巨大商機,隻身帶著NBA球員的球技專輯錄像帶在央視大門外苦苦守候,尋求合作機會。最後以免費轉播的條件換來了凌晨直播的機會!30年過去了NBA在中國遍地開花,擁有最多的球迷,最龐大的直播,實力最雄厚的贊助商,成為美國之外的第一商業合作伙伴。每年從中國市場獲取高達10億美元的收入。

最直接的收入來源於轉播權,企鵝5年15億的網絡獨家轉播權每年帶給NBA聯盟3億美元的收入,傳統電視媒體的轉播權的轉讓費也是一筆天價,整體能達到2億美元以上。轉播權的收入一年能達到5億美元以上。


NBA聯賽周邊產品在中國也大受歡迎,火箭、湖人、騎士、勇士、馬刺等擁有巨星和出眾的戰績球隊,在中國擁有超高人氣,和眾多的粉絲。擁有自己喜歡的球星的球衣,球鞋,比賽用球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為了達成目標,不惜省吃儉用,也要置辦全套裝備,NBA在中國擁有的粉絲數量不記期數,詹姆斯的粉絲數量高達1300萬,庫裡的粉絲數量也毫不示弱,哈登的數量更是高達2000萬,間接的收入是個天文數字。NBA中國賽場場爆滿,門票350-12888不等,一場比賽的門票收入也是筆不小的數字。

NBA在中國的紅火,尤其是姚明在NBA的成功吸引了國內眾多贊助商贊助NBA,曾經的火箭隊滿場的中國元素,信用卡、運動品牌等各種行業都把目光投向了NBA的廣告效應,紛紛出手贊助NBA球隊,每年的廣告合同至少在1億以上。

NBA著名球星在國內擁有超高的人氣,也成為廣告代言的寵兒,他們經常拿著天價的代言費,出現在熒屏和網絡之中,甚至親自到中國來參加商業活動,每年的廣告代言也是筆不小的收入,綜合以上分析NBA每年在中國轉到的錢不低於10億美元。


但NBA在中國的紅火併沒有帶動中國籃球水平的發展,世界盃無援小組出線,中國隊面臨著無緣東京奧運會的尷尬。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的差距越拉越大。享受著中國市場帶來的巨大利潤,NBA卻並不在意中國球迷的感受,反倒是對不合理的言論採取言論自由,包庇的態度。自己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吞,如今NBA在中國的前景恐怕要涼涼了!


櫻木花道615


上世紀80年代,NBA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聯賽,但商業眼光敏銳的斯特恩察覺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於是帶著一卷NBA的錄像帶來到中國,並承諾中國球迷免費觀看,自此NBA第一次敲開了中國的大門。


時至今日,NBA早已經家喻戶曉,與中國的多方面合作也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首先是賽事轉播權這一塊,企鵝用5年15億美元買下了NBA全網獨家轉播權,只要NBA能不斷製造出新的明星,比賽能一直吸引人,那麼未來轉播權的收入還將越來越高;

其次是社交媒體和短視頻。除了比賽直播,NBA還將視頻播放權賣給了頭條、微博,價格都在千萬級別以上。

然後就是與中國企業的商業合作。NBA在中國有27個合作伙伴,這些贊助商會為各支球隊提供贊助,

聯盟中30支球隊,雖然吸金能力有強有弱,但是總贊助費達到1億美元應該問題不大;除了贊助球隊,贊助球員的價格更高。各個贊助商都會與球星們簽下代言合同,這些合同的金額少則千萬級,多則上億,一年加起來3億美元應該是有的。

最後就是周邊商品和線下活動。只要球星有號召力,那麼NBA壓根不會擔心球衣和運動裝備等周邊的售賣;再加上每年NBA每年都會舉行中國賽,這兩塊的收入加起來保守估計也得有1-2億美元。

