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強大的祖國,武漢不要怕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阿孟,最近武漢的疫情十分嚴重,牽動了億萬國民的心。確診感染者已經突破兩萬,其中武漢感染者已接近一萬四千人,情況可謂是萬分嚴重。武漢人民生活在憂心忡忡當中,黨中央國務院也下了死命令誓死控制住武漢的疫情,武漢不要怕有強大的祖國作支持你們一定會度過這道難關!下面我給大家列舉一下近年來中國的一些重大成就 !

一 振華30

振華30起重船於2016年5月13日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使用,是世界最大起重船,起重量12000噸,總重將近14萬噸。這艘船以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迴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該船還安裝了12個推進器,滿足動力定位功能,包括2個2750千瓦的側推、6個3800千瓦的可伸縮式全迴轉推進器以及4個3250千瓦吊艙式推進器。2017年4月迎來了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關鍵性工程-----最後的接頭貫通!這項工程令許多發達國家都望塵莫及,最後將重任落在了振華30的身上。4月24日,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施工現場附近的大嶼山錨地, ZPMC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振華30輪”張開弔臂,成功完成6000噸重的最終接頭從起吊、入水、到出水的試吊作業。當完成此項壯舉之後國際社會無不豎起大拇指佩服中國的實力!

有如此強大的祖國,武漢不要怕

振華30正在吊裝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有如此強大的祖國,武漢不要怕

振華30正在吊裝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二 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窪坑作為望遠鏡臺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擁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FAST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全新的設計思路,加之得天獨厚的臺址優勢,使其突破瞭望遠鏡的百米工程極限,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截至2019年8月28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132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中國天眼的正式運行標誌著我國在太空領域的探索將領先於世界!

有如此強大的祖國,武漢不要怕

天眼全景

三 華龍一號核電站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簡稱:中核、CNNC) 和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CGN)在我國30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我國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設計創新方面,“華龍一號”提出“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採用177個燃料組件的反應堆堆芯、多重冗餘的安全系統、單堆佈置、雙層安全殼,全面平衡貫徹了“縱深防禦”的設計原則,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其安全指標和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凝聚了中國核電建設者的智慧和心血,實現了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具備國際競爭比較優勢,有望短時間內填補中國國內技術空白,具備參與國際競標條件。華龍一號技術已經出口到英國、阿根廷還有20多個國家提出合作意向

有如此強大的祖國,武漢不要怕

華龍一號在建全景

除以上3例外還有中國的復興號電力動車組,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是世界上運營時速最高的高鐵列車。京新高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長的高速公路,克服了種種世界難題於2017年7月15日正式通車。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這裡的生產控制只需要9個人10臺岸橋30臺軌道吊,130輛自動導引運輸車會根據地下埋藏的六萬一千一百九十九根磁釘感知自己的位置,只需要人工在控制室即可操作。實現碼頭全自動化!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突飛猛進,我相信科學家們會很快研究出抗擊新型肺炎的疫苗。

武漢不哭!祖國與你同在!人民與你同在!


新人阿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