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畫家“還原”曹州八景,重現大美菏澤!

菏澤:畫家“還原”曹州八景,重現大美菏澤!

菏澤:畫家“還原”曹州八景,重現大美菏澤!

拍攝:張海玲

菏澤古稱曹州,歷史悠久。有"舜耕歷山,漁雷澤"的記載,又有"襟帶河濟,控扼魯宋"的地理位置,而且北有歷山、雷澤、桂陵,東有雙河,南有清邱 、左山,西有華澤,於是形成了"曹州八景"。八景之說始於元末明初,有的是實物實錄,有的則是文人騷客"發思古之幽情"借題演繹而成。八景所示地點有的已不在今市境內,因歷史上屬曹州轄區,故亦列入。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隨著歷史變遷,八景不少已經失去原來面貌,為了還原這一歷史景觀,讓菏澤人留得住鄉愁,菏澤資深畫家王培建歷時一年終於完成創作《曹州八景圖》。

《曹州八景圖》每幅長2.5米,寬1.5米,以歷史為依據,分別為《清邱煙柳》、《桂陵柿葉》、《雙河曉月》、《歷山春雨》、《雷澤秋風》、《灉水荷花》、《華驛歸騎》、《興化晨鐘》。由菏澤籍畫家王培建從2018年10月份構思創作,2019年底完成。

曹州八景圖,凝聚體現了作者在山水、花鳥人物等方面深厚的功底,畫作用筆老到,用色講究,大氣磅礴,內容豐富,景色優美,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美感。為了畫好畫,作者除了查閱歷史資料,還曾向當地歷史文化學者求證請教。作品不但可以讓我們重溫菏澤境內"舜耕歷山,漁雷澤"的悠久歷史,還再現了菏澤北有歷山、雷澤、桂陵,東有雙河,南有清邱 、左山,西有華澤這一特勝的地理風貌和景觀。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清邱,俗稱"清邱堌堆",距菏澤市二郎廟鄉通古集村南偏東約二公里(寺西範村東頭)。古代是座高大的崗丘,方誌記做"清邱山"。《菏澤縣誌》記載:"晉、宋、衛、曹盟於清邱。即此,"丘上有清原寺(亦名清邱寺)。據說始建於隋朝,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重修。以四大天王廟、十八羅漢與千手佛殿為軸,鐘鼓樓、廂房、廊房等作陪。整個建築格局精巧,是座藝術性很高的建築物。寺院遠近多柳,珠簾絲垂,"朝暮望之,鬱然如煙",故稱"清邱煙柳"。

有詩讚雲:

滄桑歷歷此遺邱,望遍垂柳系客愁。

春藹迴風迷近遠,嵐光厃樹任沉浮。

絲穿語燕深深出,青拂行人款款留。

玉敦珠盤俱寂寞,欲憑俯仰識千秋。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古雷澤湖在今胡集鄉與鄄城交界處。傳說舜曾捕魚湖上。湖岸有堯陵河慶都靈臺。後來"古祠倒塌,漢碑殘缺,商飆一起,落葉紛下"。有些文人悲秋弔古,愴然不禁,故曰"雷澤秋風"。

清人段雲襄贊道

商飆一次至,無地不堪悲。

獨有尋幽處,能深弔古思。

雁回雷澤渚,木落谷林祠。

惆悵龍梭化,鮫人罷釣絲。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灉(yong)水,在今市城南金堤集,大體順古濟水道東流。元末,河道淤塞,自金堤往東"野水相連,瀦於故道。中生菱荷,盛夏花展,香聞數里"。

清詩人蘇毓眉詠歎道

停車觺水上,十里盡芙蕖。

柳蔭籠沙岸,香風透葛裙。

紅裝臨碧鏡,翠蓋隱游魚。

曲沼環茅屋,荷花蕩里居。

此盛景歷明、清數百年,直到晚清方絕。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今定陶縣原左山之陽有隋法源寺。寺內石鍾甚古,每當清晨將曙,悠悠鐘聲遙傳數里,聞者足發深省。故曰"興化晨鐘"。

摘民國十九年縣誌向

野寺尋幽苔徑斜,疏鍾隱隱落天涯。

客中敲墜愁邊月,夢裡撞殘筆上花。

響入雲巖驚宿鶴,音投林杪亂啼鴉。

乘風直達遙空表,喚起天關放日華。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元末有人在西城牆內(今華安路護城提內農校後)挖掘出一塊"南華驛館"碑,得知此處原有一條通往古南華縣(即離狐縣)的古南華驛道。"每夕陽隱堤,返照雉堞,則野樹含煙,池水泛碧,行旅驅馬望門投止。絡繹不絕"(《縣誌》)。故曰"華驛歸騎"。

清人段雲襄道

古驛今寥落,客程自往來。

秋風吹野水,迫照上荒臺。

郊樹行人度,關門暮角哀。

遺徑誰復問,驅馬正氛埃。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歷山,在今胡集鄉與鄄城交界處;與菏澤交界處古雷澤湖畔。傳說山側為舜耕處。歷經滄桑,歷山已成隱然一阜,而荒墟也盡為平原。每當春雨蕭蕭,曠野之上青黃悖交交錯其中,猶可使人想見田父讓畔之風。故曰"歷山春雨"。

清人段雲襄《歷山春雨詩》寫道

欲訪耕耘跡,蒼茫失故山。

野人猶讓畔,春鳥亦知還。

細雨柴荊靜,輕風芻牧間。

悠然懷納鹿,歷試備儲艱。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據《菏澤縣誌》記載:趙王河雙河口岸邊有一因果寺(原寺在今雙河大橋之西)。該寺青磚綠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蔚然清秀。傳說每當陰曆十五之後,晨鐘初動,即可出寺賞月,河水中即呈現出"猶是中秋月,清光分外多","漸向天邊沒,猶從水底園"的妙景。故曰"雙河曉月"。又一傳說是:中秋節時,明月中掛,月投影到因果寺南的一口水井中,則現出兩個月影。

清代詩人蘇毓讚道

雙河分兩岸,夜靜向潺湲。

蚌暈浸寒影,波光散曉煙。

晨星已落落,明月尚娟娟。

漸向天邊沒,猶從水底圓。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桂陵在今城東北約5.5公里何樓村。2300年前,齊、魏"桂陵之戰"即在此地。明代,此地多植柿樹,大者兩人能合圍。據載,盛時約4.8萬餘株。金秋十月,葉經霜染,恰似楓林。滿山遍野紅果倒掛,似火焰,如燈籠,在碧空金葉映襯下美景如畫。

清代詩人蘇毓讚道:

桂林何處是,齊魏已成空。

唯有千林柿,來看十月紅。

恍如霜後柏,疑是晚江楓。

不必垂朱果,翻然葉葉風。

菏泽:画家“还原”曹州八景,重现大美菏泽!

畫者王培建

據瞭解,作者王培建1975年被調入菏澤市工藝美術廠工作,2010年至2014年受聘於故宮博物院參加臨摹古畫工作。曹州八景圖的創作完成,對菏澤歷史文化的意義是積極的。

時光荏苒,陪你走過

菏澤美食記憶|那些年,我們吃過的油酥火燒

著力打造菏澤的冬季旅遊嘉年華

步行街附近的珍藏美食,看老菏澤人吃了10多年仍念念不忘!

-菏澤文化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