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為什麼不服周朝的統治呢?

歷史一書生


楚國為什麼不服周朝的統治呢?

這個問題,得從周天子分封列國說起。

最初,周滅商後,將土地分封給周王室的子弟以及有功之臣。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四十八個封國。

除了那些小國之外,大一點的封國就只有楚國跟宋國不是周王室的子弟。宋國是商朝的後裔。楚國是祝融的後代,周文王冊封它主要是為了幫周天子守住南邊的蠻夷。

當然,在中原諸國眼裡,楚國也是蠻夷。

▲周朝分封列國後,天下是這樣的▲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楚國是在南方邊緣地帶。因為與南夷接壤,楚國一直被周天子視為“南夷小邦”。周王朝雖然承認楚國的存在,卻不給相應的尊重和政治地位。在天子與諸侯國會盟的時候,楚國國君總是被喊去做些打雜的事情,無法列席諸侯。楚國對周王朝於是就心懷不滿。

楚國的不滿,很快就被周王朝看在眼裡,於是決定出兵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南夷之國。結果,楚國把周王朝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周王朝不但損失了“六師”,連天子周昭王都客死異鄉。

看到周王朝如此不堪一擊,楚國就開始撒著歡不按規矩亂來了。反正你周天子也管不了。

首先是四處征伐,管你是周王朝分封的還是自立的,楚國只要能打的就都打一遍。到熊渠掌權的時候,楚國已經把國土擴張到了江漢流域。佔據了庸、楊粵、鄂等地。這些地方盛產糧食、銅礦,為楚國的經濟發展、軍事壯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春秋初期資源分佈圖▲

與此同時,周王朝則越來越衰弱,根本無法控制諸侯國之間的征伐、吞併行為。熊渠看到這種情況,心底裡就越發瞧不起周王朝了。於是,就做了第二件不合規矩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自封為王。這明顯就是要跟周王朝平起平坐。

楚國就此落下了“不服周朝統治”的壞名聲。

周王朝面對這個不服氣的“野”王,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把申伯遷到洩邑,建立申國,以防止楚國入侵。

既然界限劃分清楚了,楚國也就更發足狂奔起來了。到楚武王熊通的時候,楚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向南一直開疆擴土,從一個“南夷小邦”一躍成為了春秋時期的大國。

▲春秋爭霸形勢圖▲

成為了大國,楚國就更不服周王朝的統治了。

到楚文王熊貲的時候,楚國為了掃除挺進中原的道路,就把申國給滅了,接著再滅鄧國、息國、蔡國。完全打通了進軍中原之路。

直面中原之後,楚國首先選擇了鄭國作為討伐對象,原因是鄭厲公復辟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楚國。

楚伐鄭,是楚國第一次跟中原諸侯正面交鋒。從此拉開了齊、楚爭霸中原的大幕。

楚莊王即位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孫叔敖的輔助下,楚國健全了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規,楚國國力再一次得到迅速發張展。

▲問鼎中原的楚莊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討伐陸渾之戎。為了向周王室炫耀兵力,他特意把部隊開到周王朝都城洛邑,想去看看周王室的“九鼎”。雖然他最後被王孫滿駁斥走了,但楚國從此更不服周朝的統治了。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楚國不斷蔑視周王朝,一直與中原大國長期抗爭,最終順利地走進了戰國時代。而它最大的對手晉國,卻被三個家族瓜分而亡。

土地疆域遼闊,兵強馬壯,經濟繁榮的楚國,怎麼會服周朝的統治呢?

感謝朋友閱讀!


萬物有類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虞舜向堯帝請示懲辦四個罪人,請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變北狄;把歡兜流放到崇山,以變南蠻;把三苗遷徙三危山,以變西戎;把鯀流放到羽山,以變東夷。狄、蠻、戎、夷也即後世稱為野蠻荒涼之地方。

楚國的祖先出自顓頊帝高陽。高陽是黃帝的孫子,高陽的孫子重黎、吳回成為帝嚳(kù)高辛氏的火正,帝嚳賜予他們祝融的稱號。

吳回的孫子叫季連,季連姓羋,這就是楚國王族的祖先。

到周文王的時候,季連的後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侍奉文王,他的兒子叫熊麗。熊麗的孫子熊繹。 熊繹處在周成王時代,周成王把熊繹封到楚蠻之地,封給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羋,住在丹陽。