所以總體算起來,每年NBA從中國賺的錢怎麼說也得有10億美元了。中國市場如此龐大,相信NBA也得好好斟酌下,這每年的10億美元還要不要了。畢竟對於我們球迷而言,不看NBA只不過是少了一項愛好,但NBA的損失,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心靈丶震撼


現如今中國已經成為NBA最大的海外市場,也是NBA全球化最成功的市場之一,而NBA中國能夠走到今年實屬不易。想當初,NBA剛到中國的時候是很難打開市場的。

NBA總裁斯特恩求央視免費轉播才有了後來NBA中國的發展路程。

在1989年之前,中國幾乎沒有人知道NBA,更沒有渠道觀看NBA比賽。當時的NBA,在世界的影響力也並沒有那麼大,但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口大國,NBA總裁斯特恩看到了中國巨大的潛在市場,所以很早在80年代的時候,斯恩特就親自來到中國推廣NBA。

1989年NBA總裁的斯特恩在得知中國籃球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時,便隻身前往北京,希望央視能夠轉播NBA比賽。但是因為當時跟央視沒有聯繫,也沒有提前預約,所以斯恩特只能在風雪地裡等待了一個多小時,最後見到了當時央視的一位小領導。

但因為當時NBA只是美國的一個小聯盟,在全球並沒有什麼影響力,估計連央視的領導都沒有聽說過所謂的NBA,所以斯恩特在求央視轉播NBA的過程當中也並不順利,最後在通過繁瑣的手續之後,斯特恩將自己精心準備的一盤NBA籃球集錦光盤送給了央視工作人員,並且表示希望央視能夠認真觀看考慮,如果有興趣NBA可以提供免費的轉播特權,由此開啟了NBA進入中國的第1步。



之後NBA開始在中國進行傳播,特別在於姚明進入NBA之後,NBA在中國的影響力更是達到了一個巔峰,目前NBA在中國有數以億計的球迷,每年中國球迷給NBA創造的收益是數以億計的。

中國市場每年給NBA創造的收益至少達到6億美元以上。

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NBA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在眾多球迷的支持之下NBA中國的收入也是相當豐厚的,雖然目前沒有具體數據統計中國市場能夠給NBA創造多少收益,但我們可以通過幾項數據來大概推動了一下。

1、轉播費

轉播費是NBA在中國最大的一塊收入來源,轉播費用包括兩大部分,一個是網絡轉播權,還有一個是電視轉播權。

(1)電視轉播費。

目前央視是NBA在中國的獨家電視轉播方,每年電視轉播費用大概是5億人民幣,大概是7000萬美元左右。

(2)網絡轉播費

2015年,騰訊簽下了NBA中國獨家網絡轉播權,5年時間總共的費用是15億美元,平均每年是3億美元。

把電視轉播權跟網絡轉播權加在一起,那麼光轉播費用這一塊一年的收入就是3.7億美元左右。

2、贊助費用。

目前很多中國企業都是NBA的贊助商,這些贊助商分佈在聯盟各個球隊,保守估計中國的NBA贊助商至少達到30家以上。這裡面的贊助費用包括球衣贊助,球款贊助等等。比如目前聯盟最活躍的勇士隊球衣贊助費用就達到2000萬美元一年,我們就按照每家贊助商平均每年贊助費用500萬美元計算,那麼,光中國企業的贊助費用一年就達到1.5億美元左右。



3、NBA中國賽門票收入。

NBA每年都會在中國舉辦兩場季前賽,幾乎每一場都是一票難求,而且門票也相當貴。比如勇士和森林狼參加2017年中國賽時,球票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一售而空,最貴的門票達到18,888元,假如我們按照每一場比賽2萬個人買票,平均每張門票800元,那麼一張門票的收入就是1600萬人民幣,大概是230萬美元,兩場比賽的門票收入就大概是460萬美元左右。



當然,除了NBA中國賽的門票收入之外,贊助費也是很大的一塊收入來源,比如2017年勇士跟森林狼的比賽,贊助商和合作夥伴則達到空前的19家,如果按照平均每家200萬贊助費計算,那光贊助費就達到4000萬人民幣左右,大概是570萬美元。

因此NBA中國賽每年的收入保守估計至少在1000萬美元以上。

4、NBA商品銷售收入

NBA現在在中國非常火熱,比如喬丹、科比、詹姆斯、韋德、麥迪、奧尼爾、庫裡、哈登、杜蘭特、威少等眾多巨星在中國都有非常大多的球迷,這些球星球衣球鞋潛在的商品銷量也是非常龐大的,保守估計NBA商品銷售一年在中國創造的收益至少達到1億美元以上。



當然還有其他費用,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NBA每年在中國獲取的收入至少達到6億美元以上,摺合人民幣40億元以上。除此之外,保守估計NBA中國目前的市值已經超過40億美元。

NBA窮盡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現在卻被莫雷給攪亂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潛在的消費市場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任何一個大品牌都不會放過中國這麼大的一塊市場,NBA之所以窮盡所有的努力打開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市場能夠給NBA源源不斷的帶來各種財富。

NBA在中國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從當初斯恩特求央視轉播間到如今騰訊要花15億具體轉播NBA,可以看出NBA在中國的價值是水漲船高的,NBA花了30年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火箭隊的總經理莫雷一些不恰當的涉港言論,直接讓NBA在中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可以說火箭的是在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NBA球隊,在中國的球迷也是最多的,即便現在姚明已經不在火箭隊,但是火箭隊在中國球迷當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高,也正因為坐擁眾多球迷,每年火箭隊從中國賺取的錢也是非常多的。但遺憾的是,火箭隊的莫雷一邊在賺著中國的錢一邊卻在罵著中國,看來火箭隊在中國的火熱已經告一段落了。


貸款教授


一個逐漸被喂大的狼崽子,開始不認娘了。好的,那就看看你自己活成啥樣子!數據顯示,中國看球的球迷有3億多,比你國家總人口都多,看來他們還是沒有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想當初他們就是個要飯的!

1986年冬天,北京的西北風像刀子一樣割在剛剛接任NBA總裁職位的斯特恩的臉上!第一次來到中國的大衛就像一個誤入獅群的鬣狗一樣,他站在中央電視臺門口苦苦等待著一個機會,就是把一盤NBA的宣傳錄像帶交到中央電視臺,並且希望這個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最大的宣傳機構能將這盤錄音帶中的內容播放到全中國,正是這捲不起眼的錄像帶讓NBA第一次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開始了我們對大洋彼岸的籃球世界的天窗!此後,整個NBA的推廣並不順利。近十年期間人們還是不甚瞭解,直到他們的又一步棋開始奏效了——姚明加盟NBA。於是我們開始了養狼的生涯!

水漲船高,它胃口越來愈大!

直播版權:5年15億美元的天價版權簽約費,並沒有嚇退騰訊。他們毅然決然的買下了網絡轉播權。未來5年,15億美元的數字媒體轉播權仍將是NBA在中國的最主要收入。

短視頻版權:除了完整的賽事直播,NBA在去年還向微博、今日頭條和咪咕視頻出售了它的短視頻播放權,價格在千萬美元級別。

周邊、贊助商、線下比賽越來越多:逐漸的,NBA的中國贊助商越來越多,我們開始在國外的比賽中看到中文廣告詞,而周邊的商品同樣是經濟來源。包括季前賽的門票、各支球隊的熱身賽的組織等都像蜱蟲一樣吸取著我們的血液。

我可以奶大你,也可以掐死你!

近日的NBA可不令人好感,他們開始有點肆無忌憚了。既然你這樣的話,我們就試一試,看看到底誰養著誰,在我們眼裡它就是個球!大不了集全國之發展CBA,對我們的國家隊實力提升也會有更大的幫助!


我是急速籃球,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關注,我們一起為中國籃球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