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五期有一道題目,“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和“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兩個選項,劃去錯誤項,留下正確的。選手陳籽妍劃掉的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答對了。也就是說,正確的詩句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有人不服,說正確讀法不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嗎?怎麼可能是“唱歌聲”呢?我搜索了一下,有這樣疑問的人還真多。有人說他念了20年書都是這麼讀的,有人說他熱愛詩詞的怒姐也是這麼讀的,有人說他家裡人都是這麼讀的,甚至,有人把網上的“踏歌聲”版本截圖下來,真的是有書為證呀。一句話,就是要證明“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也是對的。

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我也不知道原文是怎樣的,也許原文是“唱”,也許原文是“踏”,也許原文在流傳的過程中產生了兩種說法,其實都不重要。我認為現在是對的就行了。如果兩種說法都解釋得通,那就兩種都對吧。詩詞就跟成語、詞語一樣,只是用來表達情感的,只要準確的傳達了意思就可以了,不是嗎?

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那麼哪句更好呢?自然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了。為什麼會有“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的說法?我覺得應該是受了李白的那首《贈汪倫》影響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岸上踏歌很好理解,江上踏歌,就有點難做到了,還是江上唱歌聲吧。

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但是不查不知道,同樣是這聯詩詞,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時候,董卿引用來做開場白,被觀眾們奉為經典,並沒有人懷疑她講錯了。但是這次龍洋主持的時候,用這聯詩出題,怎麼就有那麼多人懷疑人生呢?

同是一句“聞郎江上唱歌聲”,為什麼董卿被誇,龍洋被懷疑人生?

我覺得這還是觀眾的心理作怪吧。還是喜歡董卿,還是不接受龍洋取代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所以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時刻準備著找她的茬,大家說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