到周夷王的時候,周王室衰落,有的諸侯不肯朝覲天子,諸侯間互相攻伐。熊渠得到長江、漢水一帶民眾的擁戴,就出兵攻打別國,一直打到鄂地。熊渠說:“我們是蠻夷人,沒有必要採用中原各國的諡號。”於是他就封自己的兒子為王,也即開始自立為王,都生活分佈在長江沿岸楚蠻之地區。已經不服從周王室的統治。

周幽王被殺,周都東遷,歷史進入東周時期,秦襄公成為諸候,天下大亂,各諸候國背叛周王室,相互攻伐,相互爭霸。楚王也四處征伐,蠻夷部族都順服,楚王請求周王加封自己爵位不成,自稱楚武王,建都郢,到楚莊王時,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平王時聽信奸佞費無忌,父佔子媳,還殺死太子老師伍奢父子,伍子胥逃到吳國,後與兵聖孫武伐楚,楚軍潰散,伍子胥替父報仇,掘開楚平王墓而鞭屍行辱。

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國,楚國恢復狀大,又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楚地盛傳: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楚霸王項羽替祖復仇,率兵反撲,終於滅亡秦國。


德厚致遠


中國有史以來,北方以黃河流域為紐帶的中原大地,一直是正統和先進的華夏文明的代名詞。

楚國先輩作為祝融的後代,在上古衝突中,被商王朝驅逐到南蠻之地。一方面對於南蠻土著有著強烈的文化優越感,一方面對於被正統文明排除在外,有著巨大的落差自卑感。

楚國先輩歷代口耳相傳,追憶著曾經的繁華,渴望被中原文明再次接受和承認。但是經過多年和當地土著融合,早已失去了往日極具中原文明的顯性特徵,一度被羞辱性的稱為“蠻夷”。

為了重回中原大地,楚國曆代先輩,不惜卑躬屈膝,無私付出,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子爵”,但得來的結局卻是周朝有選擇性的忽視。

這莫大的恥辱,各大諸侯國的嘲笑,三番五次的被忽視被凌辱,無疑深深刺激著楚國那根本就十分脆弱敏感的神經。

於是乎,楚國軍民群情激奮,楚君羋熊渠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將三個兒子冊封為王。

“你周朝算個什麼東西,你不就是個‘王’嗎!?

這麼多年,我楚國先輩肝腦塗地,卻受盡屈辱。

今天,我羋熊渠勢必要天下人對楚國刮目相看。”

屈辱催人奮進,落後就要被捱揍,國家圖強猶顯迫切。

而周朝,也早已不復當年。



月隱生


(1)楚國崛起強大的時候,周朝周天子已經衰落了。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開始起來爭霸,冷落了周朝和周天子。

(2)一方面,周朝建立的時候開始實行分封制分封諸侯,分封天下分封有功之臣;另一方面,所分封楚國的地方(簡稱楚地)在當時還是蠻荒之地,還沒有文明開化。楚國的文化還難以融入中原地區的文明去!

(3)當時的楚國沒落的貴族士大夫們,比較仇視中原地區的文化。譬如說楚人就比較排斥屈原,因為屈原喜歡並接受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而且屈原還勵精圖治想效仿中原各諸侯國實行改革。

(4)楚國雖然地大物博,而且楚莊王的時候楚國也成為春秋霸主過。但是,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就滅掉了楚國,楚地的人民認為被秦國所滅亡是莫大的恥辱,始終不肯承認秦朝(秦國)的正統性!

(5)當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心,一直都在北方黃河流域地區,其他地區(包括楚國)都被視為是落後的蠻夷之地!所謂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以及“蜀犬吠日”等等的典故,據說就是這麼來的!

因此,楚國不服周朝的統治!











騎蝸牛走高速


楚國位於我國的湖南和湖北省,距離中原的文化圈比較遠。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周天子從骨子裡看不起楚國,認為是蠻夷之地。

其實在周朝建立之初,楚國人也是尊崇周朝的。楚人是在商朝被驅除中原的,在周伐紂的時候,楚國人也是積極響應的。可以說,楚國人在周朝建立上是立過大功的。可在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時候,卻有意無意地遺漏了楚國。這也許就是楚國藐視周朝的起因。

後來,雖然追封了楚國,但是爵位卻是最低的。被封了一個男爵,這明顯有貶低楚地的意思。

同為諸侯,楚國的地位最低,也最不受周天子的待見。後來周朝曾經三次大規模討伐諸侯,就是楚國。所以楚國也開始不把周天子看成是天下共主。比如,不向周朝進貢等。而周天子也區別對待楚國,參加周天子的活動,地位最低,而且沒有封賞。上行下效,其他諸侯國也看不起楚國。楚國人被逐漸激怒,不再聽周朝的號令,成為最早的背叛者。


抱香樓主


不是楚國不服,是楚國貴族不服。而且楚國的擴張過程中,收服最多的是南方的部落,這些部落的領地佔楚地絕大部分,且和周朝的人就沒有往來,更談不上服不服了。都說春秋時期中華文明最大的貢獻是楚國,這話有一定根據的,楚國以文明結合者的姿態,至少把人攏到一起來了,而周朝,仍然只把目光放在那狹小的中原,從這點,楚國從上到下都看不起周人也正常。


特斯拉的啄木鳥


毫無疑問,起源於湖北的“楚”文化是最能代表、也是最中華的文化。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從規則的服從者到規則的制定者楚國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自此之後,楚國把挑戰周朝當作一種樂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還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那些倔強不認輸的人:“你不服周!”

敢於挑戰權威,又勇於向權威低頭,這是楚人的一個特質。

如果你瞭解了楚人的這些特質,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樣論斷:楚必興矣;如果你見過楚人的隱忍與奮起,見過楚懷王誓死不割地的氣勢,又見過這個有骨氣的君王最後躺在一輛草車裡被送了回來,你也可以像陰陽師楚南公一樣做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強大的適應性,這是楚人的第一個特質。

永不服老,勇於開拓,這是楚人的第二個特質。

知恥後勇,奮發圖強,這是楚人的又一個特質。

篳路藍縷,這正是楚國的立國精神。

湖北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輸出地!由武當傳於世的道德經,愛國的屈原成就了端午龍舟和粽子,孝文化的董永、七仙女成就了七夕牛郎織女節,茶文化的陸羽,知音文化的俞伯牙,詩聖杜甫,醫聖李時珍,活字畢昇,花木蘭故事都遠揚於好萊塢,還有戲曲形式造就的國粹,這些湖北人張揚過麼?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文化、文明空虛、蒼白之地心生妒忌、瘋狂詆譭、中傷,充分發揮了古代狀元“莫須有”的毒嘴之能事,以為杜十娘之繁華為中華文明,由此可見,武漢能與山東的大郎產生聯繫顯現了多麼“莫須有”的文化,這文化已經深入到某些地域的人的血液裡。

古有編鐘、尊盤、冰鑑,今有大橋、軍艦、北斗;更有屈原、陸羽、時珍,還有活字、京劇、黃梅之源;技藝加文明,這就是湖北的文化!

正確認識湖北,神農、黃帝這是人祖;天下紛爭、人心不定,只有屈原出現後方才知道國該怎麼愛,這是國祖;吳興於伍子胥,這是吳祖;楚之800年、誰能出其右?可以這麼說,沒有湖北、那來的中華!而且唯一的、只有湖北人被全體中國人拿來與天比,“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

量化、權重值比較,有什麼地方的文化能有如此燦爛和輝煌?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如此之大?低調、內斂、中庸,湖北文化幾乎就概括了整個中華的文明,且、他只負責文明的產生和輸出。

僅僅就一個起源於湖北的“楚”字,為什麼全國這麼多地方都拼命爭搶、不願捨棄,生怕遊離於“楚”光芒之外,這說明了什麼?


用戶6270525098


楚國一直想融入中原文化,但中原不接受,視楚國為蠻夷。以後楚人勵精圖治,四處征伐,多次打敗中原諸國,稱霸天下。從此楚人對中原有了新看法,不服周就這樣來了。《楚國八百年》值得觀看。


未來視度


不是不服,是不能。周王朝一直排斥楚國。


順天府尹999


因為周遵楚禮,而越國又壞了楚禮,恥笑周孔。因為周朝以文王立朝,孔子家族本來是周朝的王室